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25
[雅琳]W18_訪談法
[雅琳]W16_量化研究小組發表
[雅琳]W14_ 論文撰寫
當有幫助。接下來老師解答了幾個同學過去在wiki上所提的問題。
1.找尋研究問題
2.如何去篩選數量如此多的相關論文?
[雅琳]W13_Kuhlthua 坐談會
在圖書資訊學Kuhlthua的ISP model是三大資訊行為理論之一。在聽演講的過程中,本以為一個大學者應該充滿敏銳的味道,說起話來會把理論跟專有名詞組織的謹謹有條,可是講堂前出現是一位非常和藹可親的婦人,親切又讓人覺得很聰明可以信賴,真像是我心中偷偷理想中的圖書館員。而她的故事,也真的是因為在圖書館工作,因為替孩子們著想,想要幫助他們解決才會著手研究這些理論。想到這背後的故事,本來硬梆梆的理論就好像有了生命。
因為聽力的落差,而有些回答想在書中也是可以查的到,所以只筆記了幾個點:
1. 如何從不同情緒個性的人身上蒐集資料,建構出一個理論:
找出每人行為模式的相似點,但也找不同點。在研究過程中,每個學生會採取不同的行為,也有不同的目標。把相同點集合在一起成為pattern,再發展為model。但是最近的研究也發現了不同的model,有些學生的情緒不會產生明顯的波動,這樣的人只會蒐集堆積事實性資料,不會建構自己的知識。這點與一個瑞典學者有相同的發現。
2. 發展研究問題時,與人交談有助發展議題。要直接去討論素材,可是不要討論步驟,then your idea will come and follow。Kuhlthua老師並提到,group information use,是未來重要的研究趨勢。
3. 給我們寫論文的建議,有幾個要素很重要:
確切可用的資訊、時間、興趣等等。在資訊行為研究過程中,時間是個重要的因素。
4. Kuhlthua老師認為,資訊行為研究與作檢索研究的人已經漸行漸遠。人的工作行為有太多不確定因素,應該通力合作這一研究領域。
最後老師介紹了她的新書Learning inquiry,聽起來很符合我需要的書。她所有的研究都一以貫之,最終目的都為了解決人們在學習上的煩惱和困難,想讓他們享受知識的樂趣,不止是位學者,還是位不斷熱愛孩子學習的好老師。
2009-01-22
2009-01-21
[維寧] 第十八週 期末訪談
我有興趣的研究領域是在數位出版,題目的話,我期末報告題目是著重在大學出版社/大學出版中心的數位出版發展情況。其實範圍還要再縮小,不然「發展」還太籠統、包括的內容也太大了,但目前我念的PAPER還不夠多,若要再將範圍縮小,又要思考研究可行性的問題的話,我想我還需要再下點功夫、多努力看相關的PAPER才行。另外,也要不斷地觀察國內與國外數位出版發展的情況。(這部份其實我個人認知還不是很夠,有機會的話,希望各位同學能多給我一些意見,激發我一些新的想法。)
回顧這一整學期,我印象最深刻的部份,我覺得是質化研究的部份。
可能因為那次的作業「難度太高」,加上我們這組又遇到很多困難,另一方面是第一次與國外教授接觸(平常實在是很少),所以對我來說是印象最深刻的學習回憶。還有就是,因為我喜歡與人互動,質化研究能夠跟研究對象有比較深入的接觸,而且我還沒有實地運用質化研究方法去做研究,若未來有機會的話,我希望能夠讓我「自己玩玩看」。
比較不懂的部份,我覺得對我來說,還是量化研究的地方。
我大學做過國科會的研究,那時因為完全沒有理論的基礎、甚麼都不懂就都靠自己去摸索,雖然實作的經驗有了,但我在「理論」方面的認知還是不夠。這學期上了研究方法後,每次看書及上課,只要是接觸到理論的部份,我就會把最新學到的知識,與自己過去實作的經驗相互驗證,看自己是否有哪些部份還是不理解、當初過去做研究時的缺失是甚麼,還有未來我在做研究時,如果遇到相同的情況,我又該如何解決才對。不過我認為,我在量化資料分析的階段,對於那些「統計理論/方法」還是很不清楚,可能是因為還沒修過統計的關係,所以這方面的認知還是不足,所以我認為這是我未來(下學期修統計時)需要再努力補強的部份。
[子萱]第十八週 分組對話
*第一回合:我被若涵訪問,關於自己未來可能研究議題、或是期末報告的主題、動機、方法等。在這段訪問中,覺得自己的回答充滿了不確定的感覺,因為雖然有一個大方向,但是對自己將來要研究的主題還是很模糊,在若涵的引導下,去思考一些比較具體的問題,例如研究的實際執行方法、可行性、貢獻等,在訪問的過程中,若涵也拋給我一些她自己的經驗和觀點,給我一些不一樣的思考。
*第二回合:我訪問芳伶,這個學期的回顧以及懂和不懂的部份。以下是芳玲回答的大致摘要~印象最深刻-Foster老師的課堂練習和報告都很有趣,學習很多。最懂得部分-因為質化分組報告的關係,對質化研究(特別是非結構式訪談)較了解。另外,透過上課筆記和部落格心得,可以把每次上課內容再做整理,複習一遍。認為困難的部分-量化分析、方法論、一些名詞還不太了解。對自己研究有幫助的地方:文獻探討的寫作,問卷及量化分析方式,是自己研究中會用到的部分,可以應用在報告中。
心得:透過這樣的對話,跟同學間有機會方享彼此的心得和想法,雖然平常大家都有把心得寫在部落格上,但是比較少有即時的互動和回應,我覺得很不錯~這門課老師沒有讓我們用考試來作為評量,而是透過課堂練習、分組及個人報告,以及在部落格上建構自己的知識。基礎知識的紮根和實作應用上同等重要,因此,要花功夫把許多重要概念再補齊。研究法這門課雖然結束了,但之後又是新的開始,希望在接下來預備進入下個學期前,可以再好好複習研究法的知識,為將來的研究道路做好充足的預備。
[子萱]第十七週 量化資料分析
*量化重要的三概念
1. 整理原始數據-編碼簿 問卷上答案記錄的表格
2. 量化資料分析
-描述統計
-推論統計
3. 解釋數據
-解釋或是給予理論一些有意義的結果 (在解事實需要注意衣些基本概念或用詞,例如老師舉例的:對立假設-接受或無法接受對立假設;虛無假設-拒絕或無法拒絕虛無假設。)
---
*單變項分析-敘述統計:次數分配frequency、集中量數(max、min、平均數、中位數、眾位數)、離散趨勢測量(每個樣本數跟平均數的距離有多遠) 。在這個部分,老師讓大家分組作一個小練習,將課本上一例之性別和收入的統計結果用表格呈現。在當中交了我們一個小概念:類別變項要用次數分配表達 ;而連續變項要用集中量數表達 。
*雙變項分析-兩個變項的分析, 可以比較兩個變項相同異(t檢定、卡方、變異數)、有沒相關(相關係數) 。通常會用散布圖呈現,有形狀、方向、密度來看出雙變項間的特色。
*兩個變項以上:多元迴歸分析
*推論統計:型一型二錯誤、統計顯著度、顯著水準。
在學習量化分析時,多看例子很有幫助,或是先深入讀一本論文,可以對某種研究法有較具體的認識。 老師告訴我們,量化分析不該是那麼難懂的,基本上就分三塊:輸入資料、分析(每個變項都先作描述統計、再作集中量數等….) ,要做兩個變項是否相關時,需要先有強烈的理論基礎,知道兩變項可能有關連,而不是隨便將兩個變項湊在一起做分析......這些量化分析的知識需要多讀多看,盡量用自己的語言去理解,會比較容易建構起來。
老師也給大家一些勉勵,在研究的路上,有時候可能碰到一些困難,但我們可以看看別人的經驗,很多人同樣不是一帆風順,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除了研究上的瓶頸,內心的挫折是更難走出來的,當遇到這樣的考驗,走過去了~就會脫胎換骨。
[子萱]第十六週 量化分組報告
在大家報告完後,老師提了幾個要注意的點,大致列了一些:
*研究有假設時,一定要有統計上的顯著性檢定。而假設一次只能包含一個簡單的概念。
*不一定都有假設:調查研究很多不是以驗證為目的,只是想藉由許多樣本得出某個現象,因此調查研究沒有研究假設是可以的。
*忠實反映他者的研究:不要自己替它加研究假設。
*描述統計的分析,建議可以把全部樣本特質放在同個表格上一起呈現,在樣本整體的表達上也很方便做比照。
[子萱] 第十三週 Dr. Carol Collier Kuhlthau座談會
另外,在同學的發問中,老師也回答到,這個理論不一定適用在所有人身上,會因為處在不同的情境、或是不同的資訊尋求任務中,產生差別。如果只是單純的蒐集事實資料,就不會經歷到整個情緒的變化,因為他沒有經歷到那些重新建構自己知識的階段,因此不會感受到疑惑、理清思路時的混亂、找到答案的喜悅等情緒的波動。
雖然這次座談會只有短短一個小時,從Kuhlthau教授自己的分享,以及同學和老師的提問中都得到很多收穫,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們的眼界更開闊一些。
[宇涵] 十八週
整學期下來,我覺得問的最多次的問題是"懂"和"不懂",這是在學期初剛上課的時候老師請我們歸類問題而提出來的,我覺得真的可以作為學習過程中的檢討,是對自己的學習自問自答的好題目。現在想起來,一個學期當中經歷了很多事,可能也沒辦法完全回答,學期初不懂的東西在學期末是否都弄懂了呢?有些東西在學期中接觸之後才是開始去了解他的契機,所以其實可以說多了更多不懂的東西,但是多的這些不懂的東西是更想要去了解更多、研究更多的東西。
而關於期末報告(我看到很多人的訪問都圍繞在期末報告的題目上),我不是很容易發現哪些地方有著值得研究的問題,所以在尋找主題和問題時,圍繞著我感到有趣、想了解的議題或工具上去挖掘,在其中常會突發奇想的做些嘗試,很想知道到底這麼做的結果會是如何?我想實作和實驗是我一直以來最感興趣的事,任何事情做了就知道,我常常有這樣的想法。
我看到一些工具和技術就常會有"如果...會怎麼樣?"的問題想法出現,而以前有這個想法的時候總是會因為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做而放棄,現在卻想起上課時老師常說的,"研究方式要依據研究題目的本質而決定,不要怕研究工具。"所以想要向我的想法挑戰,不要害怕工具的困難,畢竟不嘗試是不知道的。有著這樣的想法所以我想要至少試試看接觸我以前一看到就放棄的技術實作的問題。
2009-01-20
[怡璇] 1/14 Pair Discussion & 期末訪談
這一次上課是本學習研究方法最後一堂課也是相當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次上課,老師規劃這一次的上課為兩階段的分組討論,第一階段是針對自己的研究題目與同學分享與討論,第二階段則是針對本學期學習研究方法歷程的回顧,重新審思我們學到了什麼,以及還有疑問、不是很了解的是什麼地方。在這兩階段的活動當中讓我對自己的研究方向得到很多意見跟想法,對於學習研究方法也有更多的一些理解。
(二) 學習的行動面
[第一階段訪談]
關於研究題目的訪談,我是和志佳一組進行討論。志佳扮演訪問者的角色,而我是被訪問者,我們的訪談重點如下:
1. 研究方向:我目前訂的題目是「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與評量指標之研究」,希望藉由國內外的相關績效評量指標,再參考國內相關法規標準與圖書館統計標準,與實務館員訪談以了解績效評量指標是否可實行於圖書館,最後擬定一份適合國內大學圖書館進行績效評估之指標作為參考。
2. 對於研究方向提出的問題:各大學圖書館的館藏政策不同,要如何進行評比?針對圖書館的館員進行訪談時,不同館員之間對於指標之重要性與可行性的認定可能不同,如何從中取得共識以得到各館都可使用的績效評量指標?另外,各館的統計數據可能不同,有些館有統計該項目但其他館可能沒有對該項進行統計,這樣要如何進行評鑑?訪談學校的樣本數應如何取樣?是否具有代表性?
3. 對研究方向提出的建議:可能需要縮小研究範圍,限定在圖書館營運上某部份的績效評量指標,如:館藏、經費或人力資源等等,若是圖書館營運整體上的績效評估指標可能會有點範圍太大,在實際取樣或是分析上都可能會遇到困難。
[第二階段訪談]
第二輪的討論是我跟若涵一組,針對學習研究方法一學期後討論學到的以及還不是很了解的地方為何?我扮演訪問者而若涵是受訪者,我們的訪談內容如下:
1. 本學期研究方法課學到最多的部份:
若涵覺得印象最深刻的是質化研究的學習過程,像是田野調查、訪談等,因為質化研究可以直接接觸受訪者,可以得到一些非預期中的東西,而且能在沒有任何預先假設的狀態下從與受訪者的接觸過程中得到研究結果。另外,若涵也覺得質化研究對他來說比較簡單,因為直接與受訪者接觸可以得到較可信的描述型資料,而非數據式的統計結果。另外,研究假設的部份也是若涵覺得學習到很多也最有心得的一個部份。
2. 本學期研究方法課學完後還不是很懂的部份:
若涵覺得量化研究是還需要加強的部份,像是問卷設計的部份,就有很多困難處,如何設計一份好的、具客觀性、問題之間有關聯性的問卷是非常困難的。另外,量化資料的分析也有困難的地方,如何在那麼多的量化分析工具中找到適合的分析方式,或是解釋分析後的數據等都是有困難的。而且若涵覺得量化研究像是隔著一層面紗在分析受訪者,因為無法了解受訪者的想法,只能透過數據的呈現進行分析,因此比較有距離感。因此,對於量化研究的理論或是實際操作的部分都還有待練習與釐清。
(三) 學習的感受面
這一次的小組訪談讓我得到許多新的見解與想法,不管是在研究方法的學習上或是自己的研究方向上都得到很多不一樣的意見。像是我自己在第一階段的討論當中就獲得很多心得,因為自己在思考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得那麼周延與完備,也許一心只想得到預期的結果,但是在與同學的討論後,才發現到自己沒想到的地方還很多,同學也點出了一些存疑的地方,像是研究範圍可能太大了,造成可行度較低等的問題,還有一些研究的細節也是需要再思考的,從同學給我的意見當中讓我發覺到更多的問題值得去深思,相信這就是老師希望我們進行訪談的用意吧,從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得到別人給予我們的意見與建議。另外,對於研究方法的學習,也能透過這樣的機會將自己內化的知識講述給別人聽,不但可以在加深自己對於概念的認知度,如果有錯誤或是存疑的地方也可以藉此機會跟同學們交流,像是我跟若涵就有討論到假設的問題,因為自己對假設的部分還不是很清楚,剛好若涵在學習假設的部份又非常有心得,所以與她的對談與討論當中我對假設這個部份就有更清楚了理解了。在最後一堂的研究方法課中,我學到很多也得到很多對研究方向的想法,真是獲益不少!
