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 質性資料分析

 


研究方法 問題集錦 

第6集

質性資料分析

臺灣師大圖資所

吳美美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問答錄>>


在質性資料分析中,主要的問題包括:

  • 對於質性編碼的概念和技術不太清楚

  • 對於質性編碼的層次不太清楚

  • 對於質性研究編碼表的概念和應用不太清楚


質性資料分析

質性資料分析中,主要的問題包括:

l   對於編碼的層次不太清楚

l   對於質性研究的編碼表的概念和應用不太清楚

l   對於質性和量化研究的信效度概念不清楚

1. 問題:質性編碼是什麼?如何操作?

答:質性編碼的步驟有三個: (1)開放編碼(命名概念)、(2)定義類別(統一名詞),並依據其屬性與面向來發展類別,即進行主軸編碼、(3)選擇編碼,發現代碼之間的關係,選擇其中一個有重要意義或理論概念加以陳述。

以下分別簡述:

(1) 開放編碼的方式可採用演繹編碼或歸納編碼,歸納編碼可以利用隱性與顯性編碼的方式。顯性編碼可以採用文本上詞彙,隱性編碼是命名概念,是指研究者將資料中所指認出的重要事件、事物、行動∕互動等的抽象表徵概念化。至於何謂重要的,就要看研究問題,以及研究者的洞見而定。

(2)形成主軸編碼,是指將在開放編碼中被分割的資料類聚起來為各個類別與次類別,形成有層屬關係的架構。在進行主軸編碼時,要對各個類別提出明確的定義,定義類別是指在完成開放編碼後,針對所有編碼思考定義並將概念相同的名詞進行統一。須注意(a) 每個概念要寫出清楚定義,分類表示互斥的概念;(b)撰寫的定義表加上實際案例說明。

 扎根理論的歸納編碼方法,會在編碼過程一直到編碼結束,會不斷修改編碼架構與定義,直到最後完成可以涵蓋完整概念的編碼架構表與定義。

2. 問題:實境編碼與顯性編碼是一樣的嗎?

答:是。都是指編碼直接採用文本中的語料。

3. 開放編碼通常編些什麼?

答:開放編碼要編些什麼:通常有以下12種可以注意:特定的行動或行為、事件、活動、策略、狀況、意義、參加者、關係或互動、狀況或限制、結果、情境、研究者的反思等,通常研究者的反思不是寫成代碼,而是寫在研究者筆記(memo)中。

4. 問題:講義及影片中所說,顯性編碼與實境編碼,均為文本中的原有詞彙,兩者意思是一樣的,因此想問二者分開闡述的原因以及兩者可應用的範圍是否有所區別?

答:沒有特別的不同,只是因為不同的研究者將相同的事,採用不同的名詞。

5. 問題:講義P51文化領域的三個部分的第二點,是寫「內涵」詞彙,但後續的圖片示意均為「內含」詞彙,因此想問二詞是通用的還是有誤植呢?

答:「內涵」和「內含」,一般是稱為「內涵」,也有一些人寫作內含,嚴格而言,後者用作動詞比較多,應該是採用內涵才對。

6. 問題:實境編碼與顯性編碼是一樣的嗎?

答:是。都是指編碼直接採用文本中的語料。

7. 問題:編碼的概念我覺得有點像是在製作PPT時,以大綱的方式呈現,抓取文字中的精華,並將其歸類為某一個項目,讓人可以看大綱就知道此次演講的重點。

答:是,「抓大綱、取精華」,這個譬喻很恰當。

8. 問題:教材常說到系統性檢視或其他操作,系統性是指有一個固定遵循的規範或步驟,嚴謹實施的意思嗎?

答:是。研究過程需要「遵循系統性,固定遵循規範、步驟,嚴謹實施」。

9. 問題:編碼命名的五個要項中,我覺得定義跟旗幟很像,請問該如何做區別呢?

答:一般而言,定義是完整的說明,旗幟比較像是一個提醒。前面三者一定是需要的,後面兩者有時省略,只用來補助前面的定義。因此嚴格來說,質性研究的編碼簿(code book)必定要包括「命名、定義和案例」等三個項目。

 

10.   問題:質性資料的分析策略繁多,研究者對其研究領域,如何抉擇分析策略?

答:質性分析策略,簡單的說,就是一種簡化的過程,雖然提出來的策略很多,簡單的說,就是提煉該段文本的主題。化繁為簡,提煉主題,加以命名,是質性分析編碼的口訣。

11.   問題:在其他的質性分析技術當中,講義上矩陣和圖表就呈現出了5個例子,是否為很容易使用或使用頻率較高的分析技術?

答:對,應該是比較通俗的分析技術。不過每位質性研究者可能有自己的洞見(insight),可能難以用語言表達那些獨特的概念化案例是如何形成的...。

12.   問題:質性資料有很多種分析策略,除了介紹編碼、撰寫備忘錄、以及尋找表面事實的技術, 還有其他的質性資料分析策略包括漸次接近、領域分析等,有些名詞比較抽象,也想知道更多案例。

答: 「漸次接近」(successive approximation)是Neuman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一書中所介紹的質性資料七種分析策略之一(Neuman, 2014, pp. 487-501),也是質性編碼中必然不可或缺的策略。「漸次接近」是指反覆、重複對文本編碼,直到最接近核心代碼出現,透過循環的步驟,走到最後的分析結果。如同畫油畫,反覆塗上可能的顏色,最後最接近的色彩就會出現一樣的道理,反覆比對文本和可能的代碼,最接近意義的代碼就會出現。根據Neuman(2014, p.489) 「漸次接近」是一個涉及重複取代的過程。透過循環的步驟,走向最終分析。隨著時間的推移,或經過多次取代,原本對於資料的模糊想法,會經由資料的具體細節,轉向具有概括性的綜合分析。這樣的過程可以從研究問題、研究假設和概念的框架開始,然後探究文本,從中探詢文本證據,看看這些概念與文本證據之間的吻合程度,並揭示文本資料的特徵,並可透過文本證據,調整抽象概念,以更好地適應文本證據來創建新概念。然後,蒐集更多證據來解決第一階段出現的未解決問題,然後重複該過程。在每個階段,證據和理論相互塑造。這個過程被稱為「漸次接近法」,因為修改後的概念和模型接近文本證據,並被反復修改以逐漸變得更準確。在編碼中,每次提出的文本證據都是臨時的或不完整的,這些概念是抽象的,但它們植根於具體的文本證據並反映了前後文的脈絡。概括化會隨著分析的條件和偶然性的影響而轉向,研究者可以將概括和其中的關聯加以微調,以便更好地反映文本證據。

