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集 量化資料蒐集_調查研究、次級資料

 

研究方法 問題集錦 

第8集

量化資料蒐集_調查研究、次級資料


臺灣師大圖資所

吳美美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問答錄>>  

1.  問題:在調查研究的歷史中提到,1940年代時,社會調查運動被實證主義及量化調查取代,想問最主要的原因是?

答:"社會調查運動被實證主義及量化調查取代" 這應該是誤讀,應該是說人類學田野研究取向的社會調查,被實證主義和量化研究取向取代。20世紀初期,人類學家進行的田野研究主要調查當時的社會狀況,那個時代所進行的社會調查運動實際上是一種田野研究,一直到1940年代之後,現在我們所說的社會調查才成為實證主義和量化調查取向為主導。實證主義興起,認為驗證才是科學研究,是主要的原因。

2.  問題:關於調查研究和研究問題的關係,想詢問很適合用於研究問題是關於信仰或行為的自陳式報告的原因為何?

答:自陳式報告是self-report,問卷調查都是由參與者自行填寫問卷,因此稱為自陳式報告,也在提醒研究者,其中可能產生的偏差(bias),包括選擇回應問卷者和選擇不回應問卷者,可能是兩種不同的人,這樣樣本特質中就自動少了不回應問卷的這一群人的特質。

3.  問題:什麼是自陳式問卷?自陳式問卷的用途為何?

答:自陳式問卷也稱為自陳式報告 (self-report),是指問卷調查都是由參與者自行填寫問卷,因此稱為自陳式報告;問卷調查法,特別是網路廣發的問卷,沒有經過隨機抽樣的過程,由參與者自行決定是否參與填答,因此也稱為自選式樣本 (self-selective sampling),都在提醒研究者,其中可能產生的研究偏差(bias)。

4.   問題:經過問卷設計後遇到的一些問題,例如有些題目是詢問受訪者對某事、某物的「印象」、「看法」的,若是都採用開放式問題,好像無法很有效的收集到足夠深入的資料。

答:很多研究都會採用混合式研究方法,配合結構式問卷以及訪談法也較常見。或者是,在建構問卷以前,可先用訪談法篩選取出受試者的一些重要的回答選項,可以把這些選項納入問卷中。

5.   問題:「隨機回應技術」,如果不知道受訪者是在回答哪個問題,又該如何紀錄呢?

答:研究者和受訪者都知道問題的。隨機反應技術(Randomized Response Technique,RRT)其方法是準備一個袋子,內有十個籤,六個相同(敏感問題),另外四個相同(一般問題),由受訪者從袋中抽出一個籤,根據抽到的籤,回答相關問題。抽到多的那組籤代表的敏感問題例如:你有沒有非婚生子女在內地出生而現時仍在那裡居住?如果有,有多少個? 另一組代表的一般問題是:你過去七日有沒有乘搭過計程車?如果有,有多少次?無論是那個問題,答案的形式相同:甲沒有;乙 1;丙 2;丁 3 或以上。 統計時利用隨機回應法所得的資料,綜合有關敏感和非敏感問題的回應資料,推算出有關敏感問題的整體情況。

6.   問題:不太懂「隨機回應技術」,想請教老師是否有合適的例子能供參考。

答:在社會調查中常出現一種問題,指受訪者會依既有社會文化價值觀作為回答的答案,即社會期望偏誤。特別是面對面訪談過程中,此一情形特別嚴重;電訪次之;郵訪則較少此類問題發生。 隨機反應技術可以用以解決社會期許的偏誤隨機反應技術(Randomized Response TechniqueRRT) 其方法是準備一個袋子,內有十個籤,六個相同,另外四個相同,由受訪者從袋中抽出一個籤,根據抽到的籤,回答相關問題。抽到多的那組籤的代表問題例如:

l   你有沒有非婚生子女在內地出生,而現時仍在那裡居住?如果有,有多少個?

l   另一組代表的問題是:你過去七日有沒有乘搭過計程車?如果有,有多少次?

l   無論是那個問題,答案的形式相同:甲:沒有;乙 1;丙 2;丁 3 或以上。

l   統計時利用隨機回應法所得的資料,綜合有關敏感和非敏感問題的回應資料,推算出有關敏感問題的整體情況。

7.   問題:問卷法中,詢問開放式問題要怎麼做?

