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6

[堃瑛] 第二週 研究的基本架構

對於是否帶電腦上課的問題,老師提出了她的看法,畢竟電腦只是一個媒介,端看我們如何去使用,應該要善用工具,幫助學習。

老師讓我們每個人到台上寫下三個不懂、有疑問的名詞,原本空白一片的白板,立刻密密麻麻寫滿了字,接下來就是該如何處理這麼多的名詞。首先是刪去重複的,我很直覺地想把多餘的詞擦掉,而老師除了擦掉之外,還記錄了「次數」,因為不同的出現頻率代表著不同意義,這是我原先沒有考慮到的。再來是分類,將這些名詞依照各自的屬性來分群,共有三類:社會理論、研究方法、研究思想。

稍微解釋了白板上的名詞後,老師也解答了上週同學們寫下的問題,包括:

  1. 何謂研究方法?
  2. 如何學好研究方法?→閱讀與練習。
  3. 將理論實際應用?
有同學提到「閱讀別人的碩士論文,對學習研究方法有幫助嗎?」
我觀察到大部分的同學(包括我)都微微點了頭,但老師說是「不一定」,要讀到對的、好的論文才會有幫助,對啊~這麼簡單的道理我居然都忘了,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看到優點要學習,看到缺點要引以為借鏡,那要如何分辨好壞呢?就要靠經驗了,多讀、多問,漸漸就會進步。(應該吧?)

科學的態度,就是如何看待世界的方法,時時存疑。而科學家的精神,要相信你所能驗證的,但對於不能驗證的,則保持尊重的態度。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觀點,在我看來,這世界上還存在著許多科學無法解釋的狀態與現象,在找出適當的應證方法之前,都不應該太過篤定或堅持立場。

另外比較有印象的是,老師提到研究的過程是不斷循環、逐漸擴大的,而非直線的方向。

--

◎其他

  • 思辨的能力→高中時的臧主任名言:「思辨!思辨!」
  • 命名與歸類是質化研究的purpose
  •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the resul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 研究思想(科學哲學)
  • 實徵(empirical)VS. 實證
    • 實徵:收集資料、得到研究結果,研究現場找到的資料
    • 實證:一定是量化。
  • 物理現象很容易得到印證,但人的精神層面很難以驗證
  • 從眾→九把刀說:「英雄從不是從眾的。」
  • 培養自信,能表達自己的緊張,也是信心的表現

沒有留言: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