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3

[映竹] 第三週 隨堂挑戰

研究法這週一樣是閱讀分量有點重的禮拜
對於書本內的內容還是半知半解
知道大概的意思
但是還沒有機會實現所以感到有點困惑
果然研究還是需要動手做的
(上課時我們這組分配的Neuman課本第六章,
我們所選的重要詞語其中一個就是「雙手萬能」)
看書的時候如果一直執著於要知道字詞的意義
很容易會陷入因為翻譯的句子語意不太通順而開始呆坐在書桌前的狀態

延續上週的教學部份....

《引導》
上課老師從提出問題開始
「大學畢業生和研究所畢業生在職場的表現不同,為什麼?」
要先自問
→『有什麼方法可以知道?』
→『有的資料是不是已經有人蒐集了?』
→『這個問題有研究的意義嗎?』
這個問題我是想到可以到師大教評中心去找資料
因為剛好以前有打過工是幫忙催收整理畢業生資料庫的問卷
所以知道這邊有統計好的資料
但是要如何去解讀資料才是我迫切想知道的部分

《假設》
我們必須先形成一個假設,
從研究的問題要歸納、觀察成一個合理的statement
→用觀察我們知道,
研究所學生在大學時間學習到比較多技術性的知識,
在研究所時間又更加深入得到新的科技知識,
所以在後來職場上可以比大學生有更多表現。
→從這個問題引導我們很重要的自我課題是現在開始要了解自己是哪一型的人?
ex:是演繹型的、還是歸納型的?我們習慣用什麼方式蒐集資料?

《偽科學》
偽科學的定義(link to wikipedia),上週和這週都有提到,
不知道大家都對這個詞語有沒有感覺?
不過上週我的回饋也是這個部份;
對於偽科學這個詞語我會很小心的緣故,
可能是這幾年的媒體逐漸的素質改變,
亦或是我們閱聽的習慣改變,
所謂的「專家指出...」「某研究指出...」常常會產生讓大眾恐慌的結果,
自己也開始對研究結果產生了一點道德感的質疑,
研究的內容或許是一小部份,
但是不能小看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濫用、或是濫用別人的成果的可能性
(後者非常有可能!)
大致來說,不被主流科學接受的,符合以上其中一項就可視為偽科學


本週的小組活動...
這週大家最深刻的部分應該是分小組要我們報告老師分配的章節
而且馬上報告書的內容
很高興有機會跟新同學(其實也不新了,都三個禮拜了)有接觸
大家馬上動手開始刪老師提供的資料
也意外的互相可以激盪自己看到什麼
如果之後還有時間的話會很希望有更多這種機會
(以前曾看過法律系的同學開讀書會也是這種模式,
 要在短時間大量複習的話,
 由大家一起瀏覽書籍掃瞄書中的重要關鍵字,
 而且要有時間互相問答解惑 )

第六章是書本的第二部分的開始
從前面的理論部份要進到研究的步驟指導
關於質化和量化書上做了有非常有系統的比較
我覺得這次的緊急小報告給我最大的省思是「刪?不刪?」
每個組報告時間很短,也每位同學都已經預習過課本的內容
到底什麼才是該章節重要非講不可的部份?
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觀念?
在選擇的時候我們面臨到的問題是:
在不太認識該理論的情況下,
我們很難判斷是因為自己不會所以覺得重要(或是不重要)
也從這個簡單的活動發現自己課本還有很多一知半解的部份
《迴響》
雖然這次的上課活動一開始給我的是感到有點壓力,
會覺得課本的內容「我都還不知道!」卻要我們講給同學聽,
但是在跟同學腦力激盪後,
才深深體會到這次的上課內容,
本來就該是自己的功課,
而不是需要老師先講解才對,
老師應該是替我們在已經充分了解內容,
而還有不懂的時候為我們解惑才是!

沒有留言: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