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6

[若涵]第三週 一口氣上三個小時!

這星期上課很值得一提的就是老師忽然心血來潮的將我們分組,然後給我們一點時間去討論每個章節再報告給大家聽。我只能說太刺激了~因為課本上所說的大部分對我來講是霧煞煞,怎麼報告呢?趕緊跟大狼他們抓出大重點再討論小細節,有趣的是,ptt作到一半忽然電腦就當機了!我瞪著電腦卻忍不住笑出來,減緩了一下我們這組的緊張。

我們報告的是第七章,第七章的標題「量化與質化測量」。主旨便是量化與質化社會研究者進行測量的途徑,找出相似和差異之處,研究者在測量的過程中常常要做出重要的決定,這些決定都會影響到研究過程隨後的各個步驟。設計精確的方式來測量變數,是亮畫研究者籌劃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而質化研究者在蒐集資料時,會採用許多技術測量並製作新的量數。這兩個測量有三個不同點,分別是:

1.時段的安排

量化研究者在籌劃時便會廣泛的思考各種變項,而質化研究者,測量是在資料蒐集的過程中進行的。

2.資料本身

量化研究者要發展能夠以數字型態成像的資料,而質化研究者則是把觀察到的資料以彈性的方式來呈現,例如資料的輪廓、大小和形態。

3.連結

資料是概念的呈現,而測量是連結資料和概念的過程。在量化研究者蒐集資料之前,他們會先思考概念,界定資料的定義,思考收集資料的方向是什麼。而質化研究者也是在蒐集資料之前思考概念,只是他們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盡可能發展更多概念,質化研究者同時以交互方式,重新檢視,思考資料和概念。

測量的結果,有兩個中心議題便是信度與效度,所有的研究者都希望他們的研究量數是既可信、又有效。信度(reliability)是指可靠或一致,就是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該事情是可以重複發生的,大狼舉例說早上或晚上量體重結果都是一樣的,便是該體重計是有信度的。效度(validity)則是指真實性,現實想法和實際狀況「契合」的程度有多少,例如我們使用身高器來量體重便是沒有效度。老師強調,測量有兩個重點,一是數字,二是分類。數字,就是利用工具、儀器來規劃出研究的量度。例如量身高,小孩的單位通常是「cm」而大人就是用「呎」,我們也不會拿磅秤去量身高,這就是數字的定義。而測量的重要方法就是命名和分類,命名是用詞彙來反映事實,而分類就是依照每個人經驗來取捨,由於每個人想法不同(詬病之一),所以要選最多人使用的那一類成規定(編碼員一致性)。提到分類,我原本以為像我那樣的分類法(一類懂的一類不懂的)是很不具研究性,也沒有科學性,只是一個簡單的習慣。因為它非常個人化,是無法成為好的準則,但也就是因為它的個人化,在個人的生活學習上,是顯得相當重要吧!

在研究中,科學哲學常常扮演一個重要腳色。我們要思考,人的知識是從哪裡來的?常常聽到的就是歸納法和演繹法,簡單來說,歸納法便是「由部分到齊全」,藉由觀察再觀察來得到結果。而演繹法則是「由已知的部份來推理未知的部份」,將抽象的事務具體化,再拿收集到的樣本作數學上的統計,由這樣的方式得到結果便是演繹法。人類的知識,便是由不停的觀察、收集再推理累積來的,就像是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心得

我覺得和同學討論很有趣,也充滿挑戰,但其實我更渴望聽到老師的解釋。因為老師總能把艱深的名詞字眼用簡單的方式說明,例如實徵主義和實証主義。單看字面上是很難猜到意思的,課本上的解釋要是不懂只會越看越不懂(真是對不起作者)。例如實証主義課本寫著「August Comte介紹的典範,社會行為能用合理的、科學的方式被研究和了解,相對於宗教和迷信。有時候,這個觀點是擴大到,假設人類每日生活的行動是合理的。然而實証主義另一個觀點是支配大多數的社會科學歷史,目前面臨許多挑戰。」長長的一段話卻不敵老師的一句話,「用收集來的資料去研究」。老師還問,實証主義和實徵主義哪個大阿?讓我覺得非常的好玩,就像是把抽象的東西化作蘋果和香蕉哪個好吃一樣的簡單親切。

沒有留言: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