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31

[維寧] 第七週 實地研究

一、從事的活動(上課過程概述):
1.Foster教授講解課程
2.根據同學們po在wiki上的題目,安排分組


二、活動內容(上課情況詳述):
1.課程主題為實地研究,主要內容為:
A.What is field research?
B.Why conduct field research?
C.How to conduct field research?
D.Exiting the field

2.我想的題目是關於個案研究在圖書資訊學上的應用與探討,後來Foster老師把它修改為:What stud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have used the case study method and what were their findings?


三、認知上的改變(認知面):
1.了解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主要的差異:
A.質化研究觀察自然情境;量化研究觀察已控制的現象
B.質化研究是進去場域中,在帶出要研究的研究架構;量化研究則是帶著FRAME WORK去研究。
C.質化研究是進入場域中,實際去觀察,然後產生研究意識。
D.質化研究在解讀方面比較偏重其內涵(意義),研究者是嘗試從使用者的觀點去解讀,而不是從研究者的角度去看待。
E.質化研究沒有先設定自身的研究問題(只先設定一個主要欲研究的主要概念),除去自身的觀點或先入為主的偏見,用開放的心胸去看待事情。用同理心去解讀他人的訊息;從他人的立場或角度去感受。

2.進行實地研究時,需注意的事項及步驟:
A.觀察實體現場裡的人、突發事件、現場的節奏
B.培養研究和人際技巧;適度揭露研究,以避免霍桑效應:不要告訴被研究者他正在做甚麼研究,因為被研究者可能會因此而改變自身的行為。
C.進入場域,以讓被研究者習慣研究者的存在
D.進入和離開場域,要慎選時機。也要注意處理分離的情感因素。
E.透過觀察和推論去觀察具體事實,再進一步從觀察產生推論,由訪談來證實研究者的推論。

3.了解如何做實地研究的筆記:
A.Direct observation
B.Inference
C.Analyic
D.Personal Journal

四、心得感想(感受面):
之前大學做國科會計畫時,老師有叫我去實地觀察外籍人士使用總館多元文化中心的情況:坐在某個角落,記錄與觀察到底有哪些人來過圖書館,然後和那邊的讀者聊聊天。當時還不大明白老師的用意,這次在讀了教科書後,回想起過去這段過程,才了解老師叫我去圖書館「發呆」的用意是:要我體驗一下何謂「實地研究」。這次上完Foster老師的課,老師也出了實地研究的作業給我們,我想透過這次作業,我應該更能了解該怎麼做筆記。因為大學那次做的筆記,純粹只是描述性的東西,我沒有自己再深入做後續的整理(因為大學的時候,沒有深入去學習研究方法,對研究方法整個是一知半解,當然也就不知道實地研究這部份),希望這次我能把它做好。
  這次的小組討論,我們這組星期四下午有和Foster老師約在所上一起討論。本來想說老師只是來「旁聽」,沒想到老師是來指導我們怎麼做作業。我覺得我們透過Foster老師的引導,很快就能有了方向,效果還不錯。討論的過程中,老師很有耐心,一步一步引導我們怎麼去做作業,講話也刻意放慢(怕我們聽不懂),也不斷問我們到底懂不懂,甚至還很細心的幫我們分配工作!(這真是讓我們大感意外)。雖然我們和老師在語言上有一點點隔閡(英文太破),但溝通上基本上是很ok,所以討論時充滿了歡樂的笑聲,不知不覺一小時就過了。
另外,在課堂上好像有提到結構性訪談,而我時常聽到這詞彙,但對他的定義卻很模糊,所以我有查了些資料:
1.非結構性訪談
A.眾所周知的便是「深度訪談」
B.需建構「訪談綱要」(interview guide),以便於指導訪談之進行。訪談綱要不需要詳列問題,研究者可在訪問過程中自由規劃其問題。

2.結構性訪談
A.事先決定一系列問題,對每個受訪者使用相同的詞彙及提問順序

3.半結構性訪談
A.可以是量化導向或是質化導向模式的半結構式訪談型式,主要是研究者利用較寬廣的研究問題作為訪談的依據,導引訪談的進行。

2008-10-30

[叔華] 第七週 RM 97.10.29 實地研究

今天大家很快地將作業紙本繳給老師,讓Dr.Foster可以準時上課,本週上課的重點是說明實地研究法及選出五個主題讓同學進行分組作業,老師上課的內容真的很充實,四小時只能算勉強上完,所以把握最後的時間趕緊分組,雖然老師很想看見大家討論的情形,但是怕課上不完,所以就請同學將討論時間跟老師說,老師再陪同出席,沒辦法陪同的小組再錄音錄影。

感想:
今天上實地研究,一開始老師就告訴我們,質化研究的觀察重點和量化研究最大的不同,在於質化研究觀察自然情境;量化研究觀察設計的/控制的現象。質化研究講求意義解讀,剛好那時有同學提問:「質化研究是先觀察,再提出研究問題嗎??」那時我就不加思索地說「我覺得質化研究也是先提出研究問題再去觀察,只是在觀察的當中不要注入過多的外在因素,一切都是在很自然的狀況下產生」(心中os:我要知道醫病關係,所以才進入醫院的場域觀察,醫病關係不就是我的研究問題嗎?)
美美老師以阿亮論文為例,並解釋「想了解的那不是研究問題,而是觀察後提出的疑問才是研究問題」,這是我的第一顆質化炸彈。隨著課堂中Dr.Foster持續講授,質化研究也似乎一層層撥開面紗。(不過說實在的,比先前的課程容易理解,可能是有例子而且也比較貼近我們吧!)

分享:
老師課堂上有提到葉老師進入場域的經驗。在這邊也跟大家分享,我進入原住民朋友圈的經驗。於公於私我認識很多原住民朋友(有超過10個吧,且分屬不同族),剛開始認識時,彼此間都維持著一個禮貌的距離,後來常常交談發現我其實無害而且還有益,就開始接納我。雖然剛開始我是個別認識一兩位,但當其中一位帶我進入他的朋友圈時,其他原住民朋友就很快地接納我。他們相當好客,那陣子我講話的口音也不知不覺中像起原住民。(不過在這邊要告訴大家,原住民不會覺得你學他們講話,或講話像他們,就接納你喔!)

重點概要:
1、質化/量化:質化研究的觀察重點和量化研究最大的不同,在於質化研究觀察自然情境;量化研究觀察設計的/控制的現象。質化研究講求意義解讀,在自然情境中觀察(observation)和推論(infernces),觀察具體事實,研究者進一步從觀察產生推論,再進一步由訪談來證實研究者的推論。

2、霍桑效應:是說當人們知道自己成為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的傾向。
(進入場域,讓場域的人們習慣研究者的存在,或不要對單一對象過於關注,應該可以避免這樣的效應)

3、進場/出場:進入和離開場域,要慎選時機,而且要注意自己不要被同化。老師上課中很強調的一環,還舉了一個研究上班小姐的例子,真的是為研究很攜牲,但我不禁想要問那些不知情把她當麻吉的被研究上班小姐,發現實情會如何做想。(東海社研所 十二個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

4、筆記:田野筆記有分jotting notes(隨筆,為避免觀察者感覺不舒服,可隨手記下多為一簡短的詞)、direct observation(直接觀察,離開實地後所寫下的筆記,為一詳細的描述)、inference(推論,重讀直接觀察的筆記時找出的多種意義)、analytic(分析,分析推論的原因)、personal journal(個人筆記,抒發個人情感或個人反應)

練習題:
1、圖書館民族誌
2、團體討論/記錄團體討論中個人反應

ps.Dr.Foster的課堂作業相較於其他老師算是多的,但甘之如飴,有練習才有收穫^^

[映竹] 第七週 Field Research

[認知]
本周的進度是fIeld research
一開始Foster教授給我們回顧第一週給老師上課的時候看的質化步驟圖,提醒我們這是第一個step(猶記我們第一次上課真的是說多緊張就有多緊張!!)
  • 質化是觀察自然情境(重視自然主義naturalism),由受訪者在自然的情境下所呈現的內容;研究者沒有參與受訪者的「表演」
    →最近有機會幫忙做過問卷,尤其是需要錄音的部分,的確有感受到當面訪談可以得到更珍貴的「情緒資料」
  • 質化很重要的部分是「意義解讀」,把當時發現的現象記錄下來
  • 社會意義>>一群人對現象的共同理解,相較於字典意義或字面上的意義,社會意義是所謂"圈內人"對現象的理解
  • 量化是希望了解問題在設計的/控制的現象下,可以得到的答案
  • 民族誌對文化的假定: (i)可觀察的表現於外的行為;(ii) 不可觀察 但可詮釋的社會意義系統
  • 同理心→同理心就是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一種方式。要有同理心,但是在研究時不要有同情心,避免我們會陷入對方的環境當中。
    (美美老師的對我們有同理心但沒有同情心讓我笑了 : D 也謝謝老師鼓勵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是一同航行的夥伴!)
    (Foster教授的體諒男朋友說法很容易了解,但是我還是老是遲到= =|||→我可能對準時到約定場合有一定的心理障礙?!)
  • 計畫步驟解說:(只選幾個比較有心得的步驟)
    (i)準備好自己,閱讀文獻,去除自身固有的觀點
    (感謝上課的時候有Kurt和GREENTIME回答我「de-docus」的意思,我只有單純去翻譯這個字找到了「去除重點」這個翻譯)一開始想說我們怎麼會在才剛研究時就略過自己的訪問重點呢!? 結果Foster教授幫我解惑,是譬如說在質化研究時,我們需要忘記我們問問題時自己的假設,這會變成有點預設立場,會影響到我們訪問時忽略了很多其它的重要的表現,要open to the setting;就跟在量化研究的時候雖然我們設定了問題的答案,但是我們不能只重視其中的幾個問題。

    (ii)選擇研究場域然後進入
    若涵在這裡問了關於如何讓自己可以不要陷入跟受訪者太相同的情境,我也覺得這是有點吊詭的部分,我們要去研究的話當然是儘量的了解我要研究的目標(或是我要研究「研究生的資訊行為」這種題目的話,我甚至自己就是研究生!?)但是如果太過涉入的話可能會改變自己的立場

    教授也提醒我們:
    1.我們在研究的時候要不要被同化成native
    2.培養研究和人際技巧
    3.適度揭露研究,但不要提供太多

    (iii)進入場域

    場域的安排會影響師生互動的方式,像是之前使用的U字教室,會讓教授有想要「演講」的感覺,但是現在安排成小組就覺得我們可以做一些討論

    (iv)選擇一個社會角色
    這裡要我們把自己當成是一個角色前,必須先認識自己,老師舉例像是之前有人要為了做酒店小姐的研究而實際下海去陪酒(害我開始幻想起來我會不會研究幫派份子而加入幫派|||...不過這種研究真的需要有非常大的勇氣去做,不然我想會讓自己痛苦也不客觀)
    書中也提到「研究者本身就是一個研究工具」,除了實地身處在那個環境當中,還包括一v些私人的想法,加入一些情緒上的解釋可以幫助我們把實驗解釋的更具體
  • 作field research的筆記
  • 直接觀察
    推論
    分析
    個人筆記
    日期、時間、地點等等,盡可能的詳細的
    直接觀察後做出的推論,因為有時候動作不見得有社會意義
    實地決定要怎麼進行,研究者可以賦予訪談內容意義
    研究者的心情,可以協助研究者去檢視當時的自己
[行動]
上週的作業和上上週的一樣都令我頭痛...因為我實在是對於沒有說明的題目會有點手足無措,應該說老師也說明了,但是我還是看著白紙不知道什麼叫做好問題,不知道怎麼樣去形容我遇到的狀況,或是去回溯自己的思考和上課歷程。

本週我想的題目跟柏堯的有點類似(可能剛好我們的動機相同XD)
「The stud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大學學生的資訊尋求行為
本來我想的題目是很量化的,需要用問卷來統計,但是老師提醒我們是要用文獻來分析,應該是比較質化的問題,所以我沒有改題目,而是把結果設定成希望可以找出大學生資訊收集過程,希望可以歸納出像Kuhlthau的模型一樣,可以找出大學生在資訊收集行為的過程,並且可以分析出情感面的訊息→不過也有點懷疑,雖然這個主題很normal,但是真的可以找到適合的文獻做討論嗎?