答:[先訪談後問卷]利用訪談法來製作編碼,之後再羅列出問題來製作問卷,或是單獨對於開放式問卷加以編碼,再轉成統計可以處理的符號。

8.   問題:因為很多台灣人填問卷時都喜歡填普通,所以我之前有看過有些人會將中立選項拿掉,這樣會比較好嗎?

答:可以把普通改成不適用,或是提升問卷品質用來改善受試者隨意填普通的問題,也可以將題幹寫得更好更明顯。另,如果受試者都填普通的話,可將此份問卷作廢。

9. 問題:台灣人喜歡填寫普通,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答:先解決題幹的問題,讓問卷流暢一點。

10.   問題:如果是作量表的分析 什麼時候用單數跟偶數?

答:李克特量表( Likert Scale )使用的選項叫做李克特選項( Likert Item ),通常選項有以下幾種表達的方法:

  • 分數量表:1分、2分、3分、4分、5分。

  • 文字量表:1. 非常不滿意、2. 不滿意、3. 尚可、4. 滿意、5. 非常滿意。

  • 文字與分數綜合量表:非常不滿意(1)、 不滿意(2)、尚可(3)、滿意(4)、 非常滿意(5)。

李克特量表使用注意事項:

  • 選項數量使用奇數比偶數好,因為奇數有中間值,偶數沒有中間值,沒有中間值會造成不等距,例如1、2、3、4,中心點在2.5,因此選項沒有中心點可以選。

  •  使用文字說明式的選項會比直接使用分數來得好,但文字與分數綜合型的最好

  • 選項文字說明要使用單向式量尺,不要使用雙向式量尺,因為單項式的問法對受訪者來說比較容易思考。

(O)單向範例:非常喜歡到非常不喜歡。

(X)雙向範例:非常喜歡到非常討厭。

  • 使用文字選項時,每個選項之間的間距要保持一致,不一致時視覺上就會覺得非等距,李克特量表在實務上是等距量尺(Interval Scale)。

11.   問題:在製作問卷時,可能會有一些無法立即讓受測者了解的題組或題目,是否能在題組前面給予一個範例,告知受測者此題的回答方式如下,但我很好奇若給予範例會不會影響到受測者的填答內容?

答:在問題之前不應該給予毫不相干的填答範例,另外將題目用簡單的文字描述完整即可降低受測者對於題目的不理解

12.   問題:調查研究的類型裡「焦點團體」的應用時機?

答:焦點團體參與者的組成原則為:組內同質性高,組間異質性高。組內同質性高,俾使每一個參與者經驗、背景相近,能互動良好,暢所欲言;組間異質性高,易掌握多元的意見與經驗。每一組人數大約4至12名,通常為6至8名,視研究目的、參與者的背景、參與者對問題的熟悉程度而定。優點:參與者與他人互動、腦力激盪之後得出意見與態度;缺點:易受某一操控型的參與者引導偏向某一種答案...。

13.  問題:講義第36.p提到要避免一般化及估計,其中舉了一年幾次這個月幾次兩種問法,但如果受試者並不是每個月看電影的次數都相同,那用第二種問法再行乘12,是否會有偏誤?例如今天若想了解去故宮的頻率,如果受試者選一個月去1次故宮,並不代表他今年會去12次故宮吧。

答:每個題幹要跟隨合適的選項,教材中往往只是提供原則,不能不佳判斷的使用。在更早期甚至是使用「從未、偶爾、有時、經常、總是」的五等分量表來訂為選項,但這其中就會有受訪者個人認知不同的差別。所以比較好的方法是根據自己研究的研究對象與主題做合適的調整,並且可以請同儕幫忙試填看看。

14.   問題:我很有疑問的地方,就是避免一般化及估計那邊說不要詢問「一年看幾次電影」,問說「這個月中大約看幾次電影」得到答案後再乘以12。我想的是因為暑假可能會看比較多次電影,或是他剛好那個月很忙沒時間去看電影,這樣得到的答案應該不一定正確吧?老師已經有回答了,講義上寫的不一定正確,要依照每個題幹來規劃,我也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有思考,有收穫。很棒!