[怡璇] 1/7 量化資料分析
1. 整理原始數據:問題上的答案,記錄的表格。
- Codebook: raw data(原始資料)
- Coding book: 整理過的資料
3. 解釋數據:可以解釋或是給與理論一些有意義的結果。
- 樣本數:最少不少於30個樣本,每個cell裡面至少要有五個樣本。
- 離散數:樣本離平均數的距離。
- 單變項分析:包含次數分配、集中量數(眾數、中位數與平均數)、離散趨勢
- 雙變項分析:比較兩個變項之間的相關性,相關或是相異(t檢定、卡方檢定、多元迴歸等)。
- 描述量化研究之假設時,須以「….在統計上有顯著相關」呈現。
- 編碼簿中的錯誤資料以N(null)呈現。
對於這一次量化資料分析的課程,學習的過程中讓我感到有些挫折,也許是因為還沒有修習統計的相關課程,導致很多分析方法或工具看不懂或聽不懂。經過量化研究的小組報告之後,對於這一些統計上的專有名詞是有一些印象,但是要深入去了解數據的分析方法時卻又疑惑不斷,真不知是數學能力不夠好或是邏輯理解能力不足,雖然聽完老師的解說後,還是無法形成具體能理解的概念,我想自己需要再多看看一些量化的文獻或是下學期學好統計了。
[詩絨] 期末訪談, 1/14
我第一次是擔任被訪問的人,訪問我的是楚鈞。他一開始先問問我的論文題目,及相關的細節,再來我們開始討論研究方法。他提出一些我沒想過的問題,我覺得很 有趣,因為都是我沒想到的問題,如:這個東西大都是誰在用?有時問題是刺激思考,思考後會加深我們的研究興趣與決心。 他也告訴我他的主題與研究方法,我們討論了一下研究的工具,也讓我更正了一些原本不正確的觀念,謝謝你,楚鈞。
第二次換我訪問映竹,我們是討論了論文的方向與本學期學習的最好跟比較不好的項目。不過,比較有趣的還是在論文的地方。因為我對她的題目不是很清楚,所以常問一些把問題扯遠的問題,呵呵 (汗)。
跟同學們交流的感受跟收穫都挺豐富的,我們可以彼此天馬行空的討論與論文相關或不相關的問題,也有在討論現在流行的事物,每個關注的點不同,形成每個人都 是專長不同的獨立個體,這就很像可以解釋wiki會如此盛行的原因。在幾個禮拜前曾跟同學說好要一起討論期末報告的,不過才討論過一次,就礙於其它報告無 法繼續,甚為可惜!面對面的交流不只在知識層面,也包含了情感與信任的交流,希望下學期我們還能有定期討論的學習伙伴,而不限於指導老師。
研究本身是個很迷人的東西,迷人之處在於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滿足研究者的好奇心,結果總是包含可預期與不可預期的部份。「研究價值」也許無法在短時間立 現,然而,使用正確的工具與方法從事研究,就是具有潛在價值的成份了。學好研究方法,是進入研究領域的第一關,希望我們未來都能善用這個工具,發展個人特 長、創造自己的「研究價值」。
[詩絨] 量化資料分析, 1/7
1. 整理原始數據─問卷上答案記錄的表格
a. 編碼簿 code book, 研究前的分組概念,就像食譜一樣。
如: 男1 女2; heavy reader 1, light reader 2.
b. Coding book: 整理過的資料,實際的材料擺上去。像 "raw data"
2. 量化資料分析─研究者做一些事,將這些原始資料變成能夠看出他們在假設上陳述的為何。
a. 描述統計:
i. 單變項
1) 次數分配:describe frequency. 可以連續變項或分類變項。
2) 集中量數:眾數mode (最多的), 中數 midian (中間值), 平均數mean, max (=sealing), min (=floor). 只能用在連續變項。集中量數測量方法,做一個完整的表,每一個變項都希
望能做一個"描述統計"。
3) 離散趨勢測量方法: 每個樣本數跟平均數距離有多遠。
ii. 雙變項 (雙變項間的關係) 散布圖 (形狀 方向 密度)
1) 相關係數
2) 相異係數
○ t檢定
○ 卡方檢定
3) 迴歸 (regression)
b. 推論統計─ "x 跟 y 有統計上的顯著相關"
i. 注意目的
ii. 統計顯著度
3. 解釋數據 - 最後能夠解釋或給予理論一些有意義的結果
a. 虛無假設 : 用詞 "無法拒絕"。
b. 對立假設: 用詞 "接受或無法接受對立假設"。
量化分析在我們上次的小組調查作業裡,我們已有稍微的討論到,對於實務上的運用仍有一段距離。希望能對我們下週上統計學有個概念,也要我們因研究題目來選擇適合的研究方法,而不是不會哪一種研究方法才選另一種,對質化或量化而言。
下課前老師提到當我們在看文章時,我們應該想該如何與作者的思想相抗衡?或是我們應該要知道「我想知道什麼」。我同意這樣的想法,這是一種思考的訓練,不過前提是要多閱讀,才能漸漸提出看法。
[楚鈞] 第十八週 討論聊天
Game 1
一開始我是訪談詩絨,我問她期末報告做的題目是什麼,
她說是從著作權法去探討古籍資料庫,
我覺得這個題目很有趣,所以就繼續追問她細節,
她覺得在看相關文獻時會遇到的困難,
就是會遇到很多法條的問題,
而她目前偏向的的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這兩種,
其中比較有趣的,就是其實現在古籍資料庫使用的人並不是很多,
且古籍大多都已經沒有著作財產權了,
不過數位化常常還是有法律的問題,
我覺得這種時代差異所導致的問題不可避免的。
而她之後想要研究的題目,是跟資訊政策相關,
她也說老師會建議她從美國圖書館成功的案例來作為借鏡,
看看同樣相關的政策套用在臺灣的圖書館會如何。
我覺得在訪談她的過程也是個很好的學習經驗,
雖然她看到我的筆記本說她跟我一樣都抄的亂亂的,
但我覺得她對於事物或概念的看法或想法很有條理,
也會很謹慎,這點是很值得我去學習的。
Game 2
而第二個遊戲是佳典訪談我,他問我這學期的課程下來有些什麼看法,
學到了什麼,我覺得課前的預習是很重要的,
先把自己懂的和不懂的概念列出來,這樣子才會比較有效率,
而課後的演練也一樣重要,這過程可以讓我們瞭解到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不恰當的,這樣之後在作研究時才不會發生同樣的錯誤。
而在與外國教授互動的過程中,也可以增進自己的英文能力。
除此之外,小組的報告更是個學習的好管道,
除了和自己小組間的討論和溝通能夠訓練自己表達出意見和聆聽他人意見之外,
也可以從別組的報告中看到許多我們沒有發現到的概念或事物,
將他們的優點學起來,對於之後的報告是很有幫助的。
(心得)
研究方法的課到一個段落了,不過這並不是結束,
而是另外一個開始,今天這堂課的互動和交流,
可以作為一個綜合的整理,看看這學期的收穫和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我覺得不懂的事物,透過圖像化之後會比較容易理解,
把一大段的文字經過消化,畫成一個圖,便能夠清楚的理解。
而我最大的感想是「動手作,並從錯誤中學習」,
不管是學什麼東西,實際演練是很重要的,
學到了一項知識或工具,就要馬上實際操作練習,
當中雖然會遇到很多錯誤和挫折,但是這些都是進步的原動力,
透過這些過程,可以把要學的東西學的更透徹更完整。
[若涵] W18 最後一堂研究方法(含9/18上課心得)
選擇夥伴的方式是抽籤,我第一梯次中抽到子萱,我要訪問她未來想要研究的方向及主題。子萱感興趣的主題是閱讀與公共圖書館,這是她期末報告也有提到的方向,我原本以為她想要推廣閱讀,但子萱解釋是從研究的角度出發,看有哪些面向和因素是可以加強民眾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廣度,增加閱讀深度,而研究對象則是設定在兒童,因為兒童的可塑性大,成人則比較難改變閱讀的習慣,若是可以在年幼階段開始培養閱讀的習慣,相信可以大大的提升閱讀風氣,鼓勵全民閱讀。子萱告訴我一個閱讀的循環理論,就是人們在產生閱讀的動機後,就會開始選擇書,然後閱讀完後,會依照這本書對於讀者產生的反應而有不同的結果,例如這本書很好看,可能會激發讀者進而閱讀這系列的書籍,或者限定於某作者的作品之下,或者搜尋其他有類似主題的書籍。我覺得這很有趣,因為我的習慣是,看了某本很好看的書之後,就會到圖書館將那位作者所有的書都借回來一次看完,就如同循環理論一樣,會刺激我的反應。但我也產生疑問,如果閱讀到不好看的書呢?會不會一竿子打翻一艘船,我會!大概那位作者就是會寫在我的黑名單上了,不過當然也有從黑名單翻身變為白名單的例子,不過就很少,所以我就建議子萱可以多多觀察看到不好看的書後,人們會有怎樣的反應呢?當然要是可以降低一竿子打翻一艘船的情況是越好啦,不然這樣很吃虧的。
後來在第二梯次中我就和怡旋一組,老師常常把我們兩個搞混,那我們兩個一組老師應該有稍微頭大了一下吧!怡旋就訪問我這學期來懂與不懂的地方,也許是因為最先接觸質化研究,所以質化研究我比較有興趣而且較懂,我認為可以進入一個場域做研究,融入其中卻又要能跳脫,這樣的挑戰是吸引人的,當然這樣的研究方法感覺也比較多冒險因素在其中。而量化研究在設計問卷上我就覺得很困難,我還沒有見過一份設計十分恰當的問卷,因為常常會有矛盾、衝突、文不對題的情況發生,至少我這學期以來所做過的問卷,都會有這樣的問題產生。而且從數據中要釐出頭緒,還要產生分析結果,我想這對我來說會比較困難吧。老師提醒大家不可以因為畏懼量化而選擇質化,我也很想快點跟量化研究熟悉一點,真的是期待下學期的統計課程,可以加強我對於數字的概念。
這學期終於來到尾聲,時間真的過得很快,一眨眼近半年的課程就結束了。想到9/18那天,我搭公車來到這個不是很熟悉的地方,我的直屬學長14在所上等我,我慢悠悠的走進所上,他將兩本課本還有一輛腳踏車模型交給我,課本是要給我的,14一早就到所上幫我借了研究方法的書,而腳踏車模型是要給班代的,我很開心的跟他道謝後,14笑笑的說:「昨天不是才提醒妳不要遲到嗎?」我有點納悶的看著他,還沒上課不是嗎?只見學長眼中泛起了一陣驚訝的說:「研究方法不是兩點就上課了嗎?妳已經遲到40分鐘囉!」噢...我的天阿,我想我的迷糊症狀並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反而有漸增的趨勢。匆匆的趕到教室,大家都早已進入狀況了,而我這個迷糊鬼也只好冒冒失失的加入你們,當時應該是很想挖洞鑽進去教室吧!總之,很壞的就是遲到了真丟臉,但很好的是那次也是最後一次遲到囉,我現在想起來其實還是感到恍若昨日罷了。現在回想第一次上課,老師和同學們說了些甚麼都不太記得了,我只記得我遲到然後就一直想要躲起來而已XD 而我很想知道當初我到底以為幾點上課呢?這也無從得知了。
過了一學期了,遇到不只是一群好老師,還有一群好同學,我很慶幸當初所做的決定。期許自己在往後的日子中,也能一直保持好奇心,關心身邊的事物,從中不斷學習,鍛鍊自己的腦力和我所欠缺的耐心。
[若涵] W17 量化研究
統計課本很喜歡用的假設檢定例子:法官在審理嫌疑犯時,被告聲稱自己是清白無罪的,檢察官就要企圖證明被告有罪,法官則是假定被告所宣稱的無罪是事實的,除非檢察官提出足夠的證據證明被告是有罪的。
這一段長長的話其實只有一個意思,就是利用證明來推翻想法。
我覺得這是很好玩的,但其實很難思考的,怎麼知道這樣的辦法是合理沒有破綻的?就例如法官怎麼知道檢察官的證據是沒有問題的呢?也許是我陷入文字敘述中的牛角尖吧!