[感受]
本週的課程真的聽懂得比較多,我本來以為是我這週精神比前兩週好很多XD
但是跟同學討論後才發現是因為本週的課程也比前幾次上課的更貼近我們過去了解的事物,有很多情境的描述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跟前幾週的理論和概念比起來沒有那麼抽象,學習的效果自然比較好,這週的田野調查作業我也覺得很有趣。(我自己還滿喜歡觀察別人寫報告!)
週四下午在圖書館2樓站了一個小時,雖然不知道調查內容寫的算不算好,不過這個作業讓我好好觀察了一下到底所謂「去圖書館唸書」的人都在做些什麼,也給了自己很大的警惕!!!(為什麼警惕可能要跟大家分享筆記後才知道XD)

2008-10-29

[詩絨] Field research, 10/29

實地研究法 (field research)是屬於質化研究,吳老師再次講解了量化與質化的差異:
‧量化:具有既定的觀點,由被研究者回答。
‧質化:在自然環境中素描當時發生的事件。且具有以下的特徵:
1. 重要的環境。
2. 意義的解讀:事件發生人的意義而非研究者的意義,如學術圖書館觀點研究的是讀者的觀點。
參 考 Pettigrew 的研究場域圖,吳老師提到田野調查的第一個觀察,就是要把實體環境畫出來,而且要以"新鮮的眼睛"看事情。另外,Prof. Foster的教學簡報檔裡提到了"可接受的無能者" (acceptable incompetent),這引起了我的興趣。

google 了一下 acceptable incompetent是指:就是某人在實地裡只有部分能力(技術或知識),但他不具威脅性、需要被教導,因而被接受。(註1)又看到另一個在英國的研究 日記提到,她問自己在新聞室中,是不是要假裝不知道新聞的專有名詞或行話,扮成acceptable incompetent。(註2)。 這個日記的作者,最後決定坦言她的單位及研究目的,適當地在對話中透露她曾有的經驗, 並且只表達她熟悉的行話。她最近一篇文章止於今年八月,這是他研究的過程記錄,似乎是一個很有趣的blog,我可以慢慢把它看完。

這個週末去了一趟家附近的公共圖書館的閱報室作本次的觀察報告。 挑選該場地的原因是:
1. 因為觀察報告,我屬意一個的動作種類不多的區域去作細部描述。
2. 時間選在閉館前一小時。
3. 我熟悉實體環境,我對自己這個 spy 的角色可以輕鬆認同,並仰賴桌椅及閱報的動作使我可以自然地進行觀察。
4. 對該區域內的使用者及互動性感到陌生,足以使我帶著新鮮的眼睛去觀察。

觀察的過程出乎我意料地緊湊,往來的使用者超出我的想像,形容成緊張刺激亦不為過,至少我內心是如此。有趣的是,藉著觀察我可以推斷不同使用者間的關係,來館目的,甚至是個性與行業,真的非常有趣!完成的一手資料中英夾雜、圖文並用,尚需系統性整理與騰寫。

其 實Prof. Foster出的作業都很有趣,也很實務。以一門"方法學"的課來說,這樣的作業對我們知識的吸收與消化,非常有益!! 我聯想到以前學編目學的時候,同樣是一門非常實務的理論課,或稱非常理論的實務課,上課時即使作了練習但仍無法理解與應用,但當實際到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操 作時,就完全能夠明白「編目」是怎麼一回事。所以,雖然作業多、課業重、英文難,主題陌生,我們還是可以打起精神咬牙度過每一堂課,並帶著豐碩的果實向未 來邁進的。


註1: http://ppm.isu.edu.tw/UpLoadFiles/7515A1A19.ppt, accessed on 20081103
註2: http://newspaperethnogaphy.blogspot.com/2008/04/roles-in-field.html, accessed on 2008110

[楚鈞] 第六週 ─ 命題與假設

(行動)
這星期的課程,剛上課照慣例,Dr. Jonathan Foster
要大家討論作業,propositions and hypothesis
我的作業:

Proposition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on way and information delivering
溝通傳達方式和資訊傳遞間的關係

Hypothesis 1:
Writen language is more effective then oral language.
文字的傳達方式會比口語的傳達有效

(修正:Writen language may be effective then oral language)

Proposition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us beliefs and behaviour
宗教信仰與行為之間的關係

Hypothesis 2:
The religious beliefs will reduce one's desire to
see the doctor when he/she gets sick
宗教信仰會降低人們就醫的意願

(修正:The religious beliefs may reduce one's desire to see the
doctor when he/she gets sick)

(認知)

●命題與假設的原則:
1. Scope of the concept
概念的範圍要注意
2. Number of concepts
概念的數量,一到兩個為佳
3. Corespondance between propositions and hypothesis
命題與假設間的一致性
4. Is the hypothesis the testable version of proposition
假設是要能夠驗證的,要為命題的驗證版本
5. Includeing an expression of the likelihood/probabi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要包含可能的概念

●Direction of theorizing
可分為
1. 演繹法(deductive)
將抽象概念具體化。
2. 歸納法(inductive)
以詳細的觀察為出發點,然後朝向抽象的推論及觀念移動。


Dr. Jonathan Foster也以兩張圖來解釋deductive approach
和inductive approach的差異。

●Focus of theory
1.Substantive
more empirical,較為實質、正式
2.Formal theory
more general,abstract

●理論解釋的種類:
1.Causal 因果解釋
2.Structural 以結構印證理論
3.Interpretative 詮釋性解釋


(感受)
命題和假設是很重要且困難的,且必須要不斷的累積經驗,
多看多學,才會進步,透過大家的討論,
可以了解別人的想法,擴大自己的觀點。
而因為這沒有一定的答案,所以多和同學討論,是有幫助的,
正所謂截長補短,吸取別人好的觀點,改善自己差的觀點,
才能夠有所進步。

[柏堯]第六週 命題與假設/何謂理論(續)

Week 6 命題與假設/何謂理論(續)

認知面

上課一開始,Foster老師開始討論上禮拜命題與假設的作業,以下是我所寫的內容:

Proposition 1:
There i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Taiwanese aborigine’s information behaviour.
文化與台灣原住民的資訊行為有很大的關聯。

Proposition 2:
There i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iwanese aborigine’s prejudice of “The model of culture and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ur”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ur.
在「文化與人類資訊行為的模式」中,台灣原住民的偏見與資訊尋求的行為有很大的關聯。

Hypothesis 1:
It is very likely that it has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ese aborigine’s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behaviour.
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與其資訊行為可能會有關聯。

Hypothesis 2:
It is very likely that it has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ese aborigine’s daily life and information behaviour.
台灣原住民的日常生活與資訊行為可能會有關聯。

在經過上課討論之後,才發現我所舉的例子有很大的問題。

以易耿的作業為例,他將原有的模糊命題,擴展成清楚概念的假設,但Foster老師認為在命題時就必須要有清楚的概念;後來由美美老師改寫命題1為假設:Aboringins’s belief is very likely influences people’s way of seeking health information. 將原來的文化(culture)概念,更精確的定義成原住民的信念(Aboringins’s belief)。後來老師們也提到了一些概念、命題與假設的概念,如:
  1. 當撰寫命題時,要先把概念在文章中寫出操作化定義。
  2. 命題與假設是互相對應的。
  3. 不要用模糊的概念,盡量用一個專指的概念。
  4. 要將命題盡量精簡,概念的範圍不要過於擴散。
  5. number of concepts and order/structure of the concepts of the proposition. (一個命題不要超過三個概念)、(若將原本的命題切割,要注意組合的邏輯結構)
  6. Proposition is the hypothesis the testable version of proposition (假設是可以被驗證的。是命題的驗證版本)
  7. includeing an expression of the likelihood/probabi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通常假設都要把可能性放進去)
由以上對於命題、假設與概念的一些概念,可知我的作業內容還可以更為精準,我只將乃靜老師文章中一個大的概念挑出來講(文化與資訊行為),但命題應該使用更精準的概念,如美美老師改寫的易耿例子,應該使用清楚的概念(文化與資訊行為太過廣泛、模糊)。

理論三層次

正式理論(課本翻成形式)(formal theory):概念較抽象,可以被一般人所接受,可放在較廣的社會中。
實質裡論(substantive thoery):概念較具體,只能被應用在所研究的範圍中(範圍較小)

例子 Kuhlthau博士的論文:請十個高中生每週寫心得日誌,觀察他們資訊行為之改變。
一開始只能應用在高中生寫PAPER(實質理論),後來後續研究公共圖書館,便可應用至公共圖書館中(正式理論)。

要如何解釋?(解釋的類型)

1.解釋成因/因果解釋(causal):解釋事情背後的原因。(如:為什麼會有挫折→因為對知識的結構瞭解不完整。所以我們在做研究時,需要看表面概念的背後思維是什麼。)
2.結構性解釋(structural):以實質上的結構來解釋事件,以結構互相比較,就可以看出結構上的差異並解釋其原因。
3.詮釋性解釋(interpretative):純粹解釋現象。(如葉老師原住民在其特殊的文化當中,如何收集資料)。

理論的架構(範圍)、理論化的階段

實證推論(需要假設和檢驗的實際資料)→中距理論(驗證中或驗證後的模糊理論?)→理論架構(成熟的理論模型)

從實證推論到中距裡論,需要將假定、假設、命題等放進去驗證。最後就可以是一個理論、模式。(排列由左而右,從具體至抽象)

行動面

因為上課時間不足,所以未完成小組調查的分組,Foster老師讓我們回去自己想有興趣的題目,老師也給了我們TASK1的三個方向:

  1. 選其中一個研究方法,如民族誌到底是什麼?根據的理論是什麼?LIS如何使用此理論?
  2. 讀者的資訊行為:選擇一個特定對象,用了什麼方法?研究結果?
  3. 以理論為主:如哪些LIS的研究用了紮根理論,研究發現?