領域分析(domain analysis)是由人類學家Spradley (1979a, 1979b)所發展出來的分析方法,對於 Spradley 來說,文化環境的研究,其中的基本單位是一個文化領域、一個組織理念或概念。資料分析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出一個研究中的基本單位,稱為領域分析,也可以將領域組合成一個分類表或更廣泛的主題,以便提供對於文化場域或社會環境的解釋。這樣的文化領域由三個部分組成:主要詞(cover term)、包含詞(included term)和語義關係(semantic term)。 主要詞就是領域名稱,包含詞是領域的子類型或ㄧ部分,語義關係說明主要詞和被包含詞的邏輯關係。例如在Atlas.ti質性分析軟體中,主要詞和包含詞可以有幾種關係:

A 互斥於B

A 是一個 B

A 和B 有關連

A 是造成B的原因

A 是B 的一部分

A 是B 的特質

A noname B

 

以課程中練習的文本案例來看,「閱讀的要領」和「理解者」可以從以下的語意關係加以選擇:

其中A noname B 是指由研究者自訂關係(Fortune, Reid, & Miller (2013, p. 296)。

參考文獻:

Fortune, A. E., Reid, W. J., & Miller, R. (2013).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Social W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pradley, James P. (1979a). 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pradley, James P. (1979b).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3.   問題:...從各種分散的資料,找出重要的核心,發展成理論。但研究者是個別研究,除了指導教授外,如何能判定最後編碼得出的是研究者所需要的確實資訊?有沒有有效的策略能幫助研究者不會偏離研究主軸?會不會有分析錯主軸的案例,而要「打掉重練」重新從頭做起的狀況呢?

答:分為兩個問題討論如後:

1.     如何能判定最後編碼得出的是研究者所需要的確實資訊?

答:有關所謂 "研究者所需要的確實資訊?" 不太明白這個意思,研究者沒有需要甚麼確實的資訊,研究者只需要找出其中的脈絡,看出資訊中的意義。你的意思是說如何確定研究者有看出脈絡或找出意義嗎?那需要很多練習,所以質性研究通常是博士或是很有經驗的田野調查者用以進行研究的方法,我們學習質性研究方法,是要能知道知識是如何產生的,能夠讀懂,並能判斷知識產生的過程是否可以相信。

2.     有沒有有效的策略能幫助研究者不會偏離研究主軸?會不會有分析錯主軸的案例,而要「打掉重練」重新從頭做起的狀況呢?

答:有效的策略就是寫研究筆記。而打掉重練也是研究者經常面對的現實。練習為完美之本(practice makes perfect!),共勉之。

14.   問題:講義中提到歷程編碼,看完說明,還是不太懂歷程編碼用於資料處理的哪個時候,或是實際的應用?

答:歷程編碼是指根據事件發展的程序、階段,來進行編碼。例如醫病關係研究,從患者的立場來看,可以分為懷疑階段、尋醫階段、看診階段、治療階段、恢復階段等,每個階段中有不同的編碼結果,這就是歷程編碼。並非所有事件都需要依照歷程來區分,因此歷程編碼並非像開放編碼或是主軸編碼對於質性資料分析之必要。如果研究和階段有關,換言之,研究現象有階段的特質,例如前述醫病關係,又如教室言談研究,就可以分階段,例如老師上課會設計上課的節奏,有的教室會有:開場問候、暖身、彼此問候,然後進入講課,然後進入練習,然後進入討論,每個階段都可以再加以編碼,稱為歷程編碼。

15.   問題:透過這幾週學習,瞭解了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差別、質性研究方法、編碼的概念與操作,發現質性研究相較於量化研究困難許多,而這是否也是量化研究總是多於質性研究的原因呢?

答:對。質性研究要從一堆資料中看出某種現象,真的是很不容易。用一個遊戲,沉箱錯覺來比喻,據說下圖有幾個圓形,有人可以看出來,有些人經過訓練可以看出來,但是也有些人就是無法看到圖形。質性研究者需要有這些看出隱含的特質的能力,這個能力,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經過後天多練習和訓練而得到這些能力。通常人類學家需要這些能力。

16.   問題:面授中有提到,演繹編碼為封閉編碼,而歸納編碼為開放編碼,哪一種編碼方式更好呢,還是視研究主題而定?

答:所謂演繹編碼,是指編碼表在編碼之前,透過文獻探討已經成形、產生出來的編碼表,這樣根據既有的編碼表來進行分類工作,沒有自己命名的編碼,所以又稱為封閉編碼。開放編碼這一條線是從資料群中發現新知的手段,摸石頭過河,從現象中擷取意義,加以命名,所以又稱為開放編碼,也稱為扎根理論。如何選擇應該是看研究問題,如果很少人研究,不太有人了解的主題,就無法採用已經有編碼表雛形的演繹編碼,只能使用扎根理論的歸納編碼。所以是要看研究的內容和議題適合哪一種編碼方法。

17.   問題:講義上關於質性資料的多種分析策略說明,只有領域分析與比較分析這兩項有範例。請問老師有其他分析策略的範例嗎?如此能比較理解分析策略的抽象概念,謝謝老師!

回答:可以參考這一篇文章:張芬芬_質性資料分析5步驟201004.pdf;另外也可以參考一下其他研究生2.0 如何理解這個問題。希望對你的理解有幫助。

18.   問題:為何在網路中,比較找不到關於「系統」編碼的中文解釋?

