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
●質化研究的觀察重點:
1.質化研究觀察自然情境,素描當時發生的現象
根據自然主義 naturalistic(一切不會有事前的設計)
2.質化研究講求意義解讀(社會意義),
觀察參與者的行為,從被觀察者角度去顯現出來的文化,
研究者去嘗試描述參與者的觀點(問卷是研究者設計的)
而社會意義指的是所謂"圈內人(Native/Insider)"對現象的理解
3.質化研究的研究問題是開放的,沒有預設觀點的研究問題,沒有假設
4.觀察後才產生FRAME WORK
●量化研究的觀察重點:
1.量化研究觀察設計的/控制的現象
2.量化研究問卷設計 已有幾個既定的觀點
3.先有FRAME WORK
●民族誌對文化的假定:
1.display of behavior(可觀察的表現於外的行為)
2.a meaning system(不可觀察,但可詮釋的社會意義系統)
●Steps in Field Research
1.自身的準備,要閱讀文獻和
defocus(去除自身固有的觀點,也就是open to the setting)
2.選定一個實地,並且獲得進入的機會
3.進入實地,並且建立社會關係
4.要被社群接受,成為圈內人
5.看、聽和蒐集資料
6.開始分析資料並且產生和評估假設
7.聚焦於精確的觀點並且用theoretical sampling
8.進行訪談
9.離開場域
10.完成分析、撰寫研究報告
幾個注意事項:
(1)去自身固有的觀點
(2)培養研究和人際技巧
(3)適度揭露研究 但不要提供太多
(4)要經常reflect /自我觀照、反觀、省思等
(5)進入和離開場域,要慎選時機,也要注意處理分離的情感因素
(6)要有同理心,但不能有同情心(要有適度的理性去控制)
●physical setting -- 實體環境
實體環境影響互動方式(場域的安排會影響互動)
老師們舉了理個例子:
1.之前的教室會使Foster老師採用演講式的教學,
現在的教室則無形中鼓勵老師用討論的方式上課
2.Pettigrew的腳的診所的擺設圖
(本無任何想法,只是進去觀察所產生的working hypothesis)
觀察(observation)和推論(influence)觀察具體事實,研究者進一步從觀察產生推論,進一步由訪
談來證實研究者的推論。
(行動)
Dr. Jonathan Foster在課堂的最後,根據同學的題目,選出了五個主題,
讓大家進行分組作業,我們這組的題目是:
What studies have used qualitative methods to understand/explain students
information behavior.
星期四的晚上,我們這組和Dr. Jonathan Foster
討論出了五個What do we want to find out:
1.學生資訊行為的理論?資訊行為的理論及面向有哪些?學生資訊行為要多考慮什麼?還是一樣?
2.學生資訊行為研究的區域分佈?研究對象所屬地區台灣, 美國, 歐洲, 亞洲, 非洲,其他
3.不同年齡或階段的學生資訊行為的差異? 研究所以上, 大學以上研究所以下, 大學以下
4.不同學生專業背景資訊行為的差異?
5.學生資訊行為運用質化研究法有哪些?
(感受)
這星期的課程真的是非常的豐富,除了上課的內容外,
我們也和Dr. Jonathan Foster進行討論Task 2,
真的是現學現賣,而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就是美美老師說她對我們只有同理心,沒有同情心,哈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研究生可以用ChatGPT 幫忙寫文獻探討嗎? 有關ChatGPT ChatGPT的方便性已經在許多領域被應用, 幫我們草擬自傳、產生摘要等,不過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可以用ChatGPT繳交作業嗎?可以用ChatGPT寫研究報告嗎?以下是全球聲譽卓著的理科學術社群arXiv在2...
-
這樣也算實驗研究嗎? 本週的課程重點是實驗研究法。一開始美美老師再次提醒大家研究生應該如何記筆記。老師建議,寫大量內容的筆記時可以線性的方式記錄,也就是依事件的先後順序撰寫;但如果是範圍較小或是想要了解事件的輪廓或全貌時,可以用樹狀圖的筆記方式,搭配如FreeMind的方式呈現出...
-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暖身練習:閱讀實驗研究法的摘要,將懂與不懂的概念分成兩組。 懂的概念:實驗組、控制組 不懂的概念: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獨立樣本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共變數、等組後測準實驗研究 2. 實驗研究的概念與內涵 3. 小組實驗設計練習:選一篇摘要畫出其實驗研究架...
-
Week 12 非反應式研究 非反應式研究又可稱作非侵擾姓測量或是非介入姓測量,亦即被研究的對象不知道自己被研究。而非反應式研究的類型有下列幾種,並說明如下: 1.非反應式觀察 亦即不干擾被試者的觀察,觀察的類型可分為下列三種: 物理證據:如觀察物品的損壞程度 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