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組
題目:What stud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have used ethnography and what were their findings?
組員:成維寧(Winnie)、王怡璇(Ellen)、趙子萱(Joyce)、鄭宇涵(Clover)
一、與Foster的會議摘要:
第一次(10/30星期一下午1:00):
我們一開始的題目是用個案研究法作的資訊行為研究。跟Foster老師介紹我們的題目、找資料的方向和。Foster老師建議我們要對個案研究的定義作出整理,提供幾組關鍵字組合以及一些搜尋管道,也列出一些findings的探討問題,最後大致了解一下我們後續的分工情況。
第二次(11/24星期一下午4:00):
我們將找到的文獻類型和數量報告給Foster老師,老師建議幾個findings可行的方向:例如可以將各文獻中的資訊行為做分類,如資訊需求、資訊搜尋、資訊使用……或是將研究對象分群討論,另外也可以討論甚麼是個案研究特別之處,是用別的方法無法得到的結果?可以從各文獻中的分析或討論的部分下手。Future study可以從研究限制來發展,提出新問題,舉例如比較個案研究和其他研究法之研究結果的差異。
第三次(11/27星期四下午?):
在討論時發現我們對個案研究的定義錯誤,沒有清楚區分出個案研究和個案研究法的差異,我們找到的幾乎是個案研究而非個案研究法的文獻,這些文獻因此無法使用。真正用個案研究法的文獻相當少,老師建議我們至少找到10篇文獻,或是換成民族誌研究法,讓我們自己去決定。我們也將設計好的海報樣式給老師看,大致上是可以的。
二、小組心得:
我們這組一開始的題目是結合個案研究與資訊行為,我們原本以為這方面可以找到很多參考資料,沒想到,因為我們對於個案研究的定義不是很清楚,所以到最後才發現:在國內,個案研究法並不是個很「盛行」的質化研究法,特別是運用在資訊行為領域上。若是我們能盡早將「個案研究」的定義整理出來,並與「個案研究法」的定義釐清,也不會發生到最後關頭才要換題目的窘境。
在最後要換題目時,我們一起想了很久,但因為都跟別組的題目或領域類似,之後才在FOSTER老師的建議下,將題目換成民族誌。但當我們決定換成這主題的時候,已經是星期五上午了。所以我們(怡璇、維寧、子萱)三個人,連續花了整整三天,才趕出這個海報。
因為這個作業都是要與Foster教授討論,閱讀的文獻多數也都是英文,到最後也是以英文呈現海報,並且用英文來報告,所以在無形中也訓練了英文的各項能力,這算是很特別也很難忘的經驗。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
-
這樣也算實驗研究嗎? 本週的課程重點是實驗研究法。一開始美美老師再次提醒大家研究生應該如何記筆記。老師建議,寫大量內容的筆記時可以線性的方式記錄,也就是依事件的先後順序撰寫;但如果是範圍較小或是想要了解事件的輪廓或全貌時,可以用樹狀圖的筆記方式,搭配如FreeMind的方式呈現出...
-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暖身練習:閱讀實驗研究法的摘要,將懂與不懂的概念分成兩組。 懂的概念:實驗組、控制組 不懂的概念: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獨立樣本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共變數、等組後測準實驗研究 2. 實驗研究的概念與內涵 3. 小組實驗設計練習:選一篇摘要畫出其實驗研究架...
-
Week 12 非反應式研究 非反應式研究又可稱作非侵擾姓測量或是非介入姓測量,亦即被研究的對象不知道自己被研究。而非反應式研究的類型有下列幾種,並說明如下: 1.非反應式觀察 亦即不干擾被試者的觀察,觀察的類型可分為下列三種: 物理證據:如觀察物品的損壞程度 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