2008-12-31

[擇憲]湮沒天壤,弱息尚存--Group2報告心得

[2008.12.31]


今天是2008年的最後一天,也是進到圖資所來讓我最震撼的一堂課。

震撼的是各組報告準備之詳實與認真,讓我深感汗顏與火辣刺激,一邊聽同學的報告,一邊不禁自我懷疑?我真的有資格號稱是研究生嗎?

我現在已經漸漸不受到美工圖案等表面效度的影響,可以稍微看得懂報告的門道了。第二組跟第三組的報告是讓我最印象深刻的,第二組在簡報的組織之強不在話下,對於研究結果呈現之完整周延,尤其是其中的使用實驗法之異同比較,更是大受老師的肯定,也看得我目瞪口呆。第三組對於每篇文章的研究架構、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的歷程解釋得相當詳盡,還加上了滿有特色的「小組的收穫」。在羞愧到滿臉通紅的同時,真的接受到很大的刺激和收穫。我想這兩組花在討論與向老師們請益的時間與心力,就值得我好好反省。

火辣刺激的來源除了來自於同學之外,老師今天也教了我們看量化研究的門道。尤其在緊扣著問卷資料是怎麼分析的,研究結果是怎麼來的主軸。提醒了我們在一堆數據中如何看出統計的細節或重點,如對立假設與虛無假設怎麼看、第一類型錯誤與第二類型錯誤的不同與其顯著水準的設定,還有設計樣本架構表的建議,注意細節與思考並重的提醒,跟自己大學時死背統計的方法截然不同且印象更為深刻。

回到我們這一組,挑的是最簡單的問卷調查法,我一直在想,扣除掉推論統計中不懂的變異數分析之外,如果別人質問,看你的報告和我自己去看原稿會有什麼新發現時,恐怕會為之結舌而無詞以對,因為我們只強調研究假設、文獻及研究結果與建議之間是否有前後一致的邏輯性,以及稍加比較各研究的異同或特色。還好老師年終佛心來的,說我們整理的推論統計方向可以做為下學期修統計課時必須自我要求的學習重點,還推薦大家可以善用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網站的資源練習SPSS或EXCEL的統計操作。唉,在感嘆老師日行一善的安慰之餘,也算不致白白於白白摔跤,站起來時又多學到點東西。

說到今天最大的懂與不懂,我比較懂的地方是統計數據的判讀,應把握的基本重點。以及研究者應該忠實的反映本然,而不可以自作聰明地加上應然(原文中沒有假設時,不要好心或自作主張地亂加,以免貽笑大方)。當然不懂的是,到底如何在不同情境該用哪種研究設計或是推論統計的使用時機。但今天的課程讓我知道了自己的盲點,除了不應該只會鸚鵡學舌地照抄原件,更應該從「描述」的ABC階段,提升到有所發現與存疑的脈絡或理路之掌握。

今天上完課,雖然有因為不夠努力而有「湮沒天壤,弱息尚存」之挫折與羞愧,但換個角度想,如果沒有這樣的刺激與煎熬的歷程,大概看研究論文或報告時,永遠只能夠看得懂字卻看不出意涵或弦外之音。我想,今天的這堂課,應該是2008年結束時,一個很有意義的學習與自省。

[詩絨] 如何撰寫論文? 12/17

今天課堂中拿到的兩份紙本講義,都非常實用。一份是12個撰寫期刊論文的步驟,一份是論文寫作的方式與要項,不僅對我們將要開始進行的期末報告極有幫助,對未來相關的論文撰寫也是一個基礎的架構。課堂中分享了大家懂與不懂的項目與問題,還聽到了三場很精彩的論文經驗分享。

維寧談到了大學時代曾因為老師課堂中提及同學可以投研究計劃,而真的做了一般大學生不會從事的研究,有宋老師的指導,自己想題目、找資料、做訪問,整理及 分析資料、撰寫與濃縮研究報告,都是自己在八個月內完成。我相信這樣的過程對任何一個人都不容易,她特有的研究意識與堅強的毅力,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老師 們也不要忽視自己的影響力。

柏堯的研究論文,是大學的專題成果。我覺得學校對學生有這要的要求或訓練,都是有先見之明的。他提到了題目的選擇,讓我聯想到上次小組調查作業中的各組 (包括我們)題目也是一直在改。我想他的經驗分享讓我學到一點,就是應該先訂研究方向,多方閱讀相關文獻後,再慢慢訂出研究題目。正好可以利用期末報告來 驗證這個流程。一直覺得班上有幾位很有 serendipity 的同學,柏堯正是其中一位。

易耿的研究論文市有關數位典藏的標準流程。曾經看過一篇相關的文章,但我完全沒有意識到他提到的我們缺乏的項目,資料供應的部份 (希望沒記錯)。如果將供應解釋為「使用」,我認為「使用」是我們典藏的一個重點,純典藏而沒有提供使用的管道或行銷的計劃都是將前人數位典藏的美意浪費 了。陳昭珍老師近幾年有不少關於數位典藏商業化的文章,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一下。不過利用這個部份現在到底進去標準作業流程了沒有,我還沒有找到資料。 易耿的部份論文可參閱這裡

研究是一個創作的過程,目前我們能感受的僅止於想像的感同身受,過程的辛苦與結果的甜美,點滴在研究者的心中。我很佩服三位同學在大學時代就有這樣的先知先覺並付諸行動,謝謝你們願意分享這麼有價值的經驗。

2008-12-29

[怡璇] 12/17 論文撰寫技巧與經驗分享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美美老師講授論文寫作上應如何找問題、寫作的結構、標點符號的注意事項等。
2. 曾發表過論文的同學經驗分享:維寧、柏堯和易耿

(二) 學習的認知面
1. 寫論文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找出研究問題,從自己有興趣的議題著手,多看一些相關的文獻或資料取得一個大略的概念,而在選擇資料的時候要選擇具有權威性的文章,也就是文章的原點,最原始的資料。
2. 博碩士論文的結構:包含篇首、主體、結論及展望、參考文獻和附錄。主體與結論及展望為論文之正文部份。主體中所包含的研究工具包含訪談或是問卷的問題,以及問卷如何發展的。
3. 研究目的是相當需要注意的一個部份,不是要寫探討什麼議題,而是為什麼要探討這些研究問題。
4. 文獻探討的聚焦方式:先蒐集背景文獻,再從許多背景文獻中找出相關文獻,進而交集出最相關的文獻,也就是key papers。

(三) 學習的行動面
班上三位同學分享論文寫作經驗如下:
維寧-
維寧的題目是針對「公共圖書館新移民女性服務手冊制定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例」,而她的研究動機是因為參加了一場相關議題的研討會而激發她想做這一個題目,而維寧也跟我們分享了她撰寫論文上的心路歷程,她覺得撰寫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與瓶頸,從資料的蒐集、資料的分析到論文的改寫過程都是會遇到一些困難的地方,不過只要堅持到最後,都是可以完成的。
柏堯-
柏堯用很不同的方式跟同學分享他在寫論文的過程,像是柏堯覺得最困難的部份是選定題目,因為一開始有可能會題目的範圍太大或是已經有其他人做過相似的題目了,因此多看文獻是很重要的,從閱讀的過程當中才能夠找到問題所在而且找到適合做的題目。而柏堯也覺得換題目也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找到不適合研究的題目之後,又要再慢慢回去思考還有哪些方面是值得做的。關於論文撰寫的部份,柏堯與我們分享相當寶貴的經驗,就是內容要言之有物,文章內容要有關聯性,並且具有清楚的脈絡。另外,柏堯也介紹了做研究好用的一些小工具,像是質化分析軟體Nvivo 以及打逐字稿專用的豆子謄稿機,我想這些在以後都會有用到的機會,現在可以好好學起來。
易耿-
易耿主要是與我們大家分享他的研究議題與內容,是有關於數位典藏標準的研究,他分享了他是如何找研究主題,然後透過比較國內外的標準分析比較出之間不同。從他的介紹當中,我們也能夠很深刻的了解到要做一個研究會遇到很多瓶頸或是感到灰心的事,像是在資料的蒐集過程中也有可能會遇到對方不願意給予回應等等的狀況發生,所以一定要很有耐心地面對這些困境。

(四) 學習的感受面
聽完老師給予我們一些指引性的講授之後,同學們的分享能讓我們真正了解到要完整地作做完一個研究的過程是需要很大的毅力及心力,而且遇到挫折或是困難也都是必經的過程,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靜下心,很有耐心的慢慢找出問題所在或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像是我們之前聽Kuhlthau教授演講時她勉勵大家的話,就是說做研究是不能心急的,遇到瓶頸也是要勇敢的面對它,不要輕言放棄,最後一定會得到研究成果的!

2008-12-27

[堃瑛] 第十六週 量化研究分組報告

今天是各組量化研究的報告發表,從大家的報告當中,感覺到同學們的認真與用心,分析研究時嚴謹的態度與精神,也很值得我學習。

我們這組選的文章都是關於「數位音樂」與「定價」相關的研究,但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完全理解老師的要求,所以呈現出的報告都還需要修正,我們這組犯的問題就是太注意研究內容(如各研究的結論),而忽略了「研究方法」,什麼樣的研究假設使用何種分析方法來進行驗證,才是這次報告應該關注的重點。

在做報告時,我一直遇到的困難就是很多時候我其實搞不懂文章中所提到的分析方法到底是什麼?例如某某檢定,雖然瞭解結論,但是不明白過程、不懂公式如何形成以及它的算法,希望下學期的統計課能幫助我釐清這些不懂的概念。

2008-12-22

W14 如何撰寫report

今天經美美老師提醒,何謂權威性的文章?權威性指的是「原點」的意思,雖然ranking或許是一個權威性的指標,但卻不代表每個ranking都有效度存在,所以還是只能算是參考用的數字

這時問題來了,該如何找到這些「原點」的文章呢?我想到的也只能看著文獻,慢慢從reference中回溯....但這是在所看的文獻都是正確的情況下才會有的結果,猶如老師所言,有些文獻是亂抄來的,這有點像骨牌效應,當你一開始看的幾篇文獻都是錯誤的時候,往後看的文章就很可能會出現同樣的錯誤,導致永遠找不到權威也就是原點在哪裡。這時就要靠有經驗的研究者來拉你一把,所以跟指導教授密切的討論是很重要的。

其實上述的情況如果是在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內都還容易解決,最困難的就是跨領域的研究,以我目前所做進行的題目為例:數位典藏從業人員的職涯規劃。恩...數位典藏容易找,數位典藏的從業人員也可以看歷屆參與名單,那什麼是職涯規劃呢?這我就找破頭了...只知道他是人一生中的影響職場轉變的重要名詞,卻不了解過程如何運作,而此類問題該如何下手研究,雖然已經看了很多類似的文獻,卻還是沒辦法將這些概念融入我的研究當中,最挫折的是看到:「職涯規劃的定義眾說紛紜」這句話時,也不知道哪些文獻是重點文獻了....指導教授這時也只能說多看看文章吧....

明明手上握有很多文獻,但卻無法分辨文獻、利用文獻是最令人挫折的,但我想這也就是研究的價值,要學著抓出這些文獻的共同點與缺點,告知往後的研究者一個正確的方向,這是研究的一大步,也是最困難的一步。

[佳典]第十四週 論文寫作

  今天是由幾位同學來分享他們大學時期做論文的心得感想。在我們對於期末不知如何下手的時候,這幾位同學的奉獻就是我們的參考與借鏡。

  課堂的一開始,老師還是將論文的寫作方式以及必須注意的事項,利用講義、ppt做了個介紹;從怎麼找問題、論文的結構、標點符號、文體與形式、寫作的倫理等,一一的為我們講解。

怎麼找問題:
學術性論文、研究報告裡,研究者會指出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或方向。
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搜尋期刊閱讀,發現問題。
另外,我覺得就是時時保持好奇心,觀察生活上所遭遇的事情,以及和老師、同學們討論、詢問,來激發一些想法、問題。

標點符號:
原來寫論文,標點符號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因為學術論文的文章相對一般我們自己撰寫的文章嚴謹的多,有些語氣化的標點符號就盡量避免使用。

文體與形式:
切忌頌揚、勸戒與爭論。
以系統語言陳述,使用的字詞一定要讓讀者明瞭。
充分使用圖解協助讀者閱讀、謹慎有條理的使用標題。

寫作的倫理:
切勿抄襲、擅用他人的概念或文章據為己有。
不可蓄意省略不利於自己研究的資訊。
不可捏造不恰當的事情。

  在同學的分享過程中有提到,研究、寫作的過程是困難的、是掙扎的,從想題目開始,就必須經過許多的挑戰,什麼是自己想知道的?並且是沒有人做過的?當然多看、多聽、多想,是同學們提及的做法。另外,在寫作的過程中,若遇到無法下筆,找不到解答的時候,同學也建議可以休息一會兒,找別的事情轉移注意力,充分休息後或許可以激發出新的想法。
  我們所下出來的文章,必須想好其邏輯性,是否能清楚表達心中所想的意涵,也就是自己要先能看懂,別人才能了解其中的意思。另外,也可以請同伴先閱讀,協助自己找出不通順的地方,再作探討、修改。
  做研究一定是必須費盡心思,花時間、花腦力去進行,在經過一連串的掙扎後,所找出的解答一定會是令人滿意的結果。

2008-12-21

[怡璇] 12/10 Dr. Carol Collier Kuhlthau 座談會

這一次很難得的能在我們修習研究方法的過程中,請到我們剛好在課堂中學到ISP Model的發起人Kuhlthau教授。能與圖資界大師級的Kuhlthau教授進行座談實在是很令人印象深刻也幸運的一次經驗,在見到她本人之前我一直以為她是一位老奶奶,畢竟能創造出ISP Model這樣經典之作的學者感覺會像是資歷豐富或是老字輩的大師,結果當看到Kuhlthau教授本人的時候還真讓我驚訝了一下,因為看起來實在是相當地年輕呢!

座談的一開場Kuhlthau教授就為我們詳細的解說了她當時是如何產生ISP Model的構思與動機,同時她也詳細的講解了ISP Model的形成過程,以及每個階段的代表涵義,讓我印象深刻的是Kuhlthau教授說促使她提出這個模式的原因是因為她擔任過學校圖書館員,從學校圖書館的工作經驗當中她發現到高中生查詢資料的過程中都會經歷認知、行動與情感三方面的歷程轉變,最後發展出資訊搜尋歷程的模式。除了介紹ISP Model之外,Kuhlthau教授也介紹了兩本她近期出版的新書,聽完書籍介紹之後,我覺得有機會應該要借來讀一下,因為對於如何做研究都有相當的幫助,像是應該如何產生研究問題等等,應該是非常值得好好研讀一下。

對於今天Kuhlthau教授的座談會,我覺得相當受用的是教授分享了很多做研究的經驗給我們,像是她勉勵我們做研究是花時間的,所以我們不要心急,要慢慢去享受研究的過程,並且從中得到做研究的樂趣,因為研究的過程畢竟是急不得的。這一次真的是很幸運能夠親眼目睹到Kuhlthau教授本人並且分享到她的研究歷程與心得,希望將來能夠有機會再聽到Kuhlthau教授的演講。

[叔華] 第十四週 RM 97.12.17

今天課程進度是如何進行論文寫作,說明論文寫作的基本原則,以及請三位同學來分享文獻。維持一貫的方式大家先提已知及未知各三件,再由其他三位同學來跟大家分享論文寫作(大家都很謙虛)。

感想:
今天的講題偏向實際操作的原則,還有三位同學來分享論文的經歷,真的很可貴,因為這些都不是平常可以聽到問到的,還有簡報的呈現方式也是值得學習的地方。

摘錄:
▲論文寫作::(參考網址:http://www.sfedit.net 十二步有效撰寫論文)
1、題目的選擇:可以先從自己有學術性的論文、研究報告開始閱讀
2、論文的結構:篇首、正文(主體、結論及展望)、參考文獻、附錄
3、標點符號。
4、論文的文體與形式:以系統語言陳述、充分利用圖表
5、研究論理。
6、文獻探討:好的文獻探討,是經由支持、解釋與闡明隱含在研究中的邏輯。

▲最深刻的同學提問:
每一篇相關文獻要熟讀到何種程度才列入參考書目的清單?
→APA格式規定,如果文中沒有引註,不應列入參考文獻

▲同學分享:
WINNIE:
題目:公共圖書館新移民女性服務手冊制定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例。分享申請國科會計畫的心路歷程。改寫的經驗(從88,388字濃縮成8,472字)
ERIC:
分享寫論文的整個經過:歷(大學的專題、沒有修過研究方法、自己寫讓老師看、甚麼是研究?)、難(寫前懶、換題目、邏輯與撰寫)、做(教授告訴我和沒告訴我的事、文獻探討不是家具型態、研究方法、研究概念圖、豆子謄稿機、質化分析軟體Nvivo)、趣(與人互動…、為什麼要跟你說?因為在研究!、甚麼是研究、研究貢獻)、問(怎樣才算抄襲?界定在哪?二次引用的問題?)。
KURT:
分享寫論文的SOP(很有KURT的風格),從數位典藏大方向拆解成小詞彙開始進行,並簡單介紹一些對於數位典藏的概念,及如何縮小範圍(共同及相異點)。每個人的問題都不一樣、80%reading及20%forture。

[志佳] 第十四週 論文寫作

行動面
這個禮拜上的是論文寫作以及擁有寫作論文經驗的同學做分享。

題目的界定
看權威性的文章,可以讓我們對於想要研究的問題,有背景性的認識,幫助我們的發想。那麼,什麼是權威性的文章?是不是排序高的就是有權威性的文章?這很重要,答案是不一定。很多人的引用、Ranking很高,可以代表一個文章的熱門,但並不代表權威,因為可能不知不覺中會產生許多錯誤的引用;那麼又如何去判斷權威?老師提到了一點,就是去看探討這個議題最早的文章,也就是這個議題的「原點」,他是如何闡述的,試著去了解原作者要表達的是什麼,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權威」。

論文結構
正文之前:標題頁、銘謝頁、摘要、論文目次與圖表目次、緒論
正文:文獻探討、研究方法、主文、結果與討論、展望與建議
正文之後:參考文獻、附錄
論文寫作可運用microsoft word的大綱模式編輯

標點符號
避免誇大或者是文章內有無法證明的寫作方式及語氣,如驚嘆號的使用
使用刪節號須小心,非不得已不用,避免產生論述不夠完全只是帶過的情況

文獻探討
注意架構
每個主要概念之後都要有一段文字做小結
哪些文章對本研究最有影響應列出

認知面
這禮拜藉由同學的分享,讓我對研究題目等的發想有了進一步的概念,雖然還是得動手實做才會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什麼,該如何改進。但這次的分享算是比較同輩的分享,比起去聽別人真正的論文發表對於我的距離都要來得近對我而言相當有用。
另外學習到的就是大綱模式的使用,其實我原本還真不知道WORD裡面有那麼多模式是要做什麼的,非常謝謝老師的提醒與指教。

感受面
上了要一學期的課,終於到了這堂要我們真正寫作了,對於期末的進度還真的是滿擔心的,我覺得同學們的分享都非常好,而且算是三種不同的題目發想與實作經驗,其實還滿羨慕的,不過說歸說,如果大學真要我做出一份論文來,怕我也是會抱怨連連吧!

