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活動]
Foster教授要我們依照上星期課程所教的評分辦法,寫下對於葉乃靜教授「台灣原住民資訊行為」一文的評分。然後將我們分組和同學討論,後來我才發現Foster教授是特別將分數差距大的人分在一起,是希望我們可以碰撞出更大的火花吧。
我很幸運的和大狼分在一組,他真是一個超好的良師益友!
從Title、Abstract、Introduction、Literature Review、Method、Results和Conclusion開始討論,我們都認為葉教授的標題和摘要,有很明確的指出重點和架構,主題也相當明顯;而簡介是從廣大的範圍逐漸縮小成為一個特定範圍。不過文獻檢閱缺乏實際經驗的支持,方法也不夠客觀,當中大狼提到了三角檢證法(Triangulation),也就是除了葉教授和原住民雙方的觀點外,還要一個中立的第三者的觀點,這樣會使得研究結果更佳客觀可信。而這篇文章的結果是稍微過分簡化了文化的影響,結論也是有點過於烏托邦,並沒有提出可以為真實社會帶來更好的發展。
[課堂內容]
今天Foster教授上課的主題是「理論與研究」。什麼是理論?理論是系統化後所串起的相關陳述,用來解釋社會面向,是可以被驗證的,但是理論不代表真理。理論的定義,就是用簡單的語言去解釋社會不同的面向。一項精簡的理論是具有最低的複雜性,並沒有多餘或額外的元素。理論簡單來說,就是由假定、概念和關係組成。假定經常是隱藏的、未有明確說明的,研究者深入的了解一個概念的方法,就是去確認他所立基的假定為何?所以我們時常將假定視為一個起點,概念和理論都是建構在有關人類和社會事實,或是一個特定現象的假定上。
「概念是構築理論的基石」,概念就是以符號或者文字來表達的一種想法,就例如Σ和Ω,自然科學就時常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概念。概念叢(concept clusters)是因為概念很少被獨立使用而產生的一種概念集團。
理論包含了相關概念的集合,這些概念都有一致性和互補性,這些概念就構成了一個有意義的網絡。理論包含了許多概念、定義和一些假定,但是更重要的是這些理論之中是怎麼樣去連結,如何產生關係?是否概念之間是彼此有關聯的,如果有關聯又是如何產生的。命題(proposition)就是針對兩個或更多變相之間的特定關係作理論性的陳述,使我們了解一個概念的變化是如何由另外一個概念的變化來說明,「理論」就是由各個有關聯的命題所組成一個廣泛網絡。
(wiki百科對命題的解釋如下:命題是指一個判斷(陳述)的語義,而不是判斷(陳述)本身。當相異判斷(陳述)具有相同語義的時候,他們表達相同的命題。例如,雪是白的(漢語)和 Snow is white(英語)是相異的判斷(陳述),但它們表達的命題是相同的。在同一種語言中,兩個相異判斷(陳述)也可能表達相同命題。)
課堂中,美美老師也有說明好的文獻需要的是集結的概念,將相關資料集合,整合不同作者的主張和研究發現,它是一個內在整合的概念,讀的越多濃縮的越多便是越好。詳細不是文獻探討的缺點,不過如果探討的各文獻詳簡不一,缺乏整合只是列出清單,剪接式的描述,就是不好的文獻探討。該怎麼從以理解的文獻中得到整合?最好的辦法就是問有經驗的人。
[心得]
這次上課大概是因為我借了筆電,所以情況比上次好太多了(笑),遇到不懂的東西至少可以快點google或者查一下英文單字。老師一開始讓我們互相討論的小遊戲,也減緩了社會科學課程帶給我們的衝擊,彼此的討論和切磋,可以更加進入狀況。老師說,想要越快懂,越快進入狀況,就要讀更多。有個朋友告訴我,要是不懂也不用急著去弄明白,因為一直讀一直讀有天就會莫名奇妙的懂了,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書是越念越多,越多就越念不完吧!直到唸了研究所後,我才真正發覺我懂得有多少,真是少的可憐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
-
這樣也算實驗研究嗎? 本週的課程重點是實驗研究法。一開始美美老師再次提醒大家研究生應該如何記筆記。老師建議,寫大量內容的筆記時可以線性的方式記錄,也就是依事件的先後順序撰寫;但如果是範圍較小或是想要了解事件的輪廓或全貌時,可以用樹狀圖的筆記方式,搭配如FreeMind的方式呈現出...
-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暖身練習:閱讀實驗研究法的摘要,將懂與不懂的概念分成兩組。 懂的概念:實驗組、控制組 不懂的概念: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獨立樣本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共變數、等組後測準實驗研究 2. 實驗研究的概念與內涵 3. 小組實驗設計練習:選一篇摘要畫出其實驗研究架...
-
Week 12 非反應式研究 非反應式研究又可稱作非侵擾姓測量或是非介入姓測量,亦即被研究的對象不知道自己被研究。而非反應式研究的類型有下列幾種,並說明如下: 1.非反應式觀察 亦即不干擾被試者的觀察,觀察的類型可分為下列三種: 物理證據:如觀察物品的損壞程度 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