但除了假設檢定外的統計我是很陌生的,我想我的統計能力還停留在高中階段吧,困難的不是在於計算,而是能夠運用於何處。就如同我期末小組報告時有提到中位數檢定是為了無母數而設計的分析辦法,但其他的統計方法,又該如何運用在哪些分析上呢?期待下學期的統計課程,可以彌補我過去的缺失,首先先把所有的統計概念都釐清後,我才可以完全了解老師今天上課的內容吧。
老師在一開始上課的時候,就告訴我們要思考問題,絕處逢生,遭遇到困難後才可以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並且期許我們閱讀。從整理原始數據、量化資料的分析,還有解釋數據中明白自己學會了甚麼。
有個作者提供了她的閱讀辦法,她的辦法是理想的,我時常會反省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盡量保持這樣的緩慢的步調,以下分享那位作者的想法:「讀一本書要讀三次,第一次一口氣讀完,越快越好,大致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甚麼,第二次閱讀要用跟作者對等的態度閱讀,作者說甚麼要逐一的思考批判,不管她說甚麼都要想一想,難道沒有漏洞嗎?如果同意作者那麼不用背也會記下來,如果不同意作者就要整理出自己思考的結論,要是找不出重點,可能是讀得不夠認真,要不然就是作者打混,第三次閱讀最好跟第二次閱讀空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要時常回憶起這本書,將書上的東西跟你所看到的世界去做印證,看你跟這本書的概念是不是能夠起演繹作用...讀書不要急躁,用最慢的速度去讀它....」(憑著我微弱的記憶打的,可能文字上會有些出入)
[若涵] W16 量化分析小組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學習畫出研究架構。有些論文作者會畫出他的研究架構,令人一目瞭然,但我所閱讀的這份並沒有,就連文字敘述也不見一二,後來和永嘉討論了很久,從他的問卷結構上去思考,原來他的研究架構就存在於問卷之中,我將研究架構想得太龐大廣泛了,但其實不然,只是整體想法的表現,用圖示來彰顯。
圖書館的滿意度影響因子,我們歸類為硬體與軟體、個人特質以及使用情況三種,根據這三種不同的方向,將文獻中所閱讀到的條件一一分類進去,畫出一個概括五份論文的研究架構,就可以得到一個完整具體的概念。從這個圖中不僅可以得到初步的概念,在之後的結論和建議也可以一目瞭然,一眼就可以看出那個部分可以加強或者很棒的地方等。
最後在我們的觀察中,老師有提到我們的圖可以做為今天的結尾:
我覺得用圖示來表示是很好的辦法,在視覺上比較容易產生記憶外,也可以清楚的看出整理後的結果,就像柏堯他們做的,不僅可以一次比較四分文獻,也能看出他們整理出來的重點。比文字敘述還要簡潔有力,以後報告要盡量使用圖片來解釋。
[若涵] W14 同學分享論文經驗
這三位同學中,維寧是主動寫論文的,她說她的動機是獎金,但我認為即使獎金很高,願意去寫還是令人佩服,倘若今天換成我,我會不會參加呢?其實這問題我也不知道答案吧!她提到寫論文會遇到撞牆期,這樣的挫折感也許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如何調適心情,排解鬱悶,維寧也提出了她的辦法,也告訴大家不要鑽牛角尖。我不知道寫論文的撞牆期(因為還沒開始寫嘛),不過我知道工作的撞牆期,從我高中到現在,做過無數份工作,有工讀生,有正職的,只要工作時間久了,我就會陷入煩躁的情況,會一面想著我不想去上班然後一邊換衣服出門,但這過程中心裡面可是轉過很多現在回想會嘖嘖稱奇的想法。因為我還沒寫論文,所以也無從比較這兩樣的差異,但我現在的想法,還是會覺得論文簡單點,畢竟是為自己負責,不需要幫誰的忙,為誰做事,這樣的心情好難解釋阿。
柏堯一向是我眼中的軟體小天使,他很會利用工具,就像豆子謄稿機,我還不曉得有這麼棒的東西,我決定以後我在作業過程有疑問就問他有沒有軟體可以介紹一下。(希望以後會出現作者用嘴巴講話就可以自動打字的機器!) 柏堯提到寫論文的過程中,不能失去樂趣,我覺得這很重要阿,應該說無論甚麼事情都不能夠失去樂趣,失去對它的熱情,不然很快就會消磨殆盡。就像參加社團一樣,為什麼要為了某些事情而認真努力,這就是熱情支持興趣,興趣又保持樂趣的最好結果。
易耿則提到了他在研究的過程,對方因為他是學生而產生不信任感,其實我覺得這個現象是非常普遍的,也許是社會認知的影響,學生還是缺乏了一點說服力,無法完全認同學生所說的。
在課堂中,老師也藉此機會告訴我們寫論文應該要注意的事項,就連標點符號等小細節,也都清楚的有張表可以參考。今天的分享我覺得很棒,知道身邊有人可以隨時請教後,心安了很多,以後大概會有問題問不完吧。
[若涵] W13 Kuhlthau教授座談會
12/10這天,Kuhlthau教授帶著她的孫女來到師大,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進行簡單的演講。她針對ISP模式六個階段做了更進一步的解說,也強調ISP模式會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對象下有不一樣的變化。Kuhlthau教授提到她曾在圖書館上班,當時學生的資訊行為引起了她的好奇和關心,因此才會衍伸出ISP模式,也著重於認知、行動和情感三方面上。我想這正是平常所上老師不斷叮嚀的從自己生活周遭關心起,保持我們的好奇心,正因為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所以在研究上才能更貼近核心。ISP模是在資訊行為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現在只要我在搜尋資料時,都會不自覺得對照ISP是不是正如同我現在的狀況。
Kuhlthau教授提醒我們,作研究不能心急,要用最細的心去看待所有研究的過程,從研究中享受樂趣,我想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我是個標準的急性子,在往後的日子中要不斷提醒自己,慢慢來才會有最大的收穫!
[楚鈞] 第十七週 量化研究
●量化分析的意義:
整理原始數據→量化資料分析→解釋數據
●資料處理
‧資料編碼:
編碼一些內容分析時,研究者可以創造和一些既定的原則,
且資料由一個形式轉化到另一個形式,而在資料編碼時,
要有一個有組織、能夠處理與複製多元的編碼簿。
‧輸入資料
‧清除資料:
有兩個方法,一個是可能的編碼值清除(虛無編碼檢定),
另一個是偶發性的清除(一致性檢定)。
●單變項分析
‧集中量數測量方法:
常見的集中量數有眾數、中位數和平均數,
不過要使用哪一種集中量數要視其測量尺度和研究目的而定。
‧離散趨勢測量方法:
所謂的離散趨勢,就是分散的程度,
常見的方法有全距、四分位差和標準差。
●雙變項分析
多半用在多個變項的情形,
讓研究者可以去思考兩個變項在一起時的關係,
並描述兩個變項間的關係。常用的有T檢定和卡方檢定..等。
●兩個變項以上之測量:
‧統計控制
‧百分比表格的設計
‧多元迴歸分析
●推論統計:
‧推論統計的目的:
就是用有限的樣本去推估母體的狀態,
然後利用統計圖表與統計量數來呈現所蒐集的資料。
‧統計顯著度:
只有告訴研究者是什麼結果,
沒有辦法提供每一件檢測完全且確定的結果。
‧顯著水準:
顯著度的程度(通常以0.05,0.01或0.001)是一個對話的方式,
顯示結果可能有的發生因素,因為這些可以看出樣本所呈現的關係,
有時在不知道母數的情形下最適用。
最後老師問大家這學期學期的心得,
我認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利用圖像化的概念來學習,
像是Type I error和Type II error,
光用文字去敘述會顯得有點複雜而且很難懂,
不過若是把它用圖表的方式顯現出來,便很容易理解,
老師也說她會在搜尋資料時加上.ppt,
因為ppt或講義的內容大多是經過整理的圖像化概念,
所以會比較容易懂,又讓我學到一招新招了。
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要跟上大家的腳步,
不要做離散人,要做均值人。
[楚鈞] 第十六週 量化研究報告
我們這組要報告的題目和圖書館的滿意度有關。
在找文獻的過程當中,也去找了一些資料來看,瞭解一下其概念。
統計的問題可以分為敘述統計和推論統計,
所謂的敘述統計,就是對現有的資料作整理跟呈現。
而推論統計,就是用有限的樣本去推估母體的狀態,
然後利用統計圖表與統計量數來呈現所蒐集的資料。
而我們這組的文獻有用到的方法為:
●T檢定:
當自變項是類別變項,依變項是等距時使用,
不過如果自變項超過兩類,就要使用其他的資料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
以較少構面或因素,來解釋較多的變數。分群的東西是影響因素。
●集群分析法:
在不預先設定資料類別的前提下,
將具有相似屬性的資料聚集成聚落單位,分群的東西是樣本。
●變異數分析:
常用在檢定兩個以上母體平均數的顯著性差異。
●迴歸分析:
主要是用來探討兩組數據之間是否有一種特定的關係。
●積差相關分析:
用來看任意兩個連續變數間之相關時使用。
●中位數檢定:
考驗兩組樣本在一個次序變數的集中趨勢。
而我這篇文章是利用T檢定將教師之性別變項與圖書館滿意度的四個面向進行分析,
然後利用變異數分析來檢定顯著性差異。
而老師也利用了圖解來告訴我們Type I error和Type II error的概念:
而其他組的報告當中,第二組有一張圖片,
清楚的說明了什麼研究問題,用了什麼資料收集方法,
用了什麼分析方法,以及它的研究結果,
而第三組有一個共變數分析的表,也是很好的範本,
我想這些應該是這次報告的主要重心,
我們這組的方向有一點偏掉了。
這次的量化研究小組報告,學了不少,
除了量化資料的分析和方法之外,
也學到了其它組很好的概念,當然最重要的就是,
要忠實的表達研究者的概念,
不可以自己加以扭曲或修改,不然是很嚴重的。
[宇涵] 十四週
在聽了同學們的分享之後,發現我所感到疑問的地方其實也是很難以明確定義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雖然沒有直接的對我問題有明確的解答,但在聽到同學分享自己撰寫研究論文的過程、所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式、還有給我們的建議,我想這些問題的答案真的是要靠自己不斷的練習、觀察的經驗累積加上在實作過程中向經驗者請教得來的知識,不是光用口頭講一講就可以解決的事吧。
其中印象深刻的是Eric和Kurt在換題目的心理過程,Eric說到"想題目很難而換題目更是難",Kurt則是在一次的資訊偶遇中發現了自己能作的題目,可見"開頭"確實是很大的難關。而撰寫和研究的過程,Winne也提到他在訪問的一些印象深刻的經驗,也說文章的撰寫研究中每一個步驟都會有其難度,要跨過這些難關是不要鑽牛角尖,時常換個角度想,我想這可以作為愈到困難時的參考呢。還有Eric介紹的寫論文工具看起來都好實用的樣子,也想要來研究看看。
[信一] 第十八週 上了一學期的小小回顧建議(意見)(1/14)
基礎概念
建議可於學期開始時,便條列出相關基礎概念,讓同學分組查閱,並可於下次課堂上報告,並發問討論
質化研究
能夠帶進一點實作是不錯的(像Dr.Jonathan讓我們做的圖書館觀察作業那樣),不過能夠有檢討比較好
量化研究
1.在統計詞彙上,不需要搞懂數學公式的運作,但建議能更深入說明各個統計名詞及統計方法背後所代表的涵義
2.能夠有實際的例子也會比較容易讓同學了解統計方法的使用
總體建議
1.在各個概念講解完後,建議可多舉例子已幫助概念的瞭解,特別是同學們已經提出來不懂的概念,更需要例子的幫助
2.能夠完整的將課程上過一遍,中間不要有間斷的課程
3.老師的wiki系統,其實可以做為同學們當做學習共筆的平台,可以善加推廣
4.鼓勵同學們每週都一定要看當週教科書的進度,否則比較難以有系統的培養知識
技術部份
Join net
可於學期課程開始時花約一小時請一位學長姐來講解這套軟體,把常用的功能教給大家,讓同學在學期開始還不是很熟悉這套軟體的功能時,便可以進入狀況(可能面兩三堂課同學還在熟悉階段的時候,可以請一位懂軟體的學長姊在課堂中,協助大家認識熟悉軟體的問題,以及解決軟體的狀況。當然如果當堂課的同學可,派人先來熟悉軟體的操作也是很好,就像這學期的易耿一樣)
[信一] 第十七週 量化研究(1/7)
今天上量化研究,我對三個概念有更深入的認識及了解:
1.根據所欲研究項目特性而有之不同測量尺度對量化資料處理方式的選擇。
2.各種統計方式在量化資料處理上所代表的不同內涵及意義。
3.量化資料結果所應有的明確闡述方式─是否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感受
統計做為量化資料的處理方法的一種,關心資料中數據的收集、組織、分析和觀察,但其主要關心的是描述如何呈現資料中的方便性、可用性和能被了解的型式(Runyon, R & Haber, A, 2000)。課本上的這句話,我想很能代表對學習量化研究方式後的心情,雖然在統計的方式上,我們拿那些複雜的符號和難以理解的公式沒轍,但統計的意義不在於表面上數據的計算(當然那是一道必經的過程);統計方式的選擇意義、統計結果的內含表達,才是在統計作為量化資料處理主要方法的重點。
行動
這次量化研究的報告,就是一項了解量化研究十分有用的方式。透過對量化研究文獻的逐步檢視,試著以量化研究的思維去了解每個環節為要增進研究正確度而考慮的各種面向,並深入鑽研各個量化資料處理方式背後的意涵,以確實認識量化研究在驗證真相的過程。雖然以後的研究不一定是走量化研究的路線,但下學期的統計學,學的好我想對做什麼樣的研究都會有幫助的。
[信一] 第十六週 量化研究報告(12/31)
不同於第一次的小組質化研究,我們這次花了大部分的功夫在檢驗一篇篇研究的信效度,從其題目、資料收集方式、取樣、資料處理、直到研究結果呈現以及整體的研究架構,都是我們在嘗試了解一份研究報告的同時,所觀察的各個步驟。每個單獨的處理步驟,不僅是我們了解的對象,各個項目間的組合及其互相的影響,也是信效度考驗上很重要的觀察部分。
在這次報告的製做過程中,對於研究報告做如此詳細的檢證,是很難得的經驗。多次與老師作量化資料處理方式上的討論,讓我們了解到,各種量化資料處理上,並不單單是關係到資料是否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而已(雖然那是每個量化資料處理上的結論),資料處理方式的選擇,牽涉到研究本身所欲探討之結果、取樣方式的不同、研究環境中所各種變化不定的因素。我想,藉由這次從量化研究報告詳細、檢驗式的閱讀,讓我開始接觸到人們是如何了解一件事物真相的方式。
[信一] 第十四週 論文寫作(12/17)
關於同學分享論文寫作的心得,在知識的獲得上,我覺得主要有兩點,第一是柏堯提到,寫論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字圓其說的過程。老實說,在聽到的當下,其實不是很有感覺,但在最近開始進行文縣探討及研究方法的撰寫後,開始逐漸體會到這句話的真諦。另一點便是,關於研究過程中題目的擬訂。一個研究題目或研究問題可以決定整個研究的走向;不過研究結果或研究過程的變化,同樣也可以改變原初所訂定的研究題目。
行動
我想我們要做的,便是趕快開始行動,進行我們的期末報告。對於大部分都沒有研究寫作經驗的我們,研究問題的訂定,是寬是窄,可行不可行、研究文獻的查閱,是否命中我們所需、研究架構的設計,是否可以保持信效度的良好...等等,有很多因素是現階段的我們從未想過也不了解的。或許訂定的題目,還需要再經過多次的修正;也可能一定永定、文獻探討、研究架構,都有可能一修再修甚而翻掉重寫,我想,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上真的就如同學所說吧,這需要我們努力,但也需要一點湊巧!
