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8

[維寧] 第十週 調查研究

一、從事的活動(上課過程概述):
1. 個人自行操作數位學習物件(DLO),並評鑑
2. 老師講課─介紹問卷調查法
3. 練習如何設計問卷
4. 上次作業檢討
二、活動的內容(行動面):
A.小組問卷設計練習:
將下列的題目修改:
1. 我覺得這個DLO的介面容易使用(0至10分量表)
2. 我覺得這個DLO的內容結構容易理解(0至10分量表)
3. 我覺得這個DLO的學習效果很好(0至10分量表)
4. 我最能理解的部份是(text)
5. 我最不能理解的部份是(text)
6. 我對這個DLO的建議是(text)
下面是我們這組修改過後的問卷:
因為我們認為量表0-10分太冗長,所以我們採五點量尺:「非常同意、同意、沒意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之後再加權總計。後面的部份,我們則採開放式問答,並修改我們認為用詞或題意較為不清楚的部份。
三、認知上的改變(認知面):
A.建構問卷:
1.理論架構要很強,要了解自己的研究問題
2.操作定義要清楚(e.g. 何謂"多",何謂"少")
B.調查研究的步驟:
1.形成假設理論
2.進行步驟設計
3.決定取樣方法
4.實際進行
5.整理、分析資料
6.撰寫
C.問卷題型可分為:事實問題、態度問題、情感問題
D.問卷問題呈現方式:簡單式、列聯式、矩陣式

E.問題形式:開放式、封閉式

四、心得感想(感受面):
以前我在大學時期就有做過設計問卷的工作,不過那時對問卷這玩意兒,還是一知半解。雖然我知道用詞要小心、語意不可模糊、題意要清楚明瞭,但那些問卷呈現的方式,我真的沒研究過。透過這堂課,才了解到更多知識。
而我前陣子因為要幫忙老師的計畫案,又接觸到設計問卷的工作。那時單純的以為:只要達到用詞要小心、語意不可模糊等「條件」或「標準」,就是很好的問卷。不過沒想到,老師還告訴我:還要考慮到研究對象。因為這計畫案受訪者(問卷填寫者)有些可能不識字、讀的書不多,而我設計的問卷太「專業」、用詞不夠白話,所以不適合用。這再次驗證了:「理論是一回事、實際去做又是一回事」,而真的唯有邊做邊學,才會讓自己學得更多。

沒有留言: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