2008-12-20

[堃瑛] 第十四週 論文寫作

◎認知
今天的上課內容是關於「論文寫作」,一開始老師就先問我們「什麼是權威性文章?」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當下的一個直覺是「有權威的學者寫出來的文章」,但又會產生問題「怎樣算是有權威的學者呢?」那應該是「寫出有權威性文章的人吧?」如此便成了無限迴圈的問題。

有同學提出可以從「引用數」來觀察,老師則告訴我們要回歸「原點」,研究者的權威應該是「實事求是」的。

接著針對「論文寫作」的議題,老師要我們每個人提出自己的已知與未知。我問的其中兩個問題如下:

Q:每一篇相關文獻要熟讀到何種程度才列入參考書目的清單?
A:論文內若無引註,就不用列入參考書目的清單。

Q:不確定自己的研究價值好不好?
A:從與指導教授互動的過程中,老師會告訴學生的。但研究價值本身就相當主觀,若能把大家原本認為無價值的主題做好,那就更珍貴、更棒了。

◎行動
本週的課程中,請三位有寫過論文的同學來經驗分享,感謝三位的分享,我的心得感想如下:

Winnie
她提到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幾乎每個步驟都很難,文獻探討反而是最簡單的,真是太嚇人啦!而我們所找到的文章,不一定都是對的,因為有些研究者也許不夠客觀,所以不能盲從,要自己去判斷。而遇到瓶頸時,千萬不要鑽牛角尖,要多跟同學朋友多聊聊,這個提醒我好像常常聽到,所以說除了正事之外,適度的休閒放鬆與心理調適是絕對不能少的。(但好像常聽說藝術家在心靈遭受磨難時,反而會有令人驚艷的作品)

Eric
柏堯說想題目蠻難的,但是「換題目」更難,寫文獻探討時要有脈絡,先抓出題目的概念與關聯,會讓接下來的過程比較順利。他還介紹了幾個好用的工具,用來幫助質化研究的軟體「Nvivo」、打逐字稿的好幫手「豆子謄稿機」,這兩個工具我之前都沒聽過,希望以後可以用得到。

Kurt
謝同學認為每個人在做研究時會遇到的問題都不一樣(我想也是),而指導教授的寫作風格會影響學生很多,一開始不用太執著於題目,廣泛閱讀是很重要的,這句話好熟悉,似乎很多老師都有說過。雖然他說了許多做研究時遇到的困難,例如對方瞧不起大學生,但我覺得在研究中遇到的所有問題,當我們勇敢去接受它、正面去面對它,無論最後有沒有獲得解決,自己都能從中有所收穫。

◎感受
我沒有寫過論文,最接近寫論文的經驗大概就是準備推甄備審資料中的「研究計畫」吧!當時也跑了好幾次圖書館,去看看學長姐的論文前幾章都怎麼寫,雖然也上過研究方法課,但是沒什麼幫助,最後就這樣自己摸索著寫出來了,但是不知道到底寫得好不好?因為為了考慮到公平性,我根本不敢拿去問老師啊!

總之今天聽了許多論文寫作的原則與同學的經驗分享,對認知方面是很有幫助的,但實作起來是什麼樣子,還是要等動了手才知道。

[映竹] 第十四週 Writing research thesis

上課所得
    可能是開始撰寫期末報告後大家都變得焦慮,而這堂關於論文寫作的課程真的只能比喻像是一場及時雨,老師的指導外又還有同學的分享,不管是心態上還是認知上都有獲得新的啟發,我想我可能還需要一點沉澱再去親身驗證老師今天的叮嚀。

老師講了三種研究者的類型:
管理者→重視ranking,有許多追隨者
教師→認為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不接受反論
研究者→不管是什麼問題都不給絕對的回答,永遠保持懷疑


網路上找到的一些論文寫作資料
因為上課時我提出的已知
1.論文的格式
2.怎麼找資料
3.如何發想問題
未知則是
1.怎麼消化資料,找到可用的東西
2.怎麼用自己的話表達想做的研究
3.怎麼判斷自己目前找資料的方向是正確的...
回頭檢視發現其實我的問題很基本,但是需要時間,
這陣子因為其實還滿希望有人可以點一下關於這類的訊息,所以分享一些找到網路文章的內容

[如何看paper?]
FROM 隨手查找到的討論區
首先當然是要篩選你要看的paper
看好的paper勝過讀好幾篇普通paper
畢竟時間有限,而paper卻很多
篩選方法是先看摘要或結論,確定是不是你要的內容
或是針對好的conference或期刊論文去找

然後可以大略
 
瀏覽過一遍paper,第二次仔細看時可以邊看邊做筆記
用key work表示出這段的重點,最後整理出這份p
aper的重點整理
之後從看這份重點也可以迅速回顧paper內容

最後標示不懂的地方,可以從references的paper去找
或是google一下,應該都可以找到答案!

[如何找題目?]
FROM 補習班的敎戰守則
相較於博士班的論文重創新,碩士班的論文撰寫目的主要是訓練同學獨立思考、批判精神與嚴謹做事的能力。
因為題目是否具高度原創性非撰寫碩士論文的重心,所以同學在尋找題目上可由幾個方向來思考
:
1.   由個人興趣出發---
例如對網路行銷觀察時日已久,興趣濃厚。做個人有興趣的研究將比較不會覺得乏味。
2.   由文獻探討搜尋---
藉由閱讀
paper來尋找有趣的題目,不過此法不僅須具備讀paper的基本能力,更需精讀paper,才能在反覆的過程中,尋找出欲撰寫的題目。
3.   觀察實務問題---
同學須在平日具多一點的敏銳觀察度或好奇心,也可以做出有趣的題目。如網路書店書書評的研究。
4.   小題大作---
作研究最佳的境界,就是將一個微小的題目研究的很透徹。以「大象耳朵上的一根毛與蒼蠅腳上的腳毛」來譬喻小題大作的境地。同學能朝此概念發展題目。
5.   老師指定---
最快速的方法即是由老師指定題目,如此一來,同學可能可以避免自行尋找所耗費的時間。

[期刊文章的辨識]
清大教授彭明輝給碩士班新生的新生手冊,雖然領域不完全相同,但是做為閱讀文章的參考非常有用(節錄) http://ppsc.pme.nthu.edu.tw/
一般 Journal papers 分成幾種類型:
Tutorial paper:
IEE Proc. 偶爾有 Tutorial papers, 出自名家, 言簡易賅, 觀念剔透, 專為初入門者而寫, 讀起來收獲極豐富。此外, IEEE Control Sys. Magzine 也偶有這種 papers, 由其是 IEEE special issues (刊載在各別 Transections, 以及 Magzines), Automatica 的 review papers 中有時也出自名家手筆, 都非常值得讀。
Survey papers & Review papers
各主要 journals 都不定期會出 survey papers 或review papers, 將特定主題近年的研究方向概括整理敘述, 並給予大量的 references, 是瞭解 任何主題近況最佳利器。但觀念上的啟發往往不如出自名家手筆的 Tutorial papers, 有時像在記流水帳。資料的參考性重於觀念的啟發。
Full papers &Technical reports (或 short papers):
IEEE full papers 有爛文章也有好文章。其中好文章往往領導往後十幾年乃至數十年的發展。IEEE short papers 份量與 Int. J. Control, IEE Proc. Part D, 以及 Automatica 的 full papers 相近, 報告各別研究成果。講解較詳細, 但不乏匠氣之作。選讀時應注意刪選。

心得
    上課時老師比較嚴肅的提醒,希望我們可以對研究保持質疑的態度,會依所知而喜或而怒,這是我覺得至今我們可能還無法表現出來的,大部分的時候我自己對聽到的東西都還只能保持吸收新知的態度,可能還沒有辦法提問,或是表示自己的想法。這是我自己覺得我還太膽怯的一個很不好的部份,但是我也覺得是因為尊重不同研究者的興趣的一種方式,很多時候我會聽一聽想說『這真的有需要做嗎?』但是學術是沒有量表的,在不明白價值前,我可能會覺得保持沉默比較不愚昧>_<這是我的一點看法。

2008-12-18

[維寧] 第十四週 如何撰寫研究報告

一、從事的活動(上課過程概述):
1.老師講課
2.同學的論文撰寫經驗分享
3.老師的feedback

二、認知上的改變(認知面):
1.上課內容:
A.了解碩博士論文的架構、論文文體的型式、寫作的倫理、標點符號應用、如何評估文獻探討
●好的文獻探討是由支持、解釋隱含在研究中的邏輯
●引用文獻需引用妥當,論文要收集很多資料
●KEYPAPER不超過五篇

B.透過十二個步驟,撰寫你的PAPER─Twelve Steps to Developing an Effective First Draft of you Manuscript(原文出處:http://www.sfedit.net/firstdraft.pdf)
1. Consolidate all the information
2. Target a journal
3. Start writing
4. Write quickly
5. Write in your own voice
6. Write without editing
7. Keep to the plan of your outline
8. Write the paper in parts
9. Put the first draft aside
10. Revise it
11. Revise for clarity and brevity
12. Be consistent


2.論文撰寫經驗分享─易耿、柏堯及我自己
其實我是還蠻好奇別人是如何去寫論文的。因為淡江並沒有要求學生在畢業前一定要寫專題,所會以當初我在班上,算是個「特例」,也就不曉得別人在撰寫的過程中,是否會跟我一樣,有遇到相同的困難?因此,我還蠻期待易耿跟柏堯的分享。

綜合我個人及另外兩位同學的分享要點:
●別人的研究成果不見得是對的,所以不一定要全盤接收
●做研究需要極大的耐心
●遇到瓶頸時不要灰心,多想想美好的事物
●撰寫文章、報告時,邏輯性很重要
●做研究需要20%的幸運
●博碩士論文是很好的參考資料,但首先要學會如何辨別出:哪些是好的論文

3.老師的回饋
●勉勵培養研究者的特質:
要力求真相,對自己不認同的地方要心存懷疑,並據理力爭自己的看法

三、活動的內容(行動面):
我想今天最精彩的活動,就是同學們的經驗分享。

由於「女士優先」,所以今天我是三位同學中第一位報告的。不過因為我今天身體狀況頗糟(發燒頭痛,外加生理痛),我有些東西在我恍神的狀況下似乎就沒講到,好像也就沒有後面兩位同學講的那麼詳細了,就不曉得我講的那些經驗有沒有幫到同學。

個人認為文獻探討跟後面收集研究樣本(問卷回收)、撰寫研究成果的部份相比之下,是最「好寫」的地方。文獻探討是將前人的研究成果拿來分析而已;研究執行過程(發放問卷時)則是會遇到很多不可抗拒的外在人為因素,這些都是研究者無法控制的;研究成果則是需要加入自己的思想與發現,這點也很難。因此,我認為文獻分析是較為容易的工作,只是需要很多耐心而已。
還有就是,別人的研究成果不見得是對的,所以不一定要全盤接收。如果你不能認同該位作者的看法或研究成果,就不要用他的東西。因為只要你引用了他的東西,就會變成你自己的。若他的東西不能說服你自己,你又該如何說服他人?(如同柏堯所說的:要自圓其說)

柏堯把它的歷程講的非常詳細。我也很認同他所說的:遇到瓶頸時,就多想想美好的事物。我那時就回想到當初我做專題時的情況,遇到寫不出來的狀況,我就跑去打電動(我的個人喜好),然後下完一、兩場副本任務(沒玩過的人可能聽不懂我在講啥),就會想到該怎麼寫了。所以我撰寫報告的過程,是在電動與文獻兩者間交插渡過.........。另外,在撰寫文章邏輯性的確很重要(這點我在報告時忘了提到),這部份也是我當初遇到的瓶頸,而我到現在似乎也學不大會。例如目前要寫的期末報告,我光是內容的架構,我可能就要想個兩、三天,然後每次打開檔案,每次得到的想法又會不一樣,就這樣一直改來改去。

易耿跟我一樣有投國科會大專生計畫,我個人是很佩服他勇於批判國家型計畫的勇氣。如同他所說的:每個人所遇到的問題會不同,而解決的方式也會不一樣。如果是我,我可能不會這樣做。另外,我對於他的20%幸運論也感到心有戚戚焉。做研究除了需要自身的努力外,還需要一些些許的幸運,整個研究過程才會順利。像我的研究對象(新移民女性)找了快一個多月,卻一直都找不到(因為政府政策關係,某單位後來不准我進去訪問),後來在我心灰意冷的某天,陪我媽去菜市場買菜,結果遇到一群新移民女性,剛好她們有個大型的活動,我就馬上衝回家拿一疊問卷,跟著她們一起去活動會場發問卷........然後問卷就瞬間發完了。所以未來要寫論文的時候,建議大家一起去拜個佛祖、關聖帝君或耶穌甚麼的,祈求論文進行順利....。

四、心得感想(感受面):
在今天要報告的前一晚,我其實不曉得自己到底能分享些甚麼。因為對我而言,那份大專生研究計畫報告,是個「不成熟的過去式」,實在是不敢拿出來獻醜。所以在做PPT時,真的不曉得要講些甚麼,才能給予同學一些小小的幫助。因為我覺得,要自己實際去RUN過一次,才能實際去體會

詩絨後來有詢問我為何想投大專生研究計畫。我開玩笑地回答說是為了錢(希望沒有人當真)。其實當時是因為林信成老師在鼓勵大家去投,而我剛好參加了某場研討會,觸發了我的靈感,結果我查了很多文獻,發現我想知道的東西,目前並沒有很多人在做,因此也沒有人能給我答案。所以我就想說:我自己來找答案好了,順便也測試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研究。

現在回想做研究的那八個月,真的很痛苦。除了寫報告上的瓶頸外,也遇到不少外在因素所造成的困難。我很感謝當時幫助過我的老師(達茂老師、素甘老師)、我爸媽及我的朋友們,在我心情低潮時,給我心靈上的安慰。我最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雪芳老師,在那段時間一路陪我走過來,除了學業上的指導,也教了我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這些都是課本上所學不到的經驗,也造就了今天的我。我想如果沒有她,我今天也沒甚麼資格坐在師大圖資所的教室裡上課。(怎麼寫到最後好像在寫謝辭...anyway反正我想說的是─做研究時,和指導教授的互動也是很重要的一部份)

那八個月雖然很不堪回首,但我真的學到很多很多,所以我認為很值得。如果真的要分享,我想可能不是二十分鐘能講完的。

2008-12-17

[尤敏]第十三週 Kuhlthau座談會

今天很開心可以邀請到Kuhlthau來到師大
老實說我對於她的印象是:他是男生,很老很老了,而且也不可能來到台灣
結果當我去看他的網站時,才驚覺她是個女生,而且看起來很和藹^^
我本來要問的題目是:
I would like to ask how you developed your ISP model, that is why did you began your research with a qualitative study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但是他在一開始介紹時就說了,他是學校的圖書館員,所以間接的解答了我的疑問?
同學們有問到,25個人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要如何來做此一模式?
Kuhlthau說:要觀察他們的相同點,相同的模式,當中他也發現到同學沒有波動性的情緒,認知
結構上也沒有改變.
Kuhlthau是如何來做觀察研究的?Kuhlthau利用到對話方式,
把問題具體化,讓學生們了解,並且多關心學生,和學生們做互動,從中了解他們.
聽到這裡,我就覺得Kuhlthau是一個有耐心,關心學生,很棒的老師,也會是個好媽媽
恩~~~~~~~~

可惜的是,因為時間關係以及害羞原因,Kuhlthau無法將同學們的問題一一解答.
他也給同學們做個建議:
4個寫小論文的建議~
給的作業,題目
給的時間
給的興趣
給的資源使用

雖然他跟我們說話的時間沒有很長,但能夠見到本人,我覺得是一件棒的事情

[擇憲]聽,同學的論文撰寫經驗分享

[2008.12.17]
本週的課程者是論文寫作與同學論文撰寫經驗分享。老師從怎麼找問題開始破題,談到題目的界定與選擇,一開始老師就給大家一個好問題:何謂權威性文章?」我想了半天也只能想到易耿說的從引用數高的文章來看,但老師卻告訴我們,引用數是個很好的指標,但也是個危險的指標,應該從原點來思考權威這兩字。原來,權威性文章應該最早對議題進行的討論的第一手文獻,而不是引用好幾手的文獻。這種實事求是地從權威性文章對研究問題獲得背景性認識的精神,值得我好好銘記在心。