因為最近在討論實習的內容,我們這組是要推廣圖書館資料庫的使用率,很自然的就想到,有沒有人做過圖書館資料庫使用的研究,所以我就把題目定為:
圖書館資料庫使用者的資訊行為研究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database users of library.

不過我也不確定是不是有人只針對「資料庫使用」的研究,但圖書館使用者研究很多就是了。

感受面

這次上課我個人的感覺還不錯,一開始讓大家上傳檔案,是花了許多時間,不過後來開始上課和討論後,有種振作的感覺,台上老師教學,台下的我們也用joinNet討論問題,感覺很不錯。
但是英文聽力始終還是不能突破...讓我覺得有點沮喪,近來想尋覓補習班,除了加強英聽以外,也為了之後英文檢定做準備,希望我的英文可以進步。

[佳典]第六週

Proposition and Hypotheses

命題與假設的注意事項:
1. 概念的定義必須清楚,範圍不要太大、不要太模糊。
2. 命題所包含的概念數量最好不要超過三個。
3. 命題要注意其邏輯順序。
4. 命題和假設間必須去確認它的對應關係。
5. 假設必須是可以驗證、測量。假設不要用太武斷的字眼。(likely、probably等字眼會較好)

我寫下的作業:
命題:People’s behavior is directed toward tradition.
假設:It is likely that people’s behavior is directed toward tradition.
根據注意事項來對照,就可以知道這裡面的概念定義並不清楚、範圍過大;people’s behavior是什麼?information behavior也是people’s behavior;運動也是人類的行為。所以必須定義的更明確。同樣的tradition的概念也是如此,怎樣叫作傳統,根據農民曆來做事就是依照傳統嗎?還是有什麼樣傳統的定義?

我嘗試修改過後:
命題:Shaman can help aborigines regain health.
假設:It is likely that Shaman can help aborigines regain health.
把shaman巫醫當作是傳統的信仰,影響了原住民在生病時會發生去找巫醫致病的行為。

Form of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怎麼去將理論呈現出來:重點就是要解釋它。
Casual因果的解釋:
解釋造成此現象的原因。
Structural 結構性的解釋:
觀察事情發生的過程,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小理論。
Interpretative詮釋性解釋:用社會現實、實際的經驗來發現其意義。

心得

老師告訴我們,沒有理論是可以永久留存;時時會因為研究者不斷的驗證而產生出新的結果。不過,這些舊有的理論,將會有價值的為未來的研究鋪路,在他們的基礎之上,創造出新的理論。
這已經是第三次Foster老師上課了,我想大部分的同學已經慢慢的習慣了這樣的環境,雖然語言還是有些不順利的隔閡,不過透過美美老師的彙整與適時的提點,總是能讓整堂課很豐富、順利的進行。
其實很佩服那些可以勇敢用英文順口發言的同學,他們不只了解他們想表達什麼,而且能順利的將這些想法用不熟悉的語言說出來,我想很多人在底下都用期望的眼神,想像以後自己也要如此,那我們就必須更努力、更勇敢。

2008-10-28

[芳伶]社會科學研究法(六) 2008.10.22 命題與假設

知識面
今天延續上周理論與研究的課程,Foster教授討論同學寫的proposition & Hypothesis(命題與假設)的作業,經過實作了練習與討論,使我比較瞭解了命題與假設。

命題與假設兩者必須互相對應,互相連結,命題會影響假設的寫法,所以將命題擬出來,改為假設的陳述法。命題與假設等都是量化趨向的研究。


命題:
1. 是一個陳述句,有可能是真或是假,表達2個概念間的關係
2. 概念的範圍不要太擴散,盡量簡化命題,以文化來說,是太模糊的概念,用專指的概念較佳(e.g. 原住民的信仰),這樣較容易操作
3. 一個命題不要超過3個概念,注意命題的邏輯順序
4. 一致性
5. 假設是命題的驗證版本
6. 假設需將可能性概念放進去,假設成立-需要有之前研究理論去支持論點


假設:必須是可以檢驗的,具操作型定義

Aspects of Theory
一、 Direction of Theorizing推論的方向
分成演繹(deductive)與歸納(inductive)取向,演繹法是先有理論,收集實徵資料,再加以驗證
二、 Level of Analysis解釋社會事實的層次
三、 Focus of Theory
1. 實質理論(Substantive theory)
為特定社會事件領域,特別的實質領域,如青少年幫派
2. 正式理論(Formal theory)
一般理論中較廣的概念性領域而發展的。以紮根理論來說,所形成的理論是實質與正式理論。紮 根理論主張理論的建構與檢證必須基於「和資料的親密關係」之上,亦即無論是從資料中產生理論或是檢證理論存在的資料基礎,理論和資料都必須緊扣的,這使得理論與實徵研究得以緊密銜接。強調資料必須透過不斷地演繹與歸納,得以產生理論,或者修正理論。
雖然紮根理論所形成的理論多是以實質理論為主,但仍主張在經過資料的分析過程中,將資料概念化,並就概念之間的關係形成命題,以便逐步地將理論從實質理論推向正式理論。
四、 Forms of explanation解釋的形式
一項理論的原始目的便是去解釋。
1. Causal因果解釋:解釋成因、原因
2. Structural結構性解釋:結構去印證理論,解釋某些結構。找資訊的過程,用結構的方式表達。
3. Interpretative詮釋性解釋:解釋某些現象的詮釋,將事件放在某個社會脈絡中去發現事件或習慣的意義。以葉乃靜老師的文章為例,就是在解釋原住民在特殊文化情境中如何找尋資料。
五、 Range of theory 理論的架構
1. Empirical generalization實證的推論:e.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描述統計
2. Middle-range theory 中距理論:實際經驗、觀察→假定→概念或架構
3. Theoretical framework理論架構:為典範(paradigm)或理論的系統

認知面
這是我原本寫的命題與假設
Proposition 1:Aboriginal’s information behavior related to culture.
Hypothesis 1:The culture may affect aboriginal’s information behavior.
Proposition 2:Aboriginal’s daily life related to tradition, habitus and prejudice.
Hypothesis 2:Tradition, habitus and prejudice may caused difference aboriginal’s daily life. They believe shaman to drive the souls away, in order to regain health.

以第一個命題來說,文化與資訊行為範圍太大的,就向老師說的應該是比較專指的概念,所以我將它修改成原住民的信念與資訊需求的關係
以第二個命題來說,超過3個以上的概念,原住民的日常生活、傳統、偏見、習性,而且命題與假設間並沒有一致,也不符合操作型的定義。

經由今天討論後,修改如下
Proposition 1: Aboriginal’s information needs related to Aborigine's belief.
Hypothesis 1: It is likely that aborigine's belief is influence their information needs.
Proposition 2:Aborigine believe shaman influence people's health.
Hypothesis 2: It is likely that aborigine believe shaman to regain health.
不知道這樣改,符不符合命題與假設??

感受面
我覺得透過這樣的討論,能釐清自己的盲點在哪,雖然說不知道自己之後再修改的命題與假設對不對,但是至少已經更進一步了解命題與假設,不像之前不知道該怎麼去做這個練習。經由不斷的練習,才能讓自己不斷累積知識。

2008-10-27

[志佳] 第六週 漸漸要進入狀況

行動面

這個禮拜一樣就從上個禮拜作業的檢視開始,上個禮拜老師讓我們回去做了命題與假設的練習,老師以同學做的命題與假設為例,告訴我們在進行時有哪些面向必須注意。

命題是一個陳述句,可以是是(true)、否(false)的描述,由兩個或以上的概念(concepts)及其間的關係(relationship)所組成。假設是為了驗證命題是否正確,所以假設是可被測試、測量的。

Ø 進行命題與假設應該注意的事項:

   1.注意概念的範圍不要太大,太擴散,可具體一點

   2.一個命題中的概念最好不要超過三項,並注意概念間的邏輯順序

   3.注意命題與假設間的一致性

   4.假設為命題的可驗證版本

   5.假設要把可能性的概念放入

在課堂過程中,我和信一有了我們兩個的men’s talk的悄悄話(),我們在想,以教授的文章來說,什麼會是教授想要表達的命題與假設?那是不是她文章標題所說的,是「文化與人們的資訊行為間存在著關係」?那如果是這樣的命題就跟上述五點的第一點就不符合了,因為「文化」的概念是否太廣泛?教授的回答和我所想的差不多,教授的命題並不一定等同於她的文章標題,文化這個概念的確太大,不適合做為命題,所以此篇研究的命題可以是(或許是)「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與原住民們的資訊行為存在著關係」。

另外Foster教授也叫我們不要太過於對此篇文章盲從,他拿這篇文章給我們閱讀,是為了要讓我們了解我們如何閱讀與評鑑文獻,並不是說我們寫文章就要像她這樣寫,而是希望在討論過程中,讓我們培養寫作與閱讀的敏感度。

Ø Focus of theory

1. 實質理論(substantive):對什麼樣的領域作研究,可將理論應用在該領域。如我們對高中生的行為做了相關研究,可以將此研究推論到其他高中生。

2. 正式理論(formal theory):一研究的理論可以被其他的場域所使用。

Ø Forms of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1. casual - 解釋成因,如「在資訊尋求的過程中感到挫折是因為對資訊的不確定性所造成」

2. structural - 以結構來解釋

3. interpretative - 詮釋性解釋,如葉教授解釋原住民在生活中如何獲得資料

Ø range of theorizing

1. empirical generalization:實徵研究的階段,對實徵資料的呈現做推論,如「在晚上十點的時候會有很多人同時使用skype」是研究者對於研究統計資料所做出來的推論

2. theoretical framework:由假定、概念、關係構成,再加上假設,使其可以被驗證,成為理論的架構

3. middle-range theory:介於empiricaltheoretical 的中間


認知面

其實在一開始對於命題與假設是不了解的,雖然經過上個禮拜的講解,但真的面對一篇文章要我去列出其中的命題與假設,我還是顯得相當笨拙與抓不到方向,透過課堂上的舉例講解或許我可以再修改我的上週作業,從葉教授的文章中重新列出一個新的命題與假設,不過不知道這樣是否符合:

