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7

[柏堯]第三週 質化與量化

Week 3 質化與量化

課程內容

這禮拜的課程進度講到質化、量化兩種研究的研究設計、測量以及抽樣。老師將這幾個章節簡單的做一總結整理,說明了測量、樣本、信度、效度四個重點概念:

測量

1.量化取向測量:用數字測量物件→設立測量儀器→規畫量度→與內部效度有關(欲測量的工具無法反映要測量的特質)
2.質化取向測量:以命名、分類等方式

樣本

EX:若要研究全台灣學生的相關現象,而樣本只使用中部學生,則忽略了城鄉差異等問題→造成過度概化→外部效度有問題

另外,老師以WIKI對偽科學的定義,回答了我上一堂課的疑問,茲列於下:

偽科學
1.vague(模糊不清的)
2.exaggerated(誇大的)
3.untestable(具有不可驗證性)
4.lack of progress(缺乏有系統的程序)
5.use of misleading language(文不對題)

原來偽科學的特性有這麼多種,所以不管是老師說的未來科學,或是課本提到的未經驗證的科學,其實都包含在偽科學之中。


分組報告

之 後,老師便教我們分組報告教科書上的章節,面對突如其來的作業,我們一邊整理章節和修改PPT,弄得手忙腳亂。我們負責的是第二章─研究的面向,經整理消 化後,社會研究的面向可分為研究目的、研究的使用、研究的時間面向、資料蒐集的技術四項。後來老師的補充,「研究的使用」中的應用研究,除了行動研究、影 響研究、評估研究三種之外,還有其他種類(這些種類就有待之後發掘)。

另外,老師當場就回答了我們的問題,將實地研究、實徵研究、實證研究之間的差別做了解釋:整個資料蒐集的範疇都可歸於實徵研究,而實地研究屬於質化資料的技術,實證研究(是否就是實證主義呢?實證研究=實證主義的研究?)則屬於量化取向(亦即透過實驗、調查等數據來實證)。

其 他組的表現,我覺得每位同學都很厲害,像是信一在講我認為最複雜的方法論,就顯得從容不迫,並且將實證主義的社會科學、詮釋取向的社會科學、批判社會科學 做了比較和解釋,並且條理清楚;報告第八章抽樣的組別,也將PPT做得很精簡,並且逐項舉例解釋,都是可以讓我學習的地方。

感想

老 師上課讓我的學習效率提高的不少,規定的預習範圍、每次不同的上課方式,還有,老師在講課時,遇到一些比較複雜的概念,就會慢慢的講,並且停下來讓同學詢 問問題,這讓我們可以慢慢的吸收,很少會有聽不懂的地方,而不懂的概念,除了讓我們以口頭發問之外,也給我這種靦腆的學生有機會在文字上發問的機會,並讓 大家的疑問都得到解答。而這次突如其來的報告雖然讓我顯得有點手足無措,但也讓我見識到了其他同學臨危不亂的功力,相較之下,我應該更要努力才是。

沒有留言: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