接著則是討論博碩士論文的結構,分就篇首、主體、結論及展望、參考文獻、附錄等五大部分逐一探討。老師提醒大家,很多研究生光從一開始的研究目的就語焉不詳,往往只交代論文想探究的問題,而沒有提到背後欲探究的原因(Why),這種明顯的缺失若不注意,粗枝大葉的我大概也會犯了相同的錯誤。此外,老師從文獻探討之焦距圖示中提醒大家了解最相關文獻的重要,並帶著大家複習Foster老師所提到的從自我研究、情境脈絡、整合式回顧、方法論、理論、歷史等角度進行文獻探討。在討論評估文獻探討之要素檢核表時,老師談到上課聽講都很容易理解檢核表的重點與內容,但實際寫作時卻不見得做得出來,唯有動手實作,才是發現問題與進步的最好方法。我對這個檢核表中有兩點印象最深刻,就是第四點提到,每個主要概念都有一段文字敘述,且在最後有一個全面性的摘要。以及第九點對本研究最有影響的最重要文章(key paper)不要超過五篇,強調這些參考文獻。它們是否被列於第一個主標題。這兩個點是我自己應該要強化的地方,因為只有文字敘述而沒有摘要整理,文章看起來就像資料的堆砌而沒有生命;而核心文章引用於第一個主標題中,要比分散在好幾段要來得強而有力。老師也建議大家,一個題目最好不要超過三個概念,以上都是我平常很少注意的細節,真是謝謝老師提醒。

課程的第三個重點是標點符號,關於這個章節的內容,大體上我都能夠掌握,因為自己小時候常常被訓練寫作文。但為什麼論文不能用刪節號,也是我要留意的部份。論文之所以不用刪節號的原故,是刪節號會讓讀者不清楚作者的意思。接下來則是論文的文體與形式,切忌頌揚、勸戒與爭論。其次,以精心改寫的說法來表達並以適當信譽的引證,避免直接引用,是從知識樹上挑選果實的好方法。再者,以系統語言陳述中,一定要有一個讀者明瞭的指涉物,不要同一件事用好幾個不同的字詞表示;以及使用圖解、善用標題與附錄來照顧和呵護文章。以上四個原則,再再都呼應老師今天一直強調研究者要實事求是的精神,以及要在合乎學術規範中找出自己的想法。最後,抄襲、蓄意省略部分事實以及捏造三個寫作倫理,以及老師改編的論文量化評估表,都是在論文寫作時所應注意的重點。

在課程的第二階段,老師特別為正陷入期末報告焦慮的我們,準備一篇Twelve Steps to Developing an Effective First Draft of you Manuscript,我覺得這不只適用於論文改期刊稿時,也是寫期末報告感到困惑時,提供了思考的方向。而其中老師要我們熟練Word的大綱模式與自動編輯目次,以求文章有條理分明,這馬上得Google並練習到會,因為老師說這是修過研究法學生必會的基本功。

第三個階段是由維寧、柏堯與易耿三位優秀的同學與大家分享論文寫作經驗,也是我相當期待的部份。老師先請大家寫三個已知的論文撰寫問題,及三個未知想了解的問題,我覺得大家所提出來的問題也是我想知道的部份,因此我特別貼在文末,找到機會就會把這些問題問個明白或查閱書籍。

維寧的簡報中,我對於她主動爭取機會自我磨鍊的動能印象深刻,而將論文濃縮成字數1/10的期刊稿也讓人深感佩服。她提到有些文獻不一定是對的,以及遇到瓶頸時不要鑽牛角尖的心得,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提醒。而投影片很酷的柏堯,從什麼都不懂的渾沌中,在心智上的磨難棄而不捨地理出歷、難、做、趣、問的歷程及相關體會,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尤其是有「趣」的體會,實在是達到了研究者的最高境界。而豆子謄稿機在去年參加義務張老師(唉,在三階時被刷下來...只能用刪節號表達我的心情 )時曾經在諮商作業中練習使用,而Nvivo的用法及「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這本書,值得去找來練習與閱讀。一向是學術路線的且善用圖解表達想法的易耿,也從論文寫作的學思歷程,看見他想見人所不能見的研究精神與獨到創見。總之,三位同學的精采分享,實在只能用江山代有才人出來形容我的讚嘆。我想,沒什麼創意又寫不出驚世鉅著的我,只有認份點苦苦追趕,並且趕緊把他們的投影片存下來好好拜讀,不然真的是程度差太多了。

今天課程結束之前,老師語重心長地鼓勵我們要培養研究者性格,要能對別人很棒的發現狂喜或欣賞,也要對不同意的地方討論或據理力爭。我特別很喜歡老師說的,研究生要有幽默感,嘻嘻哈哈之後要能夠繼續探索自己的問題。我也期許自己,多和有想法的同學師長互動討論,並且在繁重的功課壓力之下留有幽默自在與能動也能靜的餘裕,也許這樣反而會有更好的表現。當然,我還是會努力多問問題,也許起步慢,但我想多問多討論,應該會有意外的收穫與偶得。




##同學們對論文寫作的已知與想知:

Bigwolf>已知(1)基本架構(2)如何找資料(3)APA格式大概引用方式;想知道(1)提不起勁寫論文時怎麼辦(2)怎樣讓文章的脈絡前後條理分明(3)如何找到別人看不到的創見
Silvia>已知1.論文的格式2.怎麼找資料3.如何發想問題;Silvia>未知1.怎麼消化資料,找到可用的東西2.怎麼用自己的話表達想做的研究3.怎麼判斷自己目前找資料的方向是正確的...
柏堯>已知:1.文獻探討要有脈絡2.研究方法的類型與用法3.蒐集資料的來源;未知:1.引用抄襲的標準在哪?2.引用外國文獻的格式與外國人的姓名格式3.參考文獻是不是只要提到的研究都要放?沒有提到的「相關」研究需不需要放
永嘉>[已知]研究流程、文獻查找、研究題目選者;永嘉>[想知道]如何跟老闆溝通>>這個一題抵三題,cool!!!!!!!!!!!!!
Black>未知1. 如何將研究範圍縮小又不至於太小,放大又不至於太大2. 要研究的題目參考文獻很少怎麼辦
lee>how can we fit the paper findings to our thesis?
Timothy>已知:論文架構;未知:如何決定合適的題目
IRIS>知道:1.內容架構2.參考文獻格式APA格式3.找文獻資料
Ellen>已知: 1. 文章的結構 2. 如何找問題3. 如何查找相關文獻;未知: 1. 如何組織文獻分析 2. 如何篩選出研究問題
Clover>已知1.論文架構2.資料蒐集的方法3.文獻的來源;想知1.如何知道主題是否值得研究?2.如何判斷文獻是否關鍵可用?3.如何為題目找到適合的理論?
Vicky> 已知: 1. 論文的基本結構;2.參考書目;3.找資料的途徑;想知道1.如何找到好的問題,如何判斷哪些是值得研究的;2. 寫作倫理部分,引用的標準在哪;3. 論文行文中有哪些字句是需要避免的。
Sirong>已知:論文篇章順序、文章邏輯、題目與概念的關係;詩絨_想知:如何避免偏見、沿用與抄襲的差點、與他人合寫文章如何達到一致。
Winnie>1.已知: APA格式, 找文獻, 如何找問題(定研究題目);2.未知: 論文改寫成期刊(小論文)的功力如何培養
IRIS>未知:1摘要的地方內容長短?怎樣是好的.2.APA格式中要寫到p.~p.~,若引用文章中的地方太多那要怎辦
雅琳>1.假設與命題設定 2.好的文獻回顧標準 3.寫作脈絡前後連貫的基準;想知:1.想動手做第一個題目的契機 2.縮小主題的過程 3.覺得做出的成果跟正式碩士論文的差異
WILSON>已知:1.論文的結構2.該注意的事項3.論文的格式;想知:1. 有遇到什麼困難2. 遇到瓶頸時如何調適
Grace>已知:1.APA格式 2.論文的內容架構 3.標點符號的使用;未知:1.相關文獻太多時,如何篩選? 2.每一篇相關文獻要熟讀到何種程度才列入參考書目的清單? 3.不確定自己的研究價值好不好
kurt>已知:1.論文的架構;未知:1. 如何在三個禮拜內寫出論文前三章.... 2. 如何蒐集相關的國外文獻 3. 文獻探討章節中,引用的限度(如探討ISP需要講到各個細項的定義,全部列出來的會不會太多?)
joyce>已知: 1.論文結構 2.如何找資料 ;想知道 1.大方向如何聚焦成適合的研究問題2. 如何找出文獻中的關聯性
Black>在寫參考文獻時,若已有將文獻轉為pdf檔(同時也有紙本),我是看pdf檔的,那參考文獻是寫原出處還是寫pdf網址?

[宇涵] 與Dr.Kuhlthau座談

星期三下午的一場座談,對Dr.Kuhlthau來說是一場非正式的對談,而對我們來說卻是一場洗禮。能夠親身見到這一位我們熟知的理論的作者,我深深感受到大師的風采。

Kuhlthau教授一開始就先簡單的介紹他發展ISP model的一些原由、過程,也再把ISP model的六個階段解釋了一遍。我注意到他說他是在中小學圖書館工作時就注意到學生找資料的一些困難,後來在高中圖書館工作後也注意到學生對於整理組織資料上的困擾,就在這些觀察之下,他找到並建立了日後的研究。這印證了"好的研究從敏銳的觀察開始",身邊的一切都是材料,端看有沒有辦法見人所不見,察人所不察。

Kuhlthau教授在解釋他的ISP stage裡似乎特別得重視知識建構的過程,談到如果有人只是蒐集事實,那他不會有這些stage裡的情緒變化,而他也沒有建構新的知識。在給Bigwolf回答如何幫助學生快速進入Formulation的階段時,也提出到幾個策略,我覺得很有意思。
1.Conversation,對話
2.將問題聚焦、細緻化
3.要注意process而不是resource

Kuhlthau教授非常和藹親切,給人一種智者的溫潤,言談中又不時能感受到他與眾不同的想法,整個座談會可以說是讓人如沐春風。

2008-12-16

[易耿] W13 Dr.Kuhlthau 座談會

今天的座談會高朋滿座,原來是社教系的學弟妹們也來共襄盛舉。
這場座談會的主角是Kuhlthau教授,先前讀到他的相關研究時,還以為是位「先生」的文章,沒想到竟然是和藹的太太!!

Kuhlthau教授在過去時是位高中圖書館教師,教導學生如何使用圖書館資源。而在她任教的過程中,發現有準備唸大學的學生在寫論文報告,而這些學生在找資料的過程中會對於資料感到焦慮,不知道如何gather這些information,甚至覺得圖書館沒有提供他們想要的資訊。
於是這項觀察開展了Kuhlthau教授的研究歷程,從25個高中學生開始形成小發現,慢慢擴展到現今的ISP理論。Kuhlthau教授的研究是屬於從身邊事物得來的靈感,相對會比較貼近生活。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不要忽略週遭的任何現象,它可能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議題。

Kuhlthau教授簡短的介紹他的研究過程後,接下來是Q&A時間。
恩....其實在教授介紹研究的過程中,已經解決了同學們大半的問題,所以發問的狀況有點斷斷續續的....不過還是有幾位同學問了幾個非常好的問題。

Q1:每個人在資訊尋求的過程中,表現的狀況不盡相同,這該如何歸類出ISP上的幾個行為模式與情緒狀況?
A:視察這些學生的共同點,歸納出行為表現與情緒的特徵。同時Kuhlthau教授也提出,事實上他發現有些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沒有emotion wave,也就是在情緒上沒有什麼特別的起伏。而這些學生通常在資訊尋求的前後,認知結構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這表示說....學習真的是需要struggle的!! (最近一直覺得整個身體有點差,原來是在經歷解構後結構的過程.....)

Q2:如何幫助學生快速進入Formulation的階段?
A:Kuhlthau教授說....其實方法有很多,如多與學生對話、將問題更細緻化、提供更多的互動等。明天的台大演講將會講到這個議題.....可惜要上課無緣參與了

而我要問的問題在最後Kuhlthau教授自己也提到了:就是在Group的狀況下,適不適合使用ISP Model 作為 Information seeking 的歷程?
A:其實如果ISP model在群體的資訊尋求行為上,不是很適合解釋,因為群體的狀況比較特殊。個人在資訊尋求的歷程中,通常會對主題從沒興趣慢慢進展到有興趣;而群體資訊尋求的狀況正好相反,有些案例是這群學生對於主題是從有興趣到沒興趣。另外,在整個群組的工作分配不佳的情況下,也會導致某些人對於資訊尋求的認知僅是任務導向,不會有ISP中的情緒轉變過程出現。所以Kuhlthau教授才會強調說,ISP理論無法包含到所有的資訊行為模式。

雖然這次的座談會只有短短的90分鐘,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獲。

[楚鈞] 第十三週 與Dr. Carol Collier Kuhlthau進行座談會

這星期的社會科學研究法,請來了提出ISP Model的大師Dr. Carol Collier Kuhlthau,這感覺真是奇妙,因為跟大師進行座談會,機會十分難得,所以有一種見到大明星的感覺,雖然如此,但是她本人很親切,讓人沒有距離感。

剛開始,Dr. Kuhlthau跟我們分享了以前的一些經驗,也告訴我們一些發展ISP Model的過程,而她也介紹了兩本書給我們,其中一本是Guided Inquiry: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這本書也是based on the ISP Model。

接下來是問題時間,不過由於有些地方聽不懂,再加上抄的手忙腳亂的,也不確定有沒有聽錯,所以只能列出一小部分,剩下的只能去看看同學的文章了:
Q1.
I would like to ask your ISP model, each interviewee has different emotional performance, how are you judge thi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which has become a common theory?
A1.
在研究過程中,看資料時看相同點,變成一個Pattern,真正的過程中會有很大不同表現,有些學生沒有情緒性的波動,正因如此,他的認知結構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Q2.
哪些動作有助於進入Formulation階段?
A2.
對話、Charting、Composing、互動(不要只專注在task上)
Q3.
You mentioned that your information seeking process is a nonlinear process, what would it be different from Bates' Berry-Picking Model?
A3.
ISP Model是任務導向,並不包含資訊行為的全部

這堂課下來,真的是值回票價、物超所值,因為畢竟要見到像Dr. Carol Collier Kuhlthau這樣的大師,實在是機會難得,況且還是以座談會這樣的方式進行互動,真的是賺到了!

[維寧] 第十三週 Kuhlthau教授座談會

今天難得能見到圖資界「超A咖」的大師─Kuhlthau,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沒想到一直在書本中出現的「大師』,會出現在眼前呢!而我之前一直以為「她」是個男的,沒想到是個和藹可親的奶奶。

Kuhlthau一開口,就開始講關於她建ISP MODEL(理論)的動機,而後也針對ISP Model一一作詳細的說明(感覺似乎都把我們要問的問題,全部都解釋完了?!)。能聽到大師親自分享她如何建構理論的過程,還有講解她自己所「創建」出來的理論,對我們的幫助很大。因為這遠比一直看著枯燥乏味的書籍、死背理論好很多,也讓我們更有印象(不過,我想這機會真的是「百年難得一次」)。

這次座談讓我體會最深的是─再次驗證圖資確實是個結合理論與實務的學科。Kuhlthau老師也是由她的自身的工作經驗、工作環境中的人事物,去挖掘、發現值得研究的IDEA,也因此才產生了ISP MODEL。我認為成功的研究者,除了要有耐心(如同Kuhlthau老師說的:「slow down」)、恆心之外,還要一顆善於觀察、敏銳的心,才能從自己身邊的人、事、物,發現更多值得研究的問題;以及一顆求知慾旺盛的好奇心,才有動力把「小事」「放大」研究。


=====
p.s.說到做研究要有耐心,我就想到以前大四做專題時,因為過於急著把東西做出來,結果反而欲速則不達,花了快半個月去思考,還是一直無法突破瓶頸。結果最後放棄跑去打電動,反而突然就「想通了」。果然心情煩躁的話,還真的是甚麼事都做不成....。如果有耐心靜下心思考的話,靈感說不定會一直出現?!

總之,「研究」這條路..還真是漫長....

[維寧] 第十二週 非反應式研究

一、從事的活動(上課過程概述):
1.分享學習心得
2.上課:非反應式研究

二、認知上的改變(認知面):
1. 有幾位同學分享了各自的心得,感覺大家收獲都很多。
而我自己的收獲,除了學到研究方法外,我認為我最大的收獲是:「學習如何從錯誤中學習」。
因為我們的題目,在最後三天才發現完全不可行,然後全部重來。雖然聽起來真的很可悲,而且在那當下我也覺得很傷心、深受打擊。但之後回頭想想,我覺得我在這些犯錯的過程中,學到了非常多。除了因此多學到了一種研究方法外,在這過程之中遇到的困難(像是對很多東西定義都不了解、不曉得該如何去做、不知道該怎麼做等)也讓我也了解到:「凡事是要自己主動去找尋答案,而不是光靠別人給你答案。」,只是一昧地等著別人給你解答,倒不如自己試著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如何獨立思考跟判斷、學習如何獨自面對問題─我想這就是身為研究生,所要學習的能力。犯了錯無所謂,重點是你自己從這些錯誤中,學到了甚麼;因為每個人都是從挫折中成長,重要的是,遇到挫折要懂得站起來,而不是一厥不振。

我另外的收獲,是跟同組的朋友產生了「革命情感」。因為最後那幾天,我們三人全都犧牲了假日不斷地腦力激盪、努力地找出解決方法,並且彼此鼓勵、互相打氣(這大概是所謂的患難見真情?)。我想那段時間是我這學期最「痛苦」卻又最「甜蜜」的回憶。


2.上課內容:
(1). 非反應式研究:又稱非侵擾式測量、非介入式測量,指研究者不介入被研究對象的互動或行為、事件的資料搜集與測量方法。
(2).內容分析:為一種搜集資料及分析文本內容的技術,以系統化、客觀化的方式去探索文件內容的意義。
A.適用的主題:涉及大量文本的問題、與要研究的對象時空距離過於遙遠等。
B.編碼方式:
a.顯性編碼:對文本中可見的內容加以編碼,e.g.計算單一句子或單一字彙在文本中共出現幾次。
b.隱性編碼:又稱語意學分析。針對文本中隱藏的涵義(語意)內容去編碼。
(3)次級資料:指既存的、曾被蒐集過的資料,研究者易於取得。
e.g.政府統計資料、獨立研究者的非公開觀察結果。


三、活動的內容(行動面):
做完上次的質化報告,接下來我們要做量化部份的報告。而我們這組決定要做調查法。
希望這次能順利做完,並學到更多東西。


四、心得感想(感受面):
這學期的課程也快到了尾聲,感覺時間過的好快,不知不覺一學期就要過了。
而透過這堂課,我學到了很多研究方法,最棒的收獲是:除了學到理論外,我也能透過實際的練習,去學習研究方法。因為若只是單純地閱讀書籍去學習研究方法,其實真的很抽象,學習成效也有限。唯有透過實際去做,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會不會。
希望我能把我這學期所學到的,能應用在最後的期末報告上(還有未來的論文)...