命題:原住民對疾病的態度與他們的祭司有很大的關係
假設:原住民的祭司在原住民對疾病的態度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在自我預習的時候,讀到理論解釋的時候,一直有一個瓶頸,讓我怎麼看這段文字都看不懂,結構性解釋到底是什麼?課本裡詮釋性解釋是又在寫什麼火星文?後來我想給它這樣的解釋,不知道正不正確。有問就有答,當我們在解釋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幾種情況: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怎麼發生的?比如說一個震驚社會的洗錢案件,可以給他這樣的解釋:某人一夜致富,不想要以後享受不到,所以他透過洗錢來保有自己的身價(因果);人都有貪心的心理,當動了不好的念頭,守不住心中那道防線,慾望便會潰堤,加上「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化」,且天時地利人和的狀態下,這事情就會發生(結構);某人家境貧苦,從他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取得越來越高的財富,一旦他意識到他會失去財富,他會開始洗錢(詮釋)。


感受面

我的英文聽力能力一直以來應該都只有在中等程度,完全不好,但我想不至於太壞,但能不能聽懂就取決於是否完全專注在課堂上的聽講了。經過三個禮拜,已經較能適應Foster教授的教法和表達方式,現在對整個課堂的專注力已經延長到大概三分之二了吧,不過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尤敏]第六週

[行動面]

第一階段老師討論上禮拜同學寫的proposition作業 ,以下是我的作業部份:
Proposition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Taiwanese aborigines' information behaviour
台灣原住民的資訊的行為和文化關係
Hypothesis 1:
Tradition,Prejudice ,habitus effect information fullness and emptiness
傳統,偏見,習性影響資訊充實和空虛
Proposition 2:
Taiwanese aborigines' information construct for daily activities
台灣原住民資訊建構和生活方式有關
Hypothesis 2:
Faith , Hunting, Ceremony effect aborigines' information behaviour
信仰,狩獵,儀式會影響原住民的資訊行為
命題是對兩個變項間的關係做理論性的陳述

我想知道我寫的哪裡要改進~

[學習面]
寫命題假設要注意:
1. scope of the concept,範圍不要太擴散
2. number of concepts,命題不要超過兩個概念,也要注意邏輯
3. corespondance between propositions and hypothesis,命題假設要有一致性
4. is the hypothesis the testable version of proposition,假設是命題驗正版本
5. includeing an expression of the likelihood/probability of the relationship假設是可能性的概念

老師也提到:注意概念的抽象和具體,就像高度,身高就是具體的高度;
但是歷史的高度就很抽象!
抽象概念就是指一些擴散、非直接表達的:社會控制、智力

社會理論需要有良好的定義概念來做基礎.

命題、假設,都是量化趨向的研究
收集實徵資料 再加以驗證

研究者解釋的三種形式:
要從這樣的動作當中找出一個小小的理論
第一個是因果解釋
第二是結構去印證理論
第三是詮釋性解釋

社會科學研究有三種不同的信念/取向
實證主義,解釋的,社會科學



[感受面]
今天因為身體很不舒服,頭痛了一天
但還是很努力的上完從一點半到五點半的課
Foster和美美老師都很認真
為了上課準備了很多不同上課方法

今天上課印象深的是
"解釋"
我認為解釋,就是可以講清楚一些事情,讓別人明白
而解釋在課本與老師的解說下,他又可以分得很細
這對於研究生來說是很重要的,要讓別人懂你的報告,
要用什麼樣的解釋告訴別人
這中間有好大的學問!

[易耿] 第六周 evaluate our proposition and hypothosis

Homework

before:










PrepositionCulture influences people's way of seek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HypothosisTaiwaness aborigine's ways of seeking and useing information like curing illness, solving problems are contorled by shaman or religion.


affter:










Preposition1. Aborigins's belief influences people's way of seeking health information.


2. Aborignis's belief influences people's way of using health information.


HypothosisTaiwaness aborigne's ways of curing illness are contorled by shaman/religion.

其實我的命題與假設觀念很簡單,"假設"只要根據命題中的概念,改寫成比較精確的名詞,如the way of seeking information 變成 seek the way of curing illness. Forst教授說(似乎)這是一種可用的方法,但是整個命題與假設必須再narrow down, and make the concept more specific.
美美老師幫我們歸納了幾個制定命題與假設的原則:

  • scope of the concept ,概念的範圍
  • number of concepts, order/structure of the concepts of the proposition. 概念的數量不要超過三個
  • corespondance between propositions and hypothesis, 命題與假設的一致性
  • is the hypothesis the testable version of proposition, 確認假設是檢驗命題的方法
  • includeing an expression of the likelihood/probabi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正式理論與實質理論

舉例來說:kauthle教授的研究是由高中生寫日誌發起,他發現寫日誌的過程中,會有幾大階段,而這些過程中,各自擁有該階段的情感因素,但此發現還是在「實質理論」的階段。而當這個理論被發現可實際應用在公共圖書館上時,此理論就可進階為「正式理論」。

何謂理論?

理論的目的通常都是詮釋「為什麼」,不只有研究表面現象,理論必須深入研究其原因。

詮釋為什麼的方式有:

  • causal:解釋因果關係
  • structural:結構的發現 ─ 了解一個學習組織的結構(找資料的流程、溝通的過程...等)
  • interpretive explanation: 將事件放在特定的社會情境下,發現事情或習慣的意義

rang of theorizing

最具體的到最抽象的理論層次:

  • 實證的理論(只有觀察到問題、推論)
  • 中距理論(經過假設並驗證)
  • 理論架構(更完整的理論)

有些人終其一生僅能將所觀察到的現象,經過假設驗證完成中距的理論(小型的理論),但要形成理論架構(放諸四海皆準的理論,如:相對論)必須要做更多的實驗與考證才行。

在這個階段我問了美美老師一個問題:葉乃靜老師的文章算是哪個階段的論文呢?老師認為這是介於一開始的實證與中距理論之間的文章,因為它還沒經過實驗過程來驗證此說法的真偽。

我心想....Forst教授說論文就是要超越實證的階段,但連期刊的文章都還在這個rang裡...那我們要跨越這個階段....是要有多難...

心得

這禮拜的收穫有好有壞,好的是我開始慢慢聽懂Forst教授的accent了!!而且聽英文的耐力提升到兩個小時左右,雖然換句話說還是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會zone out..不過還是有進步啦。

壞的是感覺越講越花了...不是聽不懂英文造成的混亂,反而是有聽懂,可是和自己知道的有衝突。看書的時候還沒有感覺,一些term沒多加思索的就看過去,但老師講課時,才發現有那麼多的implication藏在裡面。

我是一個有問題不問會很痛苦的人,這堂課我問了超多問題阿(其實是老師一直看著我...不問問題壓力很大...)但到最後,頭腦已經糾結到不知道該從何問起了....不過美美老師說,這樣反倒是好事,至少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哪裡。

Try to make chinglish article from now on.

[映竹] 第六週 Theory and Research

認知
一開始的課程活動是我們上傳作業來討論,寫作業的時候跟同學討論了幾次關於什麼是命題?甚麼是假設?也發現英文和中文翻譯有很大的差別的,如果把老師給我們的英文範例翻成中文,那會變得非常難以了解,還是需要有點英文思考的sense才行!
  • 老師舉了很好的例子來說明我們要如何發想,
    譬如「個人的知識庫」這樣的名詞,
    當我們要它發展成變成假設的時候,
    就是要去思考要怎麼去測量
    (像是要用IQ量表去衡量,還是其他的指標來評估等等)
  • 在討論使用一些名詞的時候,我們對詞彙的語氣的拿捏還需要再多斟酌
  • 理論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
    假使一個研究是從一個比較小的實驗結果而來的,那他就是個substance的研究,但是如果他可以運用到其他場域他就會是一個比較完整的研究
  • Kuhlthau的假定是建築於Kelly的理論,過去我們沒有去探討我們對知識結構不完整的時候',會讓人覺得焦慮
行動



感受
一開始的上傳檔案活動持續了一個小時...我想我們都需要去再考慮一下是不是真的會需要用JOINNET這個模式,尤其是這種所有人都有東西要上傳的話,或許我們需要有人先收好作業一次上傳...|||

[佳典] 第五週

兩人小組合作

上課的一開頭就是利用兩人的小組討論來完成上禮拜的作業。上禮拜的作業是將葉老師的文章,根據一些文獻評估的標準來判別這是否為一篇好的文獻;可以分為Title、Abstract、Introduction、Literature、Method、Results、Conclusion這幾個section。大致上我給的評分與另外一個同學還算相近,也藉由彼此的討論,我們找到對於這幾個section評分的一個共識。不過,在method那邊我們的差異是比較大的,結構上我認為還算完整,但同學卻指出了內容方面的疑問,經過討論以後我認同了它的看法。之後老師也提及這個section最主要他沒談論到使用的工具,是比較缺漏的地方。而關於內容我們所在意他實行訪察的時間太少,這應該在敘述研究背景的時候提及,在這個section的結構上沒有太大的影響。

課的第二項練習就是判別好壞文獻探討。好的文獻探討必須是能將各個文獻的發現整合在一起,並呈現明確的組織結構,將文獻中重要的想法都提出。不可是條列式的將各種結果擺出,毫無組織。

課程認知面

What is social theory?
1. 社會理論是一組系統的相關抽象概念或思想,而其濃縮並組織關於社會世界的知識,並且是可以用來解釋社會是怎麼運作的。
2. Social theory is not social thought
社會理論是研究者所使用的理論而不是理論家所使用的理論。
3. Social theory is not ideology
社會理論不是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不可以驗證的、提供絕對必然性的解釋、有特定的立場、不接受反面的證據。而社會理論不同。

Parts of theory (1)
1. Assumptions
假定是一種在建構理論前所相信但不能被驗證的初始觀點或信仰。經常是隱藏的、未明確說明的,深藏在研究者自己所理解的想法裡。(不用去驗證,因為事實就是這樣)
2. Concepts
概念是建構理論的基石。
概念包含兩個部分:符號與定義。
概念可以是具體的、從個人每天的經驗就可以理解的(身高的高度);也可以是抽象的(事情的高峰)。這些都要靠我們去定義這個概念,就會有不同的意義。
3. Relationship
概念與概念之間可能會產生關係,我們可以去找到這些關係,進而發展假設。

Proposition and Hypotheses
命題是將兩個概念間的關係轉變成為帶有理論性的狀態。假設是將命題轉變成為可驗證的,以證明概念與概念間的關係是真正存在。