感受
由於學期末了已近,期末報告的壓力自然讓人越來越慌張,不論是剛開始起頭的,還是已經在過程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撰寫這樣的作業。這次同學的分享,雖然沒有讓題目還沒想到的我突然把題目想出來了,但至少了解到,原來做個研究也不是這麼遙不可及的事。同時,要再提一次,寫作真的是一個自圓其說的過程,先說服你自己,然後也說服他人。
[信一] 第十三週 和Dr.Kulthal座談(12/10)
在Dr.Kulthal的演講中,最有印象的便是她對於ISP model進一步的解釋,雖然這個model已被提出許多年了,不過她仍然在做更詳細的修改,主要是針對model的應用面向所做的調查。她說到,在不同的環境、領域、群體之中,同樣的model或許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在不同特質的人身上,資訊尋求的過程及尋求中所產生的情緒變化,都可以再做更深的探究。另外後來在發問時,有同學問到ISP model與其他資訊尋求model的不同之處,她提到,ISP model是一個任務導向的model,而非一個特別著重在描述尋求過程中某一步驟細微過程的model。Dr.kulthal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她說,沒有一個model能夠解釋所有的現象,因為所有的model都是從某些已經被限定的環境、群體中所得出的共同結果,雖然在解釋類似的群體或環境上能保有較為精準的效度,但卻不是全球通用的標準。我想,如果以實證理論來說的話,如果有一套獨一的準則,則每個研究者所做的研究,或多或少都是在補滿大家所看到的那一部分,就猶如瞎子摸象一般,雖然這句話主要是在做負面的形容,不過卻也跟研究者對真相的探究頗有雷同之處。
最後,雖然在聽演講前,便有先接觸過他的大作:ISP model,不過礙於那讓人想到就汗顏的語言障礙,實在讓我沒有聽懂多少她那難得的演講,我想,圖資所難得在這年邀了這麼多海外學人學者,若不趕快把語言的障礙清除,那就真是虧大了!
2009-01-19
[柏堯]第十八週 Happy Ending!
最後的考驗
這次是研究方法最後一次上課了,美美老師突發奇想的,想到了一個測驗我們學習成果的方法,就是讓我們彼此之間兩兩互相訪談對方。經過抽籤以後,round 1是由Lee來訪談我,訪談的主要內容是我有興趣的研究題目,以及在研究方法課程中所學到的東西;round 2則換我訪談堃瑛,訪談的問題是關於這堂課下來,有哪些概念是她懂的以及不懂的,並請她各舉五個,最後也詢問她對於這堂課的收穫以及建議。
行動面
round 1
訪談開始了,我開始講關於自己有興趣的主題讓Lee知道,她從「為甚麼要作這個研究?」以及研究「目的」、「動機」、「問題」等,開始慢慢的解釋讓她知 道,或許是語言的落差,所以我花了不少時間在解釋我想要做的研究,像是一些專有名詞(如自我概念、線上遊戲等)。所以我跟Lee的對話大部分是在聊我的研 究主題,不過他有問到一個問題,就是你覺得學了研究方法對你的幫助是甚麼,而我覺得研究方法可以幫助我瞭解這個世界,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觀點來觀察這個 世界,在上完這學期的課程以後,感覺自己的一些思考模式都有些改變了,感覺心思變得比較縝密,也比較能夠看到問題的癥結點,不過這純粹是自己的感覺啦。
round 2
第二回合的訪談輪到我問問題了,這次的對象是堃瑛,同樣我也問她有哪些概念是懂的以及不懂的,而經過她仔細的思考後,回答的問題如下:
懂的概念:質化編碼的方法、實驗法的實驗架構圖、霍桑效應的意涵、量化研究的最少樣本需求、實驗研究架構與一般的研究流程不同。
不懂的概念:量化分析的方法(如X、F、T檢定等)、問卷的預試,之後該如何知道該修改哪個部份?、歷史比較法因為未上到而不懂。
這裡可以看出堃瑛所回答懂得部份,大部分是上課中她自己比較有印象的部份,而不懂的部份大部分是還沒有教到或是老師沒有講到的概念。而對於她這學期的心 得,她覺得對自己研究主題的影響很大,在她上過研究方法以後,原本在心中的研究問題就有了變動,另外她也從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習到很多,例如分工作業的過 程、用ppt作海報的技巧,以及英文報告和上課的難得經驗等等。
結語
這次簡單的訪談後,除了自己所接觸的兩位同學,老師也有請許多同學發表他們自己的訪談經驗,除了許多懂和不懂的概念非常類似以外,也聽到了許多同學在這堂課所學習到的知識,在這門課的最後,大家結論式的言論,剛好作為研究方法這門課的結尾。
[柏堯]第十七週 量化分析
認知面
暨 上禮拜的量化報告之後,這堂課換美美老師來教我們量化資料分析方法的一些概念,不過這些方法看來是在之後的統計課程會教的,所以今天這堂課主要是給我們一 個全面的瞭解,老師也說,這次上課主要在釐清一些名詞,學習量化分析的一些概念,以釐清我們自己的學習意圖。而關於細節的部份老師雖然也有提到,不過吸收 的不多。
老師一開始將量化資料分析這個主題分為三個部份,分別為:
1. 原始數據:在獲得原始數據後必須先將資料分組(例:男和女),先產生編碼部(code book),再將原始資料(raw data)放入 Coding book中。
老師提到了兩個概念,Code book與Coding book,看起來是差不多的東西,不過我試著理解,Code book應該是一種範本,目的在於用一個表格來呈現所有的變相與概念的命名(定義變相);而Coding book則是用來放置原始資料的表格。
2. 量化資料分析:有 了原始數據以後,再來就是量化分析,量化分析又分為描述統計與推論統計,在這個部份兩者的區別我也不是非常明白,只大概知道XXX檢定都是屬於推論統計 (需要檢驗或測定的變項),而一般的統計分析則是屬於描述統計。但中位數、眾數、次數分配等算是哪一種,雖然有點迷惑,但是我還是把它們暗自歸類為描述統 計的範疇,需要檢定的部份才放在推論統計。
而量化分析大部分的名詞都不太懂,除了一些基本的統計在高中有學過外,其他推論統計的部份更是 沒有碰過,雖然美美老師有大概提到哪種情況下要用哪種的檢定方法或是統計方法,但在我腦海中還是一片雜亂,以下就我吸收理解的部份,用自己能夠瞭解的語言 作一個整理,之後統計的課程中,就可以有目標來把這些概念弄清楚。
單項描述統計
- 次數分配:將各種不同數值分區,將連續變項轉換為類別變項(在考量是否使用連續變相或是類別變項時,可加入核心理論及研究問題,作為設計時的參考)。
- 百分比:數值在母數中所佔的百分比。
- 常態分布:一般情況下所會呈現的常態分佈數值,最大的部份為一般數值,佔68%,其他較低與較高的部份各佔16%。
- 最大值:所有數字中出現的最大數值
- 最小值:所有數字中出現的最小數值。
- 平均值:所有數值加總的平均。
- 中位數:將所有數字排列以後,站在中間的那個數字。
- 眾數:數字中出現最多次的數。
推論統計
- 全距:最大數-最小數的差異
- 變異數分析:
- Z分數:標準間距,跟常態分布有關係,要先把標準間距找出來才能夠分群。
- 平方和:個案數值-平均數的平方
- 變異數:平方和除以個案數
- 標準差:變異數開根號
- 離散趨勢測量方法:例:班上平均分數80分,有10人100分(離散程度20),10人60分(離散程度20)
可以從圖形來看出一些現象:
- 散佈圖:可看形狀方向與密度
- 形狀:獨立性、直線、曲線
在研究時需要有30個變項,性別年齡為基本人口變項,一般的研究通常會研究性別年齡跟什麼有關,而每個變項裡面的欄位最少要有5個樣本數。所以要多少樣本數,是視變項的多寡而定的。
3. 解釋數據:這是在量化資料分析中最難的部份,通常解釋的敘述會用有/無統計上的顯著相關,而相關與否的標準值,就要視此研究的假設是使用對立假設還是虛無假設,這時解釋的敘述就要改為拒絕虛無假設或無法拒絕虛無假設?對立假設的解釋則用接受對立假設,或者為無法接受對立假設。
感受面
乍聽之下有這麼多量化的新名詞(對我來說),讓我覺得有點慌張,不過經過老師三小時的仔細說明後,稍微對這些名詞有了些頭緒,反而可以知道自己目前到底有哪些不懂,下學期的統計課程,就可以更知道學習的目標在哪了。
[柏堯]第十六週 量中有質
選擇文章
再 談論當天上課的報告以前,先來說說我們怎麼設計這次的報告。從第一次Foster的小組作業中,我們想延續之前的題目而繼續深究,所以一開始鎖定目標的時 候,就把題目鎖定在資訊尋求的範圍,不過在我們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純粹資訊尋求的文章真的是少之又少(只找到兩篇),所以我們又將範圍擴大了一點點,把 資訊檢索這個概念也放入蒐集範圍,不過關於資訊檢索這個主題,大部分的研究都不是在研究資訊行為中的資訊檢索,而是比較偏向技術層面,所以在選擇文章的過 程我們就花了許多時間過濾。
開始作業
之 後我們就每人分配了一篇文章,經過各自的閱讀以後,我們就想說要把我們閱讀的重點都記錄下來,所以我們就設計了一個重點的檢核表,我們把這個表放在 excel,使用google doc線上作業,這讓我們可以同時編輯同一份文件,最後還可以匯出成一般的excel檔案。在我們花了兩個禮拜左右的閱讀、兩個禮拜的製作個人ppt時 間,到了討論時我們才發現比較的困難,「該要怎麼呈現呢?」我們常常在討論中出現這個話題,所以我們花最多時間的部份在於,「該怎麼呈現結果?」這個部 份。我們不斷地腦力激盪,終於想出了一些辦法,例如把每篇文章的重點部份的分析製成圖表、還有嘗試把其他研究方法與實驗法比較,更嘗試把幾篇文章資訊行為 研究的理論位置找出來(不過這幾個部份似乎不是老師關心的部份),不過重點是我們設計了另外一個檢核表,用來分析評斷文章的各個部份,這在最後的呈現只用了一張ppt就帶過了,讓我突然有一種「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感嘆。
在報告的前一天,我們都還在構思與修改,在做的當時也沒甚麼信心,覺得我們整理的東西很複雜,很凌亂,因此這次我們把上次報告所沒用到的遺珠之憾,拿到了這次報告來用。
用「實驗法來作實驗法」, 這個概念來自上次的「用紮根理論來作紮根理論」的想法,我們就運用了實驗研究的架構來串,將我們凌亂的報告,從研究問題、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等,最後拼湊 成一個比較有邏輯的報告。不過因為我們分析文章的方法並不是實驗法,而且在報告中有許多名詞是不合用的,所以我們將許多名詞修改掉,不過實驗研究的精神還 是有在報告中出現(可能大家都沒發覺...),不過對我們來說,其實感覺是非常有趣的。
最後呈現
在報告當天,有了上次小組報告的教訓以後,我們對於這次的口頭報告便不敢輕忽,每人所述內容的時間控制,要提到哪幾個部份,哪幾個部份可以跳過,都有稍微規劃過,所以這次的口頭表現相較上次來說稍微好了些。
而 最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其他小組的報告,這次的主題是量化研究,不過可能是因為我們沒學過量化分析的關係,除了易耿他們那組有提到分析的定義和用法以外,其 他組別(包括我們)都會自動略過這個部份。不過,老師的意思也強迫我們去解釋文章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而是要我們有基礎的概念,以及哪種方法對應到甚麼樣 的研究問題或研究結果。
也有幾位同學代筆幫一些沒有假設的文章寫了假設,在上課當天我才確實的知道假設是一定要印證的, 所以有了假設就必須要文章後頭解釋,說明此假設成立或是不成立。這個問題在之前也困擾了我們很久,因為我所讀的文章並沒有寫到假設,而老師上課時有提到許 多量化研究都是從假設開始,所以我們有一度想幫這些文章把假設補上去,但是想想還是忠於原著,他們寫甚麼就報告甚麼好了,其實我們是上課之後才知道不能隨 便加假設上去的。
感想
在 報告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細節,尤其是作報告的觀念,還有,我們自己必須要有研究的概念。像是「假設」的這個例子,就要有量化研究的概念才可以判斷要 不要寫。在製作的過程中我們自己判斷,自己想像身為研究人員的細膩,以及想像向主管報告,主管想要的東西,這些都是我們在這次的量化作業中可以學習到的。 而老師扮演的是我們的評鑑者(也是主管),在我們自生自滅的完成一份作品以後,老師對我們作品的品頭論足,相對的也是對我們自己訓練自己的成效評估,從這 次的上課中,可以知道老師認為甚麼是好的思考,甚麼是不好的,還有老師想要我們知道的是甚麼,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很難得的學習經驗。
[柏堯]第十四週 要怎麼寫論文啊?
這堂課請三位有作過論文的同學分享經驗(包括我)之前,老師先將了些撰寫論文的技巧,以下先談的,就是美美老師所告訴我們的經驗:
如何找到核心文獻?
1.Cite Ranking:先看Cite Ranking最高的指標。它是個最方便,也是個危險的指標(最多人引用可能是因為對這篇研究的批評較多)。
2.原點:回到原始作者的立場,可以直接與最原始的作者對話。原點=權威,也不怕中間2.3.4手引用的人有抄寫上的錯誤。
研究者的三種性格
- 管理性格:很快做一個論點,讓大家隨從
- 教師性格:我說你聽,我就是對的
- 研究性格: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不斷的重覆找尋
研究動機與目的的發想
除了可以從本身的經驗、理論、生活環境來找尋自己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美美老師告訴我的重點是:不斷地WHY,再進一步的WHY,而不是單純的想要知道一個現象。
所以當我們在撰寫動機時,拿我的例子來說:
我想要作線上遊戲的研究,why?因為我曾經沉溺於線上遊戲。why?因為很多朋友在那裡。why?因為我接觸線上遊戲的時間比接觸真實朋友的時間來得多。why?因為線上遊戲中沒有社會壓力和束縛。why?因為你做什麼沒有人會管。why?........