[佳典]第十二週 非反應式研究

認知面

何謂非反應式研究?
研究者不跟被研究者互動,以不介入被研究者的事件、行為來搜集資料。感覺上就是以旁觀者的態度看待被研究者的一切。

內容分析
一種搜集資料與分析文本內容的技術。
針對文章或媒體的特殊屬性做系統化和客觀化的分析。
內容分析是非反應式的,研究者不會對被研究者造成任何影響。
內容分析無法揭露文本創作人的意圖,或是對接收者的影響。

內容分析的編碼
內容分析的結構是以編碼系統在運作,一組指示或規則,指導如何在文本中觀察並記錄內容。
顯性編碼
針對文本中可見的、表面的內容加以編碼。(ex計算句子次數)
信度較高(明確的字詞可以觀察),效度較低(字詞會有不同的意義)。
隱性編碼
語意學分析,尋找文本中隱藏的、暗示的涵意。
依賴編碼者對語言及社會意義的知識。
信度較低,效度較高。(與顯性相比)

何謂次級資料?
既存的、曾被搜集過的資料(間接資料),如政府統計,團體組織的資料檔案或記錄。
初級資料則是研究者直接搜集得來的資料(第一手資料)。
次級資料分析,是對既存的資料再做進一步的分析。

次級資料的優點
節省成本和時間。
可以針對不同團體、國家、時間進行比較。
可以探究原先研究者沒有想到的問題。

次級資料的缺點
研究者的需求次級資料可能沒有。
研究者的需求跟次級資料有差異。(ex分析單位不同、類別不同)

感想

課堂的一開始,老師讓我們放下手邊的課本,來回顧一下目前研究法所學到記憶深刻的課程。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記憶深刻的一部份,但也因為資訊太多,一時片刻回想不出全部的面貌。大部分的人都對於小組的作業有深刻的印象,因為動手做、親身經歷,所以不管是認知方面或是解決遭遇的困難都會讓自己有多方面的成長。這也可以驗證,所有學習的知識還是要經過動手去經歷後,會比較容易吸收。

2008-12-15

[佳典]第十三週 Kuhlthau座談會

ISP的創造者Kuhlthau教授,在老師的邀請下,來到學校與我們共度一個多小時的時刻。從教授的言談之中,我們獲得一些做研究的啟發:

想研究的方向、題目總是困難的,它不會憑空的出現,不是從天降下來的禮物,而是要經過閱讀和觀察才能發掘。Kuhlthau教授當初在進行ISP研究的起始點,其實也就是從她日常的工作中發現到的現象,當然也是她的好奇心促成了這研究的產生。做研究目的就是要解決我們碰到的問題,而我們碰到的問題就是藏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上的困難、旁人發生的問題…等)。當然,不只是觀察和閱讀,與他人的分享和溝通也是促發研究問題產生的機會。

另外,在同學的提問中,讓我想到:同一個主題之中(比如說資訊行為)它會有很多的理論、模式是前人所研究出來的,但是每一種理論、模式,都有它產生的背景與適用的情況,相等的,我們在引用的時候也要考慮是不是適合,而不是只要同一個主題下的理論就代表是可行的,來做為自己研究的立基。

[叔華] 第十三週 RM 97.12.10 Kuhlthau教授非正式座談會

今天是Kuhlthau教授來學校舉行一個非正式的座談會,在得知他是位女性的時候還滿驚訝的,因為他的名字念起來很像男性,一開始老師先講她的簡單背景及研究。

感想(感受):
老師今天有講他過去的背景及整個研究的起源,嗯!聽完覺得做研究很不容易,需要心思細膩永遠保持好奇及敏感度。

重點整理(認知):
簡單來說Kuhlthau教授的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ISP,是將資訊尋求行為的階段分為開始(initiation)、選擇(selection)、探索(exploration)、制式化(formulation)、收集(collection)、和呈現(presentation),在開始的階段,資訊尋求行為的工作在於確認資訊需求,及確認修正檢索主題;調查(investigate),即尋求一般主題的資訊;收集(collection),即收集主題相關資訊;完成(complete),即結束資訊檢索。

在這方面,Kuhlthau應用個人建構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以描述個人如何建構他們遇到的資訊,該理論之最基本的假設為使用者,因為資訊需求不確定性所引起的疑惑與挫折,隨著檢索過程的推展,使用者收集到愈來愈多相關資訊,使這些負面的感覺轉變為有信心、很滿意和有方向感等正面感覺。

資訊尋求行為其實有很多中,老師的ISP是以完成任務為研究情境,還真有股衝動想把所有的資訊尋求行為找出來。

2008-12-14

[尤敏]第12周 非反應式研究

[行動]
老師在上課之前先和同學們討論這一學期我們學到了什麼?
從一開始到現在,我學到了要懂得想問題,發現問題,你覺得理所當然的,它也可以是個問題,
也學習到在看一篇文獻時,要注意到它的研究方法,為什麼要用此方法,題目的訂定重要性
我覺得學習最忌諱的就是似懂非懂,以前我常有這種想法觀念,這讓我在研究所的求學感到挫折,
只要一小地方一個小名詞,遇到不懂的就去找資料~以及老師在上課時給我們的引導思考
[學習]
這禮拜上的是"非反應研究"
它是指研究者不介入受試者的一個資料蒐集和測量方法,
非反應式的觀察有:物理證據(侵蝕性測量:例如玩具損壞程度),簡易觀察(不與受試者互動:圖書館的參考服務),檔案紀錄(統計資料,政府文件)

"內容分析"在於文本分析內容,作有系統,客觀尋求意義和脈絡
適合內容分析的主題有:涉及大量文本問題;研究對象時空距離遙遠;揭露一般難觀察到的訊息

內容分析法中的編碼是一組有暗示,規則,指導如何有系統從文本中記錄其內容.編碼就是把內容變成量化,精確的資料,讓電腦了解我們所蒐集的資料.
編碼要項有:編碼規則(來源界定,來源分析);編碼表(將資料編碼在上面,需要多次的前測程序才能完成);
編碼員(編碼者依照編碼規則將內容屬性填入編碼表),這通常都會有2個信度的問題.

編碼又可分為:顯性編碼(可從內容中看出來);隱性編碼(研究者尋找文本中潛藏的、隱含的意義),隱性編碼要懂得區別,信度比顯性編碼低,因為每個人定義的都不一樣~

內容分析法會限制~內容分析描述文本中有什麼,但沒辦法知道創造人的意圖.
優點是:安全,經濟效益,非介入性,允許研究一段時間發生的過程.

次級資料:是指曾被蒐集過的資料;現成資料
次級資料研究的優點:可以節省成本和時間,可以針對不同時間、團體進行比較.可以再製(將研究資料再做一個重新的分析)
但其限制是:效度(因為定義的不同,研究者無法蒐集到原始資料,官方數據不完全正確),信度,和研究者需求和統計資料有差異

非反應式的推論限制:很難建立時間順序;難提出另一種解釋
倫理的考量:隱私和保密(未告知情況下被進行觀察;及運用他人資料中的保密性)

[感受]
接下來還有個團體報告以及個人報告
很快的碩一上的生活就要結束,我覺得過的真快
期末的報告們要好好努力^^才能過好年

[堃瑛] 第十三週 Kuhlthau座談會

這次有機會見到圖資界的A咖──Kuhlthau大師,真是太難得了!大學時就上過的ISP Model就是出自Kuhlthau教授的研究,因為許多我們經歷過老師都不斷提到這個資訊尋求模式,讓我錯以為創造出如此經典理論的作者,應該已經......作古了(真是抱歉) 後來得知Kuhlthau教授還活得健健康康的,而且這次居然有機會見到本人,實在太令人興奮了!

在Kuhlthau教授的分享中有提到,有些同學在資訊尋求的過程中,不會有情緒的變化,讓我聯想到一個從頭到尾都板著一張臉、用已經麻木的心情在搜尋資訊、做報告的畫面XDD 一個模式的存在,應該就是取自多數人的情境,因此教授所觀察到的改變,是不是也意味著某種程度或層面上的社會變遷?

看了一下同學們的網誌心得,真羨慕大家有很多感想,其實讓我印象最深的點,是覺得Kuhlthau教授講話很好聽,雖然她一開口的講話速度超級快,可是我幾乎全部都聽得懂,真是太神奇了!(跟之前體驗過的英語授課情況不同)

[映竹] 第十二週 非反應式研究

    本週因為生理痛所以沒有辦法到課,看著同學幫我留的ppt真的是非常的懊悔沒有上到關於內容分析的部份,因為未來我也希望可以有機會可以用這類的方式去研究自己有興趣的題目,所以我試著利用課本最後面的問題回顧來做這章的自學活動。
  1. 哪種研究問題適合運用內容分析?
    涉及大量文本的問題(像是分析十年的雜誌)、研究主題不得不「保持一段距離」的問題(距離包括時空,歷史文件、)、用來揭露一些一般觀察很難看到的訊息
  2. 文本內容的哪四種特質要被保留並記錄在編碼系統中?
    頻度(某件事發生的機率)、方向(訊息在內容中的方向性,是正面或負面)、密度(在某個向度上的力度,像健忘的程度)、空間(研究者可記錄下的資料的空間大小)
  3. 研究者運用現有的統計資料時,要注意哪些信度上的問題?
    內容分析會有很多不同單位的資料問題,研究者需要注意到不同時間和不同作業人員再編碼上的一致性(甚至是同一份文本要不同時間編兩三次確保他的準確性)。
  4. 次級資料分析有哪些優缺點?
    優點是可以節省成本和時間;可以針對不同時間、團體進行比較;可以再製
  5. 為何內容分析研究者要運用數位編碼員,而這麼做可能會有什麼問題?
    因為內容相當繁雜,可能單一研究者處理會有忽略的部份,需要多名不同的編碼員幫忙,也要注意到編碼員彼此間的一致性。
  6. 內容分析的推論上有何問題?
    研究者是否有能力分析他所蒐集的資料,內容分析可以得到文本中有什麼樣的訊息,但是無法揭露當初創造文本的人的意圖或是要對接收者傳達的訊息。
  7. 內容分析的分析單位為何?
    分析單位是研究者一次所要分析的文本量,像是一個政治活動就可以用報紙的一天或是一個議題為單位。
  8. 現有的統計資料有哪些問題?
    首先是研究者可能會發現資料變化很大,格式和過去的分析可能也與研究者所需不同,研究者必須重新組織這些資料,現有的資料以官方(課本上是寫大型科層組織)的資料最有效,這些資料對長期且跨國的研究很有用。
  9. 內容分析有哪三種效度的問題?
    1.研究者的理論定義與政府機關或組織所蒐集的資料不同時(像是要統計工作傷害,研究者的目標可能是不管輕傷舊傷通通都算,但政府的定義是以送醫的人數計算);2.以官方統計作為研究者有興趣的研究資料的替代品時(譬如研究者想以結婚日期和小孩出生日期對照來判斷是否奉子成婚,但是每對伴侶都有不同的考量,所以因為這些錯誤的標籤定義可能會導致錯誤);3.研究者未控制蒐集資料的方式時(就算是官方的資料也有可能因為人為原因而錯誤)
  10. 研究者運用現有的統計資料應該要注意哪些限制?
    要運用非強行介入的測量來建立時間順序,還提出另一種解釋相當困難;研究者只能運用調查研究的邏輯去找出變項之間的關係。
    雖然跟同學們上課的內容不是完全相同,但是自己自問自答再加上同學心得補充可以了解一些些基礎概念,還好大家的筆記都很詳盡: )

[志佳] 第十三週 大師級的Kuhlthau教授

研究議題,就在我們的身邊存在著,與我們自己有興趣、有關聯的地方開始,這是我聽了Kuhlthau教授談及她是如何研究出一個資訊行為的典範-ISP模式,最深刻的體驗。

不是為了研究而研究,Kuhlthau教授從她在圖書館的工作發現到,很多學生在課業上面臨了許多需要查找資料的時機,身為圖書館員的Kuhlthau教授可以從旁協助他們查找了很多資料,但是卻又發現了另外的問題,很多的學生不會組織得到的資訊。

當時同時是博士班學生的Kuhlthau教授以這個現象為出發點,開始了她的研究,他觀察與記錄了20多個學生在查找資料的行為,最後加上之前其他探討資訊型為模式較為少見的使用者在感受方面的轉變,成為了目前資訊行為模式中有名的ISP模式。

這次的問題座談會中也引發了我的另外一個對於研究方法的發想,或許我們會問說ISP模式是否適用於什麼什麼行為,什麼什麼人,但是,ISP模式並不真的代表所有的資訊行為,看過Wilson的文章的就會知道,研究資訊行為的模型非常多,但是並不會被ISP模式所推翻,這就因為每個模式都會有適用的對象與狀況,如果真的要問說為什麼這個模式用在這個情況怪怪的,可能就是在選擇自己研究的理論時,選錯了理論而造成效度錯誤,我們在選擇理論的時候應該更小心謹慎。

聽完教授的演講,也才發覺到,Kuhlthau教授特別表示,在exploration和formulation的階段會是最困難的,這是在之前粗略的看過ISP模式時沒有特別讓我印象深刻的,所以我想,如果這真的是Kuhlthau教授所想要強調的,是否可以再簡略的修改一下,可以把exploration和formulation這兩階段的文字字體放大(如一般使用12號字它可以用14或16號字),強調出這兩個階段的差異性,當然,這也只是在亂想啦 = =

[芳伶]社會科學研究法(十三) 2008.12.10 Carol Collier Kuhlthau座談會

今天很難得有這個機會見到我們社會科學研究法常提及ISP Model的Carol Collier Kuhlthau本人,原本想說會錯過這次看到她的機會,因為星期四台大舉辦的研討會第一場就是由她主講,但因為要上課所以不能去,結果很謝謝所上為我們安排了此次的座談會。

一開始提及她擔任館員過程中,發現學生都需要寫報告、找資料的需求,也觀察到學生找到資料後,情緒認知的變化,故從她身邊的經歷,以此為研究問題,開啟的ISP Model此理論的研究動機,老師並有針對ISP Model六個步驟作說明。
Stage 1: Initiation, Stage 2: Selection, Stage 3: Exploration, Stage 4: Formulation, Stage 5: Collection, Stage 6: Presentation.

再來是問答時間,eric首先發問第一個問題,I would like to ask your ISP model, each interviewee has different emotional performance, how are you judge thi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which has become a common theory? 每個人有不同的情緒表現,怎麼判斷普遍現象成為一個共同的理論ISP模式?

老師回答說在蒐集資料會尋找相同點,找出一個pattern,最後歸納出一個Model,但是近幾年,有一些修改,有些學生並沒有情緒的波動,只有收集資料,所以認知面並沒有改變,也因為沒有經過喜怒哀樂,故沒有建構自己的知識,這是一個比較不同的現象。學習是個建構的過程,會經過喜怒哀樂。

第二個發問的是bigwolf,共有3個問題
(1) Is there any reason why you added the "assessment" stage in ISP model?老師是希望透過這個階段,可以對於資訊尋求行為做通盤瞭解並做一個小小回顧。
(2)怎樣幫助學生進入formulation
- 從對話(conversation)開始
- 將問題具體化、圖表化有助於瞭解
- 有機會多發表,增加互動

(3)You mentioned that your information seeking process is a nonlinear process, what would it be different from Bates' Berry-Picking Model ?
Bates採草莓模式與Kuhlthau ISP Model
採草莓模式是非線性的模式,主要是針對exploration &collection stage
ISP 是線型模式,任務導向的,但並不代表所有的資訊需求都是這樣的。

所以每個資訊需求行為的理論都是不同的,每個理論有它著重的地方,並非包含全面性的。而且理論也會隨著時空而有所改變,所以可能之後會因為如何的變遷,而有新的理論提出。研究可以從切身的經驗經歷去尋求研究的問題,通常很多的理論就是這樣產生的。

Carol Collier Kuhlthau個人網頁【 http://www.scils.rutgers.edu/~kuhlthau/

2008-12-13

[柏堯]第十三週 百聞不如一見─Kuhlthau教授的ISP

Week 13 難得一見的Kuhlthau教授

認知面

從我上了研究方法課開始,美美老師就不斷的講到
Kuhlthau教授的ISP模式,後來Foster老師上課的時候,也不斷的使用ISP模式來做例子,ISP模式可以說是我在研究所接觸到最多的一個理論了。

機會很難得的,ISP模式的作者
Kuhlthau教授,被我們邀請來師大參加這個非正式的演講,果然看到了本人,感覺真的很有學者的氣質(我也不知該怎麼講...),這讓我想到作質化研究的老師們好像都有同一種氣質,是一種細膩的、溫柔的、觀察敏銳的一種氣質(如美美老師、珊如老師、和Kuhlthau等...不過純粹是我的感覺)。

Kuhlthau教授不像是Foster老師會刻意放慢講話的速度來讓我們聽懂,所以在聽講的時候有些吃力,好在之前研究方法課的不斷複習,大概可以知道Kuhlthau教授講的內容,主要是在解釋她的ISP模式。

從自己最好奇、最密切的關係著手

Kuhlthau她一開始會做這個題目的原因,是因為她發現她的學生在作報告的時候,可能會有許多的反應,可能是在認知、行動或是情緒上的改變(也「剛好」是我們心得的格式耶),她對這樣的現象開始好奇,她自己也沒有想到,最後的研究結果會變成現在的
Kuhlthau Model」。美美老師在此下了註解:「許多成功的學者都是從小地方開始」,這讓我想到一位大學老師說的話:「偉大的學者都是將複雜的現象用一句簡單的話說出來。」又想到我們自己,有時候是硬要將「簡單的現像用一句複雜的話說出來」,像是有點矯情做作,也失去了我們做研究的目標。

前陣子在做質化Investigation海報的時候,有大概讀了幾篇黃慕萱老師的文章,我發現許多「好的研究」,竟然是這麼簡單易懂,不但不複雜,並且清楚的「告訴」我們這些道理,也許這跟文字表達有關,因為我覺得文字表達要夠簡單到讓別人看得懂,也是不太容易做到的。

行動面

所有人的表現都不一樣,要怎麼去判斷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甚至是成為一個理論?