心得

雖然還是一連串的英文轟炸,不過比上節課冷靜許多,也較能習慣這樣上課的節奏,加上這次透過互動的小組討論,啟發不同的想法,確實讓這堂課更加的豐富,也學習到別人看到的觀點。但是,即使如此還是有點吃力,尤其上緊發條連續聽了好幾個小時,後面就可能會開始有點精神不濟。
用英語發言、用英語思考還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往往還是要不斷的在腦袋裡中英進行轉換,也因為這樣會遺漏了些正在進行的講授,看來我還是得再努力些。

2008-10-26

[維寧] 第六週 命題與假設

一、 從事的活動(上課過程概述):
1. 討論上週的作業─如何撰寫命題與假設
2. 講解上週未講完的課程

二、 活動內容(上課情況詳述):
1. 每個同學將自己的作業上傳(針對葉乃靜老師的文章,所寫的命題與假設),然後Foster教授挑了兩位同學的作業(其實也不算是挑,是自願的),來做討論與分析。
2. Foster教授繼續講解「理論與研究」的部份。老師從理論的組成要素開始講起,另外也提到了deductive及inductive,還有社會理論的三種層次:micro-level、meso-level、macro-level,及理論的焦點類型:substantive(實質理論)、formal theory(正式理論,亦可稱為形式理論)。

三、 認知上的改變(認知面):
1. 了解撰寫命題與假設的要點:
A. 概念所包括的範圍不要太廣。
B. 一個命題裡不可有多種概念,而且要有邏輯性
C. 命題和假設要有關連性
D.假設要可以被測試,以驗證命題
E. 要包括可能性,不可用肯定或絕對的語氣去論述
另外,命題與假設都是量化取向的研究。
2. 了解社會理論的層次:
A. micro-level:聚焦在發生於一段特定時間、空間的事物
B.meso-level:用以連接微觀及鉅觀層次
C. macro-level:聚焦於發生在時間較長(數年以上)的social life(例如社會制度、整體社會運作情況等)
3. 了解substantive(實質理論)、formal theory(正式理論)

四、 心得感想(感受面):
  其實我今天上課的狀況不大好,可能因為感冒發燒的關係,所以頭腦一直昏昏沉沉的。所以這堂課上的實在是有點痛苦。

從上次的命題與假設的練習作業,我再次感受到做研究真的需要「嚴謹」,而且要「條理分明」及「邏輯性」。我的這份作業就想了很久,光是一個命題及一個假設,從看葉乃靜老師的文章,加上思考到底要怎麼寫,我就花了一小時多(不曉得是不是腦子太笨)。

我的作業如下:

Proposition 1:The degree of Taiwanese aborigines’ or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to maintain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原住民的口頭交流程度,和文化維護程度呈正相關)

Hypothesis 1:The more conversation between Taiwanese aborigines, the higher cultural continuity they will get. (原住民間彼此越常交談,族群的文化延續性越高)

Proposition 2:The death rate of tribe related to their beliefs. (部落的死亡率和其信仰相關)

Hypothesis 2:The more dependent on the treatment of aboriginal Shaman, the higher mortality rate they get. (原住民越依賴巫師治療病情,部落的死亡率越高)

  嗯,我的英文很爛,所以有寫錯的地方請大家指正其實在一開始Foster老師在講解同學作業時,我也很想問老師我的作業寫的對不對,不過因為實在是不好意思問(另一方面是因為英文太爛,怕和老師溝通上有問題,耽誤大家上課時間)。最後我下課時,就跑去和美美老師及Foster老師討論我的作業。

美美老師說我的命題和假設寫反了(當下我只覺得:天阿,我真笨!);第一部份的文化延續性,很難去測量出來;假設的中文最好要加上「可能」兩個字,(就是強調可能性,不能用太強烈或肯定的語氣去論述就是了)和美美老師討論完後,我用很破的英文試著和Foster老師討論(其實我本來很不好意思問Foster老師,因為英文太破,但沒想到美美老師和我在討論時,Foster老師突然回到教室,然後興致勃勃的站在美美老師旁邊看著我的作業,結果不曉得是不是我感冒燒壞腦子了,我竟然聽的懂Foster老師和我講的東西)。Foster老師真的很認真,他看了我的作業思考了很久,不斷地和我討論該怎麼去修改我的命題和假設,結果老師的意思也是一樣,對於文化延續性的部份,因為這意思太模糊、很難去「量化」(測量),所以他認為我需要把他具體化,例如像是「交談」、「口頭交流程度」這部份,就是可以去觀察的;positive correlation則用correlation即可,不需要再去強調positive。Foster老師還很可愛(也很認真的)告訴我:我可以用「實地研究法」去測量我的命題和假設到底對不對,因為原住民的溝通程度是需要融入情境中去觀察,才可得知,例如我可以去陽明山之類的山上去觀察人們生活的情況這部份他下週會教,希望到時我可以聽得懂(感覺有點像未完待續的預告情節)。不過我和老師只討論到第一題的部份,大概因為時間關係,Foster沒有和我講太多關於第二題的部份(但我想這兩部份觀念是類似的,因為我寫的都差不多)。然後美美老師和Foster老師都說我寫的算很不錯了,鼓勵我可以寫更好。

美美老師和Foster老師真的很認真,尤其是上完四小時的課,還肯願意花時間來看我的作業,真的很謝謝老師。我覺得寫過的作業,要和老師討論、實際去理解到底自己問題出在哪,才會更進步。因為每個人的問題都不同,我們除了可以從別人的問題去學習之外,更要檢討自己的問題、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

而經過這次作業和上課,讓我想到過去我的老師(宋雪芳老師)就曾告訴我:做研究不是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寫文章時的每字每句,都要很有邏輯性;對他人的研究成果也要保持懷疑的態度,不見得要全盤接受,因為別人的不見得是對的;研究成果要經的起檢驗,所以在發表成果前,一定要自己不斷地先自我驗證、檢查。我想我越來越能體會老師當初告訴我的這些話。

===

而我的命題與假設,修改如下:

Proposition 1:原住民間彼此越常交談,越能傳遞自身經驗給他人
Hypothesis 1: 原住民的口頭交流程度,可能會影響到其傳統文化的傳承
Proposition 2: 原住民認為shaman能治癒他們的病情
Hypothesis 2:原住民祭拜神靈,目的可能是為了獲得健康

我把第一題的文化延續性,試著「具體化」:變成傳統文化的傳承(就是看原住民的文化,是否有消失)。像泰雅族的黥面文化,目前已經逐漸消失。因為擁有黥面的泰雅族女性,已經少之又少,多數人甚至完全不知道黥面的由來第二題的部份,則是重新把範圍縮小,並且寫得具體一點。不知道這樣修改過後,有沒有比較好一點...

===

(老師不好意思,我早就寫好了,但一直放在電腦裡,忘了貼上來....剛剛看到檔案才想起來自己忘了放上來...)

W6 好像哲學課程的研究法

[課堂活動]
Foster教授要我們解釋上週的作業,就是針對葉乃靜老師「台灣原住民資訊行為」一文的命題和假設。在講解同學的作業中,我忽然恍然大悟了一些從課本上看也看不懂的"連結性",命題是為了串起所有變項之間的關係,是為了讓我們了解為何這個概念會連結到另外一個概念上,是為了讓我們提出關連後得到假設。所以命題,是要為了產生假設。

如此一來,命題就不能夠太過於複雜,要力求精簡,概念才不會太擴散。美美老師說,一個命題最好不要超過三個概念,還要注意命題的邏輯順序,更重要的是命題和假設之間的一致性,如此依來雙方才可以被認同有意義。而假設裡頭包含了各種可能性的概念,所以它是需要能被檢驗的,所以當一個假設要成立時,它是需要文獻來證明,需要研究來支持觀點。

這麼一來回頭看看我寫的命題和假設,根本就是錯誤連連呀...

[課堂內容]
Foster在解釋完同學們的作業後,就延續上星期尚未結束的課程。提到了演繹法(deductive)和歸納法(inductive):演繹法是從抽象的思考開始,運用邏輯將概念和具體的證據連接在一起,力用證據來驗證這些觀點;而歸納法則是以特定實證證據的觀察開始,逐漸推論,朝廣大的抽象概念來建立。而社會理論又可以根據研究者準備研究的範圍分為三大類:微視層次(處理小部分的時間、空間和對象)、鉅視層次(牽扯社會中較大的群體)、中型層次(試著連結微視層次和鉅視層次)。除了以上,Foster教授還有解釋了形式理論(正式理論)、實質理論、中距理論和各種解釋的形式。
沒有理論是可以永久留存的,它是需要被更新,甚至是被推翻的,理論不是固定一成不變,那只是暫時性的,要能不斷的修改直到其能夠更正確更完整的來解釋社會世界的組成和運作。

另外,要呈現一個理論時,我們該如何去解釋呢?一是解釋某些現象的結構,二是去詮釋某些現象。理論的功用就是讓我們去了解背後的意義,去思考裡面的意涵,在搜尋資訊的時候,把過程用有結構的方式去解釋。在感覺不確定時,我們常常會有挫敗感,要讓挫折變成滿意就得讓不確定的因子變成確定的,如此一來就可以解除我們對於不明白而產生的焦慮。

[心得]
這次的課程,讓我忽然想起大學時上嚴鼎鍾老師的課時,他說,從現在開始你們所用的每一字每一句,再也不是原本的意思,而是有更深層的涵義在裡頭,所以身為圖資系的學生,說話要更注意用詞。
那些平常在熟悉不過的字詞,究竟包含了什麼樣的意思在裡頭,當我們要下命題及假設時,是不是真的有琢磨過每個字詞的涵義,有沒有連自己都確定了再發表,我想當初嚴老師想要傳達的意思,就是有點接近這樣吧。
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常常變成理所當然,在這過程中,所有的好奇心就消失殆盡。因為已經接受了這樣的結果,於是也不需要去思考為什麼。當我們試著去命題時,就是重拾小時後對萬物的稀奇和疑惑,從新省視這些事物,在當中發覺新鮮的連結,開始我們對於它們的好奇,便能提出假設。

寫到這裡,我覺得社會科學研究法好像哲學課程,因為要學習不斷的思考再思考,研究每個言詞的意義和用途,還要清晰每個概念的來源和發展,要能運用,要能理解,還要找出新的開端。我的個性使然,時常「差不多」「這樣就好」的想法,整個讓我無所適從,即使好奇心充斥在心中,卻只是個晃眼即過的空想。也許這是人類的劣根性,要改變很難,但要去發覺更難,似乎要抽離最原始的人心,才可以理出一條完整的頭緒吧。