15.   問題:在問卷建構程序「檢查問卷用字」中,提到避免一般化及估計的「看電影」的例證。問一年看幾次電影確實範圍過廣,回答的不正確率極高;但從「這個月」看幾次,推出一年看幾次,是否會讓數據失之粗略?

答:這個作法的理論是認為,如果樣本夠大,誤差就會變小,同時比起模糊的記憶,用具體的事實,會比較接近研究的求真精神。

16.   問題:在課堂討論中,有提問預試大概需要多少的量才具有足夠的效度?那其實預試主要是要讓填答人能夠讀得懂,以避免有過多的術語,因此至少要符合表面效度。一般而言,通常會根據問卷題目的數量而定,預試樣本數應為預試題目最多分量表題目數量的3~5倍左右。 

答:這個問題和相關的考慮很好!不過預試樣本通常不列入正式樣本計算。

17.   問題:問卷編制的要領,每一個題幹只能有一個主要概念,題幹如果出現多個概念,這是錯誤的問卷設計,為什麼呢?

答:例如,以下題幹為錯誤敘述:

·   您認為參考文獻為論文提供了論據、理論、概念或方法等與研究背景的相關資料。

因為若填答者發現該「參考文獻」可能是有提供理論,但沒有提供論據、概念或方法,若是如此,是要填答者是如何回答呢?所以問卷設計的題幹要注意避免多重概念。

18.   問題:問卷設計的題幹設計要小心處理,這是為什麼呢?

答:研究的量表設計,需要注意能夠區分態度、意見和實際行為的區別,例如有一題:「我閱讀專業期刊以便獲取資訊」 (I read professional journals to acquire information) , 要求受試者填寫同意的程度,強弱分為 1-6等級,由於填寫者有可能強力同意「我閱讀專業期刊以便獲取資訊」,但不一定有這樣做。這是因為行為不等同於想法,行為和想法有可能不一致,在問卷設計中應能注意加以區分,這是問卷效度的挑戰。

19.   問題:自己填寫問卷時,發現填寫封閉式問題時,會因受試者性格特質而影響作答答案。例如評分問卷中,需給予110分的評分,個性保守的受試者通常填寫分數差異小,或許最高只給8分,最低只給5分。而個性開放的受試者評分差異大,或許最高10分,最低1分。或是填寫排序問卷時,會出現受試者認為題項的重要度並沒有差別,卻被要求排出次序。這樣問卷的信度是否很低?還是需要透過增加測驗人數來改善這方面問題,或是有其他方式改善呢?謝謝老師。

答:這樣的觀察非常正確,不只是信度的問題,也影響效度,也就是解釋的能力,會受到影響。因此問卷設計中,對於問題和問項的研擬需要很注意。問卷的設計通常要三種類型的題目互相配合,除了喜好和態度之外,事實性(有確實的人、事、時、地、物、和行動,多少人、多少次數等)的問題是很重要的。所以例如「你常去圖書館嗎?」(總是、經常、常常、偶而、不常)就需要改為具體的問題,例如「你上星期(或上個月)去幾次圖書館?」用具體的行為,事實性資料可以避免前述的困擾。

20.   問題:講義第72.p提到訪談員完全遵照問卷上的措辭,不得增減或重新組合 想請教老師此規範是只用在結構是訪談上呢?因為我認為套用在半結構式或深度訪談上感覺不太合理。

答:對。完全正確。

21.   問題:曾經接過電話訪談及面對面訪談,詢問對某些商品或廣告的態度,所以能體會課程中所提到的「電話訪問有時間限制」太長會不耐煩以及「面對面訪談能有視覺輔助」等優點。講義中所提到的另一種「電腦協助的電話訪問」是指像電腦視訊一樣的訪談嗎?可以不限時空,但又能加上視覺輔助?

答:應該只是語音,不是"可以不限時空,但又能加上視覺輔助",但是未來會如何發展,則不一定。

22.   問題:課程中提到訪談員偏誤,包含有意(遺忘、誤解或說謊)及無意(外貌、本身特質)的。大型研究才比較有可能有多位的訪談員,如果研究過程中真的發現了這個問題,會再重新訪問該位受訪者?或是剔除該筆資料不採計?或是再從母群體中找另一位受訪者再搜集一次資料呢?