聽完了Kuhlthau教授簡短的演講以後,我成為發問的第一個先鋒...,上述這個問題也是我平常思考時的一個疑問,每個人的差異性這麼大,要怎麼去認定最後的結果是個普遍的現象呢?Kuhlthau教授給我了回答:她先蒐集原始資料,再將這些資料編碼,最後找出這些資料間相似的pattern,最後就可以歸納成一個模式或是理論。不過她在研究中也發現,研究對象的表現確實有些跟研究結果的模式不太一樣,這時就可以再深入的探討,不同類型的學生,可能會有怎樣的表現。

要找出一個pattern,大概可以從個人間的相似性著手,這時可能會忽略掉人與人間的差異性,也就是說,這個pattern的意義,是指「普遍是這樣」或是「大部分的人會這樣」,要探討差異性,可能可以再另闢一個問題來探討了。

後來大狼同學也問了幾個問題(我的理解是這樣,若有錯誤的話再修正...),一個部分是基於他個人角色所問的(如何幫助學生),另一個部分則是理論部分的比較(與採草莓理論),Kuhlthau教授的回答簡述如下:

如何教育學生,讓他們更快的步入formulation的階段
  1. 多與學生溝通互動
  2. 可用製圖表的方式幫助了解
  3. 學生的文字表達訓練(如作文、心得)
採草莓理論V.S. ISP模式

每個資訊行為模式所針對點都不一樣,採草莓理論主要針對的是explore與collection這兩階段的探討,ISP模式則是一個全面的理論,但Kuhlthau教授也提到一點非常重要的部分:ISP模式是一個針對「完成任務」這種情境的理論。

感受面

這 陣子我在幾個大型的場合上舉手問問題了,這對我來說是一種非常大的突破。從前的我對於舉手發問這件事,是非常害怕的,甚至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不過上了研 究所,有許多機會可以讓我練習。從第一次的發問開始,心跳加速、緊張、結巴...等等情緒上的反應,雖然很不好受,但結果是讓我高興的,我始終還是可以突 破自己,縱使我的個性很害羞、靦腆,不過我還是可以做到的,或許我可以在研究所的過程中學到更多。

質化研究小組報告心得

1. 學習尋找、判斷符合理論、符合研究主題的文獻。
我們這組一開始的題目是結合個案研究與資訊行為,我們原本以為這方面可以找到很多參考資料,沒想到在著手進行了幾乎四分之三的時間才徹底的發現這個題目是行不通的。本來在期間我們不斷的修改研究限制、看文獻的方向,但在最後發現所找的文獻根本不符合個案研究的定義,光參考國內對個案研究的介紹不足以支持我們判斷一篇文獻是否符合個案研究的要求,後來參考了國外的定義之後,我們在尋找、判斷符合這個主題的文獻上花了很多工夫,最後仍是因為時間緊迫,才緊急換題目。再看了理論、瞭解研究主題之後,要如何把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套到尋找正確的文獻當中,這是我們在摸索中做得最多的。
2. 學習判斷適合研究的問題。
在緊急換題目時,在一起思索什麼是適合、且具有價值、可以研究的題目變成我們的緊急目標,像是一開始的個案研究因其個案研究跨時間的特性,在博碩士論文或期刊中根本很難有這樣耗費成本的研究出現,所以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好題目,我們只是花費更多時間發現他不是一個適合的題目。所以這也讓我們學習對題目的思索要更敏銳,多方考量。
3. 學習小組合作。
因為這是個小組作業,所以我想小組的合作學習也是這個作業的目標之一。「在同一個研究場域中有不同的聲音代表這是個好的研究場域」,小組合作正是讓我們學習這一點,如何在不同的聲音當中取得共識或是激發彼此不同的觀點,好好運用這樣的優點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訓練英文能力。
因為當中有不少次都是要與Foster教授討論,閱讀的文獻很多也都是英文文獻,到最後也是以英文呈現海報,所以在無形中也訓練了英文的各項能力。

2008-12-12

[若涵]W12 非反應式研究

-非反應式研究

非反應式研究開門見山的說,就是不干擾、不介入被研究者的互動、事件和行為,在一旁的觀察以蒐集資料。我覺得這項研究方法是我最感興趣的,不需要太多的接觸和交談,只在一邊偷偷的觀察被研究者,書上有舉了一些範例,例如觀察學生是否在校際活動後還會喜歡穿著制服?男性與女性在停止標誌前是完全靜止還是緩慢滑行?測量男女在裸體海報前的反應?這樣的觀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習慣的,因為我們淺意識裡總是偷偷觀察身旁的人在想什麼,所以不自覺中就會進入非反應式研究。
當然非反應式研究不只是單純面對人群的觀察,對於物體、文獻資料也可以進行這樣的研究。只要是不干擾到被觀察者,不侵入他們的生活,不影響資料的顯示都可以說是非反應式觀察,因此又稱呼為非侵擾性測量或非介入性測量,期技術大多建立於實證主義之上,也會被詮釋者和批判研究者為使用。

-內容分析
研究者在進行文字訊息或符號等文本(text)的溝通時,並不會對讀者或者接收者造成任何影響,這就屬於非反應式觀察的內容分析。內容分析是一種蒐集資料以及分析內容的技術,可以用在很多用途上,例如音樂的旋律、宗教符號、報導主題、社論意識型態等等,透落量化的技術進行許多文本的比較,例如電視廣告白人以外的人種較少出現在昂貴產品的廣告中,利用產出的文本進行可重覆且精確的調查。
這讓我聯想到達文西密碼,達文西希望要透過符號、謎語來傳達一些訊息給後人,他利用各種巧妙的機關和解謎遊戲讓後人去推敲,進而得到資訊。不過他傳達的方式和後人解謎的方式並不會造成任何影響。(這想法好像有點爛XD)

在內容分析的過程中,研究者會藉由一些編碼來幫助自己分析資料。針對文種中可見的、表面的內容加以編碼稱之為「顯性編碼」,例如針對某個字在書中出現了幾次,或者某個動作等等。而隱性編碼則是指文本中隱藏的、暗示性的意涵,例如哪些是色情的內容,哪些是浪漫的部份。隱性編碼的信度較低,因為它依賴的是編碼者對語言和社會意識的知識,但相對而言隱性編碼的效度也較為高,因為有時人的溝通會用暗示的方式來形容,隨著脈絡的不一定是靠特定文字敘述。

-次級資料
次級資料是曾被蒐集過、既存的資料,可能是其他私人或機關團體整理過後的資料,又稱之為現成資料,或者間接資料。次級資料大多是免費的,通常都是由政府機關或其他來進行蒐集,往往可以提供研究者一個更便捷且經濟的路徑。次級資料適合運用在大型團體組織所蒐集的資料,因為資料的蒐集時間往往很長,也有可能是跨國性的,但如此一來它究可以針對不同團體、國家和時間進行比較,也可以重複再製。不過由於時間長的關係,往往會遭遇到一些無法預測的困難,例如資料的遺失、信度效度上的差異等等。

-倫理的考量
由於非反應式研究常常是在未告知的情況下進行觀察的,所以這牽扯到被觀察者的隱私和保密。
老師最後提供了兩個圖書館評鑑(非介入式觀察法)的爭議給我們腦力激盪:
˙合適
1.真實反映現況
2.研究結果可以瞭解服務情況
3.不會影響研究結果
4.針對團體非評鑑個人
5.若事先告知會失真
6.公家機關有告知民眾的義務
7.研究方法不在概化
8.並非違反倫理

˙不合適
1.沒有事先告知有害倫理
2.不能反映全面參考服務的現況
3.缺乏尊重

我認為若是要拿來作為評鑑之用,當然是要在不告知的情況下進行。人類往往會因為受到他人注視而導致做事的情緒或效率產生變化,這可以稱作觀眾效應(Audience Effect),舉例說明,球員往往在觀眾的加油打氣中可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和爆發力,瞬間獲得很大的回饋。不過若是在評鑑時,觀眾效應有可能會造成不夠誠實的結果,當然這也不一定都是正面作用,也有可能因為知道有他人旁觀也許會分心,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雖然有沒有被尊重的感覺,但在評鑑的過程才可以確保公平公正性。

[楚鈞] 第12週 非反應式研究 nonreactive research

(行動)

一開始上課,老師要大家說說對於這堂課的學習心得,
我認為在這學期的課程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海報的作業,
我從中學到最重要的就是「從錯誤中學習」,
因為在起初的看法沒有達到一致,導致於在找資料的過程當中發生了幾次錯誤,
但是在經過了兩三次的挫折之後,那種完成一份工作的成就感,
遠比一次就成功來的大,而且學到的更多。
在聽過其他同學的心得之後,發現到大家學到的東西都不一樣,
我想這應該就是小組報告可貴的地方。


(認知)

這禮拜的課程,是非反應式研究,老師將大綱分為四個部份,


●非反應式研究

指的就是研究者不介入被研究者的互動、事件或行為的資料蒐集與測量方法,
大多立基於實證主義原則,但也被詮釋及批判研究者所使用。

●內容分析

是一種分析本文內容的技術,
方法是系統化、客觀化且並不會對被研究者造成任何影響。

適合進行內容分析的主題:

涉及大量文本的問題:例如報紙。
與要研究的對象時空距離過於遙遠:歷史文件,以逝世之人的手稿或外國播放的節目。
揭露文本中以一般觀察很難看到的訊息:作者和讀者都未必查覺得到的主題、偏誤或特質。

內容分析研究步驟:

1.形成研究假設
2.界定母群體
3.抽取樣本
4.界定分析單位
5.預測信度
6.內容編碼
7.分析資料
8.結果解釋

內容分析法優點:
1.經濟效益
2.安全
3.允許研究一段期間發生的過程
4.非介入性

●次級資料

次及資料是既存的、曾被蒐集過的資料,是研究者可以取得的,
大多是免費的,原始資料的蒐集是透過政府機關或其他來源,
而次級資料能提供一個相當便捷及經濟的路徑以回答不同的問題。

次級資料分析:
既存的資料再作進一步的分析研究,
研究者從中搜尋與研究問題及變項相關的資料,
用新的方式達到研究問題的解答。

適用次級資料研究之主題:

1.由大型科層組織所蒐集的資料-資料的搜集歷時很長
2.長時間的研究
3.跨國性之研究

●推論的議題以及理論檢驗:

非介入觀察法用於參考服務評鑑的爭議:

其實合適或者是不合適這兩個觀點都沒有錯,
因為這很難去給一個答案,對我來說,
我覺得評鑑本來就是應該要在被評鑑者不知情的狀況下進行,
這樣子才會有準確度,若是事先知情,那麼必定會有所準備,
如此便會產生所謂的霍桑效應,也就失去了評鑑的意義,
不過反過來說,被評鑑者心中也會不開心,認為違反研究倫理,
也會感到有點錯愕,認為不受尊重。

我仔細想想,若是要我選擇,
我認為合適所佔的百分比應該多一些,
因為畢竟這樣子才能夠真實反映現況。


(感受)

這學期上課到現在,學了許多東西,而學期也到了後半段了,
還有第二個小組報告和個人報告在等著我們去完成!!
12月果真是一個忙碌的月份。

2008-12-11

[映竹] 第十三週 與Dr.Kuhlthau的座談會

    其實這次本來以為是要結束座談完繼續上課,所以懷著比較輕鬆的心情聽教授說話,結果意外的老師宣布下課時反而有點頭大,因為沒有心理準備要寫心得|||前天在整理大家的問題的時候,每開一封信就看到 ISP model真的很有趣XD但是因為這個模型是圖資人一定會在資訊尋求行為中遇到的,所以也讓大家都有很多想法吧!

    這次獲得最有收穫的部分真的是可以聽到教授本人的講解,我覺得瞭解研究者的背景真的對我們去瞭解這個研究背後的因素有很大的幫助,聽到教授的圖書館員背景和她協助引導的過程,也聽聽他對學生的認識的看法(其實我們有時候真的滿想知道老師都怎麼看自己的XD,不知道老師對我們找資料的過程會怎麼詮釋?「困惑」?「無知」?)
  • I would like to ask your ISP model, each interviewee has different emotional performance, how are you judge thi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which has become a common theory?
    →我很喜歡柏堯問的這個問題,其實我每次一看到model,也會覺得這該是一個表達普遍人的行為的才叫模型,但是總是不免去跟一些「特例」來比較,會想「其實我不是這樣...」,但是也從教授的回答和她談自己的研究背景過程之中發現,其實他有給自己的實驗一些限制,也跟我們想像中的觀察不同,是把時間拉長,很細心的觀察後才做出這樣的結論。
    Guided Inquiry: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Paperback) by Carol C. Kuhlthau (Author), Leslie K. Maniotes (Author), Ann K. Caspari (Author)
        這是教授出的新書,引導式探究是一種教學生learning how to learn的學習方式,教授跟自己女兒們的合作,結合了圖書館和博物館背景的教學心得。

「SLOW DOWN,TAKE TIME」
    這是我聽到讓我有點感想的一句話(希望不是我幻聽...|||),我們現在對自己的研究都有點心急,覺得要快快弄、快快有結果,但是要做好研究教授卻給了這樣的建議: )希望可以跟大家分享。

[詩絨] 如沐春風, 12/10

今天下午兩點在第一會議室裡,Kuhlthau教授與美美老師帶領我們經歷了一場春風化雨的知識饗宴。

從研究法開始上課沒幾週,我們就一直受 ISP model 的影響,我們的課程內容、作業、報告,乃至於我們的學習日誌都深深受到 ISP model 的引導及啟發。很開心能夠見到Kuhlthau 教授本人,一開始她與美美老師親切地在台上對談,我們靜靜地聽,可以感受到美美老師對Kuhlthau 教授到來的欣喜與敬重,Kuhlthau 教授也對自己的研究歷程及新書侃侃而談,是一場很舒服的開場。而後兩位同學提了幾個問題,Kuhlthau 教授回答很仔細,言談中也一併回答了一些我們原先所列的其它問題。然後,Kuhlthau 教授看了我們的海報,肯定我們對質化研究法的學習。雖然我們沒有再繼續問問題,但大家都覺得很開心看到大師的蒞臨,心裡面都是既興奮又不知所措,深怕錯過 她的一言一行。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Kuhlthau 教授去年出的 Guided Inquiry 這本書,是和兩個不同領域的博士女兒們一起完成的。Kuhlthau 教授回答擇憲的其中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Communication, Charting, Composing,並且提到

Talking about the process, not jus the resources. Slow down and take time to let your idea out.

我覺得很像前幾天信一跟我們提到的「建構式教學」,也是透過討論、發表進而達成學習的一種方式。教育是百年大計,需要時間潛移默化,但主流民意多停留在「速成」的要件上,這相對也減少了很多讓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

Kuhlthau 教授提到了這一點,我想會讓擇憲多了一些教學上的想法。吾等如沐春風,幸矣!