這樣子,或許我的研究動機和目的就有脈絡可循了,老師教的這個方法比其他想的到的分類還好用呢。
文獻探討部份
老師也說到了閱讀的幾個層次,
- 瀏覽閱讀─稍微看看標題
- 分析閱讀─努力分析內容
- 綜合閱讀─很多篇擺一起看
- 創新閱讀─看完之後跑出新想法
經驗分享部份
這 次請了三位同學分享自己作過論文的經驗,其中也包括了我,先從我說起好了,我比較偏向跟大家分享我撰寫論文的「過程」及工具,因為我想說其實大家並不會想 知道我大學時候做的研究主題到底是甚麼,所以我的分享內容就顯得和另外兩位同學不太一樣。我試想其他同學可能也會碰到的情況,並在分享時提出一些我所經歷 過的困境以及學習到的成果,當然,也包括了一些工具,不過對於其他人有沒有實質上的幫助。
易耿的主題我在大學時已經知道了,在這裡就不多 談,不過我很佩服他的勇氣和積極,這是相對於我需要學習的地方。另外,維寧的分享又有不同的風味,她最後的結果寫了幾萬字(好像是八萬的樣子?),這讓我 佩服她文字撰寫的功力,以及能夠積極參與國科會計畫的決心感到敬畏。在過程上,我與他們兩位不太一樣的是,我沒有參加國科會計畫(現在有點後悔),所以比 較之下,我所做的專題論文是沒有經過審核的(事實是如此,寫完之後改寫成期刊格式,連老師都沒有看過最終版的全文),而他們都有經過發表和審核,所學到的 東西應該也會比較嚴謹及深厚吧。
[柏堯]第十二週 非反應式研究
非反應式研究又可稱作非侵擾姓測量或是非介入姓測量,亦即被研究的對象不知道自己被研究。而非反應式研究的類型有下列幾種,並說明如下:
1.非反應式觀察
亦即不干擾被試者的觀察,觀察的類型可分為下列三種:
- 物理證據:如觀察物品的損壞程度
- 簡易觀察:觀察店面的排隊人數
- 檔案紀錄:為二手資料,來源可來自各種可取得的媒體。
內 容分析法可由文字、意義、圖片、符號、想法、標題、或是其他各種訊息,來分析文本的內容,可透過系統化與客觀化的分析,來找出資料背後的脈絡。老師在此舉 了一個可以用內容分析法來做的例子,例如分析報紙內容的政治傾向,可以從標題、內容、書寫方式著手,找出報紙的政治傾向。而內容分析法也是一種質量並重的 方法,其編碼的方式有點像之前之前所學的質化編碼方式,透過命名,將各種文字意涵轉為精確的意義,在透過量化統計的方式,來統計方式命名所出現的次數。
編碼可分為隱性編碼與顯性編碼,其中隱性編碼是如質化的編碼方式般,從文意之中找出屬於它的命名,例如「紅色」代表屠殺、熱情等,相對的效度較高,但信度較低;顯性編碼是從文章中的字詞來計算次數,例如文章中「紅色」這個詞出現幾次,信度較高,效度較低。
而再確認編碼規則、編碼表之後,內容分析法的編碼特性也有一個不太一樣的地方,就是編碼員間的一致性(質化分析因為所分析的量較低,所以通常編碼員都只有一個,不知道會不會有類似的情形發生?),通常編碼者之間的一致性需要達到70%以上信度才足夠。
內容分析法也容易與歷史比較法和文獻分析法混 淆,首先文獻分析法這個名詞常常在論文中看到,其實這是應該去掉的,因為文獻探討並不算是一個研究方法,而通常會用文獻分析法這名詞的研究,其實際上的方 法其實是使用內容分析法。而內容分析法與歷史比較法的差異,在於歷史比較法目的在於尋求歷史的脈絡,而內容分析法則是要找出表象的說明,其目的上是不一樣 的。
3.次級資料分析
甚麼是次級資料?
就是第二手的資料,相對於訪談、問卷等第一手的資料,次級資料就是別人所整理過既存的資料,例如政府部門的報告,學術團體的統計、網路上的公開資源等等都屬之。
次級資料分析的內涵
適 合次級資料分析的研究主題,通常為長時間的研究或是跨國性研究等範圍較大的研究,因為範圍太過廣泛,所以無法使用第一手資料取得方法取得,這時就可以藉由 次級資料分析來回答主類研究主題的問題。而使用次級資料分析的方法可能也會造成許多問題,例如研究者與機構對於某名詞的定義不一、或是機構的數據不完整、 不正確,以及資料有遺失的可能性等等,都會造成次級資料分析的阻礙。
而次級資料和文獻探討又有甚麼不一樣呢?我想,可能也是目的上的差異,次級資料分析是要獲取研究問題的解答;而文獻探討則是去分析相關研究、理論以及可能對此主題有相關的文獻。
感受面
每 次看文章時,都會有些論文會使用次級資料分析的方法、內容分析法、或是文獻分析法,現在終於瞭解,其實文獻分析通常被當作內容分析法,而文獻探討又不屬於 研究方法。對於這幾個方法是比較瞭解了,不過還是有一些疑問,因為有看過許多文章都使用內容分析法,但很少看到次級資料分析,不知道次級資料分析法,可單 獨作為碩士論文的研究方法嗎?因為次級資料分析法缺乏實徵研究的過程,只單單分析二手的資料,不知道這種類型的研究是否可行?
[尤敏]第17週
今天在量化分析這單元重要的觀念有三點:
1. 整理原始數據
◎ 編碼簿(code book):就像是食譜,例如:男生為1、女生為2。
◎ Coding book :是整理過的資料row data,用原始資料來編碼。
◎ 資料的編碼:研究者把調查資料轉化為有系統的內容分析,例如:男生為1、女生為2。在編碼的時候要注意到編碼的位置,不然你在之後會錯亂,又要再做一次。編碼資料時準確是重要的。
2. 量化資料分析
◎ 單變項分析
● 描述統計:描述數字的資料:單變項、雙變項、多變項
● 次數分配:將原始資料進行初步分類,整理成一個具有類別、次數、累積次數、百分比等訊息的分配表。
● 集中量數:最常見的集中量數有三種,即眾數(Mode)、中位數(Median)、和算術平均數(Mean)。這些在大學時的統計有上過,就覺得很有熟悉感。
● 離散量數:變異或異質性的狀況。全距、標準差<多用在比率與等距上,是看每個數和平均數的平等距離>
● 連續變項:學生成績 。
● 連續變項:集中量數,無法用次數分配去表達。
● 離散趨勢量法:通常用在選舉。
◎ 推論統計:利用樣本的資訊來推測母群體的特性。
● 第一類型錯誤與第二類型錯誤:不論接受或拒絕虛無假設,犯錯的機率大小 是多少。第一類型 錯誤(typeⅠerror)第二類型錯誤(typeⅡerror)。老師在課堂上有用圖示比較好懂,在課本上也可以看到。
● 在推論統計上,避免型1型2錯誤。
3. 解釋數據:虛無假設(null hypothesis)與對立假設(alternative hypothesis)。
[感受]
最後老師請大家分享本學期研究法的學習心得,
我在這學期學到最大的除了是課本上的知識外,
也學習了在團體報告中,與組員間的討論情形,
以及實際操作(閱讀)比在課本中知道更多 ,
同學也提到他學到"模仿",我覺得這詞說的很不錯 ,
因為現在我們都是從大量閱讀中找到我們的興趣 。
[宇涵] 量化
從資料的編碼開始,提到單變項分析、雙變項分析與多變項分析及其各使用不同的測量方法,最後在分析數據之後,要分析解釋數據,歸納出一個有意義的結果。這是量化資料分析的基本流程。
最後老師提到以前曾經有過同學選擇以質化方式做研究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不會量化或是覺得量化很難,我也很贊同老師說的應該視研究的性質來決定研究方法,而不是以研究方法來決定研究題目,這是本末倒置。
而同學們都提到本學期研究法對於質化研究較量化研究熟悉,可能是因為前半段的時間較長,對於質化概念的講解比較詳細也有比較多的時間去探索,而量化方式的探索時間就相對的比較少,才會讓大家覺得比較不熟悉吧。
不知道質化與量化研究的學習是否有前後的關係呢?如果沒有的話把量化方式放在質化之前學習不知道效果會是如何呢?因為學習社會科學的人經常是所謂文組的佔多數,可能本來就對於數字比較不擅長,在看到量化數字感覺比較不熟悉,又質化的分析理論對於文組來說可能是比數字擅長的,放在後面來學習的話,需要的時間比較短?或是如果在學習量化研究之前,能夠有些基本的統計知識,會不會比較容易呢?
除了克服對量化統計的心理障礙,同學也說到其實更難掌握的是使用的方式與時機,這就不是統計能夠解決的問題了,老師在課堂上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我想這也是真的要靠一個人的觀察和思考才能養成判斷的實力吧。
[尤敏]第16週 量化小組報告
上一次是做質化,這一次是做量化
量化研究著重在研究工具是如何測量以及
如何分析與如何被驗證
我們這一組的題目是量化研究中的問卷調查法"圖書館滿意度"
一剛開始在我們尋找文章中就開始出現問題
下關鍵字以及讀者對於圖書館滿意度這兩方面
讓我換了很多篇文獻
在這中間,我也向組員討論我們的主題是否放在讀者對圖書館滿意度
或是虛擬圖書館滿意度,圖書館服務品質
有些標題雖然沒有滿意度,但是對於讀者圖書館服務滿意度也是有相關聯的
此外,這次報告最大收穫是對於每篇文獻原本都抱持肯定的.
就是以前我認為一篇論文能被發表出來,他一定是好的.
到了研究所,老師與同學也提到文獻的優點與缺點,自己要去判斷,去尋找文獻引用更上層的文章來看,
才知道是否正確.
而在這一次找文獻來閱讀時,就會發現其實不是每一篇文章研究架構都是嚴謹的
這讓我在之後的研究學習中有很大的助益,自己發現的比聽其他人訴說來的更有效
量化報告有很多統計的工具,在下學期上課時就能學到
有很多量化的方法,名詞,在這一次報告中學到
但還是有很多依然似懂非懂(這樣還是算不懂)
有人跟我說過,在研究所裡對於不懂的就要去把它弄懂
即使是一個常見的名詞,對於似懂非懂也要把它弄到懂
不然到時候做論文時,會因為你的似懂非懂而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
這次我的報告中最大的問題,錯誤,就是不能將他人的論文亂加東西
我的文獻中沒有研究假設,我自己去幫她找了問題假設,老師說這是不可以的
而且假設中是敘述是一個對一個的.
