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6

[維寧] 第六週 命題與假設

一、 從事的活動(上課過程概述):
1. 討論上週的作業─如何撰寫命題與假設
2. 講解上週未講完的課程

二、 活動內容(上課情況詳述):
1. 每個同學將自己的作業上傳(針對葉乃靜老師的文章,所寫的命題與假設),然後Foster教授挑了兩位同學的作業(其實也不算是挑,是自願的),來做討論與分析。
2. Foster教授繼續講解「理論與研究」的部份。老師從理論的組成要素開始講起,另外也提到了deductive及inductive,還有社會理論的三種層次:micro-level、meso-level、macro-level,及理論的焦點類型:substantive(實質理論)、formal theory(正式理論,亦可稱為形式理論)。

三、 認知上的改變(認知面):
1. 了解撰寫命題與假設的要點:
A. 概念所包括的範圍不要太廣。
B. 一個命題裡不可有多種概念,而且要有邏輯性
C. 命題和假設要有關連性
D.假設要可以被測試,以驗證命題
E. 要包括可能性,不可用肯定或絕對的語氣去論述
另外,命題與假設都是量化取向的研究。
2. 了解社會理論的層次:
A. micro-level:聚焦在發生於一段特定時間、空間的事物
B.meso-level:用以連接微觀及鉅觀層次
C. macro-level:聚焦於發生在時間較長(數年以上)的social life(例如社會制度、整體社會運作情況等)
3. 了解substantive(實質理論)、formal theory(正式理論)

四、 心得感想(感受面):
  其實我今天上課的狀況不大好,可能因為感冒發燒的關係,所以頭腦一直昏昏沉沉的。所以這堂課上的實在是有點痛苦。

從上次的命題與假設的練習作業,我再次感受到做研究真的需要「嚴謹」,而且要「條理分明」及「邏輯性」。我的這份作業就想了很久,光是一個命題及一個假設,從看葉乃靜老師的文章,加上思考到底要怎麼寫,我就花了一小時多(不曉得是不是腦子太笨)。

我的作業如下:

Proposition 1:The degree of Taiwanese aborigines’ or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to maintain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原住民的口頭交流程度,和文化維護程度呈正相關)

Hypothesis 1:The more conversation between Taiwanese aborigines, the higher cultural continuity they will get. (原住民間彼此越常交談,族群的文化延續性越高)

Proposition 2:The death rate of tribe related to their beliefs. (部落的死亡率和其信仰相關)

Hypothesis 2:The more dependent on the treatment of aboriginal Shaman, the higher mortality rate they get. (原住民越依賴巫師治療病情,部落的死亡率越高)

  嗯,我的英文很爛,所以有寫錯的地方請大家指正其實在一開始Foster老師在講解同學作業時,我也很想問老師我的作業寫的對不對,不過因為實在是不好意思問(另一方面是因為英文太爛,怕和老師溝通上有問題,耽誤大家上課時間)。最後我下課時,就跑去和美美老師及Foster老師討論我的作業。

美美老師說我的命題和假設寫反了(當下我只覺得:天阿,我真笨!);第一部份的文化延續性,很難去測量出來;假設的中文最好要加上「可能」兩個字,(就是強調可能性,不能用太強烈或肯定的語氣去論述就是了)和美美老師討論完後,我用很破的英文試著和Foster老師討論(其實我本來很不好意思問Foster老師,因為英文太破,但沒想到美美老師和我在討論時,Foster老師突然回到教室,然後興致勃勃的站在美美老師旁邊看著我的作業,結果不曉得是不是我感冒燒壞腦子了,我竟然聽的懂Foster老師和我講的東西)。Foster老師真的很認真,他看了我的作業思考了很久,不斷地和我討論該怎麼去修改我的命題和假設,結果老師的意思也是一樣,對於文化延續性的部份,因為這意思太模糊、很難去「量化」(測量),所以他認為我需要把他具體化,例如像是「交談」、「口頭交流程度」這部份,就是可以去觀察的;positive correlation則用correlation即可,不需要再去強調positive。Foster老師還很可愛(也很認真的)告訴我:我可以用「實地研究法」去測量我的命題和假設到底對不對,因為原住民的溝通程度是需要融入情境中去觀察,才可得知,例如我可以去陽明山之類的山上去觀察人們生活的情況這部份他下週會教,希望到時我可以聽得懂(感覺有點像未完待續的預告情節)。不過我和老師只討論到第一題的部份,大概因為時間關係,Foster沒有和我講太多關於第二題的部份(但我想這兩部份觀念是類似的,因為我寫的都差不多)。然後美美老師和Foster老師都說我寫的算很不錯了,鼓勵我可以寫更好。

美美老師和Foster老師真的很認真,尤其是上完四小時的課,還肯願意花時間來看我的作業,真的很謝謝老師。我覺得寫過的作業,要和老師討論、實際去理解到底自己問題出在哪,才會更進步。因為每個人的問題都不同,我們除了可以從別人的問題去學習之外,更要檢討自己的問題、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

而經過這次作業和上課,讓我想到過去我的老師(宋雪芳老師)就曾告訴我:做研究不是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寫文章時的每字每句,都要很有邏輯性;對他人的研究成果也要保持懷疑的態度,不見得要全盤接受,因為別人的不見得是對的;研究成果要經的起檢驗,所以在發表成果前,一定要自己不斷地先自我驗證、檢查。我想我越來越能體會老師當初告訴我的這些話。

===

而我的命題與假設,修改如下:

Proposition 1:原住民間彼此越常交談,越能傳遞自身經驗給他人
Hypothesis 1: 原住民的口頭交流程度,可能會影響到其傳統文化的傳承
Proposition 2: 原住民認為shaman能治癒他們的病情
Hypothesis 2:原住民祭拜神靈,目的可能是為了獲得健康

我把第一題的文化延續性,試著「具體化」:變成傳統文化的傳承(就是看原住民的文化,是否有消失)。像泰雅族的黥面文化,目前已經逐漸消失。因為擁有黥面的泰雅族女性,已經少之又少,多數人甚至完全不知道黥面的由來第二題的部份,則是重新把範圍縮小,並且寫得具體一點。不知道這樣修改過後,有沒有比較好一點...

===

(老師不好意思,我早就寫好了,但一直放在電腦裡,忘了貼上來....剛剛看到檔案才想起來自己忘了放上來...)

2 則留言:

mm 提到...

維寧的學習精神很棒,雪芳老師的話都記得,這樣有延續學習,日積月累,一定會很有所成! m.m.

mm 提到...

請維寧將你討論過後的proposition練習,再寫一遍,以便讓老師知道你是否學會了。謝謝。 吳老師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