[研究方法]與Dr. Kuhlthau座談

星期三下午,美美老師安排我們與Dr. Kuhlthau座談, 地點在師大教育大樓的三樓會議室,她目前是Rutgers 圖資系的榮譽教授,24年來發展了資訊搜尋歷程,1991提出ISP理論,國內有人翻做庫爾梭,而教我們質化研究方法的Dr.Foster叫他古陶(黑黑~~他上課就這樣發音的),不過她在資訊行為領域是可以跟T. D.Wilson並提的學者之一,ISP是閱讀資訊行為的文獻必定要讀的理論,她曾經是中學圖書館員,圖書館員在資訊供應上是與學生最密切相關,也觀察到他們學習上的喜怒哀樂。對圖書館的功能來說,「任務性的資訊查找」是做研究的人或是學生日常必須面臨的,也會讓人憂鬱,因此,ISP model 讓我們在對人學習行為與效果上可以更清楚,我們可以藉此定義問題、擬定策略,避免陷入資訊的泥沼,教育上所用的Big6也是如此,把學習分為幾個階段,並脫離死板的單向式灌輸,達到一次次高品質的學習成果。Dr. Kuhlthau說明了知識時代批判思考與合作學習才是有效率的學習之道。
Dr. Kuhlthau明天要參加台大圖資系主辦的「數位圖書館與資訊行為研討會」,這幾年許多圖資界的大師都來到台灣與我們接觸,2008上半年有Diane Sonnenwald等等,這對各級圖書館基礎建設相對落後的圖資社群是一種莫大的鼓勵。本來打算明天也去參加研討會的,沒想到今天就能夠先親眼看見大師,一位學弟跟我說其他的講者也是當今一時之選,不過我卻沒聽說過,也代表自己在圖資領域要多下些功夫,多去活用各種可能的學習管道。
Dr. Kuhlthau在座談開始先介紹他的學經歷及他的兩本書,也介紹了ISIC這個兩年一度的盛會,鼓勵有興趣的人可以多關心這個會議,Eric跟BigWolf各問了幾個有水準的問題,包括對ISP理論是如何的歸納、學習是否要受到感性的刺激才能改變原來的認知等面向的議題,本身演講的參與就是難得的機會,除了看熱鬧以外,學會了問問題,才能使好奇心變成一種慣性,培養進步的正向特質。

2008-12-10

[擇憲W13]親炙大師風采─與Dr. Kuhlthau座談

[2008.12.10]
本週社會科學研究法,老師真是佛心來的,讓我們與提出ISP(Information Seeking Process) Model的作者,也就是羅格斯大學圖資所教授Dr. Kuhlthau座談。看到原本在書中出現的作者,真是開心。自己對Dr. Kuhlthau的第一印象,覺得她像是一位親切和藹的智者。一開始,Dr. Kuhlthau簡介了她的基本背景及發展ISP的歷程。老師應該是標準的圖資人,因為她提到曾經擔任過中小學圖書館的館員,大約在80年代開始,因為在高中圖書館擔任館員常常得協助要上大學唸書的學生寫類似小論文的研究報告,發現高中生除了有找資料的需求之外,在找到資料之後該如何彙整資料也深感困擾,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從自己切身的經歷找到研究的問題,在圖資碩士到教育博士的求學歷程中,逐漸建立起使用者觀點的資訊尋求歷程模式。她還提到她的兩位子女分別是圖書館與博物館界的學者專家,這兩門學科領域都與資訊需求相關,因此聽來頗有一脈相傳的使命感。老師還把ISP的六個歷程簡單地加以描述,彷彿書上的理論變成有聲版躍然於會場。在簡介的最後,老師推薦我們可以閱讀她的兩本著作,分別是Seeking Meaning: A Process Approach t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及 Guided Inquiry: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前者提供圖資界服務者知識存取(intellectual access)相關的理論架構,後者則是討論指導式探究法(Giuded Inquiry)的概念與應用。第二本書讓我這個國中小老師頗感興趣。

接下來就是緊張刺激的發問時間,美美老師一向都鼓勵我們踴躍發問。果然強將之下無弱兵,柏堯首先「發難」,大意是每個學生資訊尋求行為可能會有不同的表現,以情緒方面為例,老師是如何能夠在ISP模式中歸納中相關的表現。關於柏堯的問題,老師的回應是在觀察學生的反應時,她會先從情緒方面的共同點開始觀察並歸納;有一點很有趣的是,老師提到有些學生在資訊尋求行為的歷程中沒有情緒的波動,相對來說其認知的歷程也沒有甚麼改變。然後,又是自我逼迫發問時間,我準備了三個問題(希望不會太蠢)請教老師。首先是問到為什後期ISP模式會加上了第七個階段,也就是Assessment。老師的回答是無論學校教師教學或是圖書館員協助讀者,對於ISP歷程加以回顧評量(估)將有助於資訊尋求行為的精進。其次,因為我老是對於寫長篇報告一點動機都沒有,所以就很問老師,有那些因素有助於幫助人們或學生進入到ISP的Formulation階段,老師說她有一堆策略,不過她先分享了幾個,如要有對話(conversation)、對問題的詳細說明(elaborate)、圖表化(charting)、創作(composing)及更多元的互動(interaction)。最後一個問題,則是問老師線性模式的ISP和非線性的Bates的採草莓模式有甚麼不同。老師提醒我們,ISP主要是任務導向的模式,無法包括所有資訊行為的類型,這一點可以感受到老師的學者風範,任何理論都有其限制,也各有所長,而不是把某一個理論當作永恆不變的真理。

Dr. Kuhlthau在回答我的提問之後參觀了大家的RM海報,接著最後一個壓軸的問題,就是銘心老師以超流利英語(唉...本人的心頭之痛)問到,資訊檢索與圖資這兩種從系統與使用者觀點不同的領域都有人對於ISP進行探討,因此請Dr. Kuhlthau分析未來的研究趨勢為何。老師的建議是這兩種領域必定也必須要整合在一起研究,才能呈現更多元的面貌與研究發現。她還開玩笑
地說,未來的趨勢之一,恐怕是ISP的Stages會愈來愈多,圖表會愈畫愈長...,真是幽默。

大師之所以為大師的重要特質之一,我想應該就如美美老師說的,能夠從自身所遭遇或面臨到的經驗找問題,然後努力不懈地追根究柢並覺察他人所不能見。雖然今天只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但我覺得是個難得的經歷,除了再一次練習如何以英文問好問題之外,老師平易近人的風範、有問必答的耐心以及持續研究的精神都讓我印象相當深刻。期待自己能夠早點對於期末作業化焦慮為行動,趕緊進入Formulation的階段,不要只是會寫這種小小心得,也應該能對各類問題提出創新或有深度的想法,才不會忝為圖資人!

第一組 討論與心得

第一次討論
時間:11/7
地點:圖資所


在確認我們的題目之後,我們小組對於題目的定義其實還不太了解,把握和Foster討論之前的時間,我們先歸納出了一些問題:
1. 我們的對象是誰(是學生還是一般人?是graduated或是undergraduated?)
2. 圖書館指的是哪種圖書館(是學術圖書館或是公共圖書館或其他?)
3. 綜觀現在對於圖書館資料庫的使用研究,多是用量化方式研究,那要查詢質化方式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而Foster教授則回答我們,我們可以先以大範圍的關鍵字去做文獻的搜尋以及閱讀,相信我們可以從中找出我們主題的方向,而我們提出的問題也可以在文獻的閱讀整理後有答案,至於質化量化的方法,Foster也建議我們可以在海報中研究方法的部份比較質化、量化與混何方法的使用。


第二次討論
時間:11/19、11/21
形式:兩次E-mail
我們在文獻的蒐集上遇到困難,試過多種關鍵字與資料庫,幾乎沒有和我們主題完全符合的文獻,我們組決定和Foster教授討論換題目的可能性。我們一共對話了兩次,內容大致如下:


第一次:說明我們在查詢文獻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由於質化研究的文章數量太少,研究方向也跟預先設想的不同,因此我們寫信詢問老師是否有更換題目的必要,同時也修改了我們的研究問題。


第二次:收到老師的回信,確定更改題目之後,將重點放在「資訊需求」的分析整理,接著討論了使用者的定位,老師建議我們選擇較明確、單純的目標對象,因此最後我們選擇了「醫護人員」做為研究對象。




第三次討論
時間:11/24(一)
地點:圖資所


由於我們換的題目是由先前的題目延伸而來,我們的進展還算滿快的,文獻蒐集與分析得差不多後,我們小組先決定了海報的擺放格式,再請Foster教授指導我們如此設計是否合適。Foster教授建議我們可以強調我們的Findings與提醒我們要在海報上加上我們未來的研究方向以及製作海報的流程。

心得:
  • 最大的收穫真的就是跟Foster教授的互動,雖然總是覺得受限於語言和前備知識的不足,但是在每周上課的過程中,也體會到跟以往不同的上課氣氛,讓我們一進研究所就可以體會到很震撼的全英語環境。
  • 跟Foster教授在討論的時候,總是可以獲得老師給的很好的方向指引,雖然我們最後在海報上面呈現的連結性還是不夠好,但是也得到很多改進的建議,我們在思考上可能會有不夠縝密的地方,有時候真的很需要有人來點出我的毛病。
  • 最後的poster presentation其實最擔心的部分果然還是用英文報告的地方,也不確定是否同學可以聽懂自己說的英文|||怕說自己其實是自己把研究成果「說壞了」

[第四組]小組心得與會議摘要

第四組
題目:What stud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have used ethnography and what were their findings?
組員:成維寧(Winnie)、王怡璇(Ellen)、趙子萱(Joyce)、鄭宇涵(Clover)

一、與Foster的會議摘要:
第一次(10/30星期一下午1:00):
我們一開始的題目是用個案研究法作的資訊行為研究。跟Foster老師介紹我們的題目、找資料的方向和。Foster老師建議我們要對個案研究的定義作出整理,提供幾組關鍵字組合以及一些搜尋管道,也列出一些findings的探討問題,最後大致了解一下我們後續的分工情況。

第二次(11/24星期一下午4:00):
我們將找到的文獻類型和數量報告給Foster老師,老師建議幾個findings可行的方向:例如可以將各文獻中的資訊行為做分類,如資訊需求、資訊搜尋、資訊使用……或是將研究對象分群討論,另外也可以討論甚麼是個案研究特別之處,是用別的方法無法得到的結果?可以從各文獻中的分析或討論的部分下手。Future study可以從研究限制來發展,提出新問題,舉例如比較個案研究和其他研究法之研究結果的差異。

第三次(11/27星期四下午?):
在討論時發現我們對個案研究的定義錯誤,沒有清楚區分出個案研究和個案研究法的差異,我們找到的幾乎是個案研究而非個案研究法的文獻,這些文獻因此無法使用。真正用個案研究法的文獻相當少,老師建議我們至少找到10篇文獻,或是換成民族誌研究法,讓我們自己去決定。我們也將設計好的海報樣式給老師看,大致上是可以的。

二、小組心得:

  我們這組一開始的題目是結合個案研究與資訊行為,我們原本以為這方面可以找到很多參考資料,沒想到,因為我們對於個案研究的定義不是很清楚,所以到最後才發現:在國內,個案研究法並不是個很「盛行」的質化研究法,特別是運用在資訊行為領域上。若是我們能盡早將「個案研究」的定義整理出來,並與「個案研究法」的定義釐清,也不會發生到最後關頭才要換題目的窘境。
  在最後要換題目時,我們一起想了很久,但因為都跟別組的題目或領域類似,之後才在FOSTER老師的建議下,將題目換成民族誌。但當我們決定換成這主題的時候,已經是星期五上午了。所以我們(怡璇、維寧、子萱)三個人,連續花了整整三天,才趕出這個海報。
  因為這個作業都是要與Foster教授討論,閱讀的文獻多數也都是英文,到最後也是以英文呈現海報,並且用英文來報告,所以在無形中也訓練了英文的各項能力,這算是很特別也很難忘的經驗。

[怡璇] 12/3 非反應式研究 (Nonreactive Research)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分享目前為止學習研究方法的心得進入本週的主題之前,美美老師希望大家分享學習研究方法的過程與心得。大部分的同學都反應到經過質化研究海報的練習之後,我們都學習到很多寶貴的學習經驗與知識,或是對研究方法有比較深刻的了解,能夠去評鑑與分析其他論文的優缺點與研究法,提出個人的見解以及學習「存疑」的態度。對我來說,我自己也認為製作質化海報的過程讓我學習也體驗到很多以往不曾經歷的歷練。相較於大學的報告內容,老師都會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或給予指示性的意見,而現在我學到的是獨立式的思考方式,老師不給我們太多的限制或是範圍,完全讓我們自己組織與思考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因此,在學習過程中種種的作業或練習都是同學們或是組員之間腦力激盪產生出來的成果。學習過程中讓我感到受益最多的就是每次的 ”learning by doing”,透過實作的過程能夠清楚地發現自己不會的地方在哪裡,雖然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挫折,但是從錯誤當中也同時把之前不了解的地方釐清了,這才是學習的目的!
2. 非反應式研究之內容

(二) 學習的認知面
1. 非反應式研究:指研究者不介入被研究者的互動、事件或是行為的資料蒐集與測量方法。
2. 內容分析:簡言之,內容分析就是分析文本內容,以系統化和客觀化的方式分析內容的脈落與意義。
3. 內容分析法的編碼
Ø 顯性編碼:針對文本表面上可見的內容加以編碼,計算一個句子或字在文本中出現了幾次。
Ø 隱性編碼:針對文本中的內容進行語義上的分析,由研究者定義與解釋編碼系統,如:紅色代表危險或重要的意思。
4. 次級資料:指既存的、曾被蒐集過的、整理後的資料。
5. 次級資料的分析:研究者從既存的資料中搜尋與研究問題及變項相關的資料,再作進一步的分析。
6. 內容分析 v.s. 歷史比較分析:內容分析是對於表面內容進行分析,其兼具質化與量化的分析方式,除了進行文本編碼之外,會計算分析的數量,產生統計數據。

(三) 學習的行動面
這個學期即將結束,質化與量化研究也學習得差不多了,質化研究的報告之後,緊接著就是對量化研究的深入探討,這次同樣是透過小組的合作學習方式了解量化研究的研究議題、研究問題、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的方法。我們這一個小組決定要針對調查法進行探討,透過調查法相關的文獻閱讀,希望能歸納與比較出調查法的研究內容與結果。

(四) 學習的感受面
回顧學習研究方法的歷程我發現到研究方法實在是一門相當抽象與複雜難懂的課程,但是經過一點一滴的學習累積與自我消化之後,我覺得現在漸漸對研究方法有一點頭緒與理解了。從抽象的概念中學習雖然常常會感到很挫折,常常會弄不清楚到底某個理論所指的是什麼,其內涵所指為何? 但是藉由一次次的課堂練習機會或是實際演練,也就對原先抽象的概念有了具體的理解,也能夠慢慢描繪出自己學習研究方法的知識樹了。我想就如同美美老師所講的,學習研究方法的過程就像是在練一套武功,除了知道應該如何練之外,實際動手操作與長時間的練習更是不可或缺的過程。

第二組 小組討論心得

我們小組與Foster老師的meeting共有三次,其他小組自行討論的部份由於太多次,直接寫在與老師討論完的「執行階段」。

PS.我們小組討論的情形,大部分屬於「共同作業」,都是大家一起討論提出一個方法與確定大家的目標,再開始一起做,而討論的氣氛也因為組員們的想法相近,所以我們這次調查做得很熱血,大家也做出了興趣來,相對的組員間的爭執較少,而比較像是玩樂的感覺。

第一次(11/7)

摘要內容


這次是與Foster老師第一次討論,主要是將我們的研究問題"哪些資訊行為研究使用紮根理論,研究結果為何?"分作四個小子題。並將所有將要使用的電子資料庫列出,擬定要查詢的關鍵字與搜尋資料的策略,並加以分工:
  • 定義資訊行為:Lee
  • 定義紮根理論:柏堯
  • 歸納與演繹法的內涵:詩絨
  • 蒐集資訊行為研究關鍵字:雅琳
我們將找出資訊行為、紮根理論的定義、紮根理論的相關研究,再思考將資料整合到我們的題目中。而認識演繹法與歸納法,是為了更加的了解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的差別。
執行階段


第二次(11/24)

摘要內容

這次的討論是等到Foster老師回台灣以後了,在這次討論中我們發現之前所作的研究有走錯方向的感覺。因為在上次的討論中,我們沒有去跟老師討論好詳盡的定義。只是分析了所有查找到的文獻之後,列出重點,並且寫了四個自己負責子題的finding。

在老師沒有回國以前,我們也很困惑接下來該怎麼做。在這個階段我們發想了許多天馬行空的研究方式來進行作業(突然覺得沒有用上很可惜)。第一個想法是利用紮根理論的三個編碼步驟,來分析資訊行為研究中的紮根理論。本來想將所有蒐集來的文獻(四個子題的文獻)編碼(開放編碼),再進行概念的整合與階層化(主軸編碼),最後選出幾個例子來呈現這些我們所發想的理論(選擇編碼)。但這個構想卻沒有成功,因為我們發現用紮根理論的方式來整合研究成果實在是太困難了。第一個困難點是要發現各個子題之中命名之間的關聯,再來將各子題的結果整合成一個結論也很困難(這個階段讓我們想破了頭)。當我們還在不斷的想,似乎找到了一些解決辦法的時候,第二次與Foster老師的討論就來了。

這次討論中,我們發現所我們所想的與Foster老師的有很大的差距,他認為我們應該去蒐集所有的資訊行為研究使用紮根理論的文,並且已經開始作分析,但我們卻還在第一階段的資料中打轉,企圖想把這些第一階段的東西整合起來(真的很困難)。這時候我們找出合乎分析標準的文獻只有5篇,在數量上也不能夠讓老師滿意(老師不會想到中文圈的質化研究這麼少吧),結論也還沒產生出來。所以我們只能擴大分析的文獻的範圍,重新再分析比對這些文獻,再寫出結論。
執行階段

討論之後我們將這些概念整合,並擴大分析文獻的範圍。最後進行海報的繪製。

第三次(11/27)

摘要內容

這次的討論主題主要有兩個部分:安排海報的架構、討論結論的方向。

海報的架構方面,老師給我們許多意見(後來才發現只有我們是直式海報)。我們也想將紮根理論的精神放入海報中,讓海報從下往上閱讀,將研究發現以紮根理論的譯碼方式加以組織提出發現,但Foster老師認為這樣太複雜,可能會讓人看不懂,所以就放棄了這個構想。

老師給我們建議的內容安排與區塊,將研究內容成簡介、流程、文章清單、定義、研究發現、未來研究建議幾個區塊,並以合邏輯的方式編排進整張海報,並對研究發現的撰寫給予建議。

執行階段

在與老師第三次的討論前,我們只將海報的樣貌做出來,而結論卻尚未寫完,因為我們對於「研究結果」不知該怎麼呈現。
最後在我們討論很久之後,突發奇想,我們可以不用直接呈現研究結果啊?我們將各研究的研究結果,仔細對照到資訊行為的各個步驟,將研究結果分堆與命名,最後終於可以只用一個表格呈現所有分析的文獻的研究結果。
就這樣,我們將資訊行為的要點整合到一個檢核表中,利用之前所閱讀與發現的資料,

