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活動):
今天是請Foster教授來講解"Literature Review",在講解的過程中,老師不斷的提出問題,要同學反思、檢視理論的合理性(雖然問題提得最多的是美美老師),在最後雖然時間來不及,但以今日的課程內容做個人練習,下週做討論。
課程(認知面):
1.瞭解Literature review的四個W:Why、What、Where、How
2.「盡信書不如無書」,對於教科書上寫的資訊和判斷也要用自己的邏輯去檢視,例如例子是否符合。
心得(感受面):
今天第一天聽到Foster教授的上課,心裡十分緊張,生怕會聽不懂,結果上課的情形不是全部都懂但是在各重點的地方還能夠掌握大意。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對於title的好壞的實例的討論,我們互相交換意見對於例子中的題目的看法,老師們對於Neuman的觀點也有不同的看法,讓我們看到不一定要完全同意教科書上所說的。
2008-10-19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使用AI輔助進行文獻探討:操作步驟
使用AI輔助進行文獻探討:操作步驟 一般而言,研究生從事研究的第一步就是了解研究的主題,並找到研究議題,或是稱為研究缺口,英文稱為inquiry。那麼究竟要找多少文獻才能找到所謂的文獻缺口,也就是研究議題呢?每個研究者對於自己的研究議題要求度和敏感度都不同,特別是生手和熟手對於辨...

-
這樣也算實驗研究嗎? 本週的課程重點是實驗研究法。一開始美美老師再次提醒大家研究生應該如何記筆記。老師建議,寫大量內容的筆記時可以線性的方式記錄,也就是依事件的先後順序撰寫;但如果是範圍較小或是想要了解事件的輪廓或全貌時,可以用樹狀圖的筆記方式,搭配如FreeMind的方式呈現出...
-
(一) 課堂活動內容 1. 暖身練習:閱讀實驗研究法的摘要,將懂與不懂的概念分成兩組。 懂的概念:實驗組、控制組 不懂的概念: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獨立樣本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共變數、等組後測準實驗研究 2. 實驗研究的概念與內涵 3. 小組實驗設計練習:選一篇摘要畫出其實驗研究架...
-
Week 12 非反應式研究 非反應式研究又可稱作非侵擾姓測量或是非介入姓測量,亦即被研究的對象不知道自己被研究。而非反應式研究的類型有下列幾種,並說明如下: 1.非反應式觀察 亦即不干擾被試者的觀察,觀察的類型可分為下列三種: 物理證據:如觀察物品的損壞程度 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