答:這個問題,真是抱歉,老師也不知道。不太確定系統編碼是指什麼?是指系統性編碼嗎?系統性的意思通常是指遵從同一套方法,反覆進行,如果有同學知道,也歡迎告知。

19.   問題:老師有提醒編碼命名的五個要項很重要,它需要在每個層次編碼時(開放、主軸、選擇)都須嚴格界定嗎?還是在最後編碼確定時,再進行界定呢?以我個人的理解,似乎是需要在三個層次都界定好,讓整個編碼過程維持嚴謹,才不會有所疏漏,但實際進行時又覺得這麼做過於耗時……

答:通常編碼架構的五個項目是在概念化的命名階段,才需要有的。特別是命名、定義和案例,而旗幟和符合條件只有在特別需要便是的時候,才會附加。

20.   問題:在編碼的次序中,最先為「開放」,其次為「主軸」,最終為「選擇」,這是否是每篇論文、研究的固定次序?而所謂的「歷程」編碼,是否是在這歷程中隨時都會使用,同時也是在檢視、驗證研究分析恰當與否的方式?

答:這個編碼的次序,如同學習語文的循序漸進,需要先學會字母、其次是學習詞彙,第三才學習造句,再來才學習作文。

21.   問題:質性資料的分析策略如此多,而在每種研究中,是否全數用上?還是視情況、隨機而用?又,這是「有意識」為之?(也就是:我現在要用「漸次接近」法研究了!)還是自然而然的使用,最終才歸納、統整出運用了哪些方式?

答:對,分析策略的應用應該是看資料的特質,還有研究者擅長的策略,不過漸次接近指反覆檢視代碼和文本的關係,應該是所有質性編碼都要使用的策略。

22.   問題:演繹編碼是資料蒐集前或分析前,先提出編碼類目表,不知道是否有實際的例子可以再深入說明呢?我的理解是編碼類目表是從先前已分析過的相關文本所建立的,例如,使用同一份訪談大綱,從A君的訪談內容建立編碼類目表之後再套用到B君的訪談內容來進行編碼,不知道這樣對不對?另外老師將演繹編碼和歸納編碼並列做比較,不知道這兩者最大的不同處在哪?

答:在分析之前,先有一個編碼架構(編碼表、分類表),稱為演繹編碼;分析之前,完全沒有一個編碼架構(編碼表),稱為歸納編碼。內容分析法,通常分析之前先有一個編碼表,所以是演繹編碼;人類學研究通常用觀察法,分析前並無分類表,而是用開放、主軸、選擇編碼這個過程產生,所以稱為歸納編碼。訪談法中,半結構式訪談或結構式訪談,可以從訪談大綱先產生一個初步分類架構,若是你所說的"從A君的訪談內容建立編碼類目表之後再套用到B君的訪談內容來進行編碼,"通常需要多分析幾個案例,編碼表的雛型也可以產生。

23.   問題:編碼有限定要以幾層為佳呢?看到範例有提到分類標籤至多以三層為限,想知道這樣的限制是甚麼原因?

答:質性編碼中並未限制層次。但是通常建議以三層為限,最高層級的項目不超過十個,主要要為編碼員的記憶負荷著想。質性編碼主要是兩個工作,一個是命名(labeling)就是發現類別,予以命名;一個是分類。內容分析法介於質性和量化分析方法,我們判斷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內容分析法,都是採用已經存在的編碼表進行資料分析。大約就是這樣。

學生回應:感謝美美老師清楚的說明,讓我又往前推進了一小步,結合老師回覆說明,歸納是從案例中提取概念的過程(觀察法使用);演繹是用已知的結構中,去檢驗其他存在的現象,是否存在同樣的結構。事先產生編碼表,用研究的文本來進行編碼分析,是一種演繹編碼(內容分析法使用),觀察法是否是因為尚未可知觀察之後會有怎樣的結果,所以無法事先產生編碼表,只能於觀察之後從結果中提取概念所以是歸納編碼,不知道我的理解正不正確。

答:對。這樣的理解正確。主要就是這樣的區別。而有些文本分析,若是事先沒有先提出編碼表,而是要從文本中產生編碼表,那麼也就是和觀察法的情形一樣,是歸納編碼,也就是扎根理論的應用。

24.   問題:有關於演繹編碼,簡報中是提到資料蒐集前或分析前,先提出編碼類目表,我還是不是很明白,可以請老師補充說明嗎? 謝謝老師的指導!

答:歸納是從案例中提取概念的過程;演繹是用已知的結構中,去檢驗其他存在的現象,是否存在同樣的結構。事先產生編碼表,用研究的文本來進行編碼分析,是一種演繹編碼。

用以下這篇碩論來說明,其中第三章研究方法,請妳讀一下,可能就會明白。

張芷雅(2021)。圖畫書中飲食訊息之內容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z7emr

25.   問題:課程最後談到編碼的研究信度與效度,我之前看的案例評析一也是用質性訪談法編碼進行分析,但沒有看到信度和效度的資料。先前課程單元三也提到質性研究嚴格來說不講信度和效度,重視的是研究的可相信性,追求一致,和穩定性度類似質性研究,那編碼的信度和效度分析是必要進行的嗎?如果非必要,如何判斷在哪種情況下需要編碼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呢?

答:必要,只是使用的方法和名稱不同。科學研究都要有可信和品質的認證,質性研究的信效度,為了和量化研究的信效度有所區分,所以使用不同的名稱,加以區別。量化的信度靠統計檢定,質性也有幾種方法,包括深描、編碼員的內在一致性、以及不同編碼員之間的一致性等。

26.   問題:這個單元主要是學習到很多編碼的方式及類型,如果是訪談或錄音,我們可以轉換成逐字稿來進行編碼;但我好奇的是,如果今天記錄的資料是「影像檔」,肢體語言、動作和人的空間位置……很難用文字完全記錄下來,也不太可能轉譯成逐字稿,也有可能影片中沒有人說話,或者話說得很少等等,所以我想請教老師,對於「影像檔」我們還能進行編碼的動作嗎?