最後我們在海報展之後,Foster老師與許多同學給了我們一些建議,這是我們還可以再更好的方向:

Foster老師的建議:
1. Introduction 不需贅述太多,應引導聽眾直接進入主題。
2. 增加definition的文字解釋,尤其是譯碼的三個步驟(open, axial, selective coding)。
3. 增加實例(example) 在summary裡,來支持我們的論點。
4. 增加視覺化表達,summary可以圖形呈現,如圓餅圖。(visible)
5. 版面設計很不錯。
6. 講者可以由多人輪流,不用只排到一個人講,她壓力會比較大。另外可以跟聽者進行互動,如我們可以譯碼過程實際操作,請聽者上來練習。
7. 第五組海報最右下角那個wilson的文章是資訊行為的 key paper 大家可以找來看。
同學的建議:
1. 題目字型太小,應再放大一些。
2. 文獻可以再擴充,用除了Information behavior以外的搜尋字串, 如information seeking, information needs, information searching…
3. 檢索出的文獻可以歷史文獻法探討, 分析出方法或研究主題演進的過程。
4. 相較於其他組別,我們在研究方法的理論上著墨較深。

5. 可放一些圖表來輔助說明。

2008-12-09

[第三組] 小組心得與會議摘要

※會議記錄 
第一次(11/3)星期一16:00
在第一次與Dr. Foster的討論中,我們告知Dr. Foster我們的研究題目、資料搜尋方式、及資料來源和類型。經過討論後,我們修正了研究題目的研究範圍,以及界定了資料蒐集的來源和類型。
第二次(11/24)星期一15:00
在第二次討論中,我們將我們的研究限制、研究過程、以及研究發現與Dr. Foster討論,經過討論後,我們決定對研究發現做更多的比較及分析,以不同的圓餅圖來表達研究結果。
第三次(11/27)星期四13:00
在最後一次的討論中,我們做出兩種海報的樣式與Dr. Foster進行討論,教授建議我們在海報的內容中可加上研究方法的相關範例、小組分工、以及將研究限制的標題換成檢索策略。
※心得
我們主要的工作,是關於質化與量化文章的辨別,所以在整個過程的一開始時,在文章的辨認上我們感到很無力,尤其是遇到有些不會特別指出研究方法的期刊文章時,更感到沮喪,深深覺得自己的認知還不夠,無法判斷,但藉由許多所上老師的幫助和小組之間的腦力激盪後,閱讀的速度慢慢加快,且更能斬釘截鐵的辨認出該文章的研究方法。
在這過程之中,我們因為看了大量的文獻,而對研究名詞的界定、研究方法的判別、研究過程的嚴謹程度,都有了不少的認識。經由與Dr. Foster 一同研討,教授一步步引導我們從topic的修正,到topic investigation要找到什麼樣的資訊,決定要到何處尋找資料,這樣Step by step的討論,對於在做一個研究上有很大的助益,同時,Dr. Foster能夠適時指出一些我們所忽略的關鍵問題,讓我們豁然開朗,並進行下一步的調查。雖然說實在的,還沒辦法實際運用這些研究方法,但「認識」總是使用的第一步。這個收穫能成為我往後研究的重要基礎知識。
最後再次感謝Foster 教授與美美教授的悉心指導。

[雅琳]]W12_ Unobtrusive Method

[認知面]

1.何謂非反應式研究:
(1)非反應式的測量與觀察:
指研究者進行干擾被研究者的觀察研究,藉由看物理
證據、簡易觀察、檔案紀錄得出研究結果。
(2)內容分析:
是蒐集資料、分析文本內容(count)的技術。
內容分析法是針對文章或媒體的特殊屬性、作系統化和
客觀化的分析,以探尋文件內容背後的意義與脈絡。
內容分析是非干擾式的。

2.內容分析:

(1)適合進行內容分析的主題是:
1.涉及大量文本的問題
2.與要研究的對象距離過於遙遠
3.揭露文本中以一般觀察很難看到的訊息

(2)內容分析法的編碼要項:
編碼規則、編碼表、編碼員-->牽涉到編碼的信度

(3)內容分析法的編碼關鍵知識:
顯性及隱性內容、概念化及編碼類目、計算及保管
紀錄、質化資料分析

(4)內容分析的編碼:
-顯性編碼Manifest coding
針對文本中可見的、表面的內容加以編碼
效度低、信度高(規則明顯)
-隱性編碼:
也稱之為語意學分析,研究者自訂一套編碼規則來指導
對文本的解釋
信度低、效度高(能區別不同脈絡中的意思)
(5)內容分析法的限制:
內容分析可以描述文本中有什麼內容,卻無法分析創
文本的人的意圖。

3.次級資料:

(1)是既存的,曾被蒐集過得資料。當初這些資料被蒐集
的目的在於描述一般現象,或在研究過程中用以探討
某研究問題。
-次級資料分析:研究者從既存的資料中搜尋與研究問
變項相關的資料,然後用新的方式做出解答。

(2)適用次級資料的研究主題:
資料蒐集的時間需很長、長時間的研究、跨國性的研究

(3)次級資料的研究限制:
需求與統計資料的差異--變相屬性類別不同、分析單位不同
效度--數據不正確、不完全、有不確定因素、無法控制蒐集資料方式、定義
信度--時代改變、表面信度、各國統計標準不同、相對等的信度
遺失的資料 *這些都考驗到研究者的判斷問題
4.非反應式資料的推論
- 很難建立時間順序
- 很難提出解釋
- 無法取得直接證據
-非介入觀察法的爭議

[行動面]

三個禮拜後將有量化研究面的group investigation。
小組每人閱讀一篇實驗法、調查法、非介入研究法等
研究文獻,每組將各位同學探討的文獻進行比較
將作30張投影片。一人五張,總體比較10張。

[感受面]

在正式上課前,老師點了一些同學,要他們說說對自己
小組製作海報的心得,還有各位討論的情形如何。我這
一組三個人剛好都被點到了,看到大家說著自己的想法
,態度篤定,我確信我們是合作得很開心的一組。
又是更改課程進度又是宣佈期末報告格式,期末的緊張
感席捲而來。希望三個禮拜後能夠帶著笑臉跟輕盈的包
包離開教室。

[維寧] 第十一週 淡水逃學記

為了歡送FOSTER老師,在美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班「光明正大」的跑去淡水郊遊。其實自從我國小、中畢業後,好像真的沒有這種機會,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全班一起出去「踏青」(我相信大家應該都是一樣的),所以這次機會,真的很難得。連我跟我以前的同學講,他們還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呢。

我們是從古亭搭捷運搭到淡水。以前我通車去淡江上課時,總覺得這趟路途非常漫長,不過這次因為有同學們的陪伴,沿途說說笑笑,時間也因此過的特別快,我們一下子就到了淡水。到了淡水,我們則先去看看馬偕舊址,中間我則跑去買了糖葫蘆吃,結果被同學嘲笑我很像小孩子。之後則坐船到對岸,大家租腳踏車,一起騎車到十三行博物館。

接著,怡璇跟我,開始了我們耍笨二人組的爆笑騎車旅程.........

其實我平衡感非常不佳,我媽咪對於我要到淡水騎腳踏車的事,還非常擔心,因為她一直擔心我騎到最後會衝入淡水河內(然後隔天新聞頭條就會是我的照片跟名字?)。當天上午出門前,我媽咪還叮嚀我,要我找個會騎腳踏車的人,一起騎協力車,然後我坐後面讓他載,會比較安全。不過,我沒想到我的夥伴是位平衡感跟我一樣差的小姐,哈哈。結果我們兩個人,硬是租了協力車來玩(因為想說機會難得,平常很難跟朋友一起騎協力車)。

沒想到我們騎沒多久,我們兩個就後悔了,因為協力車真的是非常難騎。而且,怡璇姐姐的平衡感真的是.........跟我有得拼。她讓坐在後座的我,一度擔心自己會看不到明天的太陽(?)....,造成我在後面不斷的發出尖叫聲,連旁邊路過的騎車阿伯,看到我們兩個搖搖晃晃、走走停停的情況,也忍不住開始笑了起來。所以,最後變成換我在前座(因為如果真的要死的話,這樣我會比較甘願..),只是沒想到,在上坡的路段,騎不上去就算了,還演變成整台車會倒退往後的情況。總而言之,我們很辛苦又很疲憊的騎到了十三行博物館,而我那時已經快累死了。

到了十三行博物館,我們爬到上面的平台,一起看了遠方的風景。看到寬廣的遠方,又被微風吹著,就覺得很開心,也覺得非常值得。之後我們大家一起拍照留念,為我們的出遊,留下了珍貴的紀念品。

回程的時候,我跟怡璇當然又是騎著協力車回去了。不過這次騎的比較順利了,而且也很穩。從FOSTER老師旁邊騎過去的時候,老師還對著我們笑了頗久,大概是覺得我們兩個很逗趣吧。後來我拉著怡璇、映竹、堃瑛、子萱,跑去買很有名的花枝燒來吃(其實有名也是因為美食節目炒作出來的。但是真的蠻好吃的,大家都覺得不錯,老師們也覺得很好吃的樣子)。

之後,我們則搭船回到對岸。因為我們有事要先走,所以沒留下來跟大家一起吃飯,還蠻可惜的。不曉得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可以像這樣,全班一起出遊呢?!

最後,要謝謝規劃這次行程的同學,你們辛苦了!更要謝謝願意帶著我們「逃學」的美美老師,「招待」我們、幫我們付了這一天的所有開銷,想必這次的逃學日,大家都會很難忘吧:)。

W12 NonReactive

上課一開始,老師要大家回顧研究方法的收獲。
恩....我實在是很想講出investigation以外的心得,但是被老師點到的那一瞬間,腦海中閃過的、最有印象的還是海報團體作業的收獲.....

我的收獲主要是在研究方法的分類,由於我們這組的主題鎖定在最popular的質化研究,除了快速閱讀文獻辨認出是量化、質化還是純粹Review、Report外,還必須針對質化研究的文章,清楚的分類出該篇研究用的是質化中的哪個方法。

在一開始辨認的很無力,尤其是遇到有些期刊文章不會特別指出研究方法時,更感到沮喪,深深覺得自己的認知還不夠,無法判斷。但藉由許多所上老師的幫助和小組之間的腦力激盪後,閱讀的速度慢慢加快,且更能斬釘截鐵的辨認出該文章的研究方法。

雖然說實在的,還沒辦法實際運用這些研究方法,但「認識」總是使用的第一步。這個收穫能成為我往後研究的重要基礎知識。美美老師也說到:分類與辨識的能力是學習行為的重要指標

------------------------上課內容-----------------------


‧什麼是非干擾(反應)?非干擾誰?
簡單的說就是不涉入受試者的互動、事件等總總行為的研究方式

‧非反應式的觀察(不干擾到受試對象的觀察方法)

  • 物理證據:侵蝕性的與增生性的證據
  • 簡易觀察:不與對象作互動。如店面排隊的人數
  • 檔案紀錄:蒐集文獻檔案,從中分析出研究結果

‧內容分析(文本的編碼)

  • 定義:蒐集資料以及分析文本內容的技術。內容指的是文字、符號、圖片
  • 動作:對文本作系統化與客觀化的分析
  • 目的:了解文本內的真正意涵
  • 特色:內容分析是非反式的,分析內容的研究者並不會對被研究者造成任何影響

‧適合進行內容分析的主題

  • 涉及大量文本的問題,由報紙來分析情境
  • 研究對象時空距離過遠
  • 揭露文本中難以察覺的消息

‧內容分析法的抽樣
制定好觀察的單位後,不能有特定意圖的取樣

‧編碼系統
內容分析的運作是以編碼系統為基礎。而編碼系統是指一組特定的規則,該規則指導研究者有系統的觀察文本中的紀錄和內容。
一個研究至少有兩個編碼員,因為需要另一個人來肯定另一個人的編碼方式(關係編碼信度)

‧ 顯性編碼與隱性內容的編碼
  • 顯性編碼指的是文本中顯而易見內容
  • 隱性編碼的話則是找出文本中隱含的、暗示的意涵

‧內容分析法的優缺點












優點 缺點
經濟效益、安全、非介入性、允許研究一段期間發生的過程 內容分析描述了文本中的意涵,但無法真正了解作者創作此文本的意圖,亦無法得知接收者的影響。

‧何謂次級資料分析
次級資料分析是既存的資料再作進一步的分析

‧適用次級資料研究的主題

  • 資料收集時間範圍很廣的主題
  • 長時間的研究
  • 跨國性的研究

‧優缺點




























優點 缺點
節省成本和時間 研究者的需求與統計資料往往有所落差 如分析的單位不同、變項的屬性類別不同
可以針對不同的團體、國家、時間進行比較 信度問題

時代改變

相對等的信度

表面信度

各國統計標準不同

可以再製 效度問題

定義不同

研究者無法蒐集到原始資料

研究者並未控制資料蒐集的方式

可以探究依些原先研究者沒想到的問題 遺失的資料  

問題:內容分析和次級資料分析是質化還是量化??
內容分析兼具了質化與量化的性質,通常質化的蒐集過程,量化的結果描述;次級資料分析由於蒐集的來的資料原生就是統計資料,所以分析通常也是量化的結果。

2008-12-08

[維寧] 第十週 調查研究

一、從事的活動(上課過程概述):
1. 個人自行操作數位學習物件(DLO),並評鑑
2. 老師講課─介紹問卷調查法
3. 練習如何設計問卷
4. 上次作業檢討
二、活動的內容(行動面):
A.小組問卷設計練習:
將下列的題目修改:
1. 我覺得這個DLO的介面容易使用(0至10分量表)
2. 我覺得這個DLO的內容結構容易理解(0至10分量表)
3. 我覺得這個DLO的學習效果很好(0至10分量表)
4. 我最能理解的部份是(text)
5. 我最不能理解的部份是(text)
6. 我對這個DLO的建議是(text)
下面是我們這組修改過後的問卷:
因為我們認為量表0-10分太冗長,所以我們採五點量尺:「非常同意、同意、沒意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之後再加權總計。後面的部份,我們則採開放式問答,並修改我們認為用詞或題意較為不清楚的部份。
三、認知上的改變(認知面):
A.建構問卷:
1.理論架構要很強,要了解自己的研究問題
2.操作定義要清楚(e.g. 何謂"多",何謂"少")
B.調查研究的步驟:
1.形成假設理論
2.進行步驟設計
3.決定取樣方法
4.實際進行
5.整理、分析資料
6.撰寫
C.問卷題型可分為:事實問題、態度問題、情感問題
D.問卷問題呈現方式:簡單式、列聯式、矩陣式

E.問題形式:開放式、封閉式

四、心得感想(感受面):
以前我在大學時期就有做過設計問卷的工作,不過那時對問卷這玩意兒,還是一知半解。雖然我知道用詞要小心、語意不可模糊、題意要清楚明瞭,但那些問卷呈現的方式,我真的沒研究過。透過這堂課,才了解到更多知識。
而我前陣子因為要幫忙老師的計畫案,又接觸到設計問卷的工作。那時單純的以為:只要達到用詞要小心、語意不可模糊等「條件」或「標準」,就是很好的問卷。不過沒想到,老師還告訴我:還要考慮到研究對象。因為這計畫案受訪者(問卷填寫者)有些可能不識字、讀的書不多,而我設計的問卷太「專業」、用詞不夠白話,所以不適合用。這再次驗證了:「理論是一回事、實際去做又是一回事」,而真的唯有邊做邊學,才會讓自己學得更多。

第五組小組心得與Foster 會議摘要

成員:若涵、楚鈞、尤敏、永嘉、擇憲

壹、本組心得
這次的Mission Impossible,對我們來說真的是一大考驗,不但要整理文獻進行質化研究的調查,還得用英文繪製發表海報,更要用很破的英文向大家報告。因此一接到這個團體作業時,本組同學無不戰戰兢兢。儘管大家平常的課業壓力都很沈重,但我們都有共識要把事情努力做好,就在Foster老師和美美老師的協助與鼓勵之下,我們一路邊學邊問邊討論,才能夠從步履蹣跚中慢慢穩住腳步,沒想到還能從Foster老師的手上拿到圖書禮券,說真的,在領到圖書禮券的剎那間,歷程中所有的辛苦與壓力真的都頓時拋在腦後、消失無形了。

經過對整個海報製作歷程加以討論之後,我們有以下心得與想法:
1.從做中學真的是學好研究方法的好點子很多原本似懂非懂的概念,就再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查資料、問老師,甚至是激烈的辯論中得到了釐清,加上有時候為了讓全體成員瞭解相關概念,我們得試著換句話說,以具體明確的方式表達,這樣無形中又加深了對於相關概念的瞭解。

2.回顧我們自己的報告,有些地方需要再改進。例如我們這次的主題在研究方法上並沒有深入剖析,為什麼質性方法在學生資訊行為是多麼重要,這是報告時各部分應前後呼應時可以再改進的地方。此外,這次之所以會獲得老師青睞,我們想可能是在資訊行為相關資料分析上的努力與用心,相信日後如果遇到這類的文獻主題分析的練習,我們將更能掌握文獻查找的要領,並能在議題的發現與內容關連性的解析上漸入佳境。

3.在完成任務的歷程中,有些事情要有所取捨,才能夠往完成任務的核心前進。原本我們第一次呈現海報時,Foster老師認為改進的空間很大,就憑著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心情,我們重新繪製新的海報,務求達到自己都能說服自己的目標。如果放不下或斤斤計較,就沒有辦法自我突破,甚至可能原地踏步還不自知。