我都把它弄錯了
所以在之後的假設上我會更加注意
除了聽自己小組報告外
也聽了其他組別的報告,以及看了他們的PPT
因為這一次的製作與統整是由我來負責
但是我在設計與整理上還是有許多大問題
例如:在每一張PPT上打上組員的名字,而我就只有在第一頁打上而已
這是其他小組細心的地方
第二,有的小組會把他們的資料分析作成一個統整表格
讓人看了一目了然
每一次的報告,除了可以學到專業的知識外
更可以學到人際間的互動
工具使用上的運用等等
每一次都是有幫助的
[宇涵] 十六週
聽著各組的報告,我覺得很有趣,一樣的報告每一組的思考方式和表達都是那麼不同,因為這次的報告比較沒有限定特定的主題和呈現結果的方式,一開始我們著實為了如何整合每個人唸的這些文章而大傷腦筋,後來在討論過程中參考其他人的意見和老師的指導後,也以我們自己的方式分析這些成果,把它整合成一份報告。
今天在看到其他小組的報告呈現後,發現也有這麼多種不同的整理方式而且不同組在所閱讀的論文中觀察到的東西也與自己看到的不同,覺得真是一個學習。像是我們這組以為每個研究一定要有研究假設,而擅自去幫沒有研究假設的文章訂出研究假設,經老師指點後才知道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就各個文章的結構透性來討論,而不是硬把自己的框架套在所閱讀的文章上,這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部份。
我發現我的不懂的部份大多集中在量化的統計方法和一些專有名詞上面,這些在經過自己查詢和閱讀之後,有些立刻就明白,但有些仍然覺得很複雜而看不懂,希望我下學期的統計課程能夠好好學習這個部份。
[宇涵] 第十週
在講解調查研究時,提到到底要如何讓調查研究發揮最大的功用呢?老師提到兩個方法:
1.理論架構要很強(有很強的理論基礎)
2.操作定義要非常清楚
我想第一點是整個研究都必須具備的部份,而第二點確實是調查過程的設計與實施當中必須時時注意的事。
而後再講解完調查研究及一些問卷設計的觀念後,我們做了一個課堂上的問卷設計練習:把一份數位學習物件(DLO)的評鑑問卷做修改。
我們在修改問卷的時候,注意到他的選項等級是1~10太細了、文字敘述太文言抽象、等問題,我們在文字敘述的部份猶疑了很久,不知道怎麼樣的文字敘述才是最適當的,發現每個人認為是適當的敘述果然是不同,這或許也是實際在設計問卷當中會碰到的問題吧,怎麼樣才是最符合問卷對象的用詞?像是前陣子有為公共圖書館到圖書館的附近發放問卷,就有被一些較年長的人問到題目的意思,證實問卷題目敘述的周全和易於了解性是很重要的。
2009-01-18
[宇涵] 十二週
而至於合作學習的效果到底是如何呢?其所帶來的影響是好是壞呢?這就是箇中滋味如人飲水了。不過我相信任何的經驗一定能夠帶來學習,如果想要從經驗中進步的話,不能,也無法否定過去的存在,帶著上一次經驗所得到的東西,在下一次的學習中運用,並且再得到新東西,這就是個人經驗和知識的累積吧。
本次的上課主題是非反應式研究(nonreactive research),比較常聽到稱為非干擾或非介入的研究方法,方法有非介入的觀察法、內容分析法、次級資料分析。
其中非介入的觀察研究在倫理方面有些考量需要注意,非介入的研究通常會在未告知被研究者的狀況下進行,老師舉了個運用在圖書館評鑑方面的非介入式觀察研究的例子讓我們思考其中的爭議,其在合適的地方是可以觀察到最接近真實狀況的資料且不會干擾到被研究者,而在倫理上的議題則是未告知會使被研究者感到不被尊重,不尊重他也有拒絕被研究的權利。且非介入的觀察是否真的可以觀察到真實的狀況呢?這和觀察員的觀察時機、注意的重點也很有關係,在用這項方式的時候,可能要多注意公平性和真實性。
2009-01-17
[維寧] 第十七週 量化分析
1. 資料處理:
編碼(就是做資料的Coding)→輸入資料→清除資料
2. 資料分析:
●單變項分析:
包括次數分配、集中量數測量、離散趨勢測量
●雙變項分析:
例如T檢定、卡方檢定等。
●多變項分析:
兩個變項以上,例如多元迴歸分析、統計控制、百分比表格設計
3. 解釋數據:
研究者針對統計出來的數據/結果,做有意義的解釋、說明。
心得感想:
上週的小組量化研究報告,報告完之後,這次老師則是針對量化分析的部分做詳細的解說。
針對量化資料分析的部份,我覺得在資料處理的地方,研究者最需要的是細心跟耐心,因為coding是個很「繁瑣」的工作(畢竟資料量肯定都不少,少說也有近百份吧),如果萬一一不小心有一筆資料key錯,後面整個資料就會亂了,要再整個核對、檢查,又要花上好多時間。
整體而言,我覺得對我來說,我需要概念要完全釐清後,才能去實際運用。雖然說「從實作中去學習」是個很好的方式,但如果基本概念都不清楚,我認為只會越弄越亂、完全學不到東西吧。所以基本功還是很重要的,有了基礎認知,才能再去做「進階的工作」─實際操作。希望下學期我能認真的上高等統計課,好好的把統計學好(雖然我實在是很不喜歡數學….)。
[堃瑛] 第十八週 期末分組對談
◎第一階段的訪談
我是擔任訪問者,對象是永嘉同學,談話的內容大多是關於他的研究內容,大概討論了以下幾個部分:
1. 題目
他要研究的議題是「網路環境中成功查找資訊的關鍵因素之行為探究」,我問了一些「定義」的問題,例如如何明確去界定「成功」這個概念。
2. 動機
談到研究這個題目的動機,他認為這個領域是變化很大,同時也是很重要的,但是相關研究尚不多,再加上本身也是重度使用者,已有十五年的接觸經歷,接觸到資訊行為的課程,都感到有興趣,且符合指導教授的專長,因此選擇這個主題,希望能做「內部的跨領域」研究。
3. 文獻探討
這部分是我個人比較感興趣的,因為我希望能聽聽同學們的經驗談,也幫助自己在做文獻探討時能多一點想法。
(1)關鍵字:首先我想瞭解的是永嘉用了哪些關鍵字來找自己需要的資源,他提到其實這方面的關鍵字較廣,例如他用的「網路資源查找」、「資訊尋求行為」、「web searching behavior」......等等,其實一直以來都無法很明確地界定「searching」這個詞彙,可以說是「查找」,也可以解釋為「檢索」或「搜尋」,而他想要研究的是最核心的searching behavior。
(2)搜尋管道:關於使用了哪些資源來找文章,除了一般的網路資料庫,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CKNI、ISI web of knowledge......等等之外,他還提到「專書」是很好的資訊來源,不過一般人都很容易忽略,而只找單篇的文章,其實從一本專書中,能夠得到的知識就已經非常充足且完整了。
4. 研究方法
永嘉說到現階段的相關研究大多是以量化居多,而他希望能用到質與量都有的研究方法,質化研究是使用訪談法,量化研究則還在思考中,也許會是實驗法。
整個訪探過程,我覺得還蠻順利的,話題也一直進行下去都沒有中斷,藉由這個活動,我的心得是一對一的訪談果然是非常深入的,雖然上次在圖書資訊學研究的課堂上已經聽過同學的報告了,這次卻能更清楚對方的研究,以及其中的想法,是很不錯的收穫。
◎第二階段的訪談
輪到我變成受訪者,訪問我的人是柏堯同學,針對這堂課的綜合感想,他問了我以下幾個問題:
1. 懂的概念
2. 不懂的概念
3. 個人心得
首先是我覺得這學期做報告的經驗,無論準備的過程或是展示海報、口頭報告等,都很創新、很難得,在來就是課堂上使用的工具,如Joinnet、Wikinote、Freemind,都是很便利的幫手,我會希望大家能一起用wikinote將每一週的上課內容整理成共筆,雖然現在有寫在個人的網誌上,但都是很零散的,其中也有很多互相重複的內容(甚至錯誤),若能大家一起在同一個平台上作業,整理出來的成果應該會是更豐富的。
4. 課堂中學到的對未來有幫助的地方
我想到比較技術面的幫助是做海報的方法(如使用PPT),另外就是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的經驗。
我覺得柏堯果然是「好心的同學XDD」,當我想不到該回答什麼的時候,他也會講講他自己的意見給我參考,例如提到懂與不懂的概念,雖然我覺得這學期學到很多,但是一下子要舉出幾個例子,還是會讓我產生一點遲疑,一開始都從定義面去想,柏堯就建議我也可以想得廣一點,而不用執著於某個特定的概念。
最後,老師希望我們能夠發表對以後課程的建議,而提出了四個問題:
1. 單元順序是否有需要調整的部分?
2. 課程主題是否適合我們的需求?有沒有遺漏的地方?
3. 閱讀材料的質與量
4. 若重新再修一次的期望(例如對課程設計或自我期許)
[宇涵] 第八週
我對於把文字敘述透過固定的方式分析成有意義的編碼感到很奇妙,這是一個快速整理出敘述意涵的方式,透過這樣的操作可以很科學的整理出敘述間概念的關係。而在這過程中是不是能夠把敘述的意涵全適當的轉為編碼呢?會不會遺漏重要的資訊呢?
在課堂上老師讓我們分組實做第一個步驟開放譯碼的編碼,光是要定義編碼的代號和該抽出哪些概念我們三個人就有好幾種不同的看法,在討論後我們將資料的概念融合分成七個coding scheme:WK(working)、DR(dress)、MA(marriage)、NE(negative thinking)、AT(attitude)、DK(drinks)和PO(positive thinking)。看看各組的編碼也都是天差地遠,老師的編碼方式更是簡潔,讓我不禁疑惑編碼的適當正確與否是要怎麼看呢?
[志佳] 第十八週 聊聊天
這次的課程是最後一堂課,老師讓我們和同學分組做了兩次的訪談,或許,這也可以視為我們這學期學習質化研究以來缺少的訪談的實作吧~
其實抽籤這東西真的是非常厲害的,我怎麼也想不到我會與這兩位同學對話,但是這真的是一次很有趣的經驗。
與怡璇的訪談(對於未來研究)
怡璇和我談的是這次的期末的作業,是有關於大學圖書館的營運績效評鑑。乍聽到這個題目,只覺得這題目的範圍真的是非常廣泛;我對於評鑑這塊的領域不太熟,只想評鑑應該會是一個很全面性的工作,便再問怡璇她打算如何開始她的作業。
怡璇說她並不是想從一般的讀者滿意度著手,她想做建立整個評鑑機制的研究,也就是打算從圖書館內實際的數據來看館內評鑑。運用訪談,了解館員或館長對於評鑑的看法以及有哪些東西可以作為評鑑的內容。只是我想,這裡是不是會有一個bug,就是「可以」拿出來作為評鑑研究的數據和「應該」拿出來作為評鑑研究的數據是不是概念是不一樣的?在我自己準備的研究領域裡面也是想要透過圖書館內的一些數據來進行,但是卻會發現圖書館內,卻不是所有的數據都會被記錄的,比如說館合記錄可以了解館內館藏的不足,可能是未購買也有可能是複本不足,但是有把館合紀錄作保存的館卻不多,這也是我對於「可以」和「應該」兩個概念上的疑問。
怡璇的研究真的是非常有價值的,透過評鑑機制的建立,可以讓各個大學圖書館互相參考,我想這也會是良性競爭的一種吧,只是目前為止還會有相當的困難度,希望怡璇可以加把勁!
與永嘉的被訪談(關於這學期的研究法)
永嘉從學習研究法的經驗開始和我談起,想想我之前大學的學習經驗,這次的研究方法課程真的是紮實很多。在這個學期的質化量化方面,我想都會有不足的地方,包括質化課程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訪談法我們沒有做到練習(現在就是?),還有量化課程的上課節數和質化的似乎不太平均,上量化課程時要追進度有些吃力,是我想下學年老師在上研究方法時可以去平衡的。
在這學期的課程中,研究方法其實是我投注比較多心力的,包含整個學期下來的課前預習,雖然有些禮拜會預習得不夠徹底,但是我想至少先看過標題,對於課程會有理解是可以有效幫助學習的方法。質化和量化絕對是學習研究方法課程時的重點,只是被問到要如何應用到這學期的期末甚至是未來的研究,我只有囧,哈哈。
這一次的期末我做的是作業研究,其實在之前公布要期末時就一直在想,我目前為止看到的文獻和想要做的內容都非質化也不是量化,經過老師的指點才知道我們的研究形式是作業研究,但是這會不會代表我們這學期學得不完全?其實是會啦,畢竟研究方法就是要透過不斷的練習來學習的,但是我想我日後如果要做質化量化的研究,這學期課程所教導以及小組的練習經驗,都是我這學期打下來的基礎,只是還是要好好複習了。
認知面
這次的學習感覺就在練習訪談法,其實在和同學輕鬆的對談之餘要去抓住重點且深入的訪談,我覺得是我在這次課程上學到很多的。另外在這次和永嘉的對話中也讓我想到(怎麼想到的已經忘了),質化的研究方法可能透過對談,會去整理出自己想要的資訊,而這幾天和Foster教授的對談,就有讓我自己感覺到在「被引導」,可能這是我們自己已經是一個研究者了,了解如何運用質化方法,知道他在引導我們到他的研究中,這倒是我覺得很有趣的。
感受面
這一次的課程我覺得很有趣,因為透過抽籤,可以讓我們與平常不會深入對談的對象進行深入的談話,不論是對未來的研究方向或是對於這個學期的回想複習,讓我們有不同的感受。
只是對談中還是發現自己的訪談技巧有不足的地方,像在一開始和怡旋對話的時候沒有把所有的大綱想好,談到後面了還在想它研究題目基本定義面的問題,多多少少會拖到時間和效率,也會有在雞同鴨講的感覺,視覺得有點對不起怡璇的地方,sorry耶;另外和永嘉的對談中讓我覺得應該要學習的是,他會把我剛講的內容整理成他的想法,再用他的話問我這樣講對不對,我覺得這樣除了是尊重被訪談者的表現,也可以讓我們兩個的思維達到一致,這也是我應該學習的。
[映竹] 第十八週 訪談同學
雖然有聽過他的期末報告,但是沒有機會了解很多細節的部分,我知道他在人力資源的方面有找不少資料,但是我對他一開始為什麼找這群人也非常有興趣,這個數位典藏的國家型計畫在我們大學時真的可以說是如影隨形的跟著我們的課程內容,我們也因此學習了很多工具,但是這些培養出來的「數位產業人才」之後的發展也讓人好奇(而且我們所上的目標跟這個計畫的目標其實是一樣的!他們的問題也可能是我們的問題)我覺得Kurt有想到這個題目非常有前瞻性!
因為我沒有設定問題,所以我們以閒聊方式進行,也從他自己的講述中發現了一些新方向的可能,我自己個人會比較喜歡問像是「有沒有可能他們...?」這種問題,但是我也發現這種問題可能要等到他自己有開始做了以後才能回答我;雖然他已經做了文獻探討的部分,但我們還是重頭開始檢視他現在還可以做些甚麼,像是:
- 要不要再找一些別的國家的案例來參考,如果美國的American Memory已經有點時間差,或許可以再從別的國家的計畫做為參考(找了一下資料發現這個整理還不錯↓)
- 要怎麼呈現最後的結果可以再想想,因為Kurt希望可以提出一些建議給這個計畫的人員,不過我們也想到有的時候會變成太偏重「人」,而它的目的又不是要幫他們找工作,所以最後的建議可能還需要再斟酌往甚麼方向。
- 我們也天馬行空的想了一些方法來解決他們未來失業(!)的問題,像是可以建議他們一起組公司接案,借重他們的經驗來幫各地區作典藏,而不是限定於目前的範圍(或許可以發展Taiwan Memory?!)
- 我的研究範圍可以怎麼放大或縮小,我有敘述了我目前遇到的困難,是做得很細我會遇到一些技術知識的困難,而以大範圍的來看我又有可能會面臨結果過於簡單的可能。
- 針對相關主題的進修,詩絨推薦了我去上其他的課程,我們也一起想到了一些我還可以找的老師,還可以再看的書籍或研究資料,應該再多找哪些類型的內容。
- 在這次文獻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常常會陷在該往哪方向找資料,就一直在那幾個關鍵字裡面繞,但是跟詩絨一講我又想到了好多新的關鍵字!真的很開心她給我新的啟發,也一直鼓勵我可以做下去,讓我增加了一點信心!
- 跟詩絨介紹了我喜歡的碎碎念小工具twitter http://twitter.com/
他是目前微型網誌的代表,可以隨時記錄自己的一句話(不能超過140字),又不用像網誌一樣需要寫那麼多字,還可以像傳紙條一樣留話給其他id,國外很多網站都有書籤可以讓你直接把臨時看到的內容加入twitter,對我來說是紀錄心情和網址的好工具( 之前用Google,但是Google筆記本功能最近可能會停掉,所以我現在都把網誌的功能全部分散,不要太依賴同一個網誌|||)
2009-01-16
[尤敏]第18週
雖然是最後一堂課
老師也都事先說好要抽籤,是與同學們互談
但我依然還是緊張~~~~~因為我不曉得我會跟誰一組
老師將我們分為兩個階段,兩種角色
第一階段我是受訪者,芳伶問我想研究的問題以及他的建議
第二階段我是訪問雅琳,在這堂課上學到什麼,印象深刻的
首先,在第一階段半個小時裡頭,
芳伶問了我想研究的問題,他也給了我很多的建議
對於主題,我本來是想跟芳伶說"網路讀書會對公共圖書館的推廣服務上"
但是最近我在想"書局暢銷書對大學圖書館讀者借閱意願調查"
動機和目的就是,有很多人在書局看到暢銷書,有一些他選擇不買而是到圖書館來借閱
但通常暢銷書在圖書館又得常常等預約,有的人就會選擇不去圖書館借閱,影響到他借閱意願
我是想以博客來網路書店在去年的前十名排行榜來做調查
對象以師大的大學部為主,深度訪談法
~~~~~~~~
芳伶在問我的同時,他給了我許多建議,也問的很仔細
包括我要以什麼樣的書局排行榜來做,對象,以及遇到困難
也把我心裡的困惑問題有個不一樣的看法
他也把就她的經驗或知道的分享給我
讓我收穫良多
不管是在作業上或是心情上
與人溝通是重要的
才知道自己的盲點在哪
吸取他人建議或優點
是有幫助的
在第二階段,我是和雅琳一組
換我問他學到了哪些?有什麼建議
雅琳認為信,效度不管在做質化或量化上都要注意
也是研究生要學習部分.