答:可以的,「影像檔」也可以用質性軟體進行分析。新版的Atlas.ti軟體是可以以影像檔作為分析文本。不過影片分析可能需要訓練,影片分析,可以很淺進行,也可以很深進行,可能並不太容易。例如在美國讀博班的時候,老師找我們兩個博班同學分析一個5分鐘的影片,每星期看同一個5分鐘的影片,看了一個學期,真的是漫長而辛苦的過程。

27.   問題:若撰寫研究時,假若遺失錄音檔,而該日曾與多位人士訪談,在撰寫研究的當下忘記了該段話是AB受訪者所言,而自己的日誌中卻有記載,請問老師,日誌是否可成為佐證?

答:這問題很好。可以的。這就是為什麼研究日誌很重要的原因。

28.   問題:在進行訪談的過程中,如果受訪者不同意被錄音,使得訪談員無法很完整地將談話內容記錄下來,也容易忽略受訪者情緒與動作訊息。因此,想請教美美老師,對於此問題有哪些解決方法?以及在沒有錄音與逐字稿轉換的情況下,一樣可以進行編碼嗎?

答:這個問題,有幾個可能的不同答案:1)一般而言,無法錄音,沒有逐字稿,表示資料不完整,這個案例就需要放棄,因為無法使用。2)如果是結構式訪談,如果研究者對於受訪者的答案都記得或有做記號,那就沒有錄音也可以使用,不過最後決定仍然要由主要研究者(primary investigator)裁決。

29.   問題:當我練習資料分析編碼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做出的結果一點也不深入。如何才能一遍、又一遍的重新整理、重畫「資料分析表」、填入田野故事、理論意涵?

答:這個問題易回答,但很重要,也很高深,通常有洞見的質性研究結果是日積月累的功夫,也許可以從多閱讀他人的研究去觀察、體會。

30.   問題:編碼的層次,多半都是以三層為主嗎?原因是甚麼呢?

答:編碼的層次,請問是指編碼過程中,開放、主軸和選擇編碼這三種嗎?這是編碼的流程,有些研究只會做到主軸編碼。還是指編碼結果的編碼結構呢?有如生物學的分類有七層,「界」、「門」、「綱」、「目」、「科」、「屬」、「種」,社會科學的分類舉例多以三層為例,可能為了便於了解,也不會太複雜吧?

31.   問題:在PPT69頁提到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老是聽大家說,但對我而言都是名詞而已,只有模模糊糊的認知,很想多了解一些。

答:很好。請溫習一下單元三 測量與信效度 [pp.70-88 22:35]。希望透過溫故知新,能累積、內化理解。

32.   問題:希望能有更多編碼的範例可以閱讀,想學好技能,感謝美美老師指導。

答:也許由淺入深,推薦你可以讀一下以下這一篇碩論:張芷雅(2021)。圖畫書中飲食訊息之內容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z7emr 你若加入會員,可以在博碩士論文系統自行下載,有清楚的內容分析流程。

33.   問題:課程中有提到這三者有層次的關係,我想請問這是質性研究一定會經歷的三個層次嗎?研究都會運用到「開放編碼主軸編碼選擇編碼」這三個層次,還是有可能只運用到兩種?(如:運用到開放編碼和主軸編碼這兩種,沒有用到選擇編碼)

答:這個理解和觀察很好。對的。大多數的質性分析,只有到主軸編碼,因為選擇編碼涉及到理論建構,需要有洞見或靈感,才能看出資料間的關係,你的判斷很好!

34.   問題:謝謝老師介紹質性分析軟體Atlas.ti,想請教老師,這款軟體是免費的嗎?我目前下載到一個試用版,不確定是否正確;另外我有看到有另一款需要付費的分析軟體MAXQDA,請問這兩種軟體在使用上老師有比較推薦哪個、或是什麼樣的情況下比較適合其中一種軟體嗎?若今天我的質性分析數據並不多,是否直接用人工分析也可以進行呢?謝謝老師。

答:謝謝同學提出來的問題,常用的質性分析軟體有Atlas.ti和Nvivo,都是要購買的,而且價格頗高,通常是機構採購,如果是個人,可以用word或是excell,具備行數、標記功能的文書處理軟體就可以了。質性分析軟體有圖示功能,通常用來處理極大量的文本,或是極繁複的碼和碼之間的關係。

35.   問題:對於研究效度的表示方式,有數值化的方式嗎?感覺只用文字敘述沒有實在感。

答:有的。量化的信度需要透過統計檢定。可以複習一下單元三 測量與信效度 [pp.70-88 22:35],然後單元6就會讀到量化研究的信度檢定。

36.   問題:編碼層次部分,自己仍覺得模糊,不是很能了解及該如何去分層,希望老師能否給予更多的範例和說明。謝謝老師的教導!

答:你說的編碼層次是指開放編碼、主軸編碼和選擇編碼嗎?他們是過程,所以無法分層,是程序,有些人只做到主軸編碼。如果是主軸編碼,則可以試著用圖書分類、主題分析來做學習的關聯。圖書館的主題分析,通常已經有個分類表或是主題表,例如杜威十進分類法。質性分析編碼,主要就是要發展一個分類表,而類目要如何產生呢,就要從分析圖書的主題,給這些主題一個名稱,在圖書館學,這樣的圖書分類理論稱為文獻保證,例如美國國會分類法,就是用這種方式編製而成的。既有的案例哪裡不明白,可以說明嗎?這樣老師提供其他的案例,才可能能對你有幫助。

學生回應:謝謝老師的回覆!質性資料分析與編碼ppt的26頁寫的三種編碼有層次關係,所以才認為三種編碼有層次之別,老師這樣一說,學生就明白了。

37.   問題:編碼練習很需要理性分析的能力,才能在龐大的資料中將文字「編碼」以達到概念化。在面授課程的編碼的練習裡,我們最大的困擾是「語意網」的建立練習不足,常常或落入「我這樣分析編碼是否正確」的困惑中。想請問老師是否有可以檢驗自己編碼正確與否的工具呢?