4.在團體任務中,每個人都要就自己所能做的部分負起責任並同心協力地完成。例如在本組中,永嘉經常扮演帶領者的角色,當他提出好的建議或想法時,其他人會先試著聽聽他的意見,如果討論達成共識之後,我們就會設法同心協力完成任務。

5.文獻分析要從不同的面向及重要的工具進行完整的調查,這需要功力與經驗。此次我們雖然只是學到了一些基礎概念,但大家都覺得這樣的經驗真的很寶貴。

6.此次用英文書面及口頭報告是個難得的經驗,雖然很緊張,但也從中有所成長。加上經由觀摩各組的報告後,我們不但看到了自己在報告時的盲點,也學到別組不錯的海報或資料整理與呈現方式,真的是收穫滿滿。

儘管過程因為內容修改而有波折起伏,但基本上我們都感謝有這次的考驗與磨練,讓我們把Impossible 變成了I'm possible。在此要再次感謝Foster老師與美美老師一路上的指導與陪伴。另外,永嘉特別有交代,銘心老師推薦我們看T.D. Wilson教授的資訊行為理論與模式,一定也要順便表達謝意。


貳、討論歷程

第一次(10/27):與Foster老師會議
1.討論可行的搜尋方式與現有文獻或資源討論。
2.決定研究方向與海報基本架構。
3.從主題方法論及樣本特性分工。
[後續努力]
1.進行前導搜尋。
2.向問銘心老師請教資訊行為model,老師很熱心地提供上課的論文條目給我們參考。果然向專家請益收獲多多。
3.分別進行期刊、論文及引文三類文獻的搜尋,但因為質量化的概念不強,對資訊行為也不夠了解,因此找到的文獻質量並不是很理想。

第二次(11/20):小組自行討論
1.由於引文資料庫的文獻量不足而且沒摘要,因此決定放棄引文資料庫作為來源,不過建議國內引文資料庫可以在摘要及來源項可以更完備。
2.為了讓資料年代延伸至90年代開始(資訊行為的研究以90年代初為重要的轉捩點)會對文獻統計上比較有意義,集中火力並讓搜尋結果更準確,故大家決議專注自鎖定單一資料庫,改自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NCLETD)尋找文獻,但仍需經過Foster老師同意。

第三次(11/24):與Foster老師會議
1.給Foster看我們在第二次會議的方向, 譬如Grokker, Google Experitment等自動分類與趨勢統計。
2. 請教老師以下問題:
(1)除了參考資料與文獻列表之外,結論的撰寫原則或應注意的重點為何?
(2)將把資訊行為的研究範圍延申至教育或傳播領域是否可行?
(3)五十篇左右的文獻資料是否足以做為文獻調查的樣本,可信度足夠嗎?
(4)文獻分析關係圖以外,我們的工作流程是不是要在海報呈現?
(5)圖表應該包括哪些?
3.老師建議事項如下:
(1)結論的撰寫可以針對對未來研究的建議,但要扣緊文獻回顧的發現。
(2)以圓餅圖(Pie Chart)或適當的統計圖對文獻檢閱結果進行相關統計,較能看出概況或發展趨勢。
(3)以50篇文獻資料即可作為文獻調查的樣本,但要在海報中提出來。
(4)海報的製作重點,可參考論文格式,並對於適當的關鍵字以色塊或底線方式呈現。
(5)建議於12/1發表之前至少再與老師討論一次。
[後續努力]
1.那幾天的國圖系統都有問題,原本要使用EndNote書目軟體整理文獻都無法進行,加上每個成員都要對工具熟悉,在時間有限的考量之下,我們決定不用EndNote,但是會思考是否可以增加或減少某些問題的切入點,以求在有限的時間完成。
2.因為對研究法的分類不確定,且統計圖表如何呈現要及早決定以利後續分析,當我們詢問了Foster老師之後還是無法很明確的將質化研究方法做一個很清楚的分類,因此,在看了幾篇相關資料之後,對於質化研究方法論的相關專有名詞稍微有些認識。然而我們發現質化研究方法越複雜、專業化,用的人越少;此外,在台灣因為質化研究領域正起步不久,很多論文是採用多種研究方法而非專屬特定種方法論(如行動研究、個案研究法、田野調查...等),因此最後我們決定在研究方法上只討論資料收集的方法,方法論的部份因為個案有限故暫不予考慮。

第四次(11/27):小組自行討論我們從國家圖書館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找了五十篇文獻的摘要,除了綜整歸納出研究結果之外,並對資訊行為的次主題進行研究議題的重點解譯,以試圖了解學生資訊行為的發展脈絡。雖然研究方法的結果可能不夠深入,難以提出有意義的貢獻(僅能得之大部份的方法為訪談法與觀察法),但我們希望能在研究主題與研究成果的基礎下提供一些脈絡,以便多了解學生資訊行為小組。此外,我們討論了海報製作相關問題,如使用何種軟體、統計圖表及整張海報所要呈現的內容。

第五次(11/28):小組自行討論
針對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加強資訊行為的文獻, 並從文獻的排序中獲得台灣有關資訊行為研究較完整的歷史觀。因為資料的調整與改變,我們加入研究者背景的資訊(論文發表系所)並重新編碼,發現到底有哪些背景的研究者在關注學生資訊行為的研究議題,進而讓我們對資料的解釋更有說服力。

第六次(11/30):小組自行討論
進行海報各流程的翻譯,並加強研究問題的定義,同時將製作好的海報加以印製。

第七次(12/1):海報發表
我們發表為第五順位,由永嘉和擇憲依照簡介、工作流程、名詞定義、資料蒐集與結果分析,以及結論等部份進行報告,並回答同學的提問。並於發表之後和其他組同學交流討論,相互學習。

2008-12-06

[叔華] 第十二週 RM 97.12.03 非反應式研究

本週進度是非反應式研究,這是開學至今惟一沒有被加課且進度掌握良好的進度,感覺上完課腦袋還是很清醒(趁著清醒於是小組即開始討論第二份作業)。不過老師提醒同學學習日誌老師都會依照週別來看,因為雖說開學十一週,但我只有九篇,Eric問起了為什麼(因為第一週相見歡及第十一週出遊我都沒有寫),想想還是趕緊趁下課時跟老師說一下。

感想(感受):
今天上課介紹了非反應式研究有內容分析、現有統計資料/次級調查資料(包含現在很熱的書目計量學),第一次小組作業時,我們小組就針對內容分析討論了很久,因為它真的就如同老師所說的同時含有質化及量化,我想研究法從量化到質化,只有一句話「沒有完美的研究方法,只有適合的研究方法」

重點整理(認知):
1、非反應研究是一種非干擾性的測量,研究過程不會與受試者進行互動,也不會干擾到被研究者。像是內容分析法、次級資料調查等
2、內容分析法是一種蒐集資料以及分析文本內容的技術,適合用在需涉及大量文本的問題、與要研究的對象時空距離過於遙遠或者是揭露文本中以一般觀察很難看的訊息。(看到這個方法,不知為何讓我想到符號學大師羅蘭巴特曾說:「要讀者誕生先讓作者死亡」的話)
3、內容分析法的編碼
→顯性編碼:針對文本中可見的、表面的內容加以編碼,例如計算一個字詞在文本中出現了幾次。
→隱性編碼:又稱為語義學分析,尋找本文中隱藏的、暗示的意涵。
4、內容分析法的限制:內容分析描述了文本中有什麼,但無法揭露文本創造人的意圖,或是對接收者的影響。
5、次級資料調查:次級資料是指其它私人、機關或團體所搜集整理後的資料(或稱現成資料、間接資料),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
6、次級資料研究的限制:
→研究者需求與統計資料有所差異:分析單位不同、變相屬性類別不同。
→效度:定義不同、無法蒐集到原始資料(官方數據不完全正確、隱藏某些不確定因素)、並未控制資料蒐集的方式。
→信度:時代的轉變、相對等的信度、表面信度、各國統計標準不同、國際蒐集資料引起爭議。
→資料遺失:統計資料遺失、根本沒做統計。
7、非反應式資料的推論及倫理的考量

練習題(行動):小組自行選擇感興趣的量化研究法(調查、實驗研究、非反應式研究),進行比較分析。

[擇憲W12]"靜觀其變"的非反應式研究

[2008.12.3]
本週的主題是非反應式研究(nonreactive research) ,又稱為非侵擾性測量或非介入性測量。有別於實驗研究或調查研究法等受試者覺察到調查的存在,非反應式研究的受試者不知道自己是研究計畫的一部份。換言之,研究者不介入被研究者的互動、事件或行為的資料蒐集與測量方法。非反應式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種質化研究技術,大多利基於實證主義原則,也被詮釋及批判研究者所使用:
1.非反應式的測量(Nonreactive measures)。
2.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3.現有統計資料(Existing statistics)及次級分析。
4.推論的議題及理論檢驗(Issues of Inference and Theory Testing)。

一、非反應式的測量
由於人們不知道自己被研究而會自然地留下社會性行為,因此當研究者將人們的某項事件當作變項來研究時,非反應式的測量就此開始。非反應式的觀察有三種方式:
1.物理證據推論:又分以選擇性的耗損作為測量的侵蝕性測量(如圖書館同一時期購買新書,損耗率高的書顯示讀者對這些書的高度興趣),以及測量某些背後意涵之累積的增生性測量(如分析男女讀者對於圖書館書籍的借閱記錄,可能顯示不同性別對於不同類型書籍的借閱偏好)
2.文獻資料:如定期出刊的公共刊物或不定期或私人的文件都會透露某些訊息。如從少子化趨勢可以推估師資培育的需求人力。
3.觀察:可透過外在表現、計算行為次數及時間長短瞭解某些訊息。例如從全班學生對於某堂課的上課缺席或遲到的次數統計,可以瞭解學生對這門課是否感興趣。

二、內容分析
內容分析則是一種蒐集資料及分析文本(text)內容的技術。這些內容指的是文字、意義、圖片、符號、想法、標題或是其他可以溝通的訊息。常用於涉及大量文本、研究歷史文件、揭露文本中以一般觀察難以看到的訊息等三種主題。既然是將文本加以分析,因此文本必須是可以寫下來或是視覺/語言上可以溝通的訊息。而透過運用客觀、系統化的技術和記錄程序來生產文本中符號內容化的描述,進而找出文件內容背後的真正議題。

而談到內容分析不得不提到測量與編碼,通常內容分析透用結構式的觀察,對於事件發生的頻率、內容的方向、某個向度上訊息的密度,以及文本訊息所佔空間等四種特質加以測量,並形成內容的分析單位與編碼系統。編碼是指賦予資料內容數字意義,也就是把冗長模糊的符號轉成精確、客觀、量化的資料,甚至可以透過電腦分析。文本中的編碼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表面內容的顯性編碼(manifest coding),以及尋找文本內容中隱藏的、暗示性意涵的引性編碼(latent coding)。由於文本的字詞出現與否相當明確,因此顯性編碼的信度相對比隱性編碼高;相對來說,隱性編碼雖然會因編碼者對語言及社會意義的知識不同,而對文本編碼的一致性(信度)較低,但因為隱性編碼可以區別文本中不同脈絡的意思或弦外之音,因此其效度可能會高於顯性編碼。如果能夠同時使用顯性和隱性編碼,並加強不同編碼者對變項、編碼規則的了解而具備編碼者間的信度,最後所得到的編碼結果應該是相當有力且兼顧信效度的。

在了解編碼的基本概念之後,接著就談到內容分析研究的步驟,其方法如下:
1.形成研究問題。
2.界定母群體。
3.抽樣。
4.界定分析單位(確定變項和建構的編碼類別)。
5.內容編碼(依編碼規則將資料編碼於編碼表上,並記下編碼者姓名)。
6.檢查編碼者間的信度並重新輸入編碼錯誤資料。
7.分析資料。
8.解釋結果/推論。

內容分析的優點在於經濟效益、安全、允許研究一段期間發生的過程,以及非介入性可以避免如霍桑效應的發生。但對內容分析進行推論時,研究者應該留意其限制,那就是文本的意義可以進行分析,但無法接露文本作者的意圖或是對讀者的影響

三、現有統計資料及次級分析
有別於研究者直接由調查或試驗而搜集得來的初級資料(或稱原始資料、直接資料),次級資料是指其它私人、機關或團體所搜集整理後的資料(或稱現成資料、間接資料)。老師在講義裡特別貼心的整理出不少國內統計網站、國內調查網站及國外統計網站,值得加入網路書籤。而次級分析則是將既存的資料再作進一步的分析研究,也就是從既存資料中搜尋與研究問題及變項相關的資料,再以新的方式獲得研究問題的解答。

次級資料的來源如下:
1.政府部門或研究機構的報告或統計資料。
2.私人、機關、團體所搜集整理的資料報告。
3.圖書館的書籍期刊與參考工具書等。
4.學術文獻資料庫。
5.網路上公開資源等。

而次級資料研究的優點在於節省成本(大多免費)和時間、可以對不同團體、國家或在不同時間進行比較、可以再製,以及可探究原先研究者未探討或想過的問題。而其限制則在如下:
1.次級資料不見得能夠完全符合研究者的需求,如次級資料的分析單為不同或變項屬性類別不同。
2.當研究者的理論定義和次級資料不同、研究的樣本和次級資料取樣不同、次級資料本身是否正確或是否隱藏某些不確定因素等等,都會影響研究的效度問題。
3.次級資料常有時效性或相對等的信度(如某區資料統計不確實而造成全國資料相對失去信度),以及統計者在調查時的認定問題(表面信度),還有跨國資料間彼此資料的品質不一,會造成信度的問題。
4.研究者無法找到缺漏或遺失的次級資料,也會使研究的結果不夠周詳完整。

四、推論的議題及理論檢驗
研究者要透過非反應式資料來進行推論或檢視有很多限制。因為要運用非強行介入的測量建立時間順序和提出另一種解釋相當困難。而研究者在內容分析時也無法從內容概化出閱讀者的效應,只能從調查研究的相關邏輯顯示出變項間的關係,也未直接訪問受試者來測量變項。除了以上限制之外,也要考量相關的倫理問題,因為在未告知的情況下進行觀察可能會有後續爭議,而運用他人資料時若由助理處理可能會有保密性的問題。而官方資料中所隱含的理論和政治社會價值觀都會影響資料蒐集,都是在推論或理論檢驗時所應注意的重點。

心得:
本週的課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強調對受試者非介入的非反應式研究和是反應式研究應該是各有所長的。在運用非反應式研究時,方便與低成本的優點固然很吸引人,但要注意資料的有效性及信校度是否會限制或影響研究所欲探討的問題。不過我最想知道的是,學完本週的課程之後,心裡頭有三個問題,還請老師能撥冗指點迷津:
1.在內容分析研究中有「預測信度」且出現在內容編碼之後,個人認為覺得是否應該是在內容編碼後,才有辦法檢閱「編碼者間的信度」,或是「預測信度」還有其它的意涵?
2.在內容分析的優點中有提到經濟效益這一項,個人也認為編碼時因為需要確認其正確性,加上閱讀與編碼的資料量過大時,研究者可能要訓練並請助理進行編輯,因此是否符合經濟效益,應該要視編碼的資料量與複雜度而定。
3.非反應式研究雖然以非反應式的測量、內容分析、現有統計資料及次級分析,和推論的議題及理論檢驗等方式進行,但其非介入式的特徵看來,應該是屬於實徵研究(empirical research),而非實證研究(positive research)─Am I right?

[芳伶]社會科學研究法(十二) 2008.12.03 非反應式研究

知識面
今天上課的主題是非反應式研究(nonreactive research),主要如下:

一、何謂非反應式研究?
亦稱「非介入性研究」、「非介入性測量」、「非侵擾性測量」,是研究者不介入被研究者的互動或行為的資料蒐集及測量的方法,所以被研究者並不知道自己被研究。

二、內容分析
是分析文本內容,作系統化和客觀化的分析,以尋求文件內容背後真正的脈絡與意圖。最早是在大眾傳播使用,講求的是被分析物的表面現象。其結構是以編碼系統在運作,編碼賦予資料內容數字意義,將符號轉成精確客觀、量化的資料,甚至讓電腦懂得蒐集的資料。是質化分析的一種,兼具質化與量化方法,會分析大量的資料,並計算編碼的次數,最後用量化工具分析。
1. 顯性編碼:文本中可見、表面的內容加以編碼,計算一個句子或字在文本中出現幾次。信度高,效度低,例如句中出現炎熱,但炎熱的在不同脈絡下定義不同。
2. 隱性編碼:尋找文本中隱藏暗示的意涵。會自訂一套規則,信度低,效度高,因為每個人的分析有所會不同。
編碼者間的信度:編碼員須了解變項,遵循編碼規則,維持一致性,一致性若低於70%,就不能用了。

三、現有統計資料/次級資料分析
初級資料:研究者直接蒐集調查或實驗蒐集的資料,為原始資料或直接資料。
次級資料:機關或私人蒐集整理後的資料,為現成資料或間接資料。
次級資料分析,是從既存資料中搜尋與研究問題及變項相關的資料,作分析研究以尋求研究問題的解答。
次級資料研究的限制:研究者需求與統計資料有所差異、信度、效度、遺失的資料。

四、非反應式資料的推論及倫理的考量

認知面
今天老師花了一段時間與我們talk,瞭解到現在我們的研究方法學到了什麼,在小組作業中獲得什麼,大家都分享了彼此的想法,其實在這樣小組調查中,可以瞭解到自己有哪邊是不懂得,並針對不懂得再去討論尋找問題的答案,小組討論中,分享彼此間的看法,讓研究方法變得更加活潑生動。

行動面
group investigation 2,我們這組決定要做實驗研究,是關於國小學生課程教學,要開始閱讀文獻,並針對相關內容作比較分析。

感受面
期末報告要開始做了,但是對於題目該如何設定,真的是很難,我想應該要閱讀很多的文獻,從文獻閱讀中去尋找自己的靈感,就像老師說的要問5個why喔!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