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7

[志佳] 第六週 漸漸要進入狀況

行動面

這個禮拜一樣就從上個禮拜作業的檢視開始,上個禮拜老師讓我們回去做了命題與假設的練習,老師以同學做的命題與假設為例,告訴我們在進行時有哪些面向必須注意。

命題是一個陳述句,可以是是(true)、否(false)的描述,由兩個或以上的概念(concepts)及其間的關係(relationship)所組成。假設是為了驗證命題是否正確,所以假設是可被測試、測量的。

Ø 進行命題與假設應該注意的事項:

   1.注意概念的範圍不要太大,太擴散,可具體一點

   2.一個命題中的概念最好不要超過三項,並注意概念間的邏輯順序

   3.注意命題與假設間的一致性

   4.假設為命題的可驗證版本

   5.假設要把可能性的概念放入

在課堂過程中,我和信一有了我們兩個的men’s talk的悄悄話(),我們在想,以教授的文章來說,什麼會是教授想要表達的命題與假設?那是不是她文章標題所說的,是「文化與人們的資訊行為間存在著關係」?那如果是這樣的命題就跟上述五點的第一點就不符合了,因為「文化」的概念是否太廣泛?教授的回答和我所想的差不多,教授的命題並不一定等同於她的文章標題,文化這個概念的確太大,不適合做為命題,所以此篇研究的命題可以是(或許是)「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與原住民們的資訊行為存在著關係」。

另外Foster教授也叫我們不要太過於對此篇文章盲從,他拿這篇文章給我們閱讀,是為了要讓我們了解我們如何閱讀與評鑑文獻,並不是說我們寫文章就要像她這樣寫,而是希望在討論過程中,讓我們培養寫作與閱讀的敏感度。

Ø Focus of theory

1. 實質理論(substantive):對什麼樣的領域作研究,可將理論應用在該領域。如我們對高中生的行為做了相關研究,可以將此研究推論到其他高中生。

2. 正式理論(formal theory):一研究的理論可以被其他的場域所使用。

Ø Forms of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1. casual - 解釋成因,如「在資訊尋求的過程中感到挫折是因為對資訊的不確定性所造成」

2. structural - 以結構來解釋

3. interpretative - 詮釋性解釋,如葉教授解釋原住民在生活中如何獲得資料

Ø range of theorizing

1. empirical generalization:實徵研究的階段,對實徵資料的呈現做推論,如「在晚上十點的時候會有很多人同時使用skype」是研究者對於研究統計資料所做出來的推論

2. theoretical framework:由假定、概念、關係構成,再加上假設,使其可以被驗證,成為理論的架構

3. middle-range theory:介於empiricaltheoretical 的中間


認知面

其實在一開始對於命題與假設是不了解的,雖然經過上個禮拜的講解,但真的面對一篇文章要我去列出其中的命題與假設,我還是顯得相當笨拙與抓不到方向,透過課堂上的舉例講解或許我可以再修改我的上週作業,從葉教授的文章中重新列出一個新的命題與假設,不過不知道這樣是否符合:

命題:原住民對疾病的態度與他們的祭司有很大的關係
假設:原住民的祭司在原住民對疾病的態度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在自我預習的時候,讀到理論解釋的時候,一直有一個瓶頸,讓我怎麼看這段文字都看不懂,結構性解釋到底是什麼?課本裡詮釋性解釋是又在寫什麼火星文?後來我想給它這樣的解釋,不知道正不正確。有問就有答,當我們在解釋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幾種情況: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怎麼發生的?比如說一個震驚社會的洗錢案件,可以給他這樣的解釋:某人一夜致富,不想要以後享受不到,所以他透過洗錢來保有自己的身價(因果);人都有貪心的心理,當動了不好的念頭,守不住心中那道防線,慾望便會潰堤,加上「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化」,且天時地利人和的狀態下,這事情就會發生(結構);某人家境貧苦,從他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取得越來越高的財富,一旦他意識到他會失去財富,他會開始洗錢(詮釋)。


感受面

我的英文聽力能力一直以來應該都只有在中等程度,完全不好,但我想不至於太壞,但能不能聽懂就取決於是否完全專注在課堂上的聽講了。經過三個禮拜,已經較能適應Foster教授的教法和表達方式,現在對整個課堂的專注力已經延長到大概三分之二了吧,不過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1 則留言:

mm 提到...

志佳透過討論和對話的方式澄清概念,實在是太棒的學習經驗!!

你的命題很好,假設略修文字,請你參考:
命題:原住民對疾病的態度與他們的祭司有很大的關係
假設:原住民的祭司在原住民對疾病的態度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修假設:原住民對疾病的態度可能受到他們的祭司的影響

這樣的命題和假設就很容易繼續做研究的操作化:
1. 原住民對疾病的態度是甚麼?
2. 態度如何形成?是否受到祭司的影響?

吳老師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