[社研W6]變成少林十八銅人之前的撞牆期

本週的社會科學研究法,一開始Foster老師請大家上傳自己根據葉乃靜老師的論文,提出命題與假設並進行練習與討論,真是讓我印象深刻。

雖 然自己對於命題與假設的掌握還不是很精確,不過還是硬著頭皮把握機會上傳檔案,在聽完兩位老師的評論與補充之後,果然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首先是命題的變 項應該在兩個左右即可,過多的變項不但容易讓讀者混淆,還會增加考驗研究者假設的時間與心力。其次,無論命題或假設,不要用過於複雜的概念,以免因為沒有 清楚的操作型定義,導致其他讀者不知所云或誤解。總而言之,簡單明確有關連,是命題與假設時的重點。另外美美老師補充了六個撰寫命題與假設時的重點:
1.概念要明確易懂。
2.概念的數量控制在二到三個。
3.命題與假設之間要有一致性。
4.假設是測試版的命題。
5.假設要以可能性(likelihood/porbability)來描述變項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像統計上帶有方向性的虛無假設之寫法。
6.要考量命題中各項概念的架構與次序。

對 照我自己上傳的命題與假設,不但是變項過多且複雜,沒有操作型定義的話容易造成讀者誤解會混淆,而假設也應以可能性的描述來撰寫。再加上看了Foster 老師對其他同學作業的評論,雖然覺得要寫出好的命題與假設相當困難,但我真的是獲益良多。對照美美老師在上課一開始所說的,要成為少林寺十八銅人練就好功夫之前,一定都得接受操練與考驗,才有可能練就一身的好功力。本來對於寫得不好感到愧疚與丟臉,但仔細想想,經過討論的歷程之後,的確對於相關觀念的掌握更為明確。因此,對於這樣的「撞牆期」,應該以正向的態度來面對,至少下次再寫命題與假設時,應該會比這次好了。

接 下來老師繼續進行上週未完成的課程,進度從理論的第四個組成要素「分析單位」開始。分析單位是考慮中的單位、個案或部份社會生活。分析單位在概念發展、實 徵測量或觀察概念,以及資料分析中扮演重要角色。常見的分析單元有個人(如資訊尋求者)、群體(如合作的資訊尋求者們)、組織(組織內資訊與知識的管 理)、區域或國家(如資訊社會與相關議題)。

談到理論的形式,可以就五大方向來討論,分別為(1)推論的方向(2)分析的層次(3)理論的焦點(形式理論與實質理論)(4)解釋的形式(5)理論的範圍架構。從 理論推論的方向可以分為演繹(Deductive)及歸納(Inductive)兩個方向,演繹法的趨向開始於抽象概念、邏輯的關係,並朝向更具體的實徵 證據發展以測試理論;歸納法的趨向開始於具體的實徵證據並往更多抽象證據發展以建立理論。理論性的推論透過歸納的方法所產生的便稱為紮根理論 (grounded theory)。

社會理論根據研究者要處理的社會事實層次分為三大類,微觀層次的理論聚焦於發生在一不小部分的時 間、空間、少數的人,以及短期的社會事實(如個人或小群體之間面對面的互動與相處)。鉅觀層次的理論聚焦於社會中較大群體或集合的運作,以及較為長期的社 會事實(如社會制度、整個文化體系與整個社會)。中間層次的理論則嘗試將微觀及鉅觀理論連接起來,或扮演中介理論的角色(如組織、社會運動或溝通等方面的 理論)。

理論的焦點可以分為實質理論與形式理論,前者是為特定社會事件領域而發展出來的;後者則為了在一般理論中較廣的概念關係而發展出 來的。而在解釋的形式上,解釋有兩種意義或用法。一種是理論的解釋,也就是指出為何有些是會發生的邏輯性的論證。它指的是一般的通則。在此解釋邏輯上地指 連結發生於有關事物運作的特定情境到更抽象或基本的原則。例如資訊尋求者困惑時的情感狀態能被解釋與測不準定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有關。另一種形式的解釋即為一般的解釋,是可以澄清或描述某些事情,並讓事情清楚可理解。解釋更進一步可以分為因果解釋、結構性解釋 及詮釋性解釋三種類型。因果解釋是有關事件發生與如何運作的原因與結果,或是產生若干結果的一個因素。建立因果關係的三個重點,就是事件發生的次序、關 聯,以及排除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而結構性解釋則關於描繪有關事件發生與如何運作的整體架構,並強調結構裡位置間的地點、相互依存、距離或關聯。結構性的 解釋又分為次序的、網絡的與功能的解釋。最後一種解釋類型為詮釋性的解釋,其目的在於培養了解,並在特定的社會脈絡下試著發現事件的或習慣的意義。他們試 著去理解或在心靈上領會社會世界的運作。

理論的範圍架構,從最具體到最抽象依序為實徵推論(empirical generalization)、中距理論(middle-range theory)及理論架構(theoretical framework,又稱為典範)。實徵推論是表達實徵類型或以較為具體的概念描述實徵規則的小範圍與半理論的陳述;中距理論是介於理論架構與實徵推論之 間,以能被連結至可觀察現象之實徵可驗證陳述的形式出現。理論架構是具有假定、概念與特定社會理論等廣泛的理論系統。

而理論與研究,是屬於動態的組合。在研究中演繹理論取向的角色,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與思考主題。如提供基本假定、給我們概念、引導我們至重要的問題,並給我們建議以理解相關資 料,其邏輯為由一般到特別。而歸納理論取向的角色,是開始於一些假定及廣泛的目標概念。當研究者蒐集與分析資料時理論因此而紮根及發展。在特定領域中,有 些理論的概念與命題會依序慢慢浮現,其邏輯為由特別到一般。理論讓我們可以將單一研究與其他研究者貢獻的知識基礎加以結合。理論不應該一成不變,而應該與 時俱進且以開放的態度修正與發展。

老實說,對我而言,這一章除了理論與研究的課堂活動相當引起個人的興趣之外,其他內容大部分似乎有些冗長繁複,真的有待多以實例結合課本方能更加深入了解。希望這樣的需要摸索與磨練的撞牆期能夠逐步縮短,期待在日後有機會寫論文時,能以更加明確清楚的邏輯與方向來加以思考。

[堃瑛] 第六週 命題與假說

◎行動
在一開始,我們先檢討了上週的作業「命題與假說」,為了上傳大家的PPT,花了一段不短的時間。之後教授便與提出問題的同學展開討論。

以下是我寫的命題與假說:

Proposition

Hypothesis

1: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1: It is very likely that a tribe's population has an influence on communication.
2: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 and individual's stock of knowledge.2: It is very likely that individual's stock of knowledge is related to tradition.


會想到第一點是因為這篇文章中有一段寫到
"Besides, they like to talk with others, because the population of the tribe is small all people know one another; chatting with other is considered polite."

翻成中文大概就是說「他們(台灣原住民)喜歡與他人談話,因為部落中的人口很少,且彼此都認識,與他人聊天是一種禮貌的表現。」其實這只是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句子,看文章的時候可能只是瞥過去就算了,我只是突然覺得「喜歡與他人談話」跟「部落中的人口很少」有相關嗎?

◎認知
將概念轉化成命題的時候,要有很明確的定義,例如要用何種測量方式來驗證、觀察,總之,在一個完整的研究中,每個名詞、概念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就對了!

寫命題與假說時要注意的五個重點:

  1. scope of the concept
  2. number of concepts
  3. corespondance between propositions and hypothesis
  4. is the hypothesis the testable version of proposition
  5. includeing an expression of the likelihood/probabi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剛好最近臉上突然狂冒痘痘,我在想不知道是因為換了洗面乳還是換了化妝水的緣故?針對這個現象,我寫了命題與假說,不知道對不對?

  • 命題臉上冒痘痘是因為換了洗面乳。
  • 假說使用不同的洗面乳會影響到皮膚狀況嗎?
當我們對知識結構的理解不完整時,會覺得不確定、挫折、沮喪,而「理論」就是要讓我們了解由「不確定→確定」與「挫折→滿意」這個狀況的形成過程。

另外,美美老師也提出她的問題,即「在理論化過程中,碩士論文的程度要達到哪一個層次?」Foster老師認為「碩士論文尚不足以做論文的『研究發現』,頂多只到中間那一層。」

沒有一個理論能夠永久留存,時常要被驗證、更新、推翻,這就是科學的運作。

◎感受
從這堂課中,可以感受到做研究的「嚴謹」,必須有很清楚的脈絡、定義,不像我們日常生活的對話用語或文字,只要能夠彼此溝通即可,更重要的是,就像「理論」一樣,一個研究成果也必須時時被檢驗、更新,因此一定要很準確,才能夠在該領域中站得住腳,如同一些經典的文章一樣,即使過了十幾二十年,依然被大家奉為圭臬。

2008-10-24

20081015_Prestage for Literature Review–criteria for selecting good research papers

Before reviewing an article, a paper will be scanned or quickly browsed to determine if it be worthy of a review. To do that, Dr. Jonathan Foster taught the students how to judge a paper from the basic structure, title, abstract, 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s, findings,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He asked the students to exercise the checking points to a real paper that he carefully selected, a research paper published in Information Research 2007 by a local researcher, Professor Yeh whose research is about culture and Aborigines' information behavior.

The model paper is carefully selected: (1) the context is local, (2) publishing date is current, and (3) it is easy access from a prestigious and open access journal.

Jonathan's checking list is simple and easy. My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a research paper counts on three major elements of a research paper -- justified inquiry, proper methodology, and legitimate results. That makes a checking of :( 1) good research questions? (2) Methods? (3) Results? (4) Methods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s? (5) Results based on empirical methods? And (6) results answered the research questions. My list of judging criteria is of more logical processing, and Dr. Foster's list is more practical and easy to apply.

The students with their first exercise seem to be confusing. Like the first RM assignment I had in graduate school while professor O'Connor asked the students to find an empirical paper on the shelf of the library and to find out two critical errors or failed (thrilled -- how can it be possible that a peer reviewed paper's errors can be identified by an entry level graduate student... ). But it worked. An attitude of critical reading of research paper, the foundation for a researcher is in formed. I hope the young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be self-trained to form a keen eye for finding quality research papers.

Reading a colleague's fine work and discussed it is very helpful. Professor Yeh's article is viewed with valuable merits: clear title, systematic and clear abstract, well written introduction in a type of context review as well as theoretical review, very good writer. Yet, the method session is expected to describe more about research instruments, such as interview questions. And the results session is expected to be presented in a categorical code scheme. Overall, it is a legitimate good group exercise in class. I understand that it takes more practice for the 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 selection of literature. More practice is needed, maybe three more practices, but the class is running out of time.

The students are still suffering from 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ng in English. But have you got the points how to select good empirical papers now?

複習作業要訓練的能力:

作業 1 -- 學習如何選擇好文獻 -- 參考Dr. Foster的表格,再找三篇文章找老師和同學一起閱讀, 就會更能熟能生巧。

20081015_Skills for Literature Review_exercise 2

Kowing why, what, and how knowledge about literature review will not take one to be able to do good lit review. The way to learn it, is to DO it Students learned the five major types of literature. Take-home assignment requested students to specify good and bad example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to give reasons.