答:質性研究中,研究者即研究工具,所以只能依靠研究者自己的判斷,可知質性研究者養成不易。

38.   問題:本週課程為質性研究中的實地研究法,是一種以自身文化直接參與,並觀察社會群落的研究方法。這讓我想到,如果以目前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中,實地現場,能有這樣的研究嗎? 尤其新聞上的烏克蘭南部頓巴斯地區,有複雜的居民種族問題,非常值得研究探討。如何設計一個好的實地研究呢? 除了戰爭地區的人身風險,會有什麼是這樣的實地研究可能遇到的問題? ...在決定參與程度上,是當個局外觀察者還是觀察者的參與?

答:記者進入實地,採訪新聞,紀錄現場也許是一種實地/田野資料蒐集,但是沒有研究意識/研究問題,就沒有質性資料分析,所以新聞採訪和實地研究是不同的。記者如果不參與作戰,就是局外觀察者,如果不得以選邊站的加入戰場,就是觀察者的參與。如果原來是士兵,擔任紀錄的工作,就是參與者的觀察。但是這些觀察和紀錄是新聞工作,不是研究工作。

39.   問題:質性研究的訪談問卷是要透過多閱讀相關論文來建構出自己的問卷嗎?還是可以改編他人的問卷並寫引用出處?

答:質性研究是探索式研究,通常沒有訪談問卷,只有訪談大綱喔。而「利用他人的問卷」,基本上就是一種比要接近驗證的研究,不是質性研究所講求的探索式研究。

40.   問題:觀察是田野研究的重要核心,請教老師如何確認觀察者的參與不影響研究?是否能以觀察可相信度中的信度係數作為判斷?

答:通常質性研究中,會需要有不同的編碼員和不同時間的重複編碼,以便獲得「編碼員間的可信度」(inter-coder reliability),以及同一位編碼員在不同時間編碼的穩定度和可信度(intra-coder reliability)。這個可信度品質的確保,和「觀察者的參與是否影響研究?」應該是不同面向的問題。「觀察者的參與是否影響研究?」可能是一個更大更困難的問題,例如婆媳研究、例如酒店小姐和黑社會研究等,無法通案界定,需要個案討論。

41.   問題:但社會學編碼這個就比較不知道會屬於哪一階段的編碼,就定義來說是否會是偏向第三階段(選擇編碼)呢?

答:「編碼的相關名詞中,顯性、隱性、實境、演繹、歸納編碼我覺得是偏向第一階段的開放編碼。主軸、系統編碼主會出現在第二階段」這個問題討論太棒了!理解和詮釋真是太正確、太好了!「社會學編碼」既是相對於「實境編碼」,也就是一種「隱性編碼」、「歸納編碼」,若是將研究中的某個現象顯現出來,例如Chatman的小世界理論,就是選擇編碼的結果了!

42.   問題...所以可見實地研究對於了解一件事情的全貌可以起到多麼重要的幫助

答:對!實地研究有很多有趣的出版品,包括有關日本文化的<<菊花與劍>>,就是美國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德(1887-1948)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接受美國政府委託,為解決盟軍是否應該占領日本以及美國應該如何管理日本的問題。這本書也是在大學的時候,我們老師的指定閱讀。當時只注意讀內容,沒有注意到居然就是一本實地訪談研究的產品。作者居然還是一位年輕的美國女人類學家:)不只研究需要了解事情的全貌,日常生活之中也是如此。

43.   問題:不確定質性資料分析是否屬於「語意編碼」呢?

答:不太確定問題中「語意編碼」的語意是廣義還是狹義?若是廣義應該是對的,但若是狹義,應該就是指隱性編碼。質性資料分析還有顯性編碼。

44.   問題:在曾經閱讀的碩博士論文中,為什麼很少或幾乎沒有看到編碼的過程在論文中呈現?是要找質性資料分析方法的論文才會使用編碼嗎?

答:謝謝你整理Q&A分享,你說得不錯,「仔細聽,聽完以後發問」,這樣的收穫最大!質性編碼的過程非常瑣碎,我記得我的博論口試,有三大冊,口試論文一本,質性資料和分析一大本、量化統計分析表格一大本,一冊比一冊厚,所以論文是產品,質性分析和量化分析的操作就是工廠運作的生產過程,大約只有口試的時候需要交給口試委員驗證,其他時候就是自己保存囉。

45.   問題:不論是質性或是量化都有其優勢,若研究論文能同時結合質性和量化研究是否就會更完整呢?

答:不是的,是否要結合兩種研究取向,是由研究問題來決定的。研究問題若是探索問題,就採質性取向歸納法,若是驗證問題,就採統計量化分析。

46. 問題:訪談大綱是否適合事先提供給受訪者?

答:如果是事實面的問答,可事先提供。如果是情感面的問答,就避免事先提供,讓受訪者在受訪當下的情緒是最真實的!

47. 問題:隱性編碼的定義較為模糊,若包含主觀意識是否會不夠客觀?

答:為了避免概念不客觀的問題,所以編碼架構中需要有清楚的定義,以便讓其他的研究者公評。

48.   問題:研究信度與效度的公式網路上查詢皆不盡一致,是否更據狀況而定?

答:參考教科書,並和指導教授討論即可。

49.   問題:遠端(far-out)比較的實用性較為抽象,還想有機會多多了解!