答:這種問題通常由研究計畫主持人決定。量化研究的訪談通常是問卷式的結構訪談調查。如果是研究者個人,就應該要避免訪談偏誤的問題,如果發生了,就應該剔除不用。

23.   問題:關於自填式問卷,我一直有疑問:(1)如給國中生,甚至是教職人員填答的問卷,我一直懷疑準確率究竟有多少?(2)題目過多與字句、語意重複,很容易填到不耐煩;(3)網路調查:如有關搭機體驗,貼在航空社團中,某些問題的反應會相當集中。如果論題對象不是集中於特定族群,這樣是不是也會讓數據失準?

答:很多問卷設計,品質普普,難以回答。類似路邊要求填寫洗髮精廣告的問卷,都可以不理會的。

24.   問題:關於電話訪談:優點中的回答率高?這是特定對象的訪談?還是如選舉民調的隨機抽樣?因為如果是民意調查,被拒絕率應該不低才是?還是民意調查屬於特殊類型?

答:這裡說的電話回答率高,是相較於郵寄問卷,是的,選舉民調很複雜,確實是不容易取得有效樣本的。

25.   問題:發覺此研究所採納多個母群體,所以請問研究要調查多少樣本數量才具有代表性呢?調查範圍為一個學校,則應發多少份樣本?

答:通常一個研究就是一個母群體,「多個母群體」需要被視為研究母群體的「次群體」。樣本數多不一定就是有樣本代表性,樣本代表性需要從隨機抽樣獲得。「調查範圍為一個學校」但是不知道調查對象是老師、學生、還是行政人員,沒有研究問題,就無法回答母群體和樣本的問題。

26.   問題:如果問卷回收成效不佳,問卷數量太少的情形下,研究是否就無法再繼續?

答:對的。

27.   問題:此類題目感覺有時效性,其研究結果內容對比現今(相距20),內容與現況不符,所以請問我們適合繼續研究此類具時效性的問題嗎?或是可以繼續延伸此研究主題?

答: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知道研究意識是什麼。

28.   問卷練習舉例,請參考:

以下討論幾個問卷設計注意的細節





次級資料分析

1. 問題:扎根理論與內容分析的不同?

答:扎根理論是使用原始資料產生新的理論編碼,內容分析是文獻探討做的編碼

 

2. 問題:在內容分析的量化於質性介紹中,關於質性內容分析的部分提到「認為文件及統計報告都是傳遞社會意義的文件或是媒介。」,而對量化內容分析的部分則提到「運用客觀、系統化的計算及紀錄程序,產生量化資料並做描述。」,因此想問,量化的內容分析是否會不免在進行描述時和社會意義進行連結,還是說確實可能連結到,但不會像質性內容分析一開始便預設立場,而是透過實際數據才產生連結?

答:對。你的設想正確。不過我們一般不會說「質性內容分析一開始便預設立場」,而是說質性分析,或是質性編碼,或是扎根理論分析也是從內容爬梳開始。社會科學研究不論質性或量化,都需要避免預設立場。

3. 問題:此次在觀看講義與影片時,發現內容有些許差異,第13頁甚至缺少內容分析的研究結果闡述,因此想問該以影片中的講義還是PDF的講義為主?

答:p.13都是在講內容分析法適合的主題性質。已將講義檔案更新,謝謝提出問題。銘心老師的內容分析演講案例是選讀,沒有關係。

4. 問題:個人認為「非反應式研究」所使用的文獻資料與觀察的測量方法,應該與「內容分析法」相同只是不同說法罷了,想請教老師的看法。

答:對。不過「非反應式研究」的範圍更大,也稱為「非干擾式研究」。「非反應式研究」(nonreactive research)的研究對象則並不知道他們被研究,或稱「非侵擾性測量」 (unobtrusive measures)" 例如參考服務的評鑑研究,不告知參考館員,引起很大的倫理糾紛。

