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暖身練習:閱讀實驗研究法的摘要,將懂與不懂的概念分成兩組。
懂的概念:實驗組、控制組
不懂的概念: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共變數、等組後測準實驗研究
2. 實驗研究的概念與內涵
3. 小組實驗設計練習:選一篇摘要畫出其實驗研究架構圖
(二) 學習的認知面
1. 將概念分類之後,給予概念操作型的定義
2. 適合研究方法的研究問題:對於問題已經有一些理解或概念,單是還存有一些疑問者。
3. 不懂的概念定義
Ø 依變項:因自變項的操縱而發生改變的變項稱之,即實驗的結果。
Ø 控制變項:增加實驗變異量到最大,排除無關變異量,減低誤差變異量到最少。
Ø 不等組前後測設計:實驗組與控制組人數不相等,並實施前測與後測。
Ø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因研究無法達到完全隨機分組,故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以排除前測差異的影響。在某些情況下無法將實驗組與控制組安排到程度相當時,例如實驗學校早已經能力分班,或是有一些足以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項,卻是實驗者即使知道也無法用實驗控制的方法來加以排除。要避免這類變項的干擾,我們可以採取共變數分析的方法。
Ø 共變數:變項共同改變的情形。
(三) 學習的行動面課堂中老師讓我們兩兩一組練習如畫出一個實驗研究架構圖,一開始我們很不知所措因為不知道該從何開始,而且對於實驗研究中所涉及的處遇、自變項、依變項等定義都還不是完全了解,所以我們這一組在討論如何找出自變項與依變項的過程就花了很多時間在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經過我與維寧討論的過程中,許多上課沒有釐清的概念也在討論的過程中理解了許多,最後我們總結了我們的想法與詮釋畫出了我們這一組的實驗架構圖,雖然不是完全的正確,但是最後老師與全班同學一起分享與討論各組的結果時,很多模糊的部分都透過同學的範例與老師的解說得到修正,經過修正之後我們的架構圖如下:
(四) 學習的感受面
今天上完課的感覺是深深覺得「聽」跟「做」完全是兩回事,因為聽老師講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應該都已經理解或懂了,但是一旦要自己動手實作的時候才發現我不懂的地方還真多,模糊不清的概念也是一堆,真是落差很大。不過在實作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部份就是模糊的概念能夠在與同學的討論之中得到很多解答,也許在討論的過程中會感到有些挫折或無力因為討論不出結果或是沒有正確方向的指引,不過經過大家腦力激盪出結果之後是很感動也很有成就感的,最重要的是,經過這樣思考出來的結果通常都會印象深刻,不會像聽過的內容一陣子就忘記了,所以多多思考與操作的學習方式是很有助於學習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
-
這樣也算實驗研究嗎? 本週的課程重點是實驗研究法。一開始美美老師再次提醒大家研究生應該如何記筆記。老師建議,寫大量內容的筆記時可以線性的方式記錄,也就是依事件的先後順序撰寫;但如果是範圍較小或是想要了解事件的輪廓或全貌時,可以用樹狀圖的筆記方式,搭配如FreeMind的方式呈現出...
-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暖身練習:閱讀實驗研究法的摘要,將懂與不懂的概念分成兩組。 懂的概念:實驗組、控制組 不懂的概念: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獨立樣本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共變數、等組後測準實驗研究 2. 實驗研究的概念與內涵 3. 小組實驗設計練習:選一篇摘要畫出其實驗研究架...
-
Week 12 非反應式研究 非反應式研究又可稱作非侵擾姓測量或是非介入姓測量,亦即被研究的對象不知道自己被研究。而非反應式研究的類型有下列幾種,並說明如下: 1.非反應式觀察 亦即不干擾被試者的觀察,觀察的類型可分為下列三種: 物理證據:如觀察物品的損壞程度 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