答:這是理論性比較的一種技術,理論性比較,是指比較類別(抽象概念)和相似或相異的概念。遠端(far out)比較是指和欲探索概念差別較大的事物比較,

相對於和近端(close in)比較,是指和欲探索的概念有相似性質的事物比較。如果對於遠端和近端的概念還是不明白,可以先採用具體的技術,例如正反比較法,是透過比較作進一步分析逐一比較事例或事物,以尋找屬性的相似性和差異性,並加以分類。說明如後:

·   正反技術(the flip-flop technique):指一個概念被轉為「內向外」(inside out)或上朝下(upside down),藉由省視反面或極端事例找出有意義的屬性。

·   系統性比較:將資料中的事例和經驗或文獻中的事例加以比較。分成近端(close in)比較:和欲探索的概念有相似性質;遠端(far out)比較:和欲探索概念並不相似。重要的不是多少人顯示出這個概念,而是這個概念多常出現,在不同情況條件下,他看起來會像什麼(即他的屬性)。

·   搖紅旗:不將任何情境或話語視為理所當然,探索每一個情況的變異。

50. 問題:在透過小組練習編碼有了初步的經驗後,對於真正在論文寫作過程中要怎麼正式的呈現編碼的過程與彙整的結果,仍覺得不夠了解,希望能夠再更深入認識編碼詳細的呈現方式。

答:建議可參考:

·   張芬芬_質性資料分析5步驟

·   龔家慧(2019)。探討「留美」培力計畫再造美濃永安老街文化認同與文創實踐案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碩士論文,雲林縣。

51.   問題:編碼過程,不論開放編碼或是主軸編碼,就是反覆編修,但是選擇編碼有實際的例子嗎?

答:真的!不論開放編碼或是主軸編碼,編碼過程就是反覆編修。而選擇編碼則是在統整先前建立的代碼中,找出一個有創意的理論、故事或是概念圖,例如我們大家共同練習的「中正大學學生聽完課寫的三個概念課程回饋」文本編碼,在選擇編碼的階段,就可以將一個以「理解者」為軸心的概念圖出來,這個概念的軸心由人生價值的確立、資訊素養能力、閱讀、找資料、判斷資訊和筆記能力等構成,這個創新的概念構圖是在反覆閱讀文本和主軸編碼中產生的,這個練習對編碼三部曲的理解,應該很有幫助。

52.   問題:前幾周質性資料分析的學習內容讓我們了解訪談的基礎概念後,今日的同步線上課程,老師安排實際的小組訪談練習;接著是編碼案例的討論與練習,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冠綸助教分享自身編碼案例討論,以講義34頁的五個要項(標籤、定義、旗幟、符合條件、範例)將現象概念化,命名概念、定義類別【開放編碼】;接著探詢因果關係、條件,將開放編碼加以類聚起來【主軸編碼】;最後,統整與精煉類別的歷程(大架構),濃縮分析結果得到的字詞,用來說明整個內涵【選擇編碼】。請問老師如何可以增加區分議題及歸納編碼的能力?能更切中要點的精準分類?

答:我覺得第一是專心。因為給你們做練習,老師也動手自己做做看,專心的時候,就能夠比較有生產力。第二是反覆閱讀文本,修改編碼,有時候還全部拆掉重練。第三是耐心。就是耐心啦,看久了,圖中的秘密就會浮出來...,選擇編碼就完成了!

53.   問題:這週進行案例評析的作業,找到的文獻是質性研究,發現質性研究的歸納並不容易,除了用理論架構整理結論的觀點,想請教老師還有其他建議的方式嗎?

答: 質性編碼,簡單來說有演繹編碼和歸納編碼兩種方法,演繹編碼就是你所說的「用理論架構整理結論的觀點」,或是用研究問題的關鍵概念來編碼;歸納編碼就是著名的是「扎根理論」,從文本中發現或找到理論,兩者的方法互不相容,唯一相同的就是都需要循環(recursively!)進行,但是還有第三種方法就是混合式的方法,兩種方法併用。但是第三種方法的使用要十分小心,國外有些學者認為札根理論的方法是純粹的,不能混用的,沒有商量餘地,若是學位論文沒有事先弄清楚學派的問題,就可能口試論文不通過。

Creswell (1998, p.149)曾經說明五種質性分析傳統在質性資料處理的不同,針對不同的質性研究設計和需求,提出一個比較的表格:

 

Creswell (1998)五種質性研究傳統的分析方法比較

五種傳統

 

資料處理

程序

敘事研究

Narrative research

現象學

Phenomenology

紮根理論

Grounded theory

民族誌

Ethnography

個案研究

Case studies

資料處理

l 創造與組織資料檔案

l 創造與組織資料檔案

l 創造與組織資料檔案

l 創造與組織資料檔案

l 創造與組織資料檔案

閱讀、筆記

l 閱讀文本、在(檔案每頁)邊緣做註記、形成最初的編碼

l 閱讀文本、在(檔案每頁)邊緣做註記、形成最初的編碼

l 閱讀文本、在(檔案每頁)邊緣做註記、形成最初的編碼

l 閱讀文本、在(檔案每頁)邊緣做註記、形成最初的編碼

l 閱讀文本、在(檔案每頁)邊緣做註記、形成最初的編碼

描述

l 描述客觀的經驗組

l 描述該經驗對研究者具有的意義

l  

l 描述社會環境、行動者、事件,描畫出環境樣貌

l 描述個案及其脈絡

編碼

l 辨明故事

l 找到頓悟線索

l 辨明生命的物質脈絡

l 發現並列出對個人有意義的陳述

l 將陳述聚合成意義單元

l 致力於主軸編碼——因果條件、脈絡、中介條件、策略、結果

l 致力於開放編碼——範疇、屬性、屬性面向化

l 以主題及模式化的規則分析資料

l 利用範疇組合

l 建立範疇模式

詮釋

l 發展模式與意義的理論

l 發展出一個脈絡描述:「發生了什麼事?」

l 發展出一個結構描述:該現象是「如何」被經驗到的?

l 發展出「本質」,提出有關該經驗的全面描述

l 致力於選擇編碼和故事的開展

l 發展一個條件矩陣

l 詮釋並使研究發現變得有意義

l 使用直接詮釋

l 發展自然主義的概推(通則化)

呈現、視覺化

l 呈現敘事的聚焦過程、理論、獨特與一般的生命特質

l 呈現該經驗的「本質」;利用表或圖呈現重要陳述或意義單元

l 呈現視覺化的模型或理論

l 呈現命題

l 透過圖、表、綱要呈現敘事

l 透過圖、表提出敘事

 