5. 問題:PPT33.p提到「非反應式(非侵擾式)」研究的研究限制是很難建立時間順序與排除一些替代解釋,我有點不太能理解,希望老師能舉些例子說明原因。

答:「非干擾式研究」因為在觀察的時候,被觀察的特定對象並不知情,例如參考服務中的館員,所以研究結果不像訪談法,可以向受訪者確認一些疑問,只能針對觀察的現象撰寫研究報告,沒有其他解釋(替代解釋)的空間。這種情形也不知道要如何建立時間順序或是何種時間順序。

6. 問題:關於本週講義P25:次級資料分析的限制-3.分析單位相關問題:「許多統計資料是整體的資料,但研究者的分析單位卻是個人,這情況下可能會犯下生態謬誤」,想詢問此處的生態謬誤的意義是否指的是:不能以總體的一個大概狀態,來去推導某個個人的情況?例如:A市比B市的吸菸率要高,由此推論某個A市人會比某個B市人抽菸機率更高?-此種舉例是否就犯了「生態謬誤」?

答:這個理解可以。正確。

7. 問題:又,如果此種的確犯了生態謬誤,必須避免這種「從整體推論個人」,那麼反過來,「從個人推論整體」卻是可行的嗎?(感覺抽樣有一點這樣的概念,經由抽取一些樣本去推導母群體的樣貌是如何)

答:從個人推論整體也是錯誤的。所以量化統計的抽樣很重要,要注意代表性和樣本大小,以及信心水準,就是要避免過度推論。

8. 問題:講義第25頁中,次級資料分析的限制4 - 過度詳盡引用統計資料而導致具體性錯置的謬誤,教科書說不用太詳細,我覺得詳細的確會讓人覺得可信,但詳細一點之後誤差才不會太大,而且詳細的採用數值,如果此數值是正確的,為何不能使用呢? 看影片只說最好改成大略的就好,但不清楚原因,是怕太詳細之後也容易出錯嗎?

答:這裡是說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提供研究資訊,應該在適度的辨識範圍,例如社會科學研究中,小數點2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範圍,若是精密太空科學、數學等,應該就要另當別論。

9. 問題:研究時會接觸到很多初級與次級資料,次級資料也很常被研究者引用在論文中,但即便是知名或廣泛被運用的次級資料仍可能會出現錯誤。假如研究者發現引用率高的次級資料實際上有誤,若還想引用是否要標示、如何特別註記?

答:有錯誤的次級資料,不應該使用。

10.   問題:在次級資料分析的限制那邊,講到具體性錯置的謬誤,我能理解為是指因為將數據寫得很詳細,讓人覺得資料很精確,而這樣是不對的嗎?

答:應該不是這樣。應該是指資料不需要的過度精確,讓人看錯焦點。例如老師教研究方法,卻一直在改學生的錯字,反而忽略課程的內容,這就是模糊焦點,產生錯置的錯誤。

11.   問題:在講義第7頁中有提到,非反應式的測量方式的非常多元,研究者發明許多創意方法來間接測量社會行為。那除了講義上介紹的耗損測量、附加測量、文獻資料和觀察等,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方法?而若研究者自己發明測量方法,都會被整體學界接受嗎?

答:耗損測量、附加測量、文獻資料和觀察等的範圍實際上是很大的,在這些研究性質底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研究設計。例如老師講解的馬利蘭大學的參考服務評鑑設計就是其中一種。

12.   問題:另外,講義第14頁內容分析研究的步驟中,第四項建構編碼的類別以及紀錄單下方的解釋提到,將顯性及隱性編碼「傳換」為少數的編碼類別……,請問這邊是否應為「轉換」?

答:對。謝謝指正,對這裡是指轉換,已經修改並更新檔案。

13.   問題:在小組練習當中,我們以寄存統計資料來進行分析,除了了解如何以某一主題出發查找既存資料以及如何分析運用外,也有個問題是質性與量化的二手資料,在分析上是否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異同之處?例如本次小組練習是量化資料,而有關歷史相關或數位典藏內容相關的研究,則可能會用到一些文字敘述性的資料應該是屬於質性的二手資料為主。

 

答:政府出版品有寄存制度(repository),但是二手研究資料稱為既存資料(existing data)。對。教科書中教我們既存資料有質性和量化兩種,異曲同工就是不用研究者自行收集研究資料,只需依照研究需求,進行資料整理和資料分析。

14.   問題:講義第15頁中「內容分析的分析單位可以是字、片語、主題、情節、報紙文章、角色等。除了分析單位外,還有記錄單位(recording units)、脈絡單位(context units)、計算單位(enumeration units)。」其中不太清楚「脈絡單位」的意思?老師有相關的舉例說明嗎?