A few tactics for good lit review are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in class lead by Dr. Foster -- (a) logical organization of the arguments/findings, (b) with the most important ideas stated first.

作業2 -- 學習文獻檢索的技巧 --

1. 好的文獻探討需要有集結的概念,將相關的資料集合,用能夠幫助閱讀的清楚邏輯,主要概念優先敘述。
2. 好的文獻探討 -- 整合不同作者的主張和研究發現。
3. 研究的主張很清楚的陳述,並以評論的角度陳述,是好的文獻探討的要件。
4. 詳細不是文獻探討的缺點,不過如果探討的各文獻的詳簡不一,缺少整合的概念,則是不好的文獻探討。
5. 缺乏judgement,只是列出清單,只是剪接式的描述,缺乏critical evaluation是不好的文獻探討。

[雅琳]W6_Theory and Research II

[認知面]
1.今天延續上週的命題與假說練習。檢討了一些同學的命
  題範例後,
  老師為我們歸納出幾個作命題與假說的要點:  
  (1)scope of the concept
  (2)number of concepts
  (3)corespondance between propositions and hypothesis
  (4)the hypothesis the testable version of proposition
  (5)includeing an expression of the likelihood/probabi
     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2. 詮釋理論的方式有:
  (1)因果解釋
  (2)結構性解釋
  (3)詮釋性解釋
3.理論層次:
  (1)微觀層次
  (2)中距理論
  (3)鉅觀理論
    Foster教授並很好心的提醒我們這些研究者作研究,最好從中
距理論入手比較容易被學術社群接納。因為學術社群不會接受
一個初出茅廬研究者做的實證觀察。
  
[行動面]
  
  命題與假說練習。
  Proposition1 :
  Specific cultural features influence  the daily life of
  people.
  Hypothesis1:
  People form their subjective views and establish an 
  inter subjective world,  which becomes a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in everyday life.
  Proposition2 :
  The tradition  will make scense for  each ones lives in 
  the tribe.
  Hypothesis2:
  The people  learn  their tradition from  significant 
  others . They only can learn  important knowledge  to
  live by depending on their ancestor’s wisdom .
[感受面]
這一週課堂開始時出了點小狀況,作業忘記帶,小eeepc又在那裡運
作不順,對自己生了足足半小時的氣。生氣是沒用的。
以前只知道作研究就是提出一個假設然後設計實驗。經過這堂課才知道
原來一個好的論題還有命題與假說之分,命題跟假說又有範圍大小、定
義詳盡與否的分別。其實很多概念還是搞不清楚,希望早點開悟以理解
什麼是好命題,什麼是壞命題。

[子萱] 第五週 研究和理論

行動
  這次課堂上老師將大家分兩至三人一組,討論上回要大家對葉老師的文章各部分做評鑑和給分。 之後老師和同學們交流大家討論的結果,並提出老師的看法。
另一個課堂練習是針對課本上文獻探討的例子,舉出好壞文獻探討的原因。
課堂結束後老師給大家的作業是針對葉老師的文章提出兩套命題和假設。

認知
這堂課開始進入理論的介紹,是我認為很難理解的部分~
幾個概念如下:

理論:將世界的現象用簡單的描述概念化,濃縮並組織關於社會的知識。通常是由假定、概念、關係等構成理論。社會思想和意識形態有時候感覺和社會理論很相似,但都不是社會理論,因這兩者是不能檢驗的。 課本上有對意識形態和社會理論做詳細的比較,有一些相似性,但意識形態卻是確定、封閉、主觀的,和理論的可驗證可推翻有很大不同。

概念:理論的基石,以符號或文字表達的想法。
簡單的概念,如ISP model中的歷程線;複雜的概念:如ISP model中加入認知、情感的改變,不是單一的概念。

假定:概念中無法觀察或驗証事情其本質之遷入的假設或陳述。是做研究的立場。 例如Kuhlthau的ISP model的假定之一是Kelly的個人建構理論。

關係:概念間的連結。
命題:對變相間的關係做因果的陳述。
假設:以實證的方法測試或評估此一關係。

  老師以kuhlthau的ISP model做很多舉例,讓我更了解這個model,在這個model中發現做報告時學生不只是埋首在作業裡,而是在每個不同階段會有不同情緒和感受,整個歷程會有三個面向:行為、認知、感受。而我們也正在用這三個面向來記錄我們的學習生活,以後回顧起來可以知道自己在學習研究法時伴隨的情緒轉變,應該蠻有趣的。

感受
  這次和同學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其他人同學想到很多我沒有看到的點,而我因為對太多事都抱持著理所當然的想法,所以常常無法帶著批判性的思考去給予回應,這是需要多學習的地方。這堂課一連上了四個小時,大家應該都蠻累的,也很感謝老師願意花這麼多時間教導。這次登入了joinnet上課,覺得蠻不錯的,另外也覺得聽力還是要加強,不然很多部份都必須聽美美老師解釋才能明白。

2008-10-23

[維寧] 第五週 Research and Theory

一、 從事的活動(上課過程概述):
1. 老師延續上週未講完的課程,繼續為我們介紹
2. 兩人一組,做小組討論
3. 隨堂練習
4. 講解本週課程

二、 活動內容(上課情況詳述):
1. 討論如何評估文獻,以葉乃靜老師所寫的文章做例子。
2. 透過分組的方式,互相討論彼此對葉老師的文章的看法,再一起整合彼此的論點,針對不同的section訂定一個分數。
3. 針對課本上的例子,自行分析何謂好或不好的文獻探討
4. 介紹何謂理論與研究,老師針對社會理論、資訊行為、命題假設等部份為我們一一做介紹。

三、 認知上的改變(認知面):
1. 了解該如何評估文獻
2. 了解其他同學不同的看法及不同的思維
3. 了解如何辨別文獻探討的好壞、甚麼是好的文獻探討
4. 了解何謂社會理論、甚麼是命題與假設等

四、 心得感想(感受面):
我覺得小組討論是很有趣的活動,因為可以了解別人不同的想法,然後反思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而且可以從同學的看法,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相同的事情,讓自己去激發、延伸思考更多的東西。而對於評估文章的部份,在老師講解的同時,我也一邊拿自己所寫的和Foster老師的「解答」「對答案」,有些相同、有些不同;練習文獻探討的部份,也是只對了一半,我對critical的部份,完全沒印象(大概是看太少文章了,整個把以前學的全忘光光),這代表我還是需要再更加努力才行,哈。
另外,這堂課我的聽力還是沒進步,而且表達還是有問題,老師點我「幫忙翻譯」時,我腦袋完全是「空白」,一緊張就把剛剛好不容易聽懂的部份也全忘光了,真的是很搞笑。希望過了這學期,我的英文能稍微進步一點阿!

2008-10-22

[詩絨] Exercise Discussion, 10/22

Feelings (Affective)
今天老師給了我們一 些時間完成作業上傳及討論。我興致勃勃地保持聽講的注意力,老實說雖然有時會稍微神遊,但大致上還是維持不錯的精神。我注意到Prof. Foster都會準備每一堂課的所使用的ppt,那份ppt對我們的幫助很大,在閱讀教科書後提供條理分明的觀念,增加對課程的理解。所以我更告訴自己要 心懷感激,努力把握上課的機會。另外,吳老師在課堂中,不僅扮演「教授」、「助教」及「即席口譯者」,並不時以學生的角度與Prof. Foster討論作業或是學生的吸收程度,真的不比她一個人上課輕鬆呀。


Thoughts (Cognitive)
雖然 上傳作業花了一些時間,但有兩位同學主動地與老師討論他們的作業,也使我們釐清不少對命題 (proposition) 與假設 (hypothesis) 的概念。但也許以後作業可以先行完成並上傳,如此一來可以讓上課時間充欲一些。課堂結束前吳老師與Foster教授對於這次的作業標題當場討論了起來,一 方面感謝吳老師對我們的程度與作業的關心,一方面能夠見到兩位老師理性的討論與概念的交流,也覺得受益匪淺。命題與假設的練習,有助於對該文章的理解與解 釋,也許我們該在看完一篇文章後都做這樣的練習。


Actions (Physical)
這次雖然沒時間上完應有的進度, 但是老師結束前給了作業及下次上課的ppt檔,我們可以先查查單字,先行預習老師下次講的課程內容,我覺得滿好的,希望都能先拿到ppt。另外,不只是 我,大部份同學對於課堂中提問都仍持較小心或保留的態度。以學習面來說,少問不見得少學,但多問一定可以多學;以實際面來說,正如小蝶老師提到的,我們繳 了這些學費真是該好好運用,努力發問就是善用學費的一種方式。
給自己的新期許:我要練習在課堂中發問。

[叔華] 第六週 RM 97.10.22

本週課程前半段重點是延續上週命題與假設的練習題,以Yeh,2007的文章,自行設定命題及假設,由Dr.Foster解釋一兩個同學習的練習題後,將上週未說明完的理論及分析的層次繼續說明完畢。(已經連續三個星期上Dr.Foster的課,但有時候在上課中還是會恍神)

感想:
命題及假說雖然就解釋來說都可以理解,但要真的自己寫起來還真的不簡單,不過由於大家在一開始上傳作業花了不少時間(下次應該要由一組中的一個人收集該組同學的,然後再上傳),所以Dr.Foster先以二份同學的作業為範例來講解,包含了概念的範圍和數量、概念與概念間的關係要清楚且明確,命題與假設要有一致性等,原先的一些困惑也得到解答。但還是想說把作業貼上來,請大家協助給予指正喔,謝謝!