他也學到知識分類方法的訣竅:像是知道怎麼問問題;懂與不懂的名詞.
在評鑑文獻標準上,以前是從文獻上看到什麼就是什麼,現在會學習去了解研究架構和研究結果是否扣緊.
再來,就是作筆記時通常都是用一句話來表示,但是用圖示更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容易理解.
雅琳在課程學習上對於實驗設計這一塊印象最深刻,實驗設計的幾個指標,自變項.依變項
也提到從研究方法課學到很多概念,比如統計,但是要去應用的話,還要多加練習
在這同時,除了知道雅琳的想法,我也提出我自己在這堂課中印象深刻的是調查研究,問卷的設計
問卷要注意的細節很多,才能做出較準確的問題
此外,我也問了哪些方面是你不清楚的地方
他是對各式各樣的訪談法還不太知道什麼時候正確使用訪談法
他也覺得他學習實驗法學的比其他主題來的好
聽完同學們的意見後
課程就真的進入尾聲了
這一堂課讓我受益良多
學習的經驗,筆記的紀錄
與小組的互動,更重要是學到
對於名詞,文獻,想法,
都要抱持著探索,懷疑的角度
[宇涵] 第六週
Proposition 1: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 and individual’s stock of knowledge.
Hypothesis 1:
It is likely that Taiwanese aborigines’ believing their ancestor’s soul lead to disease is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
Proposition 2: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how people learn knowledge and their prejudice.
Hypothesis 2:
It is likely that Taiwanese aborigines’ faith in the Shaman’s is a prejudice.
照老師檢視同學們的命題與假設,給的建議多是精細度的問題,命題在一開始概念就要很清楚,要用較專指的概念來命題,但數量最好不要超過三個,而假設的概念要能夠測量、是操作型的,而命題及假設要互相連結。
整理該注意的事項如下:
1.scope of the concept
2.order/structure of the concepts of the proposition
3.correspondence between propositions and hypothesis
4.is the hypothesis the testable version of proposition
5.including an expression of the likelihood/probabi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本次上課花了很多時間在與電腦網路搏鬥(上傳作業),如果可以節省這些時間直接進入上課的話就更好了。另外則在檢討大家命題作業上花了很長時間,我很喜歡這樣子的討論,在一來一往的問問題與討論中我們跟著思考,對學習的概念愈想愈多,可能會覺得比一開始更糊塗的事更多了,那是因為看到更多的關係,經過這一團混亂的思考,好奇心會驅使我們理出一條頭緒。
[宇涵] 第七週
而後談到深入現場的實地研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真正的進入場域需要很多人際溝通的技巧,要適當的揭露研究以避免霍桑效應,在進入和離開場域時要慎選時機,也要注意處理分離的情感因素。在作田野筆記的方法中又有分幾種不同的方式:direct observation(直接觀察)、inference(推論)、analytic(分析)、personal journal(個人筆記)。
田野調查真的是令人覺的是個充滿冒險挑戰的一種研究方式,畢竟身為一個研究者親身深入被研究的場域,這真的是個需要充實的知識和技巧,才能在研究和個人交際上有效的拿捏,我在老師介紹參考書籍之前就看過一些深入特殊研究場域進行研究的故事(實例),覺得十分佩服。雖然不是每個研究都是這麼特殊的場域,但是在與研究對象之間的分寸拿捏,和研究需要做到什麼地步,還是覺得這是一個需要勇氣去嘗試的研究方式。
[芳伶]社會科學研究法(十八) 2009.01.14 Final discussion
第一個部份我是訪問者,我針對了研究題目、研究主題次主題、研究方法、研究對象、動機與目的幾個方面來和尤敏討論,主要摘錄如下:
1.研究主題與書局暢銷書排行榜影響圖書館讀者借閱的意願有關,尤敏提到自身的經驗,為了等書而等預約,也針對這樣的情形思考,讀者對於圖書館是否會有影響,是正面的抑或是沒有借到而覺得圖書館很不好,什麼書都借不到,因而產生負面的影響。書局列出暢銷書的排行榜也影響到讀者的資訊尋求行為。
2.對於書距的暢銷書排行榜會採用哪一家書店的? 以博客來網路書店綜合類的排行榜為主,會先以研究生進行前導研究,之後以學校的大學生進行深度訪談,感覺這是個很大個工程喔!
感想:第一次進行這樣的談話,是個很難得的經驗,透過這樣個對話進行,可以彼此交換想法激發出不同的創意,有時候一個研究題目就是這樣產生了。
第二個部分由子萱訪問我本學期學習研究方法有哪些懂與不懂的、印象深刻的地方、感想,我主要回答如下:
1.這學期很難得是有客座教授Foster老師來為我們上了幾堂課,並帶領我們完成了第一次的小組報告,精彩的海報展。
2.我覺得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這樣上課聽老師聽講才能更加容易吸收,獲得雙倍的學習效果喔!
3.有很多的課堂練習包括老師所出的homework及每週都要撰寫的blog學習日誌,都是很有幫助的,可以進行課後的複習,遇到不會的也可以記錄下來,與老師或同學詢問,或是自己找尋資訊以獲得答案。之前如foster老師上的文獻探討,美美老師教導到問卷設計該注意的地方及量化資料表分析的表格,對於之後再作報告都是非常有助益的。
4.比較不懂的是一些名詞的部分,對於量化的分析那章還是有些不是非常了解。
感想:我也和子萱討論她的學習及感想,透過這樣的回顧,也可以幫助自己學習,有哪些不足該補強的部分。這學期研究方法教了很多知識,要如何變成內隱的知識並去應用,還有很大的一段路要走。
[芳伶]社會科學研究法(十七) 2009.01.07 量化資料分析
量化資料分析的意義
一、整理原始數據:問卷上答案記錄的表格
二、量化資料分析:研究者作一些事情將這些原始資料,變成能夠看到他們在假設上的陳述為何,包括描述統計跟推論統計。 小心並不要犯錯
三、解釋數據:最後能夠解釋或是給予理論一些有義意的結果
1.資料處理
(1)資料編碼:如男性編為1,女性為2
編碼簿(code book)將資料分群;Coding book,實際上已經將row data擺放進去了
(2)輸入資料:Row data輸入
(3)清除資料:有錯誤的資料,需要改成空值 (Null) ,就是超過問卷所設計的規範,如男性編為1,女性為2,卻有4的數字,這就是明顯的編碼錯誤
2.單變項分析
描述/敘述統計
(1)次數分配 Frequency distribution
-例如男有幾個,女有幾個,考試分數分布 各有多少人
-常態分配(Normal Distribution) 不只要用平均數,還要用四分差跟全距作輔助
-變項是屬於類別變項,就可用次數分配。出現最多為眾數(more)
(2)集中量數測量的方法
要將集中量數作成一個漂亮的表,資料來源放置於下方,是用在連續變項,每個cell至少要有5個,要有30個變項
可以使用三種集中量數來呈現
平均數(mean)用於等距變項、比率變項,是將所有數字加總再除以多少個個案
中位數(medium)用於等距變項、比率變項、順序變項,是中間那個數。
眾數(mode)用於等距變項、比率變項、順序變項、名義變項(如國家),
(3)離散趨勢測量方法(每個樣本數跟平均數距離有多遠)
測量變異數的三種方法:全距、百分比、標準差,標準差和平均數一起使用Z分數(標準間距),Z分數可以知道數字間的分散情形,Z分數的功能就是提供 "相對性的比較"。
例如:某次國文考試,全班平均 85分,標準差 5 分,你考了 80 分,因此你的 Z 分數為 ( 80 - 85 ) / 5 = -1
3.雙變項分析(兩個變項)
(1)雙變項的關係:相同、相異、T檢定、 F檢定、卡方檢定、 相關、不相關
(2)解讀雙變項關係:散佈圖scatter ,看形狀、方向與密度
(3)雙變項表格:列聯表
4.兩個變項以上之測量
(1)統計控制,由兩個變項間很難有效看見自變項影響依變項,所以通常會加入控制變項 (2)百分比表格的設計 (3)多元迴歸分析(R平方)
5.推論統計
(1)注意目的(2)統計顯著度,x與y有統計上的顯著相關(3)顯著水準 .05(95%信心水準) .01(99%信心水準) .001(99.9%信心水準) (4)型一錯誤(5)型二錯誤
最後大家各自分享了本學期研究法的學習心得,包括了從例子中去學習,動手操作、從例子中去學習。量化真的蠻複雜的,一堂課下來,發現自己還是有很多不是非常了解的地方,應該要先從基本名詞去瞭解,建立基礎,每個名詞用自己的詞彙解釋,並用圖表表達可以幫助理解。量化有很多的分析方法,要用哪種方法,當然要看是使用如何的研究工具,研究方法應該視研究問題選擇方法。老師最後還說到不能說不會量化,就用質化;用質化並不是看輕量化。
[芳伶]社會科學研究法(十六) 2008.12.31 Investigation II 小組報告
今天是小組的第二次報告,主題為量化研究,主要分成實驗研究、調查研究、非反應式研究,我們這組選擇的是關於教學的實驗設計,其他組分別是實驗設計與問卷調查法,恰好為實驗研究與調查研究,剛好沒有組是非反應式研究,我好奇去了國圖查一下,發現使用nonreactive research研究的論文或是期刊超少,目前我還沒找到一篇。
一、對於虛無假設與對立假設,在研究結果的呈現方式也有所不同
虛無假設:無法拒絕與拒絕;對立假設:無法成立與成立
二、型一錯誤(type 1 error)與型二錯誤(type 2 error)
1.大部分虛無假設Null hypothesis,Ho為 .01 (100個只能有1個錯誤);對立假設為 .05 (100個只能有5個錯誤)
2.須避免型一錯誤&型二錯誤
(1)當Ho是真實的(假設為實際上有犯罪),但經過研究後,研究者卻判斷它是錯誤的而拒絕它(但卻認為無罪),這種錯誤就是型一錯誤,為95%的信心水準
(2)型II錯誤:當Ho是錯誤的(假設認為無罪,實際上是有罪),但經過研究後,研究者卻判斷它是正確的而接受它(代表實際上假設就是錯的,研究也未發現),這種錯誤就是型二錯誤, 為99%的信心水準
真實情況 (事實上犯罪情形) | |||
有犯罪(假設為真實的) | 無犯罪(假設為錯誤的) | ||
調查犯罪 (根據研究結果的判斷) | 接受假設 有犯罪 | 正確 | 錯誤判斷(型二錯誤) |
拒絕假設 無犯罪 | 錯誤判斷(型一錯誤) | 正確 |
如果以犯罪的例子來看,研究者大都主張要避免類型一錯誤,所以就要提高信心水準,讓獲得的數據很難拒絕虛無假設
認知面
1.根據研究的問題,而會有不同的研究設計,故所採用的分析方法也會有所不同;若研究中需使用量表,須考慮信效度的問題,這樣做出來的研究結果才有信效度。
2.有些研究會有些基本假定,以我們這組來說,選擇資優班學生或是一年級學生(因為是常態編班)所以在實驗一開始並未進行同質性檢定,這就就是在研究中的基本假定,所以有些研究結果會受到挑戰,因此老師也提出不要太相信研究結果。
3.通常有研究問題(Inquiry)、研究意識的研究,是屬於驗證式研究,故會有研究假設;但若是像調查式研究,是觀察現象,但不確定一定是這樣。問卷調查中很少有假設,因為實驗需要控制環境、控制變項,而調查法的變項很多,無法控制因果關係,所以不易實施。
4.若我們所分析閱讀的文章中若沒有敘述的,我們是不可以當代言人,老師提到真實反映他者的研究,是很重要呀!!
行動面
今天透過大家的報告,總共得到21篇使用量化研究的文章的分析閱讀,茲將不懂列出來
1.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是當代心理計量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共同創作的智慧結晶,它的重要性在於不僅能夠整合當代兩大統計技術:因素分析與路徑分析,處理社會科學研究當中最棘手的潛在變項問題,也影響到研究設計的原理與測量方法的運用,更可以應用到各種不同的情境中,例如因果關係的統計論證、測驗與評量工具的發展、縱貫資料的分析、跨族群(跨文化)資料分析等等,可以說完全涵蓋了研究的始末與當代統計發展的重要議題。"http://www.yehyeh.com.tw/newbook/statistics/5635/5635.htm
2.因素分析法&驗證性因素分析:因素分析技術是目前受到最多注意與討論的統計研究法,它起源於 1904年,由英國心理學家 Charles Spearman 提出了因素分析這個方法,他利用不同心理測驗結果間的相關性,計算出一個可以代表所有測驗共通部分的單一因子。因素分析又分”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及”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 CFA),EFA是用於研究者對這些因素還沒有了解,想要找出有哪些因素的情況下使用;而CFA則是在研究者在研究前就已有既定的假設,例如多元智慧是由語文、數學、空間…等八個因素所組成,再用問卷收集資料,再作分析,所以CFA具有理論檢驗與確認的功能。http://epsport.ccu.edu.tw/sportscience/download/stat200511172.pdf
3.卡方分析:分析兩個不同變數的分類次數分配,以決定該兩變數間是否獨立。
卡方獨立性檢定可以用來分析各種型態的資料,尤其是最常用於名目尺度的資料。在資料分析中的兩個變數代表兩種不同的分類方法,資料經過兩種不同的分類方法所觀察到的結果,通常可交叉整理成列聯表。
4.非定向假設:不強調正向負向影響
5.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Pearson’ 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兩變項均為連續變項,以皮爾森積差相關求二者之相關程度。
6.中位數檢定:中位數的符號檢定(Sign Test)檢定母體中位數是否等於某特定值,它也可以用來檢定兩組母體的中位數是否相等。
7.集群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 是一種將樣本觀察值進行分析,若具有某些共同特性者予以整合在一起,然後分配到特定的群體,最後形成許多不同集合集群的一種分析方法。即針對觀察值個體給予分組,將變項屬性相似程度較高的觀察值,加以分群,使集群與集群間的異質性達到最大,而同一集群內觀察值同質性很高。
8. 雪費事後分析:Scheffé法的事後比較是同時討論全體的對比,此一方法用於樣本數n不相等的一種多重比較技術
9. 頻率分析
感受面
今天有些組別從報告中呈現的分析閱讀方法,是值得學習的,可以運用到以後自己閱讀文章時。量化研究真的是很複雜,有很多的名詞,很多的分析方法,下學期統計要好好學了。
[佳典] 第十八週 聊聊天
其實這樣聊天的過程,有問有答,彼此的討論和發表,在這樣子的環境中會激發出一些不同的觀點和想法。一開始我的身份是回答者,接受雅琳的提問,盡可能的闡述我自己已經看了的文獻,以及對自己想要做的研究的想法,這樣子闡述的過程其實也是在整合自己目前所知道的東西,而且藉由提問者的問題或疑惑,來了解自己是不是遺漏了什麼不同的觀點,是不是要再去尋找更多的資料、文獻閱讀?是不是要從不同的面向去思考自己所面臨的問題?