答:在內容分析法中,分析單元是指研究過程中,用以分析相關類目的基本單位,例如新聞研究中,通常以「則」為主,即以一則新聞、一則文章為基本單位來進行分析。常用的記錄單位例如:單字(詞)或符號、主題(theme)、人物(character)、句子或段落(sentence or paragraph)、項目(item)和時空單位(space and time unit)等。一般而言,最常用的記錄單位是「主題」(theme),輔以句子或段與圖片進行紀錄。脈絡單位是包含記錄單位在內的較大單位,若記錄單位是字詞,脈絡單位可能是句子、段、主題、章或全冊,脈絡單位用於描述隱含性的傳播內容,重視的是內容背景、情境、脈絡、藉以凸顯記錄單位的特性,換言之,內容分析中的脈絡單位是指研究除了考量記錄單位之外,還要考慮該單位所位在的脈絡單位才能確定其所屬的類別。例如以下提供的案例,是教科書的主題分析,同樣名稱的一個主題,放在不同的單元中,是指不同的課程,所以還是要有較大的脈絡,例如大類和子類的區別。雖然脈絡單位較耗時,但卻最有價值,也能較深入瞭解內容涵義,因此,研究者在進行內容分析之前,必須先閱覽整篇文章或整個版面,以了解其涵義之後,再進行歸類。

(資料來源:陳怡安(2009)。《國語日報》海洋教育議題之內容分析。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fwpd9 原文:http://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6897/1/097NTCTC611010-001.pdf)

15.   問題:講義中說明「適用內容分析的主題」包括:1. 涉及大量文本的問題、2. 距離相當遙遠或是散佈各處的內容、3. 難以利用一般觀察來瞭解或是記錄的內容,不太了解第二點和第三點指的可能是什麼樣的具體情況?第二點是指資料難以被集中觀察嗎?第三點的敘述是難以利用一般的觀察,是指需要事前訂立規則才能加以處理的情況嗎?

答:「2. 距離相當遙遠或是散佈各處的內容」,例如想要了解全世界新冠患者的治療狀況,我們無法前去遠方觀察; 「3. 難以利用一般觀察來瞭解或是記錄的內容」,例如新冠患者的復原狀況,一般研究者無法近身觀察。

16.   問題:對於生態謬誤這個詞彙,有點不太理解,是說資料是整體但分析單位是個人下,容易會犯錯,像是我的結果顯示常吃麥當勞的人容易發胖,所以我能說吃麥當勞容易發胖,但不能說肥胖的人都是吃麥當勞的意思?

答:很接近,但是生態謬誤特別和分析單位一起討論。在分析層次上,一般研究的分析單位的類型可分為(個人、團體、方案、組織或機構、社區)其他事務等(artifacts)等,應該要加以注意分析的單位。而產生生態謬誤(ecological fallacy)的問題主要是研究的分析單位與研究結果的判斷單位有時會有不對稱、不一致的現象。也就是說,生態謬誤是當研究的分析單位與研究結果的判斷單位出現不對稱或不一致的現象時稱之。例如:"當分析台灣地區失業率最高的幾個縣市的人口組成,發現都是以閩南籍為多,於是推斷閩南籍人口多的縣市、失業率都會偏高;"  這樣就是犯了生態謬誤的問題。因為研究並未調查失業率中度或低度縣市的人口組成;事實上,在全台灣地區所有縣市幾乎都是以閩南籍人口為最多;所以如果對於所有縣市均調查失業率與籍貫的相關,就會發現兩者之間其實並沒有特殊的關連存在。這個例子就是一種分析單位錯誤配對所產生的生態謬誤。

沒有留言: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