(資料來源: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149)

 

近一步來看,相同或不同的質性研究方法學者對於編碼技術的應用,也有不同的應用,以下SAGE研究方法教材,告訴我們,編碼過程的分析技術是可以靈活運用的:

 

 

Glaser  & Strauss

Glaser

Strauss & Corbin

Charmaz & Bryant

Clarke

研究範式

客觀主義、現實主義

客觀主義、現實主義、實證主義

客觀主義、現實主義、詮釋

建構主義、詮釋主義

情境解釋主義、建構主義者

編碼方法

比較:事件、事件屬性、劃界理論

實質性編碼:開放編碼、選擇性編碼、理論編碼

開放編碼、主軸編碼、選擇性編碼

初始編碼、開放編碼、集中編碼、多樣化編碼策略、主軸編碼、理論編碼

開放編碼、主軸編碼、情境映射、社會世界/競技場映射、位置映射

分析工具

 

代碼家族

條件矩陣

代碼家族

 

最初編碼

事件編碼

逐行編碼

逐段、逐句、逐行、微編碼(特定策略詞)

逐行、逐事件、逐字編碼

逐字、逐句編碼

 

譯自:Belgrave, L., & Seide, K. (2019). Coding for grounded theory. In A. Bryant, & K. Charmaz The SAGE Handbook of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Grounded Theory (pp. 167-185). Table 8.1. SAGE Publications Ltd, https://doi.org/10.4135/9781526436061

54.   問題:這次在理解上面真的花費不少腦力,尤其是各種編碼的名詞定義,老師的講義有很多的舉例,讓我逐漸明白,從開放編碼接著主軸編碼,最後選擇編碼,透過講義第67頁的階層圖,真的是突然茅塞頓開,只是主軸編碼到選擇編碼這部分還是有點不太清楚,是說主軸編碼是分析並聚焦,選擇編碼是再從主軸編碼中選擇的意思嗎? 

答:對。開放編碼得到許多概念(命名)、將概念聚集,成為一些主軸編碼,再從主軸中選擇相關的主軸形成研究理論。

55.   問題: [選擇編碼]概念不是很清楚,練習如表格,我的理解如下,再請老師指教,謝謝。主軸編碼:是將開放編碼做更上層的歸類,主軸編碼可1到多層(最好在1~2層,愈上層項次會愈少)。選擇編碼:自己發現的概念,和開放編碼及主軸編碼相比原則上項次會最少?

答:你的理解正確,練習也很好,從中可以看出來概念逐漸清楚。你們的編碼結果,產生了兩個選擇編碼,也就是有兩個故事軸線,其中「學習」軸線包括讀書及學習技巧,以及資訊素養,這是很棒的分析。不過「自我實現」中有實例分享,對概念的組合方面,就比較不容易解釋。不知道這樣的解釋,對理解有幫助嗎?




上圖也列出老師的練習,請你們參考看看,左邊列出編碼最高層的結果,有八項,依該代碼出現的頻率列出來;右邊列出以「理解者」作為選擇編碼的結果,「資訊素養」和「青年四大夢的經營」是「理解者」的要素,而「理解者」可以引導到成功人生的經營。這個案例說明,選擇編碼就是從資料中找到一個有意義的概念或故事,加以陳述。

學習心得:

l   「很喜歡今日期中課程的安排,訪談模擬與質性資料編碼練習討論實作課,與同學共同腦力激盪,以及老師現場即時的解惑回應。質性研究確實頗為抽象,在聽完上周的課程後,對於質性研究資料編碼的理解:是將研究文本中的重點研究資料萃取出來,研究者透過自身隱性知識,訓練概念思考,從閱讀文本的表徵,觀察到表面下不可見的內涵,然後剖析描述出來,亦即內涵詞彙確認語意關係,產生表面詞彙,類同知識本體論(Ontology)的概念,透過今日的實作課,讓一切都更為具象。」

質性研究佐證和研究論理

56.   問題:過往已建立起要找尋權威性的資料的認知,而研究者的個人觀點也需找尋相關理論與以佐證;相對來說,解釋主義者在做研究時,也需確保受試者的品質與數量,以訪談法為例,界定質化研究樣本數多寡的標準為何,又或受試者是專家,是否有個標準來界定是否為專家。

答:在科學研究的領域中,由科學社群建立準則。質性研究的樣本通常以研究者判定的理論飽和為基準;受試者不需要是專家。至於在專家效度的情境中,該專家的認定,由科學社群來決定。例如學位考試,其中的專家就是由科學社群的共識來決定的,一個專家居要具備的條件,由科學社群決定,因此學術傳播的結構很重要,維護科學社群和學術傳播鏈,很重要。

57.   問題:當使用結構性訪談,其中已涵蓋了研究想探討的概念,那在訪談及資料分析前,研究者早已形成編碼的概念與理論,之後的分析統整會不會被已成形的概念牽著走呢?

答:結構性訪談相當於問卷調查法,是由已知的、或假設性的概念架構起來的,已經有了某種概念結構,所以是的,結構性訪談所獲得的資料無法用於建構扎根理論的質性資料分析。

58.   問題:想探討質性研究的個案分析研究,有怎樣的想法和證據是相互依賴關連:是否從編碼的結果之信度(內容分析法信度係數標準0.80以上)來查看即足夠證明研究個案分析結果呢?研究信度與效度是不是決定研究結果的一切,或是研究後發現編碼架構的呈現不夠支撐起研究內涵,是否應從頭將編碼概念化?

答:這裡有可能誤讀了,質性研究無法使用信度效度的概念,主要是編碼員間的編碼一致性(intercoder reliability),對,重新編碼可能會有幫助。

59.   問題:研究所使用的文獻,有無相關必要符合條件與禁止規定?

答:應該有吧,例如不能抄襲、造假等。

60.   問題:倫理道德與記載下之倫理規範,是否可用於研究上的參考?

