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
很久沒有用這樣學習單的方式來檢視成果,也因為這次的活動有機會跟sirong討論: )在互相討論之中也重新檢討了自己看文章的方法,但是也發現在討論之中,有時候會反而給文章更低分,或是有「其實也沒有那麼差?!」的感想,給文章更低分常是我們都各給4分,但是扣一分的理由不同,互相討論後變成有兩個缺點,所以反而變成「要不要給他這項3分就好?」但是也發現原來我們的問題是在於不能判斷所謂的缺點到底在該部分算是重不重要?(可以瞭解論文審查的專家們有多頭痛了)每個人看到的問題有很多不同的可能,譬如說同學會質疑他研究方法不好是因為他找的樣本不夠多,而樣本的數量或許在這類型的實驗中不是非常關鍵。
認知
上課的時候沒有發現,但是後來模糊的印象提醒我其實我之前接觸過很多次Kuhlthau的模型,但是因為我接觸到的版本是舊的所以才沒有舉手...Kuhlthau的模型是從
開始了解需求→主題選擇辨別→觀點形成前探索→觀點形成→資訊收集→完成搜尋活動
我過去是接觸的比較關注在探索的階段,但是再次看到模型卻開始思考的是他對感覺(Feelings)的詮釋(可能我們現在這個階段真的很困惑?!)在很多資訊傳播模式裡面,都是看到把過程步驟化,探討感情層面的部分似乎比較被忽略。
感受
研究法真的越來越充實,我覺得可以挑戰不同的上課方式也很好,雖然空間感覺有點擁擠,上課有時候大家都有點太安靜,但希望可以漸入佳境: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