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21

[維寧] 第十八週 期末訪談

這學期最後一堂課的課程為訪談,由同學一對一互相做訪談。因為我當天發高燒燒到38.7度,實在是下不了床...所以不得不請假,還希望老師見諒..不然整學期都有去上課,就剩最後一堂課沒去,其實還真的是有點奇怪。後來聽同學跟我講上課的情況,覺得還蠻有趣的,畢竟平常很難得能夠跟同學「聊」到那麼「深入」的研究性問題,所以就覺得沒去上課真的很可惜。這次的心得,我就將同學轉述他們那天一對一訪談的內容,當成自己的問題來回答。

我有興趣的研究領域是在數位出版,題目的話,我期末報告題目是著重在大學出版社/大學出版中心的數位出版發展情況。其實範圍還要再縮小,不然「發展」還太籠統、包括的內容也太大了,但目前我念的PAPER還不夠多,若要再將範圍縮小,又要思考研究可行性的問題的話,我想我還需要再下點功夫、多努力看相關的PAPER才行。另外,也要不斷地觀察國內與國外數位出版發展的情況。(這部份其實我個人認知還不是很夠,有機會的話,希望各位同學能多給我一些意見,激發我一些新的想法。)

回顧這一整學期,我印象最深刻的部份,我覺得是質化研究的部份。
可能因為那次的作業「難度太高」,加上我們這組又遇到很多困難,另一方面是第一次與國外教授接觸(平常實在是很少),所以對我來說是印象最深刻的學習回憶。還有就是,因為我喜歡與人互動,質化研究能夠跟研究對象有比較深入的接觸,而且我還沒有實地運用質化研究方法去做研究,若未來有機會的話,我希望能夠讓我「自己玩玩看」。

比較不懂的部份,我覺得對我來說,還是量化研究的地方。
我大學做過國科會的研究,那時因為完全沒有理論的基礎、甚麼都不懂就都靠自己去摸索,雖然實作的經驗有了,但我在「理論」方面的認知還是不夠。這學期上了研究方法後,每次看書及上課,只要是接觸到理論的部份,我就會把最新學到的知識,與自己過去實作的經驗相互驗證,看自己是否有哪些部份還是不理解、當初過去做研究時的缺失是甚麼,還有未來我在做研究時,如果遇到相同的情況,我又該如何解決才對。不過我認為,我在量化資料分析的階段,對於那些「統計理論/方法」還是很不清楚,可能是因為還沒修過統計的關係,所以這方面的認知還是不足,所以我認為這是我未來(下學期修統計時)需要再努力補強的部份。

沒有留言: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