答:應該可以吧,不過這問題過於籠統,不太理解是否答對?

61.   問題:研究時須注意哪些事項,可以防止研究結果偏於主觀?

答:很多ㄟ 這是研究者要培養的自我覺察能力呀!

62.   問題:社會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可以完全理性,因為社會科學涉及到很多人際的層面,故在研究時多少會帶入一些主觀立場,想問自己在做研究中該如何在此面相[面向]取得平衡?

答:多讀吧!多思考吧!換個角色想多元立場,會有幫助。

63.   問題:高品質的研究需搭配適當的理論作為基礎,那假如搭配到錯誤的理論,這樣的研究就算是失敗的嗎?

答:那一定的啦。

64.   問題:求知的非科學方法有權威、傳統等方式,但假如這些媒介所說的內容為偽科學,該推翻權威或傳統所獲得的知識嗎?

答:當然啦!最著名的例如天主教傳統的地心說。真相大白之後,天主教會仍然等了三、四百年之後,才公開承認,向伽利略道歉。

故事是這樣的:在十六世紀之前,西方的世界觀普遍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月亮都繞著地球運轉,地球是靜止不動的,但是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透過有系統的觀察日、月星辰運轉,在1543年提出「地動說」,認為地球等天體都是繞著太陽轉。近一百年後,1632年,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出書支持「地動說」,遭羅馬教廷指控違反聖經教義,並終身監禁。 直到1992年,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Pope Saint John Paul II)才為十七世紀天文科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平反和道歉。自1633-1992 ,共長達359年...。

65.   問題:根據這幾次課程以及以往看論文的經驗,感覺做研究時需要注意的規則、慣例與限制有很多,每項限制真的都有其意義與必要性存在嗎? 是否會讓研究者在進行研究時過於綁手綁腳?

答:哈哈哈 真的!科學研究與規範:

1.      今日的科學可能是明日的迷信,今日的偽科學也可能是明日的科學

2.      科學界的規範:

(1)    普遍性 (universalism)

(2)    系統性質疑 (organized skepticism)

(3)    公正無私 (disinterestedness)

(4)    研究成果共有主義 (communalism)

(5)    誠實 (honesty)

66.   問題:老師在課堂中提到研究應該以科學方法來進行,但假設科學研究方法有問題,或是研究者判定結果、歸因的狀況不合實際,雖然能得出結論,但可能不切合真實情況,研究者要如何覺察與修正?(例如之前衛生局驗某廠商的牛奶糖中不含奶粉成分,但經常廠商製造過程確實使用。檢驗方法看似科學,實則沒有效用。或者輔大夏林清事件,從新聞資料上推測夏姓研究者雖然曾以阿德勒正向動力心理學「不要踩在受害者位置」的概念成功輔導學生重新定義人生,但在此事件中顯然違背調查原則、調查倫理,誤用或不夠理解理論和真實世界中的校正,將創傷復原輔導與調查過程混為一談,且否定加害者的創傷經驗,將理論生硬地套用在實際情境。研究者自認為以科學方法得出結論並加強實務領域的連結,但其實忽略了情境、事件調查的法理,最後淪為學派護主,令人遺憾)

答:同意!研究者要遵守研究社群的規範,你覺得上述的例子個是屬於哪個規範的範疇呢?忽視研究社群的規範和研究倫理,就不能算是科學研究。

67.   問題:關於俗民方法論的倫理問題,觀察完社會成員之後會跟他解釋是在做研究嗎?萬一對方生氣怎麼辦?

答:這個方法不鼓勵一般研究者使用。有不容易解決的倫理問題。

68.   問題:若真的因為自身的研究遇見了倫理上兩難的問題(如:真的要與非法者進行交涉),雖說要取得平衡,但有較好或是較不危險的做法嗎?

答:1. 建議先不要做可能有危險的研究。2.人的有些能力屬於默會知識,累積足夠的的經驗,在有需要時,可以找到平衡的方法。

69.   問題:破壞性實驗執行時會經過受試者同意嗎?是否有違反學術倫理的疑慮?

答:若是經過受試者同意,就不會是破壞性實驗了呀,並且研究社群都公認這是違反學術倫理。

70.   問題:請問P.30中的社會崩潰可以舉例說明嗎?

答:例如2021年美國大選中,川普主張的美國再次偉大喚起某種白人至上的種族保護主義,和拜登代表的美國傳統博愛精神,形成壁壘分明,並引發美國國會暴力攻擊行動,這是一個例子。

學習心得

  • 「老師、圖書館員,和科學家是同一類人,以知識工作者、知識價值傳播者為榮。」聽到老師講這一段的時候,非常感動,感動能夠恰好成為這兩者的自己,回顧自己的報考動機,也正是如此──提醒自己在教學及閱讀推動上能夠繼續維持這樣的榮譽感、使命感,不論時代的氛圍如何改變,以專業精進與熱忱,使得在架上隱隱發光的知識能夠繼續被有效運用著。

  • 這次的線上課程中老師舉了胡台麗教授的研究的台灣農村的婆媳關係,猛然想起大學時修過的「社會學概論」,教授曾播過一段「穿過婆家村」的紀錄片,很為片中深入研究場域與當地居民的對話著迷;後來臺灣有一陣子紀錄片發展相當蓬勃,舉凡「翻滾吧!男孩」、「無米樂」、「拔一條河」、「看見臺灣」等優秀作品。但是當我看這些紀錄片時,心中總浮現一個問題:當「被研究者」(成員)知道自己是被採訪的對象時,當他面對鏡頭或是錄音筆時,說出的話語是否有被粉飾的可能?抑或是要像老師所提的《當教授變成學生》的例子,研究者應該掩飾自己的身份,才能獲得真實的田野調查樣貌?不過在上完這一章節後,我覺得研究者除了要有一雙明澈的眼睛之外,更要有高度的自我覺察及獲得成員的信任,方能在大量的資訊中找到研究的焦點。

沒有留言: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