第二個部份是針對研究法的學習回顧,這次我是當個提問者,訪問楚鈞這學期的學習心得。我好奇的詢問楚鈞這學期最深刻的學習,楚鈞回答我的是進行小組作業的部分,因為是實際動手作業,所以印象也較為深刻,並且也能因為實際的查詢、閱讀、報告,所以能夠更了解課本裡所提到的知識,這我也深表認同;因為透過實際的閱讀過他人的文獻,原本課本裡概念化的知識,就變成具體化的例子了,這也證明我們不能光讀課本裡的文字,也要去看看現實之中別人是怎麼做的,才能夠有深刻的學習。
另外,我也詢問楚鈞在小組作業中有碰到什麼樣的困難嗎?他回答我在小組的合作溝通上學習到了很多;團體的作業中,必須不斷的去討論、確認來達到共識,這樣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很多不同寶貴的意見,來充實自己不同的觀點,也可以在討論中學習、補足不清楚的概念,得到更完整的知識。
最後,楚鈞還有提到老師在上課時講到的圖像化學習,對於在學習上是一個可以提供更清楚的理解方式。講到這個我就想到,很多人常說人類是圖像化的動物,對於圖像的記憶較為深刻,也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我們比較喜歡看圖而不是看字。或許往後面對較複雜的概念的時候,可以嘗試動手畫畫圖,轉化成比較容易理解的圖像。
老師在後來有提到,在進行研究者的時候不要當個獨行俠,什麼事都只陷入自己的思考模式,而忽略跟他人討論的機會。這樣子的想法,跟我想進行的研究有概念上的契合,也就是研究者在進行研究時,若能透過與同一個領域的研究者進行知識的分享、討論、合作,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將會更有效率且產出更多不同的點子;另外,若能將這樣子的過程儲存、管理、組織起來,將是能為同一個組織團體留下許多有意義的知識。
這學期的研究法就在這一天告一個段落,但老師也勉勵我們,結束更是一個新的開始。研究法的課程只是對於一個研究者的基礎,在未來實際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勢必會有許多對於研究的問題、困難需要去解決,這時候更要深化我們學習過的研究方法,來協助我們進行研究,以達到想要解決研究問題的一個目標。
2009-01-15
[怡璇] 12/31 量化小組報告{量化資料分析}
在報告之前,老師要我們在聽別組的報告的同時,把不懂的概念記錄下來,也許這些概念會重複出現,最後可能可以稍微理解這一些不懂的概念。
整個報告下來,我不懂的概念有:
ANOVA相關分析, 皮爾森相關分析、迴歸分析、Cronbach’s 阿法值信度量表檢測、結構方程模式(SEM)、驗證性因素分析(CFA)、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CHI-SQUARE TEST、效標關聯度考驗等。
Note:《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是當代心理計量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共同創作的智慧結晶,它的重要性在於不僅能夠整合當代兩大統計技術:因素分析與路徑分析,處理社會科學研究當中最棘手的潛在變項問題,也影響到研究設計的原理與測量方法的運用,更可以應用到各種不同的情境中,例如因果關係的統計論證、測驗與評量工具的發展、縱貫資料的分析、跨族群(跨文化)資料分析等等,可以說完全涵蓋了研究的始末與當代統計發展的重要議題。(資料來源:http://www.yehyeh.com.tw/newbook/statistics/5635/5635.htm)
對於以上這些不了解概念,經過同學們的解說,有些概念已經有一些初步的理解,但是其餘的可能還要再另外找資料釐清一番。另外,讓我印象深刻的部份就是老師跟我們解說了不同類型的假設。而且對立假設和虛無假設的表達方式也不一樣。
至於我們這一組的報告,聽完老師的講評之後我們才發現到我們對於假設有很深的誤解,因為我們認為量化的研究似乎是一定需要研究假設的存在,但是其實是錯誤的想法。屬於探索式、描述式的研究議題是不需要研究者的假設存在的,研究者可以選擇不要有任何的預設立場,透過資料分析、數據的呈現,完整地描述與呈現研究結果。聽完老師的解說之後我才恍然大悟發現自己在研究假設這一部份學得不是很透徹,理解不夠清楚,所以課後要多花時間重新閱讀。
除了我們這一組的報告之外,聽了別組同學的報告也讓我對於量化資料分析有一點概念,但是因為不懂的詞太多,對於同學閱讀的文獻也不熟悉,因此,聽的同時會感到有點吃力,但是多少有得到一些大方向,像是實驗法與調查法有重複的組別報告,所以就加強也補充了原本的認知。其餘還不了解的地方就要靠自己回頭去好好研讀教科書,增強自己的知識了。
[易耿]W18 The End Talk
Round 1 :由映竹訪問我關於期末報告論文的議題
由於我們是用聊天的方式進行,所以沒有甚麼很明確的問題,以下簡略的將對話內容摘要:
你寫這篇研究的動機大概是什麼?
因為之前當過國科會的研究助理,所以大概知道有些人在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結束後,會被強迫遣散,所以想要了解他們在計畫結束後的規畫是什麼。
你真的有這麼關心這一群人嗎?
嗯......其實也還好啦..只是想說有些認識的學長姐在裡面工作,而且是第一份工作,不知道他們被遣散後,該怎麼辦,想要稍微了解一下。順便也看一下這些研究助理們往後會不會繼續留在數位典藏相關產業裡面貢獻。
所以你的研究對象是鎖定在老師底下的學生嗎?
嗯..不是耶,因為老師底下的學生通常都是任務性質的幫忙完成工作。我比較想知道自願被招聘進去的那些研究助理未來該怎麼走。是要回家帶小孩?還是自己開公司?或是其他出路之類的
那國外類似計畫的人呢,他們有比較早結束的計畫,那他們的人去哪裡了?
ㄜ....這個禮拜一的時候小蝶老師也有問到我,老實說,我還真的忘了有國外的狀況可以做相關的文獻探討。沒有注意到這一個部分....不過我在想,應該怎麼找到那些檔案呢?這感覺會比較像一個研究報告...不知道這些報告該去哪裡拿...希望國外會有人跟我做相關的研究...
那你比較想看哪個國家的?
我覺得應該是英國吧,因為美國最近一次的大型國家型典藏計畫是美國記憶計畫,但那已經結束有將近10年了....而英國的AHDS最近才剛結束,影響應該會比較深刻一點。不過AHDS似乎是一個機構...也不像是一個計畫...總之會再找國外類似的案例來研究。
感想:跟同學重新講了自己的研究之後,發現中間有許多矛盾和不足的地方,由其是最後一個問題,我打從心裡沒有想到可以去探討相關案例,而且國內的應該也有早已結束的長期大型計畫,也可以作為survey的對象。原來在做研究的時候,很容易的會陷入象牙塔裡面,在自己認知的世界出不來...還是要多跟其他人討論才可以海闊天空......
Round 2:由我訪問叔華關於這學期的課程學到了什麼
請問學到最有印象的是?
- 從課本和讀論文的練習中,知道了做研究的流程與原因該是怎麼樣的。比如說:以前只知道在寫文章前要先文獻探討,而現在知道為什麼寫文章需要文獻探討了。
- 了解到研究需要有相當嚴謹度,從架構到用詞,都會影響文章的品質
有了研究方法的相關名詞知識,但是在操作上還是會碰到問題。由其是在解釋資料的部分,自己所認為的推理過程解釋,在其他老手的眼中看起來像是笑話一樣,考慮到的層面還不足,而且會陷入數字與語句的迷思當中。
感想:
在跟叔華聊天的過程中,我們有互相聊到對於這堂課的心得,他說:與其他系所相對起來,我們所得到的知識無法用考試來衡量,比方說調查研究,其他系的學生會從定義開始下手,說明調查研究的定義、特性、問題該怎麼發展等等,像在寫書一樣(外顯知識)。但我們學到的,會比較著重在研究意識跟研究問題的發展,相對來講,是比較哲學上的思路(內隱知識)。
我也有相同的感想,突然要我講出一個研究法名詞的定義跟特性,我可能沒辦法講的很詳細完整。但是要我思考一個研究議題,我會想的比較深入。應該這樣說,我覺得這學期學到比較多的是研究方法的意涵與思考,而非研究工具的使用。這兩個部分是需要合而為一的,但相信在工具的部分,往後的學習歷程能慢慢的補足,畢竟思考的能力還是比工具使用能力重要許多。
Foster老師的邀請
If you would like to come, please let me know which is your preferred date and I will then confirm the date (and venue) when most of us can make it.
Thanks
Jonathan
[永嘉]社會科學研究法(十八) 2009.01.14 課程回顧
Group1:為什麼寫這個題目作為期末報告題目?
感想:
在講述的過程可以釐清自己的思考,同時跟平常互動比較少的同學討論,有更多元的刺激與收穫。
訪談內容紀要:
為什麼寫這個題目作為期末報告題目? (網路環境中成功查找資訊的關鍵因素之行為探究)
1. 變動快速的網路環境,寬頻與無線通訊的時代來臨,網路搜尋也有當地化的一面,不再只重視使用狀況的統計數據或是產品的使用,網路使用者一般性的查找行為,所遇到的困難可以進一步做一些瞭解
2.利用質量並重的研究方法,深度瞭解使用者的心裡與環境,並告訴網路使用者(或原有讀者)台灣社會圖書資訊相關產業的努力與功用。而圖書館與圖書館員本身需要改變,增加與讀者的互動,不只是能分享一些資訊,而且還可以傳播知識,然後得到社會應有的重視。
文獻查找的方式?
關鍵字:web searching behavior, electronic resource, 搜尋, 查找, 成功, 失敗
資料庫:CKNI中國期刊、WOS、Google Scholar
專書:theor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學到了什麼?
文獻分析方面:大概能找到老師所要求的30篇文獻,文獻分為兩個部分,一個軸線是往資訊行為模型來找什麼是成功, 另一個軸線是研究方法與流程的他人經驗與結果。
工具的使用:Mindmanager, Endnote, Google docs.....這些工具能讓資訊收集、處理更有效率
研究動機與設計:這部分要閱讀許多文獻才能更明確,對自己研究邏輯還有待補強,研究方法與分析目前的想法是希望朝質量化混和的取向。
結論與現階段對研究主題的感受:
探討成功的題目適合質化研究,如何切割主題與找到典範論文的學習是要在努力的。師大圖書館的西文圖書還算豐富,推薦大家可以多使用。
group2:本學期研究方法課程學了什麼東西?
感想:
研究方法是個很重要課程,受訪者對課程學習效果還算滿意,聽他人回顧課程所得也在回顧自己的所學。
問題:
研究所的學習若是以專題導向,加上專題與專題間互相綑綁,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
訪談內容紀要:
1.1之前有沒有學習研究方法的經驗?
有,大三
1.2與這次上研究方法課有何不同?
上次的學習比較照本宣科,研究法應該著重練習,大學學習效果並不好,這次學習算是很完整。
2.質化跟量化的學習那個學的較好?
都沒有學的很完全,質化在foster教導奠定一些基礎,但訪談法應該是加強的,在質化的學習中應該是很重要的部分,量化占的比重小,但因為上過統計學,用之前的底子學習,還勉強過的去。
3.1怎麼學習本學習的研究方法課程?
利用預習、複習的方式增加學習效果。
3.2一直以來都有這個習慣?
上研究所才有
3.3為什麼?
下意識覺得這堂課很重,要多一些準備。
3.4花多少時間寫心得?
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
3.5寫心得的方式?
先複習再把心得寫成。
4.1學了這些研究方法,有利用在你的期末報告嗎?
沒有,因為做的是系統建置
4.2你認為設計系統利用資料算不算是量化研究?
我在十二月中問過指導老師,他說系統設計算是作業規劃,並不能算質化或量化,應用資料探勘,量化設計量化工具
4.3為什麼不找一個可以研究方法的題目?這樣不是比較有趣及學習?
指導教授的題目與建置系統相關,就往這方文獻探討了,其他團體作業已經有練習,所以並不會覺得沒學習到
5.客座教授foster對group 1 investigation的訪談的感受
在學過研究方法的訪談法後,會發覺正在引導我進入他的思維,研究者會把研究對象的答案去套到他想要的答案ㄝ,雖然那個意思大概是我的意思,但是可能會有落差,這是可能是研究不完全客觀的因素
6.1可否談談group1 跟group2與小組合作的關係
我們可能跟其他小組不一樣,我們四個成員是大學同班同學,所以大學教育給予的思考模式,彼此的討論可能不會併出太多火花,跟其他來自不同學校的小組會有不同,
優點可能是比較容易達成共識,缺點是少了不同思考模式的激盪。
6.2如果再有一次會換成員嗎?
會的,因為有更多的可能性。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
-
這樣也算實驗研究嗎? 本週的課程重點是實驗研究法。一開始美美老師再次提醒大家研究生應該如何記筆記。老師建議,寫大量內容的筆記時可以線性的方式記錄,也就是依事件的先後順序撰寫;但如果是範圍較小或是想要了解事件的輪廓或全貌時,可以用樹狀圖的筆記方式,搭配如FreeMind的方式呈現出...
-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暖身練習:閱讀實驗研究法的摘要,將懂與不懂的概念分成兩組。 懂的概念:實驗組、控制組 不懂的概念: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獨立樣本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共變數、等組後測準實驗研究 2. 實驗研究的概念與內涵 3. 小組實驗設計練習:選一篇摘要畫出其實驗研究架...
-
Week 12 非反應式研究 非反應式研究又可稱作非侵擾姓測量或是非介入姓測量,亦即被研究的對象不知道自己被研究。而非反應式研究的類型有下列幾種,並說明如下: 1.非反應式觀察 亦即不干擾被試者的觀察,觀察的類型可分為下列三種: 物理證據:如觀察物品的損壞程度 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