已經連續三個星期上Dr.Foster的課,有時候在上課中還是會恍惚,但還是很喜歡Dr.Foster的教授方式,而且跟室友一同討論起研方課的時候,發現別人家的老師都是教研究的方法,而我們的研方則是訓練我們從一開始的命題假設來打好基礎。
ps.因為Yami是母系社會,所以才會第一個proposition

[社研W5]既要見樹,更要見林

本週的課對我而言,可真是另一次的突破尺度大挑戰。

本來以為 Foster老師的課堂練習只是說著玩或是拿來墊檔用的,沒想到一開始上課就很認真執行。大學時代念研究法都是拼命趕進度,從來沒有實作練習或討論,考完很快就還給老師了。Foster老師卻是言出必行,一上課就要大家討論並評鑑葉老師這篇文章的研究架構。當然,原則上用中文討論研究架構當然是一定要的且 稍微容易的,但要將討論的疑問或心得用英文說出來,那可真是比登天還難。為了回應Foster及美美老師的努力講解,此刻就在心裡出現了這樣的 OS (Oral Script):「只要有人舉手,我就相對地舉手用英文問一個問題或回應簡要的心得。

就這樣,決定好「策略」強迫自己說英文之後,就和若涵討論了葉乃靜老師的文章並略做紀錄,同時並把看到的問題大概記錄下來。以前每次遇到要開口說英文的時候,我總要先想半天之後寫出來,等到開口就已經下課或錯過機會了,這次就把關鍵字確認英文怎麼說之後,就硬著頭皮東拼西湊了。還好老師都聽得懂我的瑪麗亞英語,也沒笑我問題問得傻或太簡單,反而是認真地逐一回應,讓我不但瞭解老師對於評鑑研究文獻的角度與觀點,又可以練習英文的聽說能力,過程雖然香豔火辣、緊張刺激,但收 穫真的很多。不過,我發現美美老師可能是每次Foster老師上課時最勤於發問的,我想,應該可以據此推論,每次上課收穫最多的人就是美美老師吧!(喂,到底誰才是學生啊!)

今天的課程重點在談理論與研究。首先老師提到社會理論的定義,是指濃縮或組織與社會世界相關知識及其如何運作的一組整合概念系統。社會理論有別於社會思想,社會理論是研究者對於理論的運用,社會思想則是精通理論者所提出的看法;而社會理論也不是意識型態(如市場自由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儒家思想等),意識型 態是提供必然性的解釋、未經檢證的、高度偏袒的封閉系統。老師以資訊行為理論為例,除了有定義(如Wilson所提出的定義:人類與資訊的來源、管道而產生的相關,包括主動與被動的資訊尋求、與資訊使用。) 之外,也對容易混淆的觀念加以進一步解釋(如資訊行為、資訊尋求行為及資訊搜尋行為的說明),進而發展出如庫爾梭(Kuhlthau)的資訊搜尋歷程 (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 ISP)的理論模式。不知道是否是Foster 老師的精心規劃,這個模式怎麼跟寫論文或做研究的歷程有夠像。庫爾梭將主要資訊搜尋過程可分為:任務開始、主題選擇、觀點形成前探索、觀點形成、資訊搜 集、搜尋結束等六個階段。其中個人觀點的形成,是資訊搜尋成功與否的關鍵,故意義建構的認知過程是這個模式的重點所在。隨著感覺面由不確定到、樂觀、困惑 /挫折/懷疑,到澄清後逐漸有方向感和自信。當個人在想法面上能夠逐漸聚焦並在行動面上付諸行動時,到搜尋結束階段的時就有可能達到滿意而遠離失望的感覺。

接下來老師討論四個理論的構成要素,分別是假定(Assumptions)、概念(Concepts)、關係(Relationships)及分析單位(Units of analysis) 。假定是未經檢證的起始點或信念,以建立理論的解釋。而理論包含了關於不易觀察或未經檢證之事物的內崁假定與陳述。我們接受假定為必須的起始點,如關於人類本質、社會現實或特定現象的假定。假定時常是隱而為言明的,因此研究者加深其理解的方式就是根據理論來辨識假定。如以庫爾梭的ISP模式,老師提到Kelly所提出的個人架構理論,就包括以下假定:
1.資訊尋求的歷程,是基於使用者對於不確定的認知狀態。
2.資訊尋求包含主動建構的歷程。
3.資訊尋求是個包含認知、情意與行為等因素的整體歷程。
4.資訊尋求是個階段性進行的歷程。

至於概念,概念可說是理論的基石。就是以符號或文字所表達的一種想法,如π或高度(Height)。高度就是日常生活經驗中一個簡單的概念。使用高度這個概 念很容易,但要描述高的概念卻相當困難,因為這個詞有許多不同的用法。概念基本上由符號(字詞)及定義兩個部份所組成。就抽象的層次而言,概念的範圍相當 廣泛。如資訊這個概念會比高度這個概念較具體或抽象呢?再者,概念有不同抽象的層次,非常具體的概念常指日常生活中有形的物體或熟悉的經驗,至於較為抽象 的概念通常是擴散的、非直接表達的經驗。而社會理論需要有良好定義的概念做為基礎。另外,概念有簡單與複雜之分。簡單的概念通常只有一個面向,並且分布於 單一的連續體,如庫爾梭ISP模式中六個任務階段的想法或概念,就是簡單的概念。而複雜的概念有多個面向或許多次部份(sub-parts),老師同樣以 ISP模式舉例,複雜的概念就是三大經驗領域的概念或想法。在概念的最後一個部份,老師提到概念叢(concetp clusters)的內容。概念從事在理論中包含相關概念的集合,這些集合有一致性且相互補充。正好ISP模式可以說明概念叢的內涵。就是整個資訊搜尋的歷程(即為前面所提到ISP中簡單概念與複雜概念的總和)。ISP模式是相關概念的集合。概念叢試著表達資訊尋求歷程所涵蓋的幾個面向,也就是此歷程是以不確定性開始及持續的;經由幾個不連續的階段進行;以及歷經認知與情意上的經驗,並且包括具體的行動。

理論構成的第三個要素即為關係。 除了做出假定與提供概念之外,社會理論詳細指出概念彼此間如何相互關聯。一個概念可能與另一個概念相關聯,或是只有當概念與其他條件與其他概念整合之後才會有所關聯(如交互作用或偶然的關係)。哇,Foster老師真的很厲害,ISP竟然也可以一魚多吃拿來舉關係的例子。也就是在資訊搜尋歷程中,三大經驗 領域中的每項經驗,都會與六個任務階段中的各階段有所關聯。這就是學問做得深即可觸類旁通的最佳例證啊!在談關係時,由於許多理論都對變項的關係做了因果 的描述,也就是命題(proposition),因此必須了解命題的意義。命題是對兩個或更多變項間的特定關係做理論的陳述,以了解一個概念的變化是如何 由另一個概念的變化來說明。而當以實證的方式來測試或評估一項關係,此被測試的關係極為假設。經過對一項假設多次仔細測試後,便可以確立一特定的命題。老 師舉了三個命題的例子(又是從ISP來舉例,太強了!)。
1.ISP的探索階段與學生困惑的感覺兩者之間有強烈的關係。
2.ISP的觀點形成階段與學生聚焦的想法之間有強烈的關係。
3.在資訊搜集階段的學生活動,是由與相關資訊蒐集的有關的行動所組成。
而假設的例子如下:
1.很可能學生在探索階段的感到困惑。
2.很可能學生在觀點形成階段的想法將會聚焦。
3.可能學生在資訊搜尋階段的活動將會由與相關資訊蒐集的行動所組成。

沒想到平常掛在嘴邊,覺得說起來沒什麼特別感覺的理論兩字,背後就包括了許多複雜多元的組成因素以及相關背景知識,讓我對研究法愈來愈覺得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希望接下來的課程,對於課本中的重要關鍵概念都能有對照實際論文進行討論或演練的機會。相信如此一來,一方面可以加深我們對於理論的印象,同時也能間接訓練我們嚴謹的論文寫作或評析等相關能力。

[PS]神奇的庫爾梭(Kuhlthau)的ISP模式 2004年版,已從六個階段變成了七個階段。這張圖非貼不可,不僅是因為畫得太好且言之有物,對於Foster老師竟能一路套用舉例而且都不會感到突兀,真是一魚多吃的超級典範,讓我對他的崇拜,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啊,:-) !












[柏堯]第五週 文章評斷(續)/何謂理論?

Week 5 如何評斷文章?何謂理論?

行動面─如何評斷文章?

課 堂一開始Foster教授便將我們上禮拜的作業─對葉乃靜老師文章的評分進行分組,他將分數差別較大的同學分為一組,並讓我們討論。在討論時發現,我與討 論的同學意見不甚相同,尤其在title、introduction、results等章節更是難以達到一致的意見,我是將課本所提到的要點提出來,並與 文章比對,與我討論的同學則是加入了不同的主觀意見,他認為title沒有將樣本詳細的描述(如哪一族原住民),introduction、 results也不夠詳盡等。
但其他的部分我們則有一致的想法,像是文獻探討的部分,我們就認為葉老師所引用的文獻探討(僅有一篇),而文獻探討這個章節與其他章節的關聯更是薄弱。(以下附上我的評論,comment中英文為課本所提到重點的關鍵字)
還好,我和Foster老師所評的分數並沒有差太多,他認為文獻探討和研究方法是有待加強的地方,文獻探討可以再加上相關的實徵研究,而研究方法則可以加上測量工具、Catalog shema(這個名詞實際上的用法還需要學習)

接下來,老師讓我們練習寫出不良/優秀文獻探討的原因,是用課本上的範例。如同課本上所述,好或不好的文獻探討,最大的差異在於有沒有結構以及脈絡,是作者隨意拼湊,還是有邏輯性的安排。(有同學提到不好的文獻探討,是因為寫得過於詳細,但事實上詳盡的文獻探討未必不好)

認知面─何謂理論?

結束了上個階段的練習,接下來Foster老師開始告訴我們關於理論的概念:理論有各個面向與重要的詞彙(包含概念、概念叢(concept clusters)、假定、關聯),理論可以從抽象到具體(抽象的理論比較容易解釋社會現象、具體的理論則較基礎、低層次),它的層次可以包括距觀、微觀以及中型。理論也不是思想、陳述或意識形態,因為理論要是可驗證的。

之後Foster老師用了Kuhlthau的ISP model當作例子為我們解釋:

假定

e.g 假定:Kuhlthau相信自我建構的想法(不是要去檢驗)。可視為一種自我研究的立場。
自我建構理論(Kelly─認知學派):相信個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進度,自我吸收資訊、自我成長。

概念

Concept:將一種想法(idea),概念,使用文字或符號表現出來,在科學研究時需要一個清楚的定義
Simple concept:單一概念、線性(如步驟、流程)
Complex concept:多數概念的組合(ISP model的Y軸則是一個複雜的概念)
Concept clusters:與Complex concept的差別?

當提到概念的時候,我想到了大學時期老師提到的一個圖,是告訴我們,我們心裡的想法(所指),經過了概念化成了概念後,要經過術語表達出來,才能讓別人理解我們所指的是甚麼,這與Foster老師舉的例子「高度」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還有分具體和抽象的概念)。

感受面─第二次課程

這 次上課可以感受到Foster老師將講話速度刻意的放慢,所以在聽課方面比起上次順利多了。Foster老師上的課讓我覺得很有趣,也學到很多東西,尤其 是讓我們現場練習,回家作業等等,雖然看起來非常困難,但完成以後相對的也很有成就感,感覺這樣的學習環境,學習成效很好,但相對的,也需要花比較多時間 和精神,上完課以後整個人感覺快要癱了,不過非常的充實,我很喜歡。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