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 16 小組量化報告
選擇文章
再 談論當天上課的報告以前,先來說說我們怎麼設計這次的報告。從第一次Foster的小組作業中,我們想延續之前的題目而繼續深究,所以一開始鎖定目標的時 候,就把題目鎖定在資訊尋求的範圍,不過在我們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純粹資訊尋求的文章真的是少之又少(只找到兩篇),所以我們又將範圍擴大了一點點,把 資訊檢索這個概念也放入蒐集範圍,不過關於資訊檢索這個主題,大部分的研究都不是在研究資訊行為中的資訊檢索,而是比較偏向技術層面,所以在選擇文章的過 程我們就花了許多時間過濾。
開始作業
之 後我們就每人分配了一篇文章,經過各自的閱讀以後,我們就想說要把我們閱讀的重點都記錄下來,所以我們就設計了一個重點的檢核表,我們把這個表放在 excel,使用google doc線上作業,這讓我們可以同時編輯同一份文件,最後還可以匯出成一般的excel檔案。在我們花了兩個禮拜左右的閱讀、兩個禮拜的製作個人ppt時 間,到了討論時我們才發現比較的困難,「該要怎麼呈現呢?」我們常常在討論中出現這個話題,所以我們花最多時間的部份在於,「該怎麼呈現結果?」這個部 份。我們不斷地腦力激盪,終於想出了一些辦法,例如把每篇文章的重點部份的分析製成圖表、還有嘗試把其他研究方法與實驗法比較,更嘗試把幾篇文章資訊行為 研究的理論位置找出來(不過這幾個部份似乎不是老師關心的部份),不過重點是我們設計了另外一個檢核表,用來分析評斷文章的各個部份,這在最後的呈現只用了一張ppt就帶過了,讓我突然有一種「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感嘆。
在報告的前一天,我們都還在構思與修改,在做的當時也沒甚麼信心,覺得我們整理的東西很複雜,很凌亂,因此這次我們把上次報告所沒用到的遺珠之憾,拿到了這次報告來用。
用「實驗法來作實驗法」, 這個概念來自上次的「用紮根理論來作紮根理論」的想法,我們就運用了實驗研究的架構來串,將我們凌亂的報告,從研究問題、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等,最後拼湊 成一個比較有邏輯的報告。不過因為我們分析文章的方法並不是實驗法,而且在報告中有許多名詞是不合用的,所以我們將許多名詞修改掉,不過實驗研究的精神還 是有在報告中出現(可能大家都沒發覺...),不過對我們來說,其實感覺是非常有趣的。
最後呈現
在報告當天,有了上次小組報告的教訓以後,我們對於這次的口頭報告便不敢輕忽,每人所述內容的時間控制,要提到哪幾個部份,哪幾個部份可以跳過,都有稍微規劃過,所以這次的口頭表現相較上次來說稍微好了些。
而 最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其他小組的報告,這次的主題是量化研究,不過可能是因為我們沒學過量化分析的關係,除了易耿他們那組有提到分析的定義和用法以外,其 他組別(包括我們)都會自動略過這個部份。不過,老師的意思也強迫我們去解釋文章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而是要我們有基礎的概念,以及哪種方法對應到甚麼樣 的研究問題或研究結果。
也有幾位同學代筆幫一些沒有假設的文章寫了假設,在上課當天我才確實的知道假設是一定要印證的, 所以有了假設就必須要文章後頭解釋,說明此假設成立或是不成立。這個問題在之前也困擾了我們很久,因為我所讀的文章並沒有寫到假設,而老師上課時有提到許 多量化研究都是從假設開始,所以我們有一度想幫這些文章把假設補上去,但是想想還是忠於原著,他們寫甚麼就報告甚麼好了,其實我們是上課之後才知道不能隨 便加假設上去的。
感想
在 報告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細節,尤其是作報告的觀念,還有,我們自己必須要有研究的概念。像是「假設」的這個例子,就要有量化研究的概念才可以判斷要 不要寫。在製作的過程中我們自己判斷,自己想像身為研究人員的細膩,以及想像向主管報告,主管想要的東西,這些都是我們在這次的量化作業中可以學習到的。 而老師扮演的是我們的評鑑者(也是主管),在我們自生自滅的完成一份作品以後,老師對我們作品的品頭論足,相對的也是對我們自己訓練自己的成效評估,從這 次的上課中,可以知道老師認為甚麼是好的思考,甚麼是不好的,還有老師想要我們知道的是甚麼,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很難得的學習經驗。
2009-01-19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
-
這樣也算實驗研究嗎? 本週的課程重點是實驗研究法。一開始美美老師再次提醒大家研究生應該如何記筆記。老師建議,寫大量內容的筆記時可以線性的方式記錄,也就是依事件的先後順序撰寫;但如果是範圍較小或是想要了解事件的輪廓或全貌時,可以用樹狀圖的筆記方式,搭配如FreeMind的方式呈現出...
-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暖身練習:閱讀實驗研究法的摘要,將懂與不懂的概念分成兩組。 懂的概念:實驗組、控制組 不懂的概念: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獨立樣本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共變數、等組後測準實驗研究 2. 實驗研究的概念與內涵 3. 小組實驗設計練習:選一篇摘要畫出其實驗研究架...
-
Week 12 非反應式研究 非反應式研究又可稱作非侵擾姓測量或是非介入姓測量,亦即被研究的對象不知道自己被研究。而非反應式研究的類型有下列幾種,並說明如下: 1.非反應式觀察 亦即不干擾被試者的觀察,觀察的類型可分為下列三種: 物理證據:如觀